新能源企业面临至暗时刻!莫让政策缺陷伤了行业发展信心!
新能源企业面临至暗时刻!莫让政策缺陷伤了行业发展信心! 当外部环境暴风骤雨之时,还有家里人在你家门口给你挖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能源企业运营的项目不能按时开建、公司现金流持续
当外部环境暴风骤雨之时,还有家里人在你家门口给你挖坑!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新能源企业运营的项目不能按时开建、公司现金流持续吃紧的情况下,政府出台的一些政策却好像在企业背后“捅刀子”。流年不利,全国各新能源企业迎来了行业发展的至暗时刻!
4月16日,财政部否决了除武汉地区之外2019风电、光伏竞价项目延期的申请;4月17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在美国联邦纪事上发布公告,要求双面组件需重新开始缴纳工201关税,时间是从今年5月18日之后;再加上此前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在2月3日联合发布了《关于促进非水可再生能源发电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提到的三条不利新政,我国的新能源企业不幸遭遇了多重“黑天鹅”事件,对于行业发展的打击不言而喻。
否决延期申请行业整体亏损数亿
今年春节期间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搅乱了新能源企业项目开发的脚步,各地封城、停工、延长假期等措施一直持续了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一位光伏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不想延期并网,但全国多地封锁,设备、工人都无法及时到位,想在6月30日前完成并网根本做不到。”
国际能源网(inencom)记者获悉,截至3月底,国内仍有12GW左右的2019年竞价光伏项目等待推进建设并网。业内人士奔走相告请求国家主管部门考虑对相关的新能源项目进行延期。
3月10日,国家能源局《关于2020年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有关事项的通知》发布时,相关领导曾在政策解读中透露,“考虑到因受不可抗力因素影响,为保障相关企业合法权益,推动相关竞价项目建设工作平稳有序发展,我们拟商价格主管部门及有关方面,根据疫情情况和行业实际,认真研究并适时发布延期政策。”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海岩建议,对所有合法合规在建陆上风电项目,享受补贴电价政策的并网时间节点延期至少6个月;对按规定核准(备案)的海上风电项目并网时间给予延期至少6个月的政策。
光伏行业协会也在积极为推进光伏项目延期问题促进有关部门和企业对接,希望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疫情影响对于一些光伏项目予以延期。
但财政部却否决了延期的提议,也就是说,一些风电光伏项目因为无法如期完成项目并网就会失去获得既定额度补贴的机会。国际能源网(inencom)记者粗略估计,当前仍有近几百个项目在建设中,计划于2020年330或630完成并网发电工作。按照项目无法于2020年330并网,电价将累计降低0.02元/度,根据财务数据模型测算得知,常规100兆瓦项目,将给投资者带来7000万左右亏损,行业累计亏损预计将达到数亿元,此举将严重打击投资者信心,导致行业整体处于低迷之势。
计算补贴方式变更让企业单项亏损超8%
除去美国对双玻组件加征关税的外部不利影响,国内最大的不利因素莫过于此前三部委出台的《意见》中提出的“单个项目补贴资金额度按合理利用小时数核定中央财政补贴额度”,这条政策给企业带来的破坏性打击更大的了。
比如发电企业实际发电小时数是1300小时,但因为其地理位置在1100小时/年的三类地区,也只能按1100小时计算补贴金额,产生200小时的差额,只能按火电标杆电价计算。
企业投入巨大成本建设的高质量的电站在《意见》实施之后,只会增加一点火电电价部分的收益。根据国际能源网(inencom)记者初步测算,此项规定实施后,同一个电站年收入前后差距可达860万,在以合理发电小时数计算补贴后,电站实际的收益减少了8%至10%之间,这与企业前期投入严重不匹配。
以年利用小时数确定补贴的最大弊病是不利于新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因为像双面双玻组件、跟踪系统之类的新技术有利于提高发电利用小时数,可以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在近年来,尤其是光伏技术领跑者项目中被广泛应用,但以《意见》中的规定按合理的利用小时数给予补贴的话,这些新技术带来的发电利用小时数高的优势将不复存在。
所以企业再安装相应的产品时也不会选择这些技术先进、价格略高的产品,因为在此情况下使用这些新技术、新产品不会给项目投资方带来更多的收益。不仅如此,曾经一些过去安装普通组件的电站,本来可以通过更换效率更高的组件来提升电站收益的计划也会搁浅,因为受利用小时数的限制,电站业主方也因此不会为推广这些新技术额外支出的成本买单。
如此一来,技术领先的产品的销量可能会大打折扣,企业研发新技术、新产品的决心也会倍受打击,这对于我国刚刚起步的非水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来说极为不利。
50亿补贴如何补上千亿亏空
我国非水可再生能源发展迅猛,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资金超过4500亿元,强有力地支持了我国可再生能源行业的迅猛发展。截至2019年底,全国累计风电装机2.1亿千瓦,光伏发电2亿千瓦,生物质发电2254万千瓦,但补贴拖欠问题依然是压在相关从业人员的心头的一块“巨石”。
根据全国人大常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法执法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底,可再生能源电价补偿缺口累计达3000亿以上,企业因补贴拖欠问题导致财务陷入危机的情况比比皆是。一些生物质发电企业不得不被迫停产,一些光伏企业也只能靠售卖电站资产度日。据国内某从事风电开发的大型央企知情人透露,可再生能源补贴一拖一两年的情况大量存在。“各方面都非常积极在争取,电网也从不拖延,国家的补贴一到账,电网当天就可以下发到企业,但最关键的就是现在国家没钱给我们。”
为彻底解决补贴拖欠问题,在2017年版的《中国能源法》的征求意见稿中曾提到:财政部设立专门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资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收入年度预算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但这一条却在今年4月10日发布的《中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中被删除了。
今年三部委出台的《意见》明确了以收定支的原则,希望以此解决可再生能源补贴拖欠问题。具体情况就是补贴每年征收多少就新增多少项目,做到当年的新项目不拖欠。2020年以后的新增补贴收入,再拿来补过去老项目的亏空。预计2020年新增补贴资金额度为50亿元,可用于支持新增风电、光伏发电、生物质发电项目。但以往拖欠的两千多亿的可再生能源补贴又通过什么来补给企业?因为想借助这50亿解决之前企业的补贴拖欠问题几乎没有可能,更多的新能源企业依然在生存线上挣扎甚至有可能因为等不到补贴而倒闭、破产。
补贴何时给仍是糊涂账
《意见》对于补贴发放的周期做出了与以往不同的改变,从之前的季付改成了年付,这对于迫切需要现金流补充的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国际能源网(inencom)记者发现,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各企业的项目没有像往年一样按期开工,由于国内外疫情严重,很多企业的销售和原料供给都出现了问题,企业的现金流情况已经不如往年,而补贴又不能按季度给付,企业必须要准备更多的资金来维持公司的运营。
所幸《意见》中还补充了“鼓励金融机构对列入补贴清单的项目予以支持”的条款。这个条款的目的就是让企业在资金紧张困难的时候可以向金融机构求援。也就是说企业在向金融机构贷款的时候,可再生能源补贴可以作为其还款能力的保障,金融机构应该给予支持。
尽管如此,很多新能源企业依然不敢行动。除去疫情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告诉企业拿到补贴具体的时间。因为《意见》只规定了“明确补贴兑付主体责任。电网企业依法依规收购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及时兑付电价。电网企业应切实加快兑付进度,确保资金及时拨付。”
除了“及时”、“加快”这样的词汇,国际能源网(inencom)记者发现此次《意见》依然没有给出具体的补贴给付时间。只是给出了光伏扶贫、自然人分布式、参与绿色电力证书交易、自愿转为平价项目这样的排序。也就是说光伏扶贫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得到补贴,并没有说明企业可以在申报审批后多少个工作日内能拿到补贴。
尽管后续财政部又出台了《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管理办法》,明确了,每年3月30日前,由电网企业或省级相关部门提出补助资金申请,但依然没有明确一个发放补贴的具体时间,根据该办法规定:“各级财政部门收到补助资金后,应尽快向本级独立电网企业或公共可再生能源独立电力系统项目单位分解下达预算,并按照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有关规定及时支付资金。”对于可再生能源经营者来说,依然不确定补贴究竟何时可以发放,企业要通过借贷来保障公司运营需要承担多少融资成本,需要支付多少利息依然是一笔糊涂账。
当人们享受着可再生能源电力给环境带来巨大改善的同时也要想想前期为之付出的企业们,莫要让政策误伤了这些企业的发展信心。尤其是在新能源行业面临多重不利因素打击的时候,有关部门应该给予企业更多的帮助而不是去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