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石油需求2030年达峰
我国石油需求2030年达峰8月22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编写的2019版《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报告(简称《报告》)对外发布。《报告》预测,我国石油需求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
8月22日,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编写的2019版《世界与中国能源展望》报告(简称《报告》)对外发布。《报告》预测,我国石油需求将于2030年前后达峰,为7.05亿吨,此后逐步回落,2050年为5.9亿吨,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单位GDP石油消费强度持续下降是我国石油需求于2030年前后达峰的重要原因。
《报告》还指出,2035~2040年将是我国天然气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预计2035和2050年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立方米和6900亿立方米,具有清洁能源属性的天然气在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经济转型降低能源强度
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石油市场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王利宁表示, 经济结构调整是我国能源需求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未来30年,我国工业将进一步向中高端迈进,2035年第三产业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50年我国将进入世界服务业强国行列。而第三产业每提升一个百分点,能源需求会降低1800万吨标煤。
本年度报告还特意设置了“美丽中国情景”,其内涵是指中国在建成现代化强国时,将拥有高度的生态文明,天蓝、地绿、水清的优美生态环境成为普遍常态,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
王利宁介绍,在此情景下,我国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驱动引领更加明显,绿色发展成为内在要求,开放共享成为常态。新的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方式不断涌现,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能源系统将发生深刻变革,我国将会以更低的能耗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据预测,在此情景下,2050年我国工业、建筑和交通用能较基准情景分别下降23%、15%和22%。而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较基准情景分别下降60%、40%和10%。
化工用油比例大幅提升
未来我国的石油消费结构也将发生较明显变化。随着能源需求重心逐步从工业领域转向生活消费领域,工业用能占比将持续回落。《报告》提出,展望期内,石油的原料属性将更加突出,化工用油比例会大幅提升,占比将从2018年的12.5%增长到2050年的30%。
王利宁分析认为,这主要是由于化工产品作为生产现代社会生活物资的基础原料,其下游产品应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人民美好生活愿望实现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人均基础化工原料消费水平仍较低,人均化学品的消费量也很低,其中人均烯烃消费差距更为明显,我国人均乙烯消费只有发达国家的1/3,人均芳烃消费也低于发达国家。如果剔除石化制成品的出口,中国人均化工品实际消费量与发达国家差距更大,因而发展潜力较大。
《报告》预测,2035年,中国化工用油需求量将达到1.67亿吨,2050年达到1.82亿吨。
天然气优化用能结构
“2035~2040年将是我国天然气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受天然气可获得性大幅提升、环境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天然气与可再生能源融合发展等推动,中国天然气需求将保持增长。预计2035年和2050年我国天然气需求量分别为6100亿立方米和6900亿立方米。”王利宁表示。
得出这样的结论主要是由于天然气具有的清洁能源属性,使其在工业、建筑、电力、交通等领域的用能结构优化中扮演重要角色。《报告》给出3个主要结论: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居民和工业领域的天然气需求将在2035年前得到极大激发,之后基本进入饱和状态;未来天然气将在融合可再生能源调峰、分布式能源体系、冷热电气综合能源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力部门对天然气的需求总体将保持稳步增长;在环保治理及LNG经济性的推动下,天然气重卡、LNG运输船等行业快速发展,将推动交通用气保持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