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搅动一池春水。与">

首页 > 行业资讯

整合态势明显,标准制定滞后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面临重新洗牌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4-07-31 05:59:22
热度:

整合态势明显,标准制定滞后国内光伏逆变器行业面临重新洗牌尽管相当低调,但作为世界信息巨头——华为的闯入,犹如一块巨石扔入ink">光伏行业,搅动一池春水。与

尽管相当低调,但作为世界信息巨头——华为的闯入,犹如一块巨石扔入光伏行业,搅动一池春水。 与此同时,逆变器行业紧张程度空前高涨,整合压力逐渐加大。基于对分布式光伏市场前景的坚定看好,各光伏企业都在不断调整进场节奏。华为借组串式小型逆变器进场,力邀中广核为其助力。中广核太阳能公司总经理韩庆浩公开表示,未来中广核分布式工程只选择组串式逆变器。这一宣言,也加速了合肥阳光电源推出小型逆变器的速度。 值得业内回味的是,7月中旬,由鉴衡认证中心主办的“光伏逆变器技术创新论坛”上,尽管国内主流逆变器企业高层齐聚,但华为与阳光电源同为主赞助商,“两家企业托起一个行业”的势头明显。 华为介入加速升级 光伏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电站中的核心设备,其技术水平和质量情况直接关系到发电系统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发电量,也是电站开发商最关注的设备。 “并网光伏逆变器在整个光伏系统里虽然不起眼,占比不大却是非常关键的部件。”合肥阳光董事长曹仁贤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如是说。在正常的串联线路中,如果逆变器出现故障,会导致整个电站发电的停滞。但作为一个低值关键部件,在整个光伏系统8元/千瓦时成本计算中,仅占0.3元/千瓦时。 近几年,并网光伏逆变器集中度有所提高,但因核心技术门槛不高,生产企业参差不齐,市场恶性无序竞争的程度也并未减轻。逆变器价格与支架接近,已成为行业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 “华为进入光伏并网逆变器行业,带给行业的震动是不容忽视的。”欧姆尼克CEO赵磊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时说,“至少现在准备进入的企业,需要重新考量在这个领域的发展空间。” 赵磊预测,现在想进入的企业应不会太多。 “尽管未来市场空间非常大,但竞争也是非常激烈,实际上这个行业已经做到红海。如今连华为都进来了,很多企业不一定再有进入的这个决心和信心了。”赵磊说,“华为进入后,将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资源迅速降低成本,以低成本抢占市场,扩大其市场份额。” 记者了解到,虽以逆变器为突破口进入,但华为志并不在此。在华为第二步战略中,提供光伏电站的智能解决方案才是其最为关注的目标。华为能源首席科学家刘云峰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通过对100多年的电力系统发展历程分析,华为明确了技术创新的方向是能源数字化和网络化。“华为具备深厚的数字信息技术积累,将积极创新与跨界融合。”刘云峰说。 企业调整各自定位 毋庸置疑,华为的进入将给行业带来调整空间。一方面证明了这个市场足够大;另一方面,利于整个光伏行业,必将缩短光伏电价向脱硫煤电价靠近的时间。 “目前,对国内逆变器行业内一些创新型小企业来讲,首先所要考虑的是生存问题。如欧姆尼克,我们会更加注重对新兴市场的开拓。尽管寻找新兴市场对企业来说充满挑战,但我们要确保在华为进入后不能死掉,否则就看不到未来这个行业巨大的、爆炸性的、井喷式的增长行情。新兴市场还有一个好处,市场环境相对公平且成熟,企业进入时会容易些。现在我们在荷兰已经做到了40%以上的份额。从这个市场分析角度来讲,我们也是避实就虚。”赵磊说。 与华为不同,长期专注大型光伏电站,在国内逆变器行业保持多年“一枝独秀”的合肥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在接受《中国能源报》记者采访的时候则表示,合肥阳光电源将继续坚守产品生产专业化的道路。 “坚持产品专业化生产对合肥阳光至关重要,我们始终牢记自己是这个市场的配角,但同时一定是最好的配角。”曹仁贤说,“在逆变器行业,红花还需绿叶配,我们相信只要把这片绿叶做好、做精,市场空间也是巨大的。” 面对同行将产业链延伸进入更加诱人的下游市场。对此,曹仁贤说:“对这一市场的延伸,合肥阳光电源是非常克制的。” “为什么呢?首先,是因为我们不想与我们的客户发生竞争。即使当前合肥阳光进行了部分的产品线延伸和工程建设,比如说汇流箱生产、监控软件、储能的研发生产、以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和小范围的工程建设,但这些都是主要围绕合肥阳光主要产品进行的,搭建一个产品在系统集成能力、以及技术提升的一个验证平台,这些也是获得客户充分理解的。未来,合肥阳光将继续走专业化的产品生产商路线。” 曹仁贤解释说。 行业标准相对滞后 当前,国内逆变器企业呈待发之势,准备分食市场启动后的一块蛋糕,但逆变器行业在进入门槛、产品质量门槛的标准制定上却仍稍显滞后与欠缺,这限制了国内逆变器行业分享蛋糕的能力。 曹仁贤说:“工信部先后出台了两次行业准入门槛,但最好的办法还是提高质量,而不是提高进入门槛。在这个行业中,一些虽是中小型但却具有创新的企业,是可以生产出优质产品的。一味依靠规模指标限制这些企业的进入,相当于切断了行业进步的创新动力。只有以提高产品质量标准和门槛,才能真正推进行业不断降低成本、减少政府补贴。标准的制定向研发型企业靠拢,国内能源主管部门、认证机构、行业协会在这方面有大量工作可做。” 从记者了解的信息来看,国内逆变器行业的标准制定相对滞后。一个例子就是,今年8月份准备开始执行的逆变器国家标准中,有些就显得过时。因为标准制定与发布的速度远远落后于行业的发展。从制定到发布就花了好几年时间,标准早已跟不上技术的日新月异。 国内最早开展光伏产品及电站第三方检测认证的机构是鉴衡认证中心。先后制定了《并网光伏发电专用逆变器技术条件》、《微型逆变器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并网光伏发电系统工程验收基本要求》等20多项国内光伏产品标准。 鉴衡认证中心负责人秦海岩在接受《中国能源报》采访时也表示,希望通过定期举行技术创新论坛,为光伏并网逆变器行业搭建一个开放的技术研究、交流平台,发现问题,营造重视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和标准制定的新环境。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