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原油新秩序悄然形成
国际原油新秩序悄然形成近日,一度陷入僵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会议终于落下帷幕,官方宣布自明年1月起减产120万桶/日,其中OPEC减产80万桶/日,非OPEC减
近日,一度陷入僵局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会议终于落下帷幕,官方宣布自明年1月起减产120万桶/日,其中OPEC减产80万桶/日,非OPEC减产40万桶/日,有效期6个月。由于这一决议超出会前市场预期的100万桶/日,使得市场对于产量过剩的担忧情绪暂时缓解。
然而就在各大机构纷纷预测2019年油价是反弹至70美元还是80美元区间时,国际油价却没有走出一个“乐观”的曲线。截至12月21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2019年2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29美元,收于每桶45.59美元,跌幅为0.63%。2019年2月交货的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下跌0.53美元,收于每桶53.82美元,跌幅为0.98%。经历了好一番碰撞后的减产行动似乎只是在国际油市这一池湖水中泛起了点点涟漪,OPEC再次通过减产推高油价的操作短期内并未见成效。
究其原因,国际原油新秩序已在油价的起起伏伏中悄然生成,同时OPEC的“内忧外患”积重难返,给其未来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
欧佩克内部离心力渐增
就在本次会议召开前几日,卡塔尔突然宣布将于2019年1月1日起退出OPEC,专注于天然气的发展。尽管根据OPEC月报显示,卡塔尔原油储量仅占OPEC总储量的2%,今年10月的原油产量仅为60.9万桶/日,是OPEC内部第十一大产油国,但作为仅次于OPEC五大创始成员国(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委内瑞拉)的第六个成员国,“退群”的决定让其成为首个退出OPEC的阿拉伯国家,其象征意义不可谓不大。遥想当年即便是两伊战争、海湾战争期间,交战双方的能源官员依然可以出席OPEC会议的景况,当前OPEC内部离心力渐增的内忧可见一斑。也许卡塔尔退出OPEC的行动鉴于其自身原油产量,不会对国际油市产生太大影响,但在人心涣散的OPEC内部却难保不会掀起一股“退群潮”,届时OPEC该如何维持其稳定性,甚至将决定这一组织的生死存亡。
而作为OPEC盟主的沙特,虽然在本次会议上鲜有地选择了“沙特优先”的石油政策,无视特朗普会前喊话,似乎在维持OPEC“老大”威仪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过去几个月中,在经历了卡舒吉事件后,沙特致力于迎合美国的利益,不断增产至11月原油日产量1100万桶/日,创下2016年以来新高,让国际油价在过去两个月内暴跌近30%,严重影响了OPEC各国的利益。因此,未来沙特如何处理好与美国的关系,也给OPEC在接下来6个月的减产行动增加了不确定因素。
美国原油流向全球只是时间问题
作为“OPEC+”最重要的非OPEC成员国俄罗斯,在本次会议中同意将减产近23万桶/日,成为沙特重要的盟友,也展现出俄罗斯在国际原油市场的新影响力。然而尽管做出了承诺,但减产可能并不能在明年1月立即执行。
俄罗斯提出计划“逐步减产”,原因是如果在俄罗斯的极寒天气里迅速减少产量,会破坏该国的石油生产设备,对油井造成极大损害。相比之下,俄罗斯更希望在夏季减产。因此,这也印证了俄罗斯为何在会议前夕对于减产的意愿并不强烈,而在G20峰会以后才点头同意。对于可接受的油价来说,俄罗斯也远没有达到沙特所期盼的80美元/桶,普京总统认为每桶60美元这一价格完全可以接受,并对此非常满意,因为俄罗斯预算支出是建立在油价40美元/桶的基础上的。可以说,俄罗斯接受减产承诺距离执行减产协议还差着一个冬天的距离。
此外,OPEC最大竞争对手美国今年11月原油产量高达1170万桶/日,相较于去年11月的965.8万桶/日,美国用一年的时间将原油日产量提升了200多万桶,2019年美国还将进一步提升产量,预计总产量将超过1200万桶/日。而就在今年10月,美国就已经超越了沙特和俄罗斯,正式成为全球第一大原油生产国。在OPEC举步维艰联合限产的近两年时间里,美国页岩油产业由于开采成本相对低廉,一直维持了较高的景气度,因此令页岩油产量井喷式增长,这也是美国原油产量巨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此外,美国也在积极寻求原油出口,加大管道运力的建设,从而有能力向全球市场输出更多的石油,届时全球油市供应格局将会产生巨大变动。尽管“OPEC+”再一次达成减产协议,努力想通过减少产量推动国际油市供需基本面改观,从而提振油价,但市场早已非两年前市场,源源不断的美国原油流向全球只是时间问题,国际石油新秩序一定程度上已经转入沙特、俄罗斯、美国三大巨头手中。(由婷,上海交通大学国际能源问题研究中心研究员)
-
清洁能源消纳需要“综合施策”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