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交汇点下的能源之路何处去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9-12-30 14:12:07
热度:

交汇点下的能源之路何处去数据来源:《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  编者按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内外部风险挑战不断加剧、发展形势错综复杂的局面,我国能源行业用

数据来源:《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

  编者按

  2019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面对内外部风险挑战不断加剧、发展形势错综复杂的局面,我国能源行业用一份稳健的成绩单,为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站在新旧时间节点上,让我们回眸2019年能源行业的得与失,展望2020年的挑战与收获。

  有人说,2019是历史上最“热”的一年:亚马孙丛林大火、巴黎圣母院大火、沙特阿美石油设施遭无人机攻击、伊朗油轮在红海爆炸起火……诸多自然之火、军事之火给即将过去的一年打上了“火暴”的标签,也构成了“十三五”以来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最严峻、复杂的大背景。

  而即将到来的2020年,作为“十三五”的收官之年,也是即将进入“十四五”的新开局之年,又面临怎样的发展起点,能否交上一份圆满的答卷?

  能源结构持续优化

  “消费稳增、结构更优,在复杂环境下向好发展。” 对于2019年我国能源行业的总体情况,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产业发展研究所所长刘潇潇做了这样的评价。

  由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编著的《2020中国能源化工产业发展报告》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保持了稳健增长,正面因素抵消了经济下行的影响。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7.9亿吨标煤,同比增长了3.2%。

  就能源消费结构而言,2019年已提前实现控制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低于58%的“十三五”目标,全年煤炭消费比例由2018年的59%下降到57.9%。石油消费量约6.45亿吨标煤,同比增长1.2%。与它们相比,天然气和非化石能源成为消费增量的主要动力,占比继续上升,约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9%,比2018年上升了0.8个百分点。其中,天然气消费量约为30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达到7亿吨标煤,同比增长了5%。

  刘潇潇给记者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现在我国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已超过了非洲能源消费的总量。”她认为,在非化石能源占比和体量已发展至目前规模的情况下,传统的能源安全观也应该作相应的调整,例如由过去更多地关注化石能源的供应安全、油气自给率等,发展为更关注能源供应安全、环境安全、经济安全等之间的协同。

  从我国近20年来的能源消费增速可以看出,2010年以来,煤炭消费进入了一个平台区间。如何看待煤炭和经济增长及环保之间的关系?

  中国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吴吟告诉《中国科学报》,从能源供应安全战略考虑,中长期来看煤炭的主体能源地位将会保持,但现阶段它不仅要支撑经济发展,同时还要为新能源提供助力。“煤炭就好像是一个家庭中的长子。”吴吟说,它在历史上一直扮演着家庭的主要角色,但现在家里有了风电、光伏等弟弟、妹妹,对他的要求就变成了不仅要尽他已有的责任,还要帮着把弟弟、妹妹拉扯大,以后还要靠弟弟、妹妹撑起这个家。“现在煤炭就处于这样一个阶段。”

  谈及未来煤炭与环保之间的关系,吴吟认为,煤炭已从过去损害环境发展为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未来还要发展到不损害环境,乃至改善环境,“正在逐步科学地发展”。

  “十三五”主要目标有望实现

  “刚刚进入‘十三五’的2015年,刚好是油价断崖式下降的时期,整个油气产业进入了寒冬时节,大部分油气公司盈利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副院长余皎对“十三五”以来能源行业发展之艰难有颇多感慨。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她看来,我国能源发展的“十三五”规划目标有望基本达成。

  其表现之一是,我国整个能源资源基础将进一步夯实。余皎向《中国科学报》列举了这样一组数据。能源消费方面,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预计为49.2亿吨标煤,处于50亿吨标煤控制目标内。其中,煤炭需求约39.2亿吨标煤,占比约56.8%,保持在总量40亿吨标煤且占比58%的控制上限内,将为实现2030年左右碳排放尽快达峰奠定良好基础。非化石能源需求占比15.1%,可实现15%的发展目标。而能源消费强度则将比2015年降低16%,可实现比2015年降低15%的目标。

  能源供应方面,2020年我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预计为40.5亿吨标煤,较2015年增长12%,可实现“十三五”40亿吨标煤的目标。其中,原煤产量37.6亿吨,基本达到39亿吨目标;原油产量1.94亿吨,基本达到2亿吨目标;非化石能源7.6亿吨标煤,达到7.5亿吨标煤目标。而一次能源自给率在2018年及以后一直保持在80%以上,预计2020年可达82%。

  “‘十三五’我们还是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绩,但是‘十三五’的圆满收官离不开2020年这一关键的年份。” 余皎说。在她看来,2020年可以用8个字来形容,“风起云动,铿锵致远”。

  “2020年对于中国来说,是个特殊的年份。” 余皎告诉《中国科学报》,2020年不仅是“十三五”收官之年,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收官之年,同时也是向“十四五”过渡交接的一年。

  在刘潇潇看来,2020年碳减排承诺与经济下行的压力仍是我国能源发展中面临的两大主要挑战。此外,全球能源行业还将面临更多的变数,例如世界经济持续下行、地缘政治风险等。不过,基于我国已经基本形成较为完整的能源供应和安全保障体系,以及经济发展尽管面临下行压力,但韧性良好等条件,她认为“我国能源发展仍具坚实根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傅向升则在对明年能源发展有信心的同时,特别强调了“十四五”发展环境与“十三五”的不同。他认为,2020年以及“十四五”的前两年还会面临比较大的经济下行压力,与此同时,国际形势也不太乐观。因此,“要关注能源安全保障,特别是注意油气资源对外依存度不断提升的问题”。

  氢能发展仍有多方面挑战

  谈及2019年中国能源发展,“氢能”是绕不开的一个词。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目前国内氢能产业热度居高不下。

  “2018年我国氢能产业相关投资及规划资金超过850亿元,2019年上半年氢能产业投资总额超过1000亿元。”中国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程一步向《中国科学报》抛出这样一组数据。

  在他看来,目前氢能发展仍在初期,预计2030年后进入商业化阶段。“受成本、技术等因素影响,预计2025年前,国内氢燃料汽车和加氢站数量不会大幅增加。” 程一步说,而2030年后,可再生能源制氢、氢燃料电池系统成本将大幅度下降,再加上碳减排压力加大,氢燃料汽车和加氢站数量在部分地区将会有较大增幅。

  就目前而言,氢能产业发展仍存在多方面挑战。程一步告诉《中国科学报》,一方面是政策、规划有待完善。目前,国家氢能发展路线尚未公布,而氢燃料电池车购车补贴有可能在2021年退出。与此同时,30个省市区已经出台了氢能产业政策,但各地规划却出现同质化趋势。另一方面,制氢、储氢、运输以及燃料电池等方面的技术也有待突破。此外,经济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例如,加氢站费用高、利用率低。如果政策补贴不到位,将出现盈利困难的情况。

  “但总体而言,氢能正成为能源体系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技术进步、竞争力提高,我国氢能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程一步说。(■本报记者 计红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