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煤炭行业进入“大整合”时代 发展重点仍是稳供需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9-12-26 11:17:22
热度:

煤炭行业进入“大整合”时代 发展重点仍是稳供需45岁的贵州省盘县水塘镇水塘村村民任雕,前不久在镇上一处矿井亲历了一场致8人死亡的煤矿透水事故,死里逃生后,他下定决心,远离矿井,到附

45岁的贵州省盘县水塘镇水塘村村民任雕,前不久在镇上一处矿井亲历了一场致8人死亡的煤矿透水事故,死里逃生后,他下定决心,远离矿井,到附近地区打工。

盘县县长王刚则告诉记者,煤矿透水事故暴露出安全基础管理薄弱、监管不到位。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乡镇煤矿管理站和安全监督管理站的工作人员学习能力、业务水平,跟不上煤矿发展和兼并重组的进度,队伍结构老化。

继山西、河南之后,山东、内蒙古、陕西、贵州、湖南等地陆续揭开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大幕。

“中国煤炭行业进入了‘大整合时代’。”贵州省社科院教授熊宗仁说。

截至目前,河北、内蒙古、云南、贵州等省区已研究起草了推进本地区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工作方案,部分方案已批复,部分正在征求意见。

业内人士认为,兼并重组过程中,必须建立安全监管机制,因为部分即将被整合的煤矿可能会突击生产。短期内,安全生产的基础不会有根本性改变,兼并重组时期往往也是安全事故的易发期和高风险期。

贵州省能源局局长付京说,如何加强兼并重组矿井的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已经成为当前煤炭安全生产工作中亟待研究解决的课题。

长期以来,中国煤炭产业集中度不高,小煤矿占比大,技术装备水平低,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贵州省安全监督管理局总工程师马炼说,贵州规模以下的小煤矿个数占全省煤矿总量的95%,产能占76%。只有改变煤矿企业“多、小、散”的状况,形成以大中型煤炭企业集团为主体的格局,才能实现煤炭工业安全形势的根本好转。

2008年,山西省率先实施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矿井总数由2600座减少到1053座,办矿主体由2200多个减少到130个。目前,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进入收尾阶段。

根据规划,3年内,贵州省煤炭企业和矿井将从1660个兼并重组至200个以内。

付京介绍,作为国家大型煤炭云贵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贵州有各类性质煤炭企业(集团)1441个,其中,规模以上煤炭企业集团仅59个。近两年,贵州一直在进行煤炭行业整合,但侧重点是整合资源;相比较而言,此次兼并重组的重头戏则是企业大整合。

据统计,2005年以来,贵州煤矿企业及矿井个数从2338个减少至目前的1660个,依法关闭资源枯竭、不符合安全要求、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煤矿1176对。

“从目前的1660个减少至200个以内,任务重、时间紧,必须强力推进兼并重组。”付京说。

与山西、河南等地相比,在兼并重组的方式和主体等方面,贵州等地显得更为灵活。贵州省能源局总工程师胡世延介绍,贵州支持符合条件的国有和民营煤矿企业成为兼并重组主体,支持优势企业开展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目前,河南煤化、山东兖矿、徐矿集团等实力较强的大中型煤炭企业参与到贵州煤炭企业兼并重组。

胡世延说,煤矿企业既可以“自由恋爱”,也可以选用政府做“媒人”,但前提是必须参加兼并重组。

为保障兼并重组期间安全生产,目前,内蒙古、贵州等地都要求兼并重组主体企业、被兼并企业和监管部门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贵州省规定,被兼并重组的煤矿在移交给兼并重组煤矿企业主体组织生产前,兼并重组煤矿企业主体必须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否则不得组织被兼并煤矿的生产或建设。

付京说,必须严格落实责任,在兼并重组过程中,安全监管不松劲、不手软,严防死守、严惩严处,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煤炭产业既要发展,也要安全。”

贵州水城矿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倪德飞说,防止安全事故最为关键的是企业要打牢安全根基,只有在防水、防瓦斯等方面配备专业设备,依据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煤矿监测监控、人员定位、压风自救、供水施救、通信联络和紧急避险系统等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才能有效提高安全防护水平。

熊宗仁说,兼并重组过程中,对于无视矿工生命的行为必须施以重典并形成制度,问责不能“头重脚轻”,既要问责矿长,更要问责矿主。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也应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追究责任,要问责到痛处。

“煤矿企业还应加大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培训力度,建立隐患通报制度,让员工了解隐患情况,参与安全管理。”熊宗仁说。

全国煤炭去产能任务已基本完成,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煤炭价格理性回升,企业经营形势有所好转。”中国煤炭工业协会会长王显政12月1日在2017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上分析行业现状时指出,在各方的努力下,煤炭市场实现了理性回升,实属难得。

稳市场任务重

在行业化解过剩产能与脱困工作取得阶段性进展的同时,必须看到,煤炭消费总量继续回落、行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依然突出,控总量、稳煤价的任务依然艰巨。“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持续回落的态势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王显政介绍说,全国煤炭消费总量在2014年同比下降2.9%、2015年继续下降3.7%的基础上,预计今年全年消费量在39亿吨左右,同比减少5000万吨左右。

初步统计,今年1~10月全国规模以上煤炭企业原煤产量27.4亿吨,同比减少3.3亿吨,下降10.7%。预计全年煤炭产量34.5亿吨左右,减少3亿吨。考虑全年煤炭净进口2.4亿吨左右,全国煤炭市场实现了供需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的出现也是必然的。要实现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需严格采取控总量与减量化生产等措施。

受煤炭产能退出、减量化生产和国际市场等多重因素影响,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由年初的370元/吨缓慢恢复到9月中旬的550元/吨。近期,秦皇岛港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稳定在680元/吨左右。随着中长期合同的陆续签订,市场价格预期更加稳定。“实践证明,煤炭市场价格过低、过高或剧烈波动都不利于行业发展。”王显政表示,在全国煤炭消费总量没有增加的形势下,煤炭企业要着力稳定市场价格,使行业平稳运行。

应对挑战持续发展

我国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国家。有预测认为,2020年、2030年、2050年,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将分别达到60%、50%、40%。煤炭资源获取的可靠性、价格的低廉性、利用的可洁净性决定了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作为我国主体能源的地位和作用不会改变。同时,我国石油、天然气的进口量和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对我国能源安全提出了挑战。从我国能源安全战略(爱基,净值,资讯)角度考虑,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爱基,净值,资讯)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战略选择。“必须深入研究煤炭行业转型升级思路和路径,促进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王显政强调,在新形势下,必须着力应对推动煤炭行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面临的诸多挑战。

首先要突破重大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如在煤炭资源开发、重大灾害防治、清洁利用和高效转化等重点领域,力争突破重大基础理论;在煤炭绿色开采、智能化采掘、低阶煤提质利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与资源利用等重大关键技术攻关方面力争取得重大进展,为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其次要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发展,促进煤炭由燃料向原料与燃料并重转变,要研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煤气化炉和现代煤化工装备,开展低阶煤提质、加压气化、新型催化剂等关键技术攻关和装备研制,推动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发展。

再次要大力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推动行业发展由生产向生产服务型转变。要深入研究煤炭主业和其他产业的协调互动机制,促进煤炭与新产业、新业态融合发展,带动产业间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产业梯度转移,着力打造高水平产业园区和特色项目示范基地,深入推进煤电一体化、煤焦一体化、煤化工、煤建材、电子商务、煤炭金融等产业相互融合,促进煤炭深加工转化和全产业链整体升级,培育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提升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最后要紧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深入研究如何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我国煤炭产业在国际煤炭贸易中的参与权和话语权,研究推动煤机装备“走出去”和国际煤炭产能合作,提升设计、咨询、生产和服务水平,培育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培育形成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王显政指出,面对机遇与挑战,煤炭行业要关注当前,稳定产量,坚持减量化生产、不安全不生产、不违规建设和超能力生产,控制总量,发挥先进产能的作用,维护煤炭市场供需基本平衡;要稳定价格,推动煤炭上下游企业签订中长期合同,防止价格出现大起大落,提高煤炭经济运行质量;要抓住企业经营好转的有利时机,增加煤矿安全投入,弥补安全欠账,确保煤矿安全生产。

放眼长远,要系统研究我国煤炭消费峰值问题,科学论证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方向、趋势和经济性、安全性、可行性,为研究制定煤炭工业发展战略提供依据;要深入研究煤炭革命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攻关方向,大力发展煤矿先进产能,用机械化换人,靠自动化减人,用煤矿智能化开采替代传统的机械化开采,推动煤炭产业升级;要深入研究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技术与现代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研究不同煤种与炉型、设备、产品的适用性问题,提出推动煤炭清洁高效集约化利用的方向、关键技术和政策措施;要深入研究煤炭与新能源可再生能源耦合发展问题,拓展煤炭利用领域,提高利用效率,支撑煤炭行业转型升级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