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给垃圾焚烧发电戴上“紧箍咒”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9-04-29 11:07:54
热度:

给垃圾焚烧发电戴上“紧箍咒”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正向精益生产方向发展。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用于环境管理的规定(试行)》。《规定》施行后,我国垃圾焚烧发电


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正向精益生产方向发展。

  生态环境部日前公布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用于环境管理的规定(试行)》。《规定》施行后,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如同被套上“紧箍咒”,违规排放行为将被及时发现,并可据此作出处罚。

  焚烧发电,这一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放在中国却如同洪水猛兽,邻避群体事件频发。民众的不信任也让垃圾焚烧发电一度陷入“一建就反对、一反对就叫停”的怪圈。

  不过,今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似乎变得底气十足,资本开始大量涌入,各大项目也频繁落地,光大国际、北控环境、三峰环境、旺能环境等诸多企业纷纷加码布局。业内乐观预计,2019年至2020年垃圾焚烧发电行业将迎来投产“旺年”,市场规模有望高达千亿元。

  这种回暖迹象与国家的利好政策不无关系。按照《“十三五”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2020年,我国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在无害化处理中的占比需要达到50%,且不鼓励建设处理规模小于300吨/日的焚烧设施。

  不仅如此,生态环境部日前还公布了《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用于环境管理的规定(试行)》(简称《规定》),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规定》施行后,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厂将如同被套上了“紧箍咒”,违规排放行为将被及时发现,并可据此作出处罚。

  那么,在“天眼”的严格监控下,垃圾焚烧发电行业能否借此获得民心?

  监管将无死角

  “垃圾围城”是全国各大城市的一块心病。根据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的统计,我国现阶段每年产生的垃圾高达10亿吨,垃圾量还以每年5%~8%的速度在增加,垃圾无公害处理“压力山大”。

  当前,城市垃圾处理主要有填埋、堆肥和焚烧发电三种方式。由于填埋受二次污染及场地限制,堆肥又无法处理垃圾中的无机物,因此,高效节能的焚烧发电得到大力推广。

  然而,垃圾焚烧发电却一直饱受诟病,发电厂若离居民区太近,就会遭到群众的集体反对。尤其是不完善的监管体系,无法保证所有发电厂都能获得严格的排放监测,这也使得垃圾焚烧发电遭遇公众信任危机。

  利好消息是,此次《规定》明确指出,生态环境部门可以使用自动监控系统收集违法行为证据,自动监测数据可以作为判定垃圾焚烧发电厂是否存在环境违法行为的证据。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对媒体公开表示,《规定》将有利于依法打击违法行为,淘汰个别工艺水平落后、管理水平低下、不能做到达标排放的垃圾焚烧发电厂。

  早在2017年10月,国家就要求所有垃圾焚烧电厂完成“装树联”任务(依法安装自动监测设备、在厂区门口树立电子显示屏、自动监测数据与环保部门联网),为垃圾焚烧发电行业的污染排放行为安装了监管“天眼”。

  在中华环保联合会废弃物发电专委会秘书长郭云高看来,此次《规定》的出台与实施,也让“天眼”对违规排放行为由“看”升级为“抓”,将有力震慑违法排污行为。重庆三峰环境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雷钦平也表示,垃圾焚烧发电的“邻避效应”影响了项目选址、落地、环评、运营等工作。对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自动在线管控,可确保排放达标,变“邻避”为“邻利”。

  “自动监测具有连续在线运行的优势,是监督企业排放行为的前沿哨兵。充分利用好自动监测数据,可以有效避免监管死角。”生态环境部相关负责人称,《规定》将进一步发挥自动监测数据的监管作用,规范垃圾焚烧发电厂环境管理,为促进企业自觉守法常态化提供法律保障。

  企业需苦练内功

  被戴上“紧箍咒”的垃圾焚烧发电厂,要想不被“师傅念咒语”,就只能加强自律。在业内看来,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正由拼规模走向拼质量,由“跑马圈地”逐步转向苦练内功,粗放型企业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精益生产才是趋势所在。

  面对环保监测以及高质量的要求,技术创新越来越受重视。但科技体系脆弱、人才储备不足等现实,也让企业苦恼不已。长期身处一线的E20环境平台特邀研究员林凯对此深有感触:“目前,真正了解焚烧体系,特别是对回转窑熟悉的专业人才缺口很大。有的发电厂100万元年薪也招不来一名运营总监,直接影响项目建设、运营的预期目标,而且这不是个案。”

  专业人才的缺乏也进一步带来了技术制约。“在发达国家已拥有相对成熟的垃圾焚烧发电技术的压力下,我国相关技术人员对发展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心理压力。一些企业不敢尝试新的技术,缺少较为可靠的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导致我国垃圾焚烧发电发展一度处于停滞状态。”一位负责城市垃圾管理的市政管理人员对《中国科学报》说。

  此前在第十二届固废战略论坛上,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王家樑也对记者坦言,受技术、机制体制等因素的制约,我国固废处置形势并不乐观,尤其是企业的科技平台,形式极为单一。为此他建议,垃圾焚烧发电行业也应该沿用实验室、中试研发、生产实证研究及产业化应用的研发路线。

  对于垃圾焚烧发电技术,根据焚烧原理的不同,主要包括热解炉、炉排炉和流化床三种,但每种焚烧技术都存在不同的缺点。太原市同舟能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岩就指出,热解炉的焚烧技术处理能力比较小,不适用每天具有极高生活垃圾产量的城市,而炉排炉的焚烧技术具有较高的设备价格和维护价格,焚烧效率也比较低。

  高岩表示,我国目前能够生产的焚烧炉通常都具有较低的自动化程度、较差的运行稳定性和相对较弱的处理能力,对于大规模集中焚烧城市垃圾并不适合。如果全部进口国外的设备和技术,又会产生较高的运行成本,增加了地方政府的建设投资。

  基于此,他建议我国应研制和开发经济适用的、适合我国垃圾特性的国产大型垃圾焚烧装置,同时加大力度研究垃圾焚烧热工学,通过开发国产的垃圾焚烧及烟气净化成套设备,使我国的城市垃圾处理水平进一步提升,这对发展环保产业、改善垃圾污染现状意义重大。(■本报记者 李惠钰)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