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野蛮十年的结束
环保行业,野蛮十年的结束十年前,我问了身边一位朋友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现在环保行业的发展处在一个什么阶段?那时候,他已经在行业里打拼多年,担任一家即将上市水务公司的副总工。他告诉我
十年前,我问了身边一位朋友这样一个问题:你认为现在环保行业的发展处在一个什么阶段?
那时候,他已经在行业里打拼多年,担任一家即将上市水务公司的副总工。他告诉我,环保行业才刚刚开始,未来十年才是环保行业黄金发展期。
如今,十年过去了,他现在已经是上市公司的总工和副总裁,元旦期间我再次向这位老友请教,我还是问了他同样的问题:你认为现在环保行业的发展处在一个什么样的阶段?
他笑了笑,给了我一个和上次同样的答案:环保行业才刚刚开始,未来十年才是环保行业的黄金发展期。
那真相究竟是什么?
1.野蛮生长的“黄金”十年
发展的速度快不代表行业发展的好,在过去的十年间,环保行业经历的是数量层面的爆发,而非质量层面的突破。
这种数量层面的爆发,其背后有三个逻辑的支撑:
逻辑一:谁都可以干
10年前,环保行业公司数量不足1万家,如今,这个数字已经达到了5万左右,剔除掉2018年倒掉的企业,2019年仍然正常运营的企业也有4万家左右。
在这10年间,环保行业是一个像餐饮业一样的行业,极其分散,弱小,即便有少数企业能够雄霸一方,但很难突破地域和关系的束缚。
逻辑二:谁都能干
十年前,开头那位朋友给我讲过一个段子,其实是他们公司的亲身经历,大致内容如下:
他说有一次公司一位技术负责人去拜访河北一个环保公司客户,为他们在当地的项目提供技术工艺支持,在聊天的过程中,他们公司那位技术负责人发现对方的主业竟然是做红薯粉丝加工的。
由于在当地有不错的关系,拿到了几个污水处理的项目,所以这个粉丝加工厂的老板把他刚从大学毕业的侄子以及家里的青壮年都叫过来,成立了一个小型的家族式的环保公司。
你可能觉得这是个例,但这在2010年那会,是一个普遍现象,开头提到的那位朋友,他们公司对接的很多小工程公司,相当一部分都是临时插一脚进来的门外汉。
逻辑三:谁都敢干
现在到了年底,做环保公司的,个个都提心吊胆,为什么?
因为项目不验收或者验收不通过,就意味着钱收不回来。而在以前,这压根就不是个问题,所以只要能搞到项目那就是稳稳的摇钱树。没人给项目质量较真,也没人关心项目运行的实际效果。
这种感觉有点像花钱消灾的感觉,而不是花钱做环保。
那时候的企业最典型的心态是什么?
大家渴望的不是成功,而是不劳而获,是坐享其成,是绕过过程直奔结果这样的事。而这就是浮躁的本质:只想要结果,不想要过程。
2.“大撤退”与“大跃进”
过去野蛮发展的“黄金”十年其实就是从业者的浮躁从萌芽到高潮再到迅速退去的过程。
这最终呈现的就是表面上的“大撤退”与行业底层的“大跃进”。
资本正在离场
我统计了一下2018年环保行业上市公司的市值数据,超过20家公司市值蒸发大于50%,全行业上市公司市值蒸发超过1600亿,3家龙头型公司频临破产,11家公司出现国资解盘。
当然这个统计不够全面,但已经可以说明一个事实,资本正在大幅度的快速离开环保行业。
企业正在缩减
两个月前,行业里几家龙头公司裁员的消息在朋友圈被传开,裁员是可以理解的,但裁员幅度之大着实让人震惊,有些公司的裁员幅度甚至达到了70%。
身边有朋友说,怎么自己就没感觉到裁员的危机呢,这只能说明你在的公司没有处在行业最中心的位置,或者说是食物链的最顶端。
但有一个点是可以确定的,裁员绝不是大公司的专利,大公司的裁员代表着危机的开始,这个效应会往供应链后端传递,这需要一点时间。
裁员虽然是一件让人不愉悦的事,但坦率地讲,从全局来看裁员并不一定就是坏事,这是一个行业进步的开始。
需求正在搁置
元旦和几个朋友小聚,大家开玩笑说,今年可以提前回家过年了,因为项目停工了。
早在2018年7月份开始,行业里就有项目停工的消息,不仅是一些刚刚中标的河道治理项目无法按时开工,还有不少在建项目也出现了停工,原因就是贷不到钱了。
停工就以为着环保治理无法按时推进,但环保项目不像房地产,烂尾了就烂尾了,环保是政治任务,是有时间期限的。
每一个被搁置的环保需求,最终都会接受新一轮环保督察的审判。
环保督察饶过谁。(今年连国企也已被列入重点督察对象)
3.时间磨灭了红利
过去十年的野蛮发展到如今的寒冬,行业里也有很多反思,有人认为是缺钱,有人认为是技术功底还不够,有人认为是企业经营管理能力不成熟,这些都对,但都不是过去十年最底层的逻辑。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成功的,我们就不会真正知道自己是如何失败的。
过去十年环保行业的野蛮发展,最大最根本的推动力就是行业红利的迸发。
而如今行业的寒冬,最底层的一根主线也同样是行业红利,是行业红利的消失,而这就是环保行业里正在经历的大势。
时间是红利的天敌,所有的红利都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消失。
红利一:政策红利
政策的红利是环保行业最大最直接的红利。从几乎没有环保政策到宽松的环保政策再到史上最严的环保政策,不同的环保政策会带来不同的红利:
环保政策比较宽松时,会出现政策导致的负面红利,比如,之前的面子工程,项目交付了没人考核,钱来的很快很好赚。
环保政策趋严时,上述的负面红利会消失,但随之而来的是正面的红利,比如,技术好的公司可以为市场提供符合国家要求的的环保解决方案。
红利二:资本红利
在政策红利快速释放的时候,资本当然不会袖手旁观,资本的使命就是到有红利的地方去。
但资本在过去十年间,对环保行业的态度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一位专门做环保行业投资的朋友总结过一句特别经典的话:过去十年,资本对环保行业经历了爱、恨、离、别,如今看已破红尘。
什么叫看破红尘?
意思就是,红利吃完了,是时候说再见了。
后面的硬骨头,还得有情怀又有硬功夫的人去啃。
红利三:用户红利
什么叫用户红利?
通俗来讲就是用户的需求从无到有。这也是过去十年整个行业在做的事情,大量未被开发过的toG和toB客户的需求,随着政策的变化被脉冲式的释放。
而用户需求从有到优,这就是技术的红利(这个在下篇文章中会说到)。
红利的来和走,都是趋势。我们容易沉浸在红利来时的欢喜和兴奋,却很难接受红利离开的的事实。
4.环保产业人需要反思
有人认为野蛮十年是环保行业黄金时代的结束,这种观点不是过于悲观,而是没看清环保行业真正的发展趋势。
野蛮十年,不是环保行业黄金时代的结束,甚至不是结束的开始,这只是开始的结束。环保行业的黄金时代才刚刚拉开序幕。
过去十年的野蛮发展没有好坏之分,这是每个行业都会经历的发展过程。但我们仍然需要从中反思,至少有以下几点应该铭记:
1. 行业里最大的痛苦来自于对趋势的漠视,我们企图用旧的逻辑在新的趋势下巧取豪夺,事实证明,这套路完全行不通。
2. 能抓到红利并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要制造红利的能力。
3. 环保行业只有产业的新陈代谢,没有帝国的夕阳。
4. 不知道自己如何成功的,也就不会真正知道自己是如何失败的。
5. 因为只有突破过往成功的束缚,我们才能迎来更大的成功。
一个男人什么时候就算成熟了?就是当天凉了,不再等妈妈提醒你穿秋裤的时候,自己把秋裤穿上了,就算长大了。
到今天,环保行业总算学会自己穿上秋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