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击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不改当前宽松的国际石油供需形势
袭击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不改当前宽松的国际石油供需形势9月14日,沙特阿拉伯两处石油设施受到袭击,虽然短期会拉高国际石油价格,但不会改变当前和未来长期宽松的国际石油供需形势。9月14
9月14日,沙特阿拉伯两处石油设施受到袭击,虽然短期会拉高国际石油价格,但不会改变当前和未来长期宽松的国际石油供需形势。
9月14日,就在国人还沉浸在“十五的月亮十六圆”的中秋假期气氛中时,远在中东的沙特阿拉伯传出了石油设施被炸的消息。对一般大众来说,这仅是假日期间众多国际国内新闻之一,但行业人士一致的感受是,周一工作日开盘之时,国际油价肯定会大涨,分歧仅是上涨多少和涨到多高的问题。
中东是当今世界的油库,沙特阿拉伯、伊朗等世界主要石油生产和出口国聚集于此,涉及这些国家的石油生产和出口的事件,无一例外地会影响到国际石油市场的形势,成为世界舆论的焦点之一。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被袭击,是近年来一系列类似事件之一,是复杂中东形势的又一个突发事件,其中涉及到区域内沙特阿拉伯、伊朗、也门和域外大国,如美国等多重复杂的利益关系。展望未来,中东的乱局仍会持续下去,但在当前国际石油市场供应充足的背景下,油价的上涨是暂时的,不会改变国际石油价格长期持续承压的大势。
中东是世界的油库,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资源、生产和出口国
2019年1月1日,以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为主的中东国家,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8361亿桶,占世界总的剩余探明石油储备的48.3%,当今世界可供开发的石油资源总量的一半都在这一地区,是名符其实的世界油库。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资源国,同期剩余探明石油储量高达2977亿桶,仅次于委内瑞拉,占世界总的剩余探明石油储量的17.2%。此外,伊朗、伊拉克和科威特的剩余探明石油储量都在1000亿桶以上,也都处于世界石油资源排名前十之内。
丰富的石油资源,其自然的结果就是同样庞大的石油产量。2018年,以沙特阿拉伯、伊朗、伊拉克、科威特等为主的中东国家石油产量为3176.2万桶/日,占世界石油总产量的33.5%,正好占到了三分之一。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生产国,当年石油产量为1228.7万桶/天,仅次于美国,占世界总产量的13%。
与规模巨大的产量相一致的是,中东地区是世界最主要的石油输出地。2018年,中东地区的石油出口数量为2464万桶/日,占全球石油贸易量的比重为34.5%,超过了三分之一。其中,沙特阿拉伯是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当年的石油出口量为855.3万桶/天,仅次于俄罗斯,占世界石油贸易量的12%。
中东地区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绝大多数都环绕在波斯湾周边,从而突显的是波斯湾及其相关设施在国际石油市场中的重要作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霍尔木兹海峡和沙特阿拉伯的塔努拉角油港。其中,2018年,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日均石油运输量为2100万桶,占全球海运石油贸易的三分之一,约等于全球石油消费的21%;通过海峡的液化天然气数量,占全球液化天然气贸易量四分之一以上。塔努拉角的石油出口能力为550—600万桶/日,约为每年3亿吨,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港。
正因为中东地区在世界石油生产、出口和贸易方面的无可替代的地位,涉及到霍尔木兹海峡、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等石油生产的任何重大新闻事件,都会在国际石油市场掀起或大或小的波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就是因为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沙特阿拉伯等国的石油禁运、两伊战争和伊朗革命而引发,研究世界经济、石油问题的专家学者和大量仍健在的西方国家普通民众,每当谈起石油危机都会色变,对当时抢购汽油的场景都仍记忆犹新。
复杂的中东局势,也门成为伊朗和沙特阿拉伯热战的场所
一般大众的眼里,中东一直不太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有名的中东战争至少四次以上,其中主要因以色列与周边的阿拉伯国家而发生,时至今日阿以问题仍不时成为世界媒体的头条。20世纪末,因石油问题,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引发了两次海湾战争,萨达姆政权垮台,带来了导致巨大人道主义灾难的伊斯兰国极端恐怖主义活动。
伊朗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中东的大国,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在国际石油天然气市场均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剩余探明石油储量为1556亿桶,占世界的9%,排名第四;剩余探明天然气储量为31.9万亿立方米,仅次于俄罗斯,排名世界第二,占世界的16.2%。
1979年伊斯兰革命后,由于人质事件、宗教等众多复杂的原因,伊朗与美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交恶40多年,与同处本地区的沙特阿拉伯成了生死对头。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起自1979年底,为时最长也最为严厉,涉及到石油天然气生产、贸易和投资等方方面面。2003年以后,由于核问题,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多次决议,如2006年12月23日的第1737号决议、2007年3月24日的第1747号决议、2008年3月3日的第1803号决议和2010年6月9日的第1929号决议,对伊朗实施制裁。2010年,欧盟开始对伊朗进行制裁。2012年7月1日,欧盟对伊朗实施了全面的石油禁运。通过多年的谈判,2015年7月,伊朗与美国、俄罗斯、中国等六国达成核问题协议,2016年1月16日国际社会解除了对伊朗的制裁,伊朗生产的石油重新进入国际石油市场。
2017年1月,特朗普上台执政后,于2018年5月8日宣布中止伊朗核协议,要求所有国家在11月4日前将从伊朗的石油进口削减至零,经过2018年11月5日对8个国家和地区的180天进口豁免后,2019年5月2日起不再给任何国家进口伊朗石油的豁免,宣称要将伊朗的石油出口归零。多年来,尤其是近两年来,美伊两国争斗中,伊朗不时宣布,如果自己的石油不能出口,波斯湾地区的其他石油生产国也将无法出口石油。正是在这一背景下,2019年5月12日和6月13日,6艘商船在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遭到袭击,沙特阿拉伯多次受到了与其处于战争状态的也门胡塞武装的袭击,包括弹道导弹袭击和无人机攻击等。
除自2010年底阿拉伯之春以来一直处于战乱中的叙利亚之外,阿拉伯半岛处于战争状态的就是也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直接卷入了也门内战。2014年,由于能源改革大幅度提高汽油、柴油价格,也门陷入了内乱,2015年1月胡塞武装占领了也门总统府等政府机构,软禁了总统和总理。2015年3月,沙特阿拉伯对也门境内胡塞武装控制的目标发动空袭,组成多国联军,介入了也门内战,耗资已近3000亿美元。自此之后,双方你来我往,战斗不断升级,胡塞武装向沙特阿拉伯境内众多的目标发射弹道导弹,发起无人机攻击,沙特阿拉伯封锁也门陆海空口岸。
自2015年以来在与也门胡塞武装的长期冲突中,沙特阿拉伯指责伊朗为胡塞武装提供军火,是幕后黑手,而伊朗无一例外地加以否认,也门事实上已成为沙特阿拉伯和伊朗争夺地区影响力的热战场所。
沙特石油设施受袭的影响是短暂的,不改国际石油市场供应宽松的现实
9月16日油市开盘后,正如普遍所预料的,国际石油价格大涨,布伦特原油开盘跳涨17%,并续涨到19%,最高触及71.95美元/桶;美国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开盘大涨15%,最高触及63.34美元/桶。在沙特阿拉伯放出可能需要数月才能恢复受损的石油产量消息后,9月15日俄罗斯《报纸报》发表文章称,国际石油价格有可能上涨到100美元/桶。
目前,受联合减产的影响,沙特阿拉伯的原油产量约为980万桶/天,原油出口量不到700万桶/天。9月14日,沙特阿拉伯遭到无人机袭击的两处石油设施分别为:胡赖斯油田和布盖格原油处理厂,前者是沙特阿拉伯第二大油田,最大生产能力为145万桶/天;后者为世界最大的原油处理厂,处理能力约为700万桶/天。9月15日,沙特阿拉伯能源部和阿美公司发表声明,称将关停一半的石油生产,影响近570万桶/日原油的产量,约占到全球原油日产量的5%。
事实上,近年来,尤其是自201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石油市场供应充裕。目前,世界石油产量约为1亿桶/天,约有500万桶/天以上的石油产量或因技术原因或因国家关系等原因,无法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国际石油价格一直承压之中,以沙特阿拉伯和俄罗斯为主的超级欧佩克不得不持续减产120万桶/天左右,以维持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
从历史的经验看,短期减产500-600万桶/天,就会引发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就会暴涨,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就是如此。但是,今天沙特阿拉伯减产570万桶/天的影响只会是短期的,暂时的,不会引发石油危机,更不会带来国际石油价格长时间的大涨,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9月14日,国际能源署在袭击事件发生后,立即发表声明,表示正密切关注和跟踪事件的进展。2019年第2季度,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的石油库存为45亿桶,其中政府拥有的储备为15.42亿桶,行业拥有的库存为29.61亿桶,可供消费93天。因此,如若沙特阿拉伯的减产带来油价的持续上涨,国际能源署将极有可能动用石油储备以应对市场的冲击。
二是9月15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必要时将释放战略石油储备以应对供应不足,随后美国能源部长佩里表示美国随时准备动用石油储备。目前,美国政府拥有的战略石油储备约为6.6亿桶,是世界规模最大的、政府拥有的石油储备。
三是美国、俄罗斯等国的石油生产商,会利用沙特阿拉伯减产的机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沙特阿拉伯石油如长时间不能重新进入国际石油市场,将面临失去市场份额的风险。
9月16日,俄罗斯能源部长亚历山大•诺瓦克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这次袭击影响了全球能源安全,但目前全球商业石油储备足以弥补中短期的石油缺口,将于9月16日晚些时候与沙特能源部长阿卜杜勒-阿齐兹•本•萨勒曼通电话,双方一直保持联系,监测局势。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能源部长和其他消息人士称,石油输出国组织正在评估沙特石油设施遇袭对油市的影响,9月16日石油输出国组织秘书长巴尔金都将与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讨论了油市的情况。
因此,对于沙特阿拉伯来说,虽然因为阿美公司的上市需要较高的油价,与俄罗斯联合减产的主要目的也是如此,但如若长时间减产,其结果可能适得其反。
本次沙特阿拉伯石油设施受袭、石油减产影响最大的,可能是我国和亚太地区国家。沙特阿拉伯的原油和成品油出口到世界各地,但亚太地区是其主要出口市场,其中,原油合计为2.505亿吨,占原油出口总量的68.18%;成品油合计为2520万吨,占成品油出口总量的44.84%。我国是沙特阿拉伯最大的石油出口目的地国,2018年出口到我国的原油为5670万吨,占沙特阿拉伯原油出口总量的15.43%;出口到我国的成品油为450万吨。进入2019年以来,沙特阿拉伯又成为我国第一大原油进口来源国。
与此相反的是,截止2019年4月的数字显示,美国从沙特阿拉伯进口原油的数量大幅度下降,2019年前4个月为日均60万桶/天,5月和6月只有日均50万桶/天,主要供应沙特阿拉伯自己在美国投资的炼厂莫蒂瓦能源公司。
9月14日袭击发生后,虽然也门胡塞武装立即宣布承担责任,但沙特能源大臣萨勒曼表示,此次袭击是波斯湾发生的石油设施、泵站、油轮遇袭的延伸,影响了全球石油供应,威胁了全球经济,意指袭击是伊朗所为。美国国务卿蓬佩奥也于9月14日迅即表示,伊朗总统鲁哈尼和伊朗外长扎里夫在佯装采取外交努力,在各方缓和局势的呼声中,伊朗却针对全球能源供应发动了前所未有的攻击,眼下并无任何证据显示袭击是来自也门境内。
今天陆续公开的大量照片和视频表明,沙特阿拉伯受到袭击的石油储罐和处理厂等设施,是巡航导弹类武器的精确打击,其攻击距离超过1000公里,常识上看是也门胡塞武装之类的游击队无法做不到的,似乎应证了蓬佩奥有关袭击不是来自也门境内的说法。
就在此次袭击发生前,9月10日,博尔顿被解除国家安全顾问的职务后,有媒体放出消息,称美国国务卿蓬佩奥说特朗普准备在无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与伊朗总统鲁哈尼会面,并有意放松对伊朗的制裁。9月15日,特朗普发推文称,有理由相信知道谁是幕后主使,炮弹已上膛,但仍在等待沙特的意见,将在什么条件下继续行动,并指出与伊朗无条件见面是假新闻。
因此,此次袭击绝对是敏感时期的敏感事件,袭击的很多具体细节,还需更多的时间才能真相大白;其对美国与伊朗、沙特阿拉伯与伊朗关系究竟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也需一定的时间才能逐渐清晰;这一次特朗普是否会像6月20日伊朗击落美国“全球鹰”无人机后,在发动对伊朗军事打击前10分钟取消行动?所有的这一切,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但可以肯定的是,就像其动荡的历史一样,当前和未来的中东也一定不会是太平之地。
(说明:本文刊发于2019年9月16日财经网,刊发时的标题为“沙特遭袭,但毋须担心油价”,这里刊发的是根据最新资料更新后的文稿。)
上一篇:11月18日国际油价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