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市场将突破300亿元 但仍有五大难题仍待解
充电桩市场将突破300亿元 但仍有五大难题仍待解“整体看,国内充电领域已摆脱过去低技术门槛、简单商业模式阶段,进入了高技术门槛、技术和资本双密集的阶段。”4
“整体看,国内充电领域已摆脱过去低技术门槛、简单商业模式阶段,进入了高技术门槛、技术和资本双密集的阶段。”4月20日,在《中国充电服务市场如何健康发展》研究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秘书长张永伟表示。
《报告》估算的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国内充电桩“设备+裸站”的市场规模将超过300亿元。到2020年,充电服务费市场空间约100亿元;围绕大数据应用、汽车销售、广告收入的充电运营增值服务市场规模将超20亿元。
但这一行业仍存在诸多问题。《报告》指出,为实现中国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市场的可持续发展,五大痛点仍有待解决:充电基础设施结构性供给不足、建设实施难度大、充电设备质量参差不齐、收取充电服务费的单一模式盈利困难以及充电服务体验有待改进。
这一《报告》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和环保公益组织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联合发布。
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中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92.1万个,较2018年底增长14%。全国车桩比持续改善,达到3.6:1,其中,北京、上海车桩比分别达到1.5:1和1.1:1。
《报告》认为,尽管车桩比呈现下降趋势,充电桩数量增幅仍跟不上需求增长。多个省份公共充电桩仍未达到规划要求。乘用车和私人充电桩配置比例也有较大发展空间。
考虑到目前主流的60KW-100KW充电桩已不能满足行业发展需求,《报告》指出,大幅提升充电效率的需求紧迫,直流快充装建设进程有待加速。
截至今年3月,全国范围内公共桩保有量达38.4万个。今年以来,月均新增数量为1.7万个,2018年的平均月新增数量为9783个。
充电设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也依然存在。且随着社会资本大量进入充电桩运营领域,充电桩的运营维护却未得到足够重视,维修领域也未形成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
“我们需要考虑的是,如何通过标准解决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问题,同时,也要通过标准包容新技术创新。”张永伟表示,如果能在充电领域走出标准和创新良性互动的路径,也将有助于其他行业发展。
对此,《报告》建议,应健全充电设备产品认证与准入管理体系,建立充电基础设施认证机制,明确检测规定、抽查规定、标识管理等要求,并重视充电基础设施的安全管理等。
现阶段,充电运营商的主要收入来源仍为充电服务费,随着服务运营模式不断创新,行业普遍亏损状况已有所好转。
2018年,中国最大充电桩运营商特锐德(300001.SH)的充电业务结束了连年亏损状态。该公司认为,充电业务能够实现盈亏平衡,主要由于充电量的快速增长及该板块其他业务的增长。
截至2018年11月,特锐德旗下从事电动汽车充电业务的子公司特来电累计投建充电桩19.8万个,运营充电桩超过12万个,充电桩投建及运营数量均居全国第一。
《报告》也表示,充电桩利用率低,前期投入和运维成本高,及收取充电服务费的单一模式,仍让大量中小型充电桩企业处于亏损状态。
在张永伟看来,行业盈利问题可尝试通过政策调整来解决。他所在课题组在《报告》中提出相关充电服务补贴的建议,包括建立新能源汽车专属充电价格体系、增加充电桩运营补贴、将场地租赁或购买费用纳入建设补贴、向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提供财税扶持等。
《报告》表示,为调动运营商投建充电桩并提供优质服务的积极性,有关部门可在新能源汽车的购置补贴过渡期结束后,转而支持充电(加氢)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运营服务,给予私人乘用车更多充电补贴,也可通过补贴酒店、商场等场景,提升运营商的运营管理水平。
“运营商自身也可通过开展车位经营、车辆销售与租赁、维修保养、广告服务、电动汽车充放电等增值业务,增加运营收入。”《报告》称。(记者 | 韩沁珂)
上一篇:超威集团如何撬动万亿储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