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光伏应引领新能源发展”——专访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4-08-08 06:34:52
热度:

“光伏应引领新能源发展”——专访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随着国家光伏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调整,光伏分布式发电无疑成为2014年行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关于各地的地方政策、关于光伏屋顶的争论、

随着国家光伏政策的逐步推进和调整,光伏分布式发电无疑成为2014年行业最重要的议题之一。关于各地的地方政策、关于光伏屋顶的争论、关于补贴机制如何完善,业界热议使行业重焕生机。而美国则凭借着融资创新,以资产证券化为重要手段为光伏产业创造了新的腾飞,这种模式对中国光伏产业正是吸引力爆棚的新机遇。针对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晶科能源董事长李仙德。分布式光伏电站投资面临三大风险eo:目前,业界最关心的议题是分布式光伏政策推进情况。国家从2013年开始就密集出台了许多政策,一年8GW的目标如何实现,政策方面还有什么需要调整或细化的?李仙德:事实上,8GW对整个中国的电力资源和规划来说,也不是一个很大的数字。目前中国的屋顶资源和情况完全能支撑这样的规模。但要完成目标,还是要靠行业推动。分布式光伏发电是一个投资性行业,要大力发展首先要让资本进入,没有钱什么事情都做不了,而资金要进入一个行业,一定要有个非常完全、成熟的商业模型。现在我们看到,整个分布式的商业模型是不成熟的,还存在很多缺陷。企业在做项目的时候,需要跟银行不断沟通,希望用银行的杠杆来撬动投资收益率,这是投资者最看重的。而在这个沟通过程中,银行更看重的则是项目有没有稳定的消纳群体。对银行来说,消纳群体的确定性和持续经营的能力都会影响发电厂的维续和盈利。我们做分布式时,会面对不同的客户群体,有实力很强的国营企业、医院、机场,有民营企业,也有居民用户,某些并不是特别稳定的群体,如一些小企业,就很可能会给我们在投资分布式项目的融资上造成困难。如果融资有困难,那分布式的大规模推进就会碰到瓶颈。国家需要从这个角度上去考虑,在政策上应该做一些调整。个人认为,分布式也完全可以参照大型地面电站的制度模型和补贴机制。我们直接与电网公司签订合同,让电网公司来协调电网消纳的问题。我认为这样的政策可以更好地推进分布式在中国的发展。eo:中国光伏企业刚刚度过艰难的两年,至今融资仍是企业发展的难关之一,在下一个发展阶段到来时,整个行业的融资环境会不会有所改善?李仙德:从制造业角度来看,整个行业还在调整过程中。融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银行要看的还是公司的负债率、现金流和利润。银行肯定是非常现实的,公司经营情况好,肯定会提供更高的额度,融资环境自然较好。从电站的角度来看,银行关心三个方面,一是电站本身的情况,包括财务模型和盈利模式是不是都没问题,投资收益率是不是还比较高。第二是电站的手续是不是都齐全。比如,用地性质是不是都没问题,购电协议是不是会有保障。手续齐全、确定,风险就是可控的,投资收益也有保障,银行肯定愿意参与。第三就是投资主体的实力情况,一方面是资产负债率和运营状况等基本条件,另外就是投资主体的专业性,因为太阳能还是一个专业性需求比较强的行业。eo:相较于地面电站,当前国内发展分布式光伏存在哪些挑战和风险?李仙德:大型光伏地面电站的商业模型比较简单,电站的投资主体自己来开发电站,发出的电卖给电网,电费则遵循标杆电价政策,分一类区、二类区、三类区三档电价。这样简单的商业模型,我们可以通过投资成本,加上发电的情况,来计算出投资收益。分布式电站就比较复杂,因为它牵涉到三个群体。一个是投资电站的企业,第二是消纳企业,还有一个是电网。也就是说,投资分布式发电,首先要跟消纳群体签订一个购电协议,因为你要使用消纳群体的屋顶,购电协议里面可能会提供一个电费折扣,或者是屋顶的租赁费用。但某些消纳群体并非一直都在使用这个屋顶所发的电,比如学校,放假时就没有用电,另外一种情况是这个屋顶发的电消纳群体用不完,这时余电就可以上网,卖给电网,让电网来调节用电和消纳的情况。但余电上网价格与消纳群体用电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因为脱硫标杆电价就是4毛钱,但我们卖给消纳群体的电价是8毛钱,而不管是余电上网的电价,还是消纳群体的电价,都是国家给予4毛2的补贴。从这样的一个政策中,我们可以看到以下风险:第一是产权的问题。因为你是在别人的屋顶上建电站的,屋顶产权不属于建设方,如果这个屋顶拆了,太阳能电站的电池板怎么处理呢?第二是消纳群体的持续性。比如说工厂,消纳没问题。但投资太阳能电厂是20年的租期,如果这个工厂破产了,消纳能力就消失了,这就是风险。第三是消纳的不确定性。比如消纳群体是工厂,它可能今年的运营非常好,满负荷全开,那可能拿到的电价就是8毛加4毛2,总共1块2。要是效益不好,比如停产一个月,整个财务模型就变了,这一个月的电费就只有4毛加上4毛2了。我提到的这些风险,银行也会看到,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银行资本还没有进入这个行业的原因。我建议电网应该承担这个责任,因为电网本身就有分配消纳的义务,这个地方没有消纳能力,可以调节到其他地方去。如果一个工厂已经破产,没有经营能力了,但电站还是在的,那它发的电还是应该调节到其他的工厂里面去,电网要承担这种职责。eo:2014年以来,除了政策支持力度加强,行业本身也出现新气象。招商新能源众筹光伏电站使融资创新成为一个重要议题。您认为融资创新,甚至资产证券化在中国有没有机会?李仙德:招商新能源目前来说还是比较注重大型地面电站的投资,正如刚才所说,大型地面电站的商业模型是比较成熟的,因此银行也都愿意给这样的项目贷款。至于说到光伏电站资产证券化,首先吸纳更多低成本的资金进入行业肯定是一个好现象,而且我们要明确,光伏电站的产品属性确实比较适合应用这样的融资模式。因为光伏电站前期投入大,但未来收益非常稳定,不会受太多外部因素的影响。比如,我们可以对比煤电市场,煤价的升降对电站的运营和盈亏会产生影响,这是外部因素造成的波动。太阳能的能量供应是阳光,这不会出现大的波动,电费又是一项稳定的收益,所以资产证券化这种模式是适合这个行业的发展的。但要实现这种模式首先要有一个公共交易的平台,能让太阳能电站作为资产在这上面交易。然而,当前中国的金融环境和政策问题还很多,这种模式的推进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国外尤其是美国电站的资产证券化已经做得非常成熟了,国内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去搭建这样一个完善的机制和平台。光伏企业转型需谨慎eo:据了解,晶科的电站业务将拆分上市,晶科对这个板块的未来规划是怎样的?经过行业调整,光伏制造商向下游电站转移,向能源供应商的方向转型这一趋势是否正日渐凸显?李仙德:从晶科的角度来看,我们前期是制造商,如果我们进入下游电站领域,就会成为一个能源供应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业务模型。为什么我们要搞分拆上市呢?因为我们整个管理层认为,晶科的业务类型里有投资也有制造,这两块业务没有区分导致我们公司并没有被资本市场正确认识,我们认为晶科的市值还是被低估的。晶科是一个美国上市公司,美国投资者对中国电站投资的政策是不够敏感的,加上我们还这样夹着制造板块,导致一些资产没有被正确评估,但其实我们的运营情况是非常不错的。因此,晶科要就这两种业务模型做分割上市。电站投资业务从启动到现在已有两年,经过了一个摸索的过程,我们在这个板块仍然保持谨慎推进。目前,我们已经完成并持有200MW的电站资产,2014年我们计划完成400MW的电站建设,此外的项目储备也有1GW。晶科非常重视从制造商到能源供应商的转型,这是我们相当重要的战略方向。晶科在光伏制造业领域已经巩固了自身的优势,但向下游的延伸也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路径,分拆上市的计划会在2014年年底到2015年年初完成,届时我们将构建一个更完善的融资平台。制造企业进入应用市场是目前一个比较明显的趋势,晶科在行业里是比较早做这件事的。这种转型中,大家都比较关注企业的现金流问题,光伏电站的前期投资非常大,而后期的运维成本则相当低,后续给企业带来的现金流还是非常可观的。制造企业向电站运营商转型,更应该关注的是其资产周转率,从光伏产品到电站,这个行业的资产周转率是很快的,以此来保证企业的现金流。eo:行业经过一轮深度调整,有公司破产,有公司渡过了难关,也有像晶科这样继续巩固优势的。您如何评价目前的行业格局?李仙德:从制造端来说,光伏制造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完整的产业链,完整的产业链意味着成本上的优势。加上目前中国的光伏制造商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技术,整体来看,中国光伏制造业在全球仍然是处于一个领先的位置。在应用市场方面,欧美国家有更好的电网结构,更完善的金融平台,这是他们获得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美国、欧洲,接下来仍会是持续、稳健的发展阶段。但中国应用市场则面临很多问题,主要是政策上的调整,补贴资金需要通过政策细则发放到位,当然还有电网的建设需要不断完善。35GW其实不是很大的量,但35GW的背后,怎么让这个行业持续发展才是最考验政府和领导人的,同时也考研我们这个行业的智慧。光伏行业从2014年开始,整个市场的需求每一年都是上升的,2013年需求在35GW到36GW之间,这样的趋势2014年会持续下去,接下来可能还会有15%到24%的需求增长。但问题仍然存在,比如说美国双反贸易,各种市场压力需要解决和疏导。此外,最大的关注重点就是中国分布式政策的推进。我认为,光伏行业应该引领整个新能源行业的发展。选自《南方能源观察》2014年8月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