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深圳从特区到示范区 大湾区一体化加速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9-08-22 11:11:31
热度:

深圳从特区到示范区 大湾区一体化加速从“特区”到“示范区”,深圳再次有了新的定位。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

从“特区”到“示范区”,深圳再次有了新的定位。

8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下称《意见》)正式发布。《意见》确定深圳战略定位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可持续发展先锋。

科技创新企业玖明智控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尤建兴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公司在香港和深圳均有布局。近日,他在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的高规格定位会促进大湾区的融合。“大湾区的融合是大势所趋,必定会推动大湾区的整体发展。我们公司的形象和业务辐射能力也会顺势变强。香港企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

如尤建兴一样,还有很多香港人早早将公司业务布局延伸到深圳,充分利用深港两地资源,积极融入到大湾区一体化发展中来。这对香港来说,也意味着机会。

合作增强:企业发展坐上电扶梯

作为经济特区、全国性经济中心城市和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圳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2018年,深圳市GDP总值已跃居大湾区第一。如今,深圳迎来了“先行示范区”建设的巨大机遇。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外界将此次政策解读为对深圳全方位的定位,深圳的综合能力将进一步提升。未来的深圳不仅是全球城市,还是全球标杆城市。

8月20日上午,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会见记者。对于中央支持深圳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林郑月娥表示香港和深圳是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联系最紧密的,深港高层也有较好的合作机制。她说,深圳的一些利好的措施,相信对深港的关系也有一些好的作用,尤其是在科技方面。

在科技领域,上述《意见》提到,支持深圳强化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优势,以深圳为主阵地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在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发挥关键作用。

深圳市委党校副校长谭刚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深圳科技创新上的新定位,将为深港在科技方面的合作带来更多的机会。“深圳科技实力将进一步增强,国家的大科学装置和重大的科技项目等可能会放到深圳或深圳周边城市来做。香港可以充分发挥基础研究的优势,借助这个机会更好地参与到国家科技创新驱动战略中来。”

香港的一些企业主也认为,公司业务上的机会有望增加。

尤建兴早早就将目光投向了深圳,并分别在深港两地建立办公室。其中,香港的办公室专攻研发,而深圳的办公室侧重市场开拓。而今,年过花甲的尤建兴常年往返于深圳和香港两个办公室。对于他们公司来说,最大的益处是企业形象和业务辐射能力的增强。

他说:“深圳成为示范区后,更多的合作伙伴会注意到这里的企业,包括我们。另外,内地更多的潜在客户会和我们合作。从前我告诉内地客户我(公司)在深圳,大家会平淡地‘哦’一声,说那里是电子行业中心;现在我再过去,对方反应肯定会不一样。这对于公司的形象很重要。”

像尤建兴这样的企业家有很多。近年来,不少香港科技企业走出了一条新的路径:糅合深港两地的要素,即将基础研究环节留在香港,产业落地环节搬到深圳或深圳周边城市,以扩大产业化空间和对接内地庞大的市场。

尤建兴认为,香港企业要抓住这样的机会:“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政策。我本来是一步一步往前走,现在等于是给了我一个电扶梯,公司发展的速度会加快。”

资源畅行:就业机会增加

未来,香港青年来深圳就业的机会也有望增加。

中伦文德胡百全(前海)联营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博士林威认为,在此次政策的推动下,会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来深圳工作。

该律所成立于2016年1月,是由北京市中伦文德律师事务所与香港胡百全律师事务所联合创办的粤港联营律师事务所。随着大湾区建设升级为国家级战略,他们也加紧了在深圳的业务布局,并努力将前海办公室打造成涉外业务的桥头堡之一。因此在招募的时候,林威的目光更多地投向于具有涉外留学背景的法律学者,包括香港和其他地方的法律专业人士。

林威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从趋势上来说,越来越多的海外和香港法律专业人才对深圳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愿意来这里工作。此次的政策会加速这一趋势。”

深圳科学资源的聚集也会加速大湾区范围内,尤其是深港之间的人才流动。同时,未来新业态的形成也会带动更多的人才交流。

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通过制造业的转移推动了深港合作;九十年代,深港口岸的运行机制逐步完善,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合作增多;进入新世纪后,双方从制造业的合作更多地转向服务业的合作。谭刚认为,在政策的推动下可能会形成新的合作的点,比如说海洋产业。

《意见》提到,支持深圳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按程序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探索设立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目前深港的部分高校设置了海洋专业,组建海洋大学和国家深海科考中心后,海洋资源的整合有望加速,在海洋领域的科技创新会形成阵地,这对深港的这些高校吸引人才是个利好。

深圳的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近年来吸引了大批青年前来创业,其中不乏香港青年。香港X科创平台、数码港、香港青年专业联盟众创空间、香港科大蓝海湾、澳门绿展等一批港澳国际创业孵化机构落地于此,集聚了一批优秀港澳创业团队。

真正要留住这些人才,还需要多方面的配套。此次《意见》明确表示,推进在深圳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居民民生方面享有“市民待遇”。

《意见》出台后,更多的细节有待落实。8月19日下午,深圳市政府党组召开扩大会议,传达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精神,研究市政府系统贯彻落实举措。会议强调,要抓住重大历史机遇,谋划一批有含金量、示范性的重大改革创新政策,争取一批有引领性、突破性的先行先试政策,创造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经验,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的更大奇迹。

深圳已迅速行动起来。据媒体8月21日报道,深圳市区域性国资国企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已获批。

方案提出,到2020年,深圳将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公司,推动85%以上的国有资本聚集到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为主体,以金融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领域;打造一批国有大型骨干企业,力争形成1~2家世界500强企业和6~7家资产规模超1000亿元、2家市值超1000亿元的优势企业集团。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深港的发展也会带来更多的合作机会。当然,这需要双方的努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