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持续增长
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持续增长 记者从12月1日国网能源研究院举办的“能源转型与再电气化”研讨会上获悉,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持续增长,以特高压骨干网架为特征的全国互联电网将在新
记者从12月1日国网能源研究院举办的“能源转型与再电气化”研讨会上获悉,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将持续增长,以特高压骨干网架为特征的全国互联电网将在新一代电力系统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电网正逐步向“强交强直”输电格局发展。
西电东送规模成倍扩大
国家电网总工程师兼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主任陈国平表示,以三峡工程和特高压输电工程的建设为标志,跨区联网快速发展。目前,我国已经实现了除台湾以外的全国联网,形成以“西电东送”为主的电力配置格局,全国库区输电能力达到1.9亿千瓦。
国网能源研究院副院长王耀华也认为,我国“西电东送”“北电南送”的电力流规模在成倍扩大。从各跨区输电通道来看,西部送华东、西北东华中、西南送华东、西南送华中在容量与输电量方面增长规模十分可观。电力系统整体规划表明,2035年、2050年我国跨区输电通道容量分别达到4亿、5亿千瓦。
有数据显示,作为资源富集区,西部地区和西南地区是我国电力系统的主要送端,2050年外送通道容量分别达到2.2亿、0.9亿千瓦。作为负荷中心、华东地区和华中地区是主要受端,2050年受入容量分别达到1.7亿、2.1亿千瓦。
大范围配置能力持续提升
王耀华表示,我国能源资源与负荷需求逆向分布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需要发展特高压网架推进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需求,未来跨区互联电网的主要功能是资源配置与调节互济。
据悉,未来清洁能源将占据主导地位,我国西部、北部地区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的资源条件都明显优于东部地区。随着源-网-荷-储协调优化使电力系统对清洁能源的接纳能力更强,目前连接西北地区、西南地区、东北地区与华东地区、华中地区、华北地区的通道都发挥了大范围资源配置作用。
“未来电网大范围资源配置能力将持续提升,2035年、2050年跨区输电容量有望达4亿、5亿千瓦左右,约为当前水平的3倍和4倍。电网作为大范围、高效率配置能源资源的基础平台,重要性将愈加凸显。”王耀华说。
电网建设投资六年来首降
记者在会上获悉,电网建设投资六年来首次下降,直流线路投产规模加速。
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电网工程建设投资完成5315亿元,虽然连续三年保持在5000亿元以上水平,但较上年减少2.2%,是自2011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
“电网投资继续向配网110KV及以下电网倾斜,配电网投资占比同比提升5%,达到53%。”国网能源研究院总工程师张全介绍,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换流容量增速最快,建成规模分别同比上升68%和75%。
据悉,特高压工程已经进入投运高峰期,去年国网经营区域投运了“2交4直”。交流方面:胜利-锡盟1000KV、榆横-潍坊1000KV交流工程分别于2017年7月、8月投运;直流方面:酒泉-湖南±800KV、晋北-南京±800KV、锡盟-江苏±800KV、扎鲁特-青州±800KV直流工程分别于2017年6月、6月、9月、12月投运。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8年8月,中国在运特高压线路达到“八交十三直”。特高压直流电网已经“七纵六横”电网格局,特高压交流电网已经形成中部“一线”、东部“一环”、东北部“一簇”三部分电网格局。
预计2019年,国网1000KV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1000KV北京西-石家庄特高压交流工程、1000KV潍坊-临沂-枣庄-菏泽-石家庄特高压交流工程、±1100KV吉泉直流特高压工程共“三交一直”将投入运行,届时全国将形成“十一交十四直”的特高压电网格局。由此可见,我国电网将逐渐向“强交强直”输电格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