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锂储量占全球已探明储量90% 西宁成锂电产业发展排头兵
氯化锂储量占全球已探明储量90% 西宁成锂电产业发展排头兵 前言:青海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西宁开发区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青海省等藏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实现了主导产业链
前言:青海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西宁开发区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青海省等藏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实现了主导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集群发展态势良好,新能源、新材料、锂电材料及储能动力电池等一批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日益凸显。
“顺应全球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大势,2017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量达到77.7万辆,占全球总销量的47.9%,动力电池产量达44.5GW,占全球的64.5%,从发展的眼光看,我国锂电产业将由防御式竞争转向侵略性竞争。一方面国内企业可通过各种优势抢占制高点,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池市场,很可能在技术成熟后,通过自己的声音制定标准、规则。”青海省西宁市委副书记张晓荣在9月4—5日举办的2018中国(青海)新能源企业家峰会上作出上述表示,他说,原材料优势巨大的西宁将成为新一轮锂电产业竞争的排头兵。
西宁发展锂电优势明显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迅猛,这与我国完善的政策扶持体系分不开。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指出:“从宏观综合政策,到行政管理政策再到推广应用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科技创新政策和基础设施政策,我们拥有非常完备的政策体系,在国内形成了良好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环境,并带动了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
作为动力电池正极的主要原材料,国际市场对碳酸锂的需求正以每年一倍以上的速度递增。而经过初步探明,位于我国青海省柴达木盆地盐湖氯化锂储量达2248吨,占全球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占世界盐湖锂资源的三分之一,拥有巨大的原材料优势。“当前动力电池企业的战火已经从配套客户的争夺延伸到上游材料和资源领域,锂矿资源炙手可热,抢先布局的企业将占据主动权。”张晓容表示。
在资源为王的发展新时期,之所以选择青海作为国家重要的新能源产业基地,除了其坐拥丰富的盐湖锂资源外,包括电力和物流在内的生产成本低也是重要因素。“青海处于全国的几何中心,是我国企业拓展中西亚和‘一带一路’国家市场的重要前进基地。同时,青海是全国电价最便宜的地区,空气干燥含氧量低,可大幅降低锂电生产成本和设备投资。”张晓荣告诉记者。
西宁市西宁开发区副主任黄国俊对此表示赞同,称青海具有独特的资源优势,西宁开发区抓住了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促进青海省等藏区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实现了主导产业链的不断完善,集群发展态势良好,新能源、新材料、锂电材料及储能动力电池等一批新兴产业的竞争力日益凸显。
技术持续进步但问题仍存
“目前由我们公司研发并已实现量产的微孔铜箔,具备了超薄防氧化技术,能直接提升动力电池密度和满足5G高频高速需求。”诺德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董事长陈立志介绍了公司目前取得的技术成果,并表示在西宁开发区新近成立的电解铜箔项目将以智能、科技、环保的建设理念,建设一个信息化、现代化的高科技工厂。此外,我国在功能性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关键核心技术上已有所突破。
但技术的进步并不能完全解决动力电池发展路上所遇到的难题。据统计,2017年国内主要企业锂电池产能约124GWh,但利用率低于40%,结构性产能过剩仍然是动力电池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龙头企业的优质产能受到追捧,中小厂商和落后厂商的产能则难以得到消化,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黄世霖表示,目前我国动力电池的出货量目前已是全球第一,但产业规模仍在不断增大,由于头部效应明显,集中度不断提升,出货量的前5名动力电池企业在下半年将会加大产能的释放,这会进一步加剧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
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面对着建设汽车强国的机遇,如何站稳国际领先地位,应对国际老牌大厂的激烈竞争,也是巨大的挑战。
“电动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欧洲、美国、日本都在积极开发和应用动力电池为核心的电动化技术,加快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进程。”黄世霖在谈到来自国际的挑战时指出,随着关税持续下降和补贴的逐步退坡,跨国汽车巨头的发力会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形成很大竞争。
以成熟产业链为目标
“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动力电池的技术水平成长很快,成本降低也非常明显。”黄世霖分析指出,目前的正极材料正逐渐向高镍的三元材料倾斜,石墨负极材料也已走向量产,电池成本不断降低,技术路线逐渐清晰,动力电池产业链正处于不断成熟的状态。
“未来我们计划积极发展锂电材料产业,围绕锂电新材料产业链发展和市场需求,扶持动力电池企业发展壮大。”黄国俊在谈及下一步的产业规划时表示,“建设锂电池基础材料聚集区,逐步规划化生产高重碳酸锂、电池及氢氧化锂、硝酸锂、磷酸铁锂等锂产业链。”
与此同时,市场集中度也在持续提升。“今年中国动力电池市场集中度再度提升,上半年排名前10的企业集中度达到89%,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29%,提升幅度明显。”中国新能源企业家俱乐部秘书长李振强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市场集中度会呈现先分散再汇合的趋势。目前下游终端的车企供应商正呈现多元化的格局,而新电池技术的更新也会给这个市场带来更多变量,格局并不稳定。“这也意味着机会仍然存在,现在很多二线电池企业都在加大对市场、技术研发力度及资金投入,向一线品牌冲击。”李振强对记者说。
“按照远期规划,未来5-10年我们将持续布局动力电池产业,到2025年将实现完整的锂电产业链条。”黄国俊指出,由于开发区的锂电产业通过前几年的发展,已经在产业链配套、人才技术等诸多方面具备了实现产业集群发展的条件和优势。“届时将形成新能源汽车及储能等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产业集群,工业产值将达1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