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大市节能看苏州
工业大市节能看苏州 苏州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一次能源为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超5000万吨标煤。近年来,苏州加快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2018年全市发电装机23
苏州能源消费结构主要以一次能源为主,全市规模以上工业能源消费量超5000万吨标煤。近年来,苏州加快提高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2018年全市发电装机2310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占比24.7%,可再生能源装机占比5.55%。
差异化措施 促进企业节能降耗
苏州作为工业大市,当前全市产业结构中,二产能耗占全社会总量超80%,结构转型在短期内难以调整到位,仍处于转型过渡期。近年来,苏州市通过多项举措推进工业节能,包括开展新增重点用能单位能源审计,实现节能量约5万吨标准煤;对重点用能企业提出节能技改措施建议,预计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1万吨;开展“能效之星”企业评级,实现节能量281.77万吨标准煤;让工业企业参与能效水平对标达标活动,预计年可节约资金1.8亿元,节约标准煤约10.2万吨;设立节能专项资金,加大资金扶持,积极推进工业绿色制造等。
同时,在江苏省率先实施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率先出台差别化电价政策,率先调整污水处理费、管道天然气差别化指导价格,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并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每年实施低端低效产能淘汰和整治企业(作坊)1500家。
而在建筑领域,全市新建甲类公共建筑继续全面执行节能率65%强制性标准,新建居住建筑严格执行节能率65%强制性标准。结合老住宅小区整治工作开展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在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在进行装修、扩建、加层等改造以及抗震加固时,综合采取节能、节水等改造措施,鼓励通过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开展建筑节能改造。严格执行公共建筑及居住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相关要求,提高建筑可再生能源应用比例。
制度保障、金融支撑化解发展瓶颈
由于经济周期规律影响及原材料价格等因素,加之苏州工业结构偏重实际,高耗能项目不断投产,助推规上工业能耗上升,加大了能耗“双控”压力,那么,如何从源头有效降低高耗能行业能耗占比?苏州出台了建设先导产业创新集聚区实施意见,制定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规划。同时,加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力度,对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行业的新建、改扩建项目一律实行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实行节能量交易机制,发挥市场机制对节能减排的有效促进作用。
多年来,节能新技术(产品)相对集中在一些常规领域,研发创新的深度及广度还不够,使得一些工业企业在某些特定工艺和设备方面缺乏技术和产品支撑,节能潜力挖掘有限也是苏州在推动节能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针对这一情况,苏州市工信局每年组织开展节能新技术(产品)备案推荐工作,积极推进节能技术应用,同时,不定期开展征集苏州市节能新技术(产品)活动,对通过评审的节能新技术(产品)在申报市级节能专项资金中节能环保装备(产品)产业化项目给予优先扶持,助推节能新技术研发创新和应用。
随着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推进,一些小微服务机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成为瓶颈。为推动绿色金融对节能减排的促进作用,苏州市工业园区根据《苏州工业园区新兴产业融资风险补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专门针对园区内低碳节能服务企业推出“低碳节能服务贷”产品。人民银行苏州中心支行出台信贷政策工作指导意见,引领金融资源向集约型和环境友好型领域聚集,加快基于合同能源管理、清洁发展机制等模式的信贷产品创新。
六大举措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我国能源需求刚性增长,资源环境问题仍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所以,节能减排依然形势严峻、任务艰巨。
苏州市将从六大方面入手,推进全市节能减排工作。一是,严格项目新增能耗准入。严格落实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制度,对高耗能行业的新、改建高耗能项目按规定开展能耗等量或减量置换,实行节能量交易机制。二是,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结合主导产业,围绕传统制造业绿色化改造、绿色制造体系建设等内容,重点打造一批绿色示范园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三是,实施重点用能单位“百千万”行动。组织重点用能单位开展能源管理体系效果评价或认证,实施能源审计,加强能源计量统计分析。对企业进行“双控”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向社会公告考核结果并加强考核结果应用。四是,开展工业节能诊断。以能源管理基础薄弱的企业和行业为重点,加大节能诊断服务工作力度,使工业节能逐步向各行业、大中小企业全面深入推进和提升。五是,编制苏州工业能效指南。学习借鉴上海提升产业能效的经验做法,持续探索创新提高资源要素配置效率的促进机制,切实为以“能效论英雄”“绿色论英雄”提供有效支撑,立足苏州工业实际,编制发布《苏州市工业能效指南(2018版)》。六是,加强节能执法监督。强化工业节能监察,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实行惩罚性电价措施,倒逼重点用能单位加强节能管理,落实各项节能措施。(邹隽华 作者系苏州市工信局节能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