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企业在转型中坚持 中国碳交易试点成新希望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4-07-17 18:59:37
热度:
CDM企业在转型中坚持 中国碳交易试点成新希望随着国庆长假的结束,2012年也渐入尾声。而2012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结束之日。欧洲能源交易所2012年1
随着国庆长假的结束,2012年也渐入尾声。而2012年的最后一天,也就是《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结束之日。欧洲能源交易所2012年12月中期交货的CER(Certification Emission Reduction,即核证减排量)期货交易收盘价已降至1.95欧元,而在2008年8月27日达到顶峰的CER期货价格为23.15欧元。暴跌且低迷的碳价格将碳市场的疲软暴露无疑。很明显,国内碳交易市场及CDM行业已严重受到第一承诺期即将到期的影响。 CDM即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书》中引入的灵活履约机制之一。核心内容是允许附件1缔约方(即发达国家)与非附件1(即发展中国家)进行项目级的减排量抵消额的转让与获得,在发展中国家实施温室气体减排项目。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将从2013年开始实施。然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委员会能源、环境与气候变化高级顾问杨富强表示,目前只有欧盟和少数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做出了承诺,大多数附件1的发达国家并不承认第二期。这意味着,虽然CDM仍将继续,但实施起来的困难和所受的限制可能会使市场形势更为严峻。劳氏质量认证(LRQA)中国气候变化经理和审核员阎宪莘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联合国统一的规则虽然继续存在,但欧盟作为减排量的主要买家可能会对中国减排量项目有一些限制。” CDM企业在转型中坚持 “鸡蛋不能放在同一篮子” 在全球经济衰退的大背景下,《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的到期对CDM行业产生了严重影响。自2006年就开始从事CDM行当的易高天成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利斌认为第一承诺期到期最主要是影响了整体市场的信心。他个人觉得碳交易市场低迷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全球经济的低迷导致整体的经济活动减缓,生产和生活能耗都有所降低,这直接减少了CER的需求量。同时,全球CER供应量却显著放大。据劳氏质量认证的审核员阎宪莘提供的数据,全球目前已注册的项目共4000多个,在中国注册的就有2000多个;第二,全球气候谈判在2002年以后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一些方面还在向着保守妥协,原本维系着市场的中间商投资商看到无利可图的形势就撤走了资金,而国际炒家的撤资导致了碳价格的迅猛下跌;第三,作为一种创新的解决方案,CDM 机制本身存在一定的缺陷,影响国际社会对CDM的信心。 暴跌的碳价格和惨淡的市场让该行业的企业举步维艰。入行较早的谢利斌对记者坦言,这一两年时常听闻原本的同行突然转行的消息,也有很多同行企业因无法盈利而倒闭。然而,面对低迷的市场和《京都议定书》第一期到期的挑战,谢利斌却表示会坚持做到底:“碳市场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做下去,除非是彻底没有了这个市场。毕竟减排量贸易或者说排放权交易的这种方法从理论上讲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只要政策上仍然愿意选择用市场的手段去解决节能减排的问题,那碳排放的贸易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在他看来,未来排放贸易依然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只是这个市场需要更多的持续不断的多方面的建设和完善。这位对该行业颇有了解的企业家表示:“我个人对碳交易还是很有信心的,只是说这个路要走多长。” 环保桥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张泽民也认为市场本身就是在不断的波动之中。他说:“未来我们还是会做我们的主业——CDM的开发,以及我们目前已经注册的项目,然后每年都会做核查。也就是每年我们都会产生减排量,2013~2020年期间,这个交易还会继续存在。” 坚持做CDM项目的同时,谢利斌也提出企业自始至终都会考虑“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因此,他表示公司不会单看碳交易,还会投资一些可再生能源和节能减排等项目,毕竟碳交易也只是实现节能减排和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手段。 环保桥环境技术咨询有限公司也同样正在考虑探索低碳领域的其他机会,比如投资太阳能。根据该公司的董事总经理张泽民介绍,公司已经投资了太阳能,并已获得了甘肃省政府的批文。 润汇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高海莺则表示:“公司目前手头上的CDM业务能继续做的还会继续做下去。今后也会跟着国际市场的需求来提供一些相应的服务,还会更多地去寻找一些和这个领域相关的其他市场,比如企业的碳排查和国内市场的自愿减排项目或者能源管理方面的工作。” 中国碳交易试点成新希望 “西边不亮东边亮” 就在西方国家尤其是最大买主欧盟可能不再继续或将减少购买中国的碳排放时,中国的碳交易市场正在日趋成型。在记者的采访中,CDM行业的企业和负责对CDM项目进行审定和核查的认证机构DOE(Designated Operational Entity)均对中国碳交易试点表示出了极大的关注。在他们看来,中国碳交易试点会成为碳交易市场的新希望。 中国首批开展碳交易试点的省市共有七个,分别为广东、北京、上海、天津、湖北、深圳、重庆。北京和上海最先宣布启动,广东紧随其后,天津、湖北、深圳、重庆将陆续展开试点。 审核员阎宪莘提出,因为中国已经开始在七个省市做试点,所以今后做不成CDM项目的可以将其开发成适合中国将来做成碳排放贸易的项目。 谢利斌也表示公司未来会参与国家正在进行的碳交易试点的相关项目。他认为,除了国际上的承诺,更重要的是我国经济发展自身的需求。“我国总体消耗水平很高,包括水耗、能耗、物耗,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差距。要实现转型,粗制滥造肯定不行,所以未来应该还是有很好的需要。” 谢利斌说。 对此,张泽民也同样看好国内的碳交易前景。他表示:“对于国内的碳交易,未来的前景是非常好的。目前规则怎么制定,具体的工作怎么开展,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他进一步提出建议:“要做碳交易,中国第一步是要摸清自己排放的规模,然后定一个切实可行的政治目标,制定一个cap,也就是所谓的各地碳排放总量。”因此对于企业而言,首先需要了解具体的政策,然后再根据政策展开对策。张泽民认为中国目前尚在摸底状态,正在逐个城市地了解碳排放到底是多少,每年的趋势又是如何,目前还未出现准确的准则和指标。 作为“十二五”规划纲要的一项重要任务,逐步建立碳排放市场乃中国运用市场机制促进节能、增效、减碳的重要手段。但建立一个全新的交易平台,并建成全国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同时获得国际碳交易市场的话语权,其难度和挑战不言而喻。目前,北京等地已编制完成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实施方案。试点工作的重点为建立区域性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推动温室气体减排工作,实现“十二五”单位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国内的碳交易试点和相对成熟的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操作平台之外,自愿碳排放交易也是另一个平台。只是前者为强制减排,而后者更多是出于一种社会责任进行的义务减排。一些比较大的公司或机构会出于企业形象和社会责任宣传的考虑而购买一些自愿减排指标(VER)来抵消日常经营和活动中的碳排放。对项目业主而言,自愿减排市场为那些因减排量发生在CDM注册前或企业股份构成不符合相关要求等原因而无法进入CDM开发的碳减排项目提供了开发和销售的途径。对于买家而言,购买自愿减排量属志愿行为,但却不失为企业降低碳足迹的一种较为经济的选择。
-
2013年美国太阳能需求将创新高2024-08-16
-
君阳太阳能今早停牌2024-08-16
-
中国生物质能源已成世界第四大能源2024-08-16
-
太阳能动力进军传统运输行业2024-08-16
-
非洲最大的太阳能发电项目开建2024-08-16
-
中国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大国2024-08-16
-
欧盟诉中国无缝钢管反倾销措施 商务部称将妥善处理2024-08-16
-
深圳试点中国首个碳排放权交易所2024-08-16
-
君阳太阳能开市前停牌未悉原因2024-08-16
-
中国首例风火替代交易完成2024-08-16
-
台湾旭晶太阳能日本广岛光伏电站并网发电2024-08-16
-
新能源对中国汽车的机遇还是变数2024-08-16
-
投资者对中国光伏保持谨慎2024-08-16
-
中国环保监管缺位又“越位” 企业守法反而吃亏2024-08-16
-
中国出台新的光伏政策抵消欧盟壁垒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