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 2035年我国燃煤电厂或不具备经济性
转型升级 2035年我国燃煤电厂或不具备经济性“随着经济性成为发电方式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电力系统将在未来15年内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期。”日前,落基山研究
“随着经济性成为发电方式的决定性因素,中国电力系统将在未来15年内经历一个非常重要的过渡期。”日前,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Jon Creyts对记者表示。
眼下,中国电力系统正从高度集中的计划发电方式,向市场化方向转型,即从保证化石发电机组运行时间的电量分配制度,转向根据经济效益进行选择发电来源。
“目前,中国建设燃煤电厂的效率非常高,以至于煤电仍具有成本竞争力。”Jon Creyts说,但从边际成本看,预计太阳能、风电的经济性将在2025年之前超过煤电。
Jon Creyts称,最迟到2035年,可再生能源的总成本将低于煤电的边际成本,届时在中国电力系统中,煤电比例将从目前的75%迅速下降。
根据落基山研究所预计,到2035年,中国现有大部分燃煤电厂或不具备经济性;到2040年或2045年,许多现有燃煤电厂将退役,或准备退役。
落基山研究所是美国关注能效和可再生能源行业的独立智库,成立于1982年。
Jon Creyts是落基山研究所常务董事,曾担任麦肯锡公司合伙人,是麦肯锡《全球温室气体减排成本曲线》的第一作者。
今年7月,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报告亦指出,中国新建陆上风电和光伏项目的度电成本位于50美元/兆瓦时的水平,与新建煤电不相上下。预计到2025年,新建陆上风电、光伏项目的度电成本将较新建煤电项目低三成以上。
从经济性角度考虑,2025年后,中国将不必新建煤电项目。
在9月4日举行的2019中国国际清洁能源博览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呼吁,抑制不合理的煤电建设需求,警惕煤电产能过剩。
他指出,现今煤电年平均运行小时数只有4300小时,若煤电装机规模继续扩张,会造成新的产能过剩。
可再生能源的清洁能源替代作用已经日益突显。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28亿千瓦,同比增长12%,约占全部电力装机的38.3%,同比上升1.7个百分点;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1.87万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量比重为26.7%,同比上升0.2个百分点。
作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国,中国的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在电网总量的比例仍然相对较小。
Jon Creyts称,这主要由于中国仍在运行大量的燃煤电厂和其他发电机组。
Jon Creyts认为,相比较而言,中国更注重集中化和规模化能源基地建设,通过高压输电线路将电传输到用能中心,而不是分布式部署。这也是其可再生能源上网电量占比不高的原因之一。
Jon Creyts建议,中国应更注重分布式电网、社区层面资源建设,让电网发展专注于服务本地,提供更具韧性的能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