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情,朋友说他感觉光伏最难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光伏生产企业而言,眼下也不是好光景">

首页 > 行业资讯

袁华:“光伏电商”还是王谢堂前燕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4-07-31 05:59:22
热度:

袁华:“光伏电商”还是王谢堂前燕最近和几个老朋友打电话聊起眼下的ink">光伏行情,朋友说他感觉光伏最难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光伏生产企业而言,眼下也不是好光景

最近和几个老朋友打电话聊起眼下的光伏行情,朋友说他感觉光伏最难捱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但是对于产能严重过剩的光伏生产企业而言,眼下也不是好光景。 想起五月份国际太阳能光伏大会(SNEC)上看到的各家宣传,很明显,光伏的重心在往更下游转移:生产已经不是重点,工业品的研发已经名存实亡,现在最火的是下游电站,而其中不得不去关注的,是分布式的悄然发展。 从2014年年初开始,各家大牌光伏企业纷纷推出了电商计划。英利公布了英利全球电子商务平台计划;晶科入驻苏宁易购、天猫、京东;昱辉将门户网站改版为电商平台,针对海外市场;中电电气推出光伏易,将集团的电力设备和光伏一起打包上架;赛维LDK也将以前的工程网站改为电商交易平台。 不光大牌光伏企业纷纷行动,部分地方政府也赶鸭子上架式开始赶时髦,比如江西新余政府,将区域内170多家光伏企业整合,硬搭台做了一个线上的“新余光伏市场”。 更多的,专注于居民分布式的一些小EPC商,通过自建网站、淘宝或天猫开店的方式,让普通消费者开始关注到光伏。 看上去很美,可实际上颇有些无可奈何。先来说说为什么会一窝蜂地出现光伏电商。 产品销售受阻。前光伏时代以生产为主,尤其以外销为主。现在不行了,随着多国光伏补贴收缩,以及各地区贸易“双反”打压,海外市场所占比例严重收缩。工业品客户资源收缩,怎么办呢?为了扩展产品销售渠道,建一个电商平台吸引下随机客户吧。 科普。光伏发电,一脚在电力能源圈里,一脚在居民消费品范围里。光伏不像其他发电形式比如火电、核电、潮汐能等。其他能源可以称为“大能源”,需要严谨的规划、技术、标准、工艺等,而光伏这种可大可小的特性,决定了它的地位——补充性新能源,简言之,光伏是可以家用消费的。 只是在前光伏时代,光伏发电给人们的印象是大片的晶硅矩阵、沙漠里的蓝色风景、大规模的地面电站——这便是老百姓知道的光伏了。更大多数的普通人(或者说光伏圈外人)并不了解光伏发电原理,什么是并网、离网,逆变器是干嘛的,电表要做如何的改装,对于这些专业知识,前光伏时代的企业无暇去回答。不过现在是后光伏时代了,他们有空了,那就做个市场科普吧。图文并茂的互联网绝对是科普的不二选择。 研发瓶颈。今年的SNEC展会业界的一个共识是:技术创新已经乏善可陈。P型的效率跃进已经临近极限值,市场的萎缩又使得N型技术没有需求,余下能做的也就是换一换材料,改进改进工艺而已。 当一个工业品本身可被改进的空间越来越少时,这个产品本身的竞争优势也就越来越小,那么行业内的产品同质化就会越来越严重。产品没特点的时候,能拼的只有市场渠道拓展了。互联网时代,线上渠道怎可放弃!于是呼朋唤友做电商去。 以上说的是光伏企业为何要做电商的原因。其实光伏企业做电商还有很多内在的先决因素的。 光伏简单,门槛低。生产不难,原理不难,安装也不难,难的只有销售和推广。 光伏安装不需要复杂的设计、安装资质,因此光伏分布式项目才可以成为一个服务性产品独立存在;同行间合作空间很大,因此没有恶性竞争。做组件的很少跨行去做逆变器和支架,因此虽然大家都来做电商抓客户,但是最后总有互相采购合作的机会;光伏生产企业喜欢做全产业链、上下游整合,制造垂直整合后,再往终端应用继续整合。以前看这是个制造优势,现在看来已经是传统了。 几个月过去了,当时雷声巨大的光伏企业做电商的新闻纷纷沉寂,各家的成绩单不尽如人意。LDK的线上商城已经许久无人更新,新余的光伏交易平台只有首页没有内容,中电电气的线上倒是有成交记录,细看原来是干式变压器而不是光伏系统。其它几家业绩稍好,但也绝对不算优秀。毕竟,对市场的培养和科普来得太晚了,眼下的分布式政策也是撑不死饿不死的,要想让光伏遍地开花,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我一个好友是分布式EPC,不久前入驻天猫,专售分布式系统。某次我们见面,他感慨道:“出去拜访房地产开发商,现在房产也不景气,但凡加成本的事情都要谨慎;拜访企业主,人家开口就要看案例和资质,还要看你资本是不是付得起责任。原以为入了天猫可以提升自己的企业形象,结果和以前一样鲜有问津者。你说花钱引流量吧,光伏产品毕竟不是快消品,引来再多人,也不见得有人问。做电商,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等也不是,不等也不是。” 我这朋友只是一个小EPC,没有自己的仓库,完全轻资产。他代表了一部分光伏电商的心态:搭个台子呗,接了单再生产。在我看来,即便是有了自己的电商平台,大部分光伏企业还是工业思维,电商平台往往只是一个生硬的嫁接,甚至于有些企业的电商平台管理者无法得知自家的产品库存、发货周期等等,更不提什么完整的物流链、配套的供应商,总之看上去很完整的事情,落实下去就缺胳膊少腿了。说了半天,这还是工程项目的思维和运作,和真正的电商本质相去甚远。 我现在越发觉得英利的光伏专卖店思路不错。如果各位企业主换一下视角,不再端着架子把自己当成“新能源”看,而是把自己当成太阳能热水器一样的消费品来看待,让自己变得亲民、接地气一点,也许曾经高大上的王谢堂前燕,就能真的进入寻常百姓家了。 选自《南方能源观察》2014年8月刊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