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有“硬”担当,方有“绿”生态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9-10-12 22:34:26
热度:

有“硬”担当,方有“绿”生态“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这个看似严格到极致的目标,究竟能不能实现?保定市广大干部群众用生动实践证明,只要心中有“

“不让一滴污水流入白洋淀”,这个看似严格到极致的目标,究竟能不能实现?保定市广大干部群众用生动实践证明,只要心中有“硬”担当,手中有“真”作为,体制机制有长效保障,污水不入白洋淀的目标并非遥不可及。

治理污染,首先要治理的是“发展优先、环境让路”的落后发展模式。生态环境污染的形成,本质上是经济快速发展导致生态环境不堪重负。因此,白洋淀治污,核心要义是摒弃旧的发展模式,下定决心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绿色发展新路。如今在保定,生态环境保护被视为全市上下的重大政治责任。这个坚定的信念,必将转化为当地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也是白洋淀这颗“华北明珠”在不久的将来有望重放光芒的理念基础。

治理污染,还需要治理“污染难治”的消极心态。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环境污染成因错综复杂,既有历史遗留问题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利益交织。因此,在不少地方,“污染难治”成为推进生态环境治理时最大的心理障碍,有的是“新官不理旧账”,有的是不愿打破既有利益格局。在保定市,当地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决心,调动一切力量推进白洋淀上游地区环境综合治理,当地的综合治理工作模式值得借鉴,担当、作为的工作作风应该大力倡导。

治理污染,更需要治理环保制度法规层面的漏洞。治污不仅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更要有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体系做保障。在对白洋淀上游地区生态环境进行综合治理时,保定市注重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推动水质长期、根本性改善,不仅以地方立法形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还逐步完善了该领域的一系列工作机制,形成了严密的“天罗地网”,让污染防治工作走上了标准化、科学化、网格化、法治化的轨道。

目标清晰、责任落实、措施明确,白洋淀的美好未来值得期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