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后补贴时代,动力电池企业探路高质量发展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9-12-06 14:02:11
热度:

后补贴时代,动力电池企业探路高质量发展  核心阅读  “如何在后补贴时代完成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电池企业需要重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行业洗牌的

  核心阅读

  “如何在后补贴时代完成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电池企业需要重要思考的问题。”

  “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剧,高质量、高起点发展动力电池的趋势将日益凸显。”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的退出,同样带动电池行业进入了冬眠期,投资与消费市场双双收缩,裁员‘瘦身’、破产重组、业绩预冷等消息频频传出。”电池百人会理事长于清教在近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电池新能源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坦言。在此背景下,不同实力的动力电池企业该选择退出还是继续坚守?如果选择继续坚守,又该如何在“寒冬”中生存?

  市场渐入“寒冬”期

  “资料显示,自2014年以来,全球电动车销量在今年第三季度首次出现下滑,共售出约10.21万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约32.16万辆纯电动汽车,销量分别下降了23.9%、2.8%。全球汽车市场集体出现疲软态势。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同样显示,在2019年6月26日补贴退出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也出现了大幅退坡,7—10月市场销量同比连续下滑。”于清教用一组数据说明了新能源汽车市场形势的严峻。

  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寒冬”同样也消磨了投资者对动力电池的热情。记者了解到,在国际市场,博世宣布不再自行生产动力电池单元,日本索尼则出售了锂电池业务;在国内市场,此前一度被看好的行业新秀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也宣布破产清算,正式告别动力电池行业。

  “目前动力电池行业的投资热度正随着车市的低迷开始降温,并渐趋理性,市场新一轮深度洗牌开启。据了解,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生产企业约有80家,其中能真正实现装机的仅一半左右,并且TOP 10的电池企业占据了八成以上的市场份额,竞争十分激烈。”于清教指出,在此背景下,国内一些动力电池企业为了生存,或将重新回归3C电池领域或转向储能行业,因此不少跨界而来的上市公司出现收缩投资或直接回归主业。

  “目前新能源电池行业盲目扩张的不良后果已经显现,能够在巨量资金与优势资源大量投入后选择退出和及时止损,更需勇气。而不管是选择退出还是继续坚守,都值得尊敬。”于清教强调,如何在后补贴时代完成高质量发展,是未来电池企业需要重要思考的问题。

  寻求新路径提升竞争力

  “我国动力电池行业站在高起点,身处大市场,即便当前‘寒风凛冽’,但我们依旧相信,挑战中暗藏机遇,压力下迸发动力。”于清教强调。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整个动力电池行业都不是很景气,明年或也不太乐观,企业需重点考虑如何提高场景竞争力、价格竞争力以及品牌优势。电动汽车的细分市场开始逐渐显现,自主品牌动力电池企业要选择合适的细分市场。”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锂电池事业群深圳研发中心副总监江文锋坦言,这意味着动力电池企业必须要突破现有格局去寻求更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

  “我认为未来动力电池的发展趋势还是高能量密度。为解决高能量密度带来的安全问题,我们需从电池单体的材料、高低温控制等方面进行开发、设计。”一汽集团新能源开发院电池研究所电池开发主任孙焕丽表示,突破及掌握解决安全隐患的核心技术是动力电池企业未来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

  此外,记者还发现,业务多元化已成动力电池企业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另一路径。如星恒电源技术团队目前正努力打造“品牌效应”,计划通过技术升级、资本助力及全球化布局打造一流动力锂电池品牌。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则在2016年入局动力电池行业后,积极规划高速叠片电池、无钴电池、四元电池等新产品,同时还布局了电池制造基地和研发中心,力图成为懂车又懂电池的新能源“新势力”。

  未来竞争将波及产业链布局

  “动力电池的研发产业链很长,涉及多学科的交叉,因此,未来动力电池企业的竞争将涉及整个产业链布局,从上游资源到材料开发,再到资源规模。”江文锋指出,资源作为产业基石,将在未来的动力电池企业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此前一直对我国市场“虎视眈眈”的日韩电池厂商,也必将成为我国动力电池企业的重要竞争对象。

  “我认为,经过一段时间的行业整合后,全球动力电池企业最终会剩下10家左右,中国应该会有五六家,再加上松下、LG化学、三星SDI和SKI。”欣旺达电动汽车电池有限公司总裁梁锐认为。

  对此,于清教则显得更为乐观:“中国汽车市场和电池市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进一步扩大,虽然外资在华布局来势汹汹,但国内第一梯队的动力电池企业全球化布局也频频出手,部分二三线品牌企业开始奋力冲刺,谋求跃进第一梯队。随着行业洗牌的加剧,高质量、高起点发展动力电池的趋势将日益凸显。”(本报记者 黄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