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破位下跌 国内炼化行业告急
国际原油价格连续破位下跌 国内炼化行业告急连续破位下跌,国际原油价格正在经历“熊市”。上周五,WTI原油价格收盘重挫5.6%,此后一个交易日再度下跌2.6%
连续破位下跌,国际原油价格正在经历“熊市”。
上周五,WTI原油价格收盘重挫5.6%,此后一个交易日再度下跌2.6%,国际原油两大指标价格——WTI和布伦特自四月份以来跌幅均超20%,基本回吐了今年一季度以来的大半涨幅。
截至记者发稿,布伦特油价报62.32美元/桶,微涨0.53%;WTI油价报53.99美元/桶,涨0.92%。从后续市场来看,6月25日将要举行的欧佩克部长级会议,以及中美贸易的不确定性,将很大程度地影响油价走势。
然而,在油价后续走势明朗之前,全球炼化行业正在国际油价大幅度波动的影响下,走向数年未见的低迷。
上周,新加坡炼油毛利为每吨2美元多一点,刷新近几年来新低;国际炼化巨头埃克森美孚、雪弗龙等今年一季度炼化板块出现大幅度亏损;国内,中石化一季度利润大幅收窄,二季度极大可能延续此前的低迷状态。
从去年10月至今,国际原油价格经历了两轮过山车行情,几乎所有炼厂的库存原油,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着相对高价状态;下游需求萎靡不振,甚至出现了同比两位数的跌幅,产业链的利润直接翻转。
油价还要跌?
整个五月,WTI和布伦特油价下跌超过20%,单月来看,是近五年来仅次于去年11月的单月第二大跌幅。
造成这种情况的第一个原因,是市场对于全球未来经济的悲观预期,导致风险资产被大量抛售,包括原油、美股等。“全球经济都笼罩在美国贸易战的阴影下,特朗普把矛头指向了几乎所有重要经济体。”一位央企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目前,诸多行业会议、研究报告,都在预估此轮贸易战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但主流结论或许过于乐观。欧元区在不久前公布的PMI指数显示,大部分国家均位于荣枯线(50%)以下。
地缘政治方面,5月下旬欧佩克对于减产结果的监督会议召开之后,除了沙特等地区零星的小打小闹之外,此前在利比亚、南苏丹等国发生的紧张局势缓和了不少,几乎没有再能引起市场炒作的新题材。
此外,本周末白宫表示,愿意和伊朗谈判,并放松对于伊朗石化行业的制裁,俄罗斯方面也未表态是否愿意继续减产,一系列的供给侧消息未能起到良好的油价支撑作用。
因此,市场对全球经济前景担忧,导致了对原油后续需求景气程度的悲观判断;地缘政治局势得到了较大程度的缓和,炒作题材不再,使供给侧方面的利好消息没能稳定支撑,国际原油价格才出现了短时间大幅度的下挫。
“后续来看,欧佩克的部长级会议,是目前供需面上最为重要的节点,能否统一步调对供给进行调整将是关键。”上述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外,在日本举行的G20峰会上,中美能否就贸易问题进行良好磋商,也是对未来油价走势影响的重点。”
炼化行业告急
在国际油价下一步变动之前,去年10月至今的两轮“过山车”已经把行业折磨得“偏体鳞伤”。
“国际油价的大幅度波动,对于炼化行业影响很大,尤其是在快速下降的周期内。”一位地方炼油企业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上游消纳高价原油已经很费力,下游价格又跟着原油快速下降,去年这时候我们还在盈利,现在只能说是亏损状态。”
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沙特向中国等亚洲地区售卖的原油出现了大幅度溢价。“去年每桶原油,按照布伦特价格计算都有2-3美元的折扣;现在则是2-3美元的升贴水。”他说,“一来一回,每桶直接赔上5-6美元的成本。”
就在记者发稿前不久,沙特阿美方面宣布再度提升对亚太地区原油售价的同时,降低销往欧美地区销售的原油价格,目前官方升贴水已经到了2.7美元/桶,以此计算,4月份中国进口原油,仅因升贴水就比去年多花了15亿美元。
在呼应美国对沙特增产要求后,为了获取更多利润,沙特把矛头对向亚太。也是因此,中国企业并没有享受到油价下跌带来的采购福利,反而支出了更多的成本。
尽管上述人士拒绝透露今年以来的具体亏损规模,但他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目前这种情况在山东地方炼油行业中“相当普遍”。他介绍称,目前开工率环比下降2-3个百分点,总体开工率在55%左右,处于较低水平。
国营企业方面,一家央企炼油厂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介绍,今年前4个月该厂出现了同比减利超10亿元的局面,尽管4月单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暖,但总体情况“非常困难”。
卓创资讯分析师王芦青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炼化行业出现大幅度减利甚至亏损,主要问题出在成品油方面。“五月份汽油批发价差不多在5900元左右,按照原油价格折算的理想价位,低了500-700元左右。”他说。
同时,国内需求在今年前4个月持续低迷。按照国家发改委的数据,中国4月成品油表观消费同比下降2.4%,1-4月成品油表观消费同比下降0.3%;按照汽柴油来分,柴油的4月消费量甚至出现两位数的同比下滑,整个终端需求萎靡不振。
但是,成品油市场的低迷,不足以完全解释整个中国石化(5.440, 0.01, 0.18%)产品下游发生的状况:减利发生在绝大多数的企业身上。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炼厂的生产结构相当多元,拥有许多石化产品线,自从3年前就开始调整生产中的成品油和化工品的比例,获得了非常好的增利效果,盈利规模一度排在炼厂所属集团前列。
也是因此,大范围的利润空间缩窄,也有化工产品销售不景气的原因在,上述炼厂的减利结构中,高效化工品的价格下降才是主要原因:下游各个产业的不景气,对于石油化工产业来说是比油价波动更为猛烈的打击。
“后续来看,市场上很可能在第二季度维持需求不振的状况。”一位业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中国二三季度的下游需求可能会比较疲软,后续来看,各个炼厂会出现产能压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