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巅峰旁侧是悬崖
宁德时代:巅峰旁侧是悬崖 上市的狂欢还有余存,但现实成绩将人从云端拉回至地面时,不觉发现在攀爬向巅峰的路径旁边,便是万丈深渊。扩张之路从来需要谨慎行之,宁德时代,亦概莫能外。当地
上市的狂欢还有余存,但现实成绩将人从云端拉回至地面时,不觉发现在攀爬向巅峰的路径旁边,便是万丈深渊。扩张之路从来需要谨慎行之,宁德时代,亦概莫能外。
当地时间9月4日晚,奔驰在瑞典发布了旗下电动车子品牌EQ的首款量产车——奔驰EQC。这意味着汽车发明者、一百三十多年历史的奔驰正式向汽车电动化展开怀抱,并发起挑战。相较奔驰EQC的款款而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已蔚然成林。所以,奔驰对未来的这张交卷,更加表明中国电动化战略的无比正确。
回到上半年国内新能源市场,根据中汽协统计,2018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1.3万辆和41.2万辆,同比增长94.9%和111.5%,继续高歌猛进。作为新能源汽车最核心的部件之一,动力电池直接受益。根据中汽研数据,2018年上半年动力电池装机总量为15.45GWh,同比增长近150%。其中动力电池第一品牌宁德时代以6.5GWh的装机量保持领先,市场占有率升至42%。
从2011年创立,到2017称霸全球,紧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脉络,宁德时代的发家史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史。据此看来,宁德时代摘下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战略的第一颗果实不为过。但是,面对愈加开放的中国新能源市场,面对补贴退坡那一刻的动荡,面对虎视眈眈的日韩对手,还有奋起反攻的比亚迪,宁德时代如坐针毡。
上市的狂欢还有余存,但是半年财报的到来,还有跌跌不停的股价,都让宁德时代带来热情背后如浇冷水。并且,磨刀霍霍的日韩对手,烧不停的电动车……其实神话和笑话之间只有一墙之隔。
承载了民族产业崛起的重担,宁德时代未来的道路,仍需要慎重持稳的步伐走下去。
业绩未臻理想
在6月11日创业板上市后,宁德时代随即成为新能源动力电池第一股,那些此前抱以厚望的股民们自然对宁德时代的第一张财报倍加期待。但是结果可能令他们失望了。
8月24日,宁德时代正式发布上半年财报,也是上市后第一份财报。财报显示,宁德时代2018上半年营业收入为93.6亿元,同比增长48.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11亿元,同比降49.70%。受此影响,宁德时代当天股价跌幅0.43%,看来股民们对宁德时代的第一份交卷略感失望。
对于净利润下降的直接原因,宁德时代表示,主要由于上年同期转让了持有的普莱德新能源电池科技有限公司股权取得的处置收益影响,如果扣除转让普莱德的处置收益及其他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对业绩的影响,那么今年上半年的净利润将同比增加36.55%。但做财报是没有如果可言的,况且宁德时代净利润增长率下滑也是不争的事实。
数据表明,过去三年宁德时代年净利润增长率一直处于下滑态势。2015年,宁德时代的净利率同比增长高达1609.94%,2016年这一数字大幅下降为206.43%,2017年再次下滑至35.98%,而到了今年上半年则直接下滑49.70%。这一串数字的背后,无不表明宁德时代巅峰已过,将不可避免回归正常,这点从股价浮动也可以看出来。
自6月11日上市后,宁德时代股价一路上扬,虽偶有波动但不影响大势,直到7月24日,宁德时代股价最高冲至92.9元,市值一度突破2000亿。宁德时代这股冲势也延续到7月25日,股价一度爬至最高95元,然而半小时后,宁德时代即遭遇崩盘,大跌9%,当日最终以跌停板收盘,报价82.59元,市值1794亿。此后,宁德时代股价便处于跌跌不停状态,并于9月5日跌到冰点61.39元。
相较整体利润率和股价这些宏观数字,各核心业务的下滑更能道出宁德时代的下行趋势。报告显示,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售收入71.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4.9%;储能系统销售收入510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024.5%;锂电池材料销售收入为17.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123.6%。虽然销售收入增加,但也可以看出,三大收入板块毛利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储能系统毛利下跌近3成,相关板块扣除成本后亏损超过3%。
分析毛利下降的背后逻辑,电池价格下降首当其冲。2015~2017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系统销售均价分别为2.28元/Wh、2.06元/Wh和1.41元/Wh,到了今年上半年则进一步下降至1.11元/Wh。与之相对,其电池单位成本分别为1.33元/Wh、1.13元/Wh和0.91元/Wh,今年又降至7.44元/Wh。
很明显,售价下降的速度要快过成本下降的速度,这就导致毛利进一步被压缩。2015年宁德时代每售出1Wh动力电池系统,可获得毛利0.95元,2016年这一数据为0.9元,到了2017年,这一数值只有0.5元。而导致电池价格下降的直接原因,就是行业产能过剩。
数据表明,2017年中国动力电池的产能已经超过了200GWh,但总体产能利用率只有40%。宁德时代副董事长黄世霖作出预测:动力电池产能过剩会延续到2023年。这意味着未来两到三年动力电池行业的整体趋势是整合与洗牌,特点是电池价格下降,甚至崩盘。可以预计,没有技术优势,没有资金优势,没有战略优势的电池企业一定会被“洗”出这个市场。
伴随宁德时代多线业务下滑,业内人士分析到,随着补贴下降甚至退出,新能源市场不可避免趋于冷静,而此前获益最大的代表宁德时代也将神话破灭,这是市场规律使然。
扩张之路,需履薄冰
即便业绩看起来并不友好,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业务依然在持续扩张。在国内新能源政策的福荫助力下,宁德时代于2017年击败松下夺得动力电池“一哥”位置,自此,江湖地位得到最大认可,各路车企的订单与合作纷至沓来。据不完全统计,宁德时代国内外客户已经达到27 家。
目前,宁德时代国内客户包括上汽自主、吉利、宇通、北汽、广汽自主、长安、东风、金龙和江铃等车企,以及蔚来、威马等新势力车企。而海外市场进一步与宝马、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和沃尔沃等国际车企深化合作,并获得多个重要项目的订单,预计配套车型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上市。
在客户数量达到新高之际,宁德时代动力电池国内市场份额也创下新高,已经由2017年底的29%,提升至2018年6月底的42%,头部效应开始显现。事实上,2018上半年前十大动力电池企业的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装机量占比合计达87%,其中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两家占已超过60%,市场两级分化严重,洗牌开始加速。
这意味着弥漫在整个动力电池行业的集体狂欢,将变得越发艰难。上游原料价格高企,下游车企拼命压价,新能源补贴退坡下账期一天长过一天,国内数十家动力电池企业内外交困,这个号称未来产值将达到成千上万亿的朝阳产业,在爆裂行进到第四个年头之后,正式迎来惨烈的优胜劣汰。
市场洗牌,强者恒强,弱者被踢出,以致行业集中度提高,对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但也有观点认为,目前电池行业集中度提高只是暂时的,在不久的将来会逐渐下降,因为本轮洗牌只发生在中国企业之间,而中国企业与日韩等国际企业的竞争还未正式开始,所以目前谈集中度或者胜利者还言之过早。
众所周知,2015年在即将喷发的中国新能源市场,工信部发布《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规范条件》目录(第一批)。该文件表示,如果配套的电池不在白名单之列,整车就拿不到补贴。此后连续四批白名单,均不见日韩动力电池企业的身影,从而也被排除出中国火热的动力电池市场之外。
然而时过境迁,三年后的2018年5月22日,新一批汽车动力蓄电池行业白名单公示,三星环新(SDI)、南京乐金(LG化学)和北京爱思开(SKI)三家韩系电池企业入围,这意味着外资电池在国内正式被解禁。
而事实是,松下、LG化学、三星SDI等已经从去年开始便加大对中国电池市场的重新布局,其它海外电池企业也在筹谋与分羹中国动力电池市场。“不管算不算数,只要有1%可能,就要尽100%努力。”一位外资动力电池企业的高管如是说到。可以预见,随着中外电池企业新一轮竞争的开启,未来集中度下降是必然。
按照工信部目前披露的越来越多搭载外资电池的车型,还有日韩电池企业在国内的布局速度推断,最迟到2020年,它们就会获得和国内动力电池企业一较高下的机会。这也是宁德时代目前大力开拓新客户的原因所在,因为宁德时代很清楚,在政策的余温下,能多拉一个客户就能在以后获得多一份保障。但是另一面,宁德时代现在持续扩张会不会成为以后战略回缩的隐患,也是个重要问题。
一般来讲,健康的客户拓展就意味着收入与利润双增长,但是从宁德时代的财报来看,伴随业务的持续扩张却是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财报显示,到2018年上半年结束,宁德时代上半年应收账款高达8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6.1亿,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87.7%。大量回收不来的账款占据宁德时代收入的过半,这对宁德时代不是一个好消息,要知道另一个电池巨头沃特玛就是倒在应收账款过高导致的资金链断裂上。
与此同时,这个夏天频频发生的电动车起火事件,再次将动力电池钉上审判墙。据业内人士统计,2018年以来有28起新能源汽车起火与自燃事件。当然,这28起只是见诸报道的数字,隐藏在报道背后的真实数字,其实从各大微信群可看出端倪。新能源车着火一桩一桩的事件,一点一点地敲打着政策制定者的耐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
山峦和深渊向来是相伴而生的孪生兄弟,宁德时代在前一个回合将业界的热情拉升到极致,那么如若要继续向上攀登而不堕入深渊,则扩张之路惟有慎重而行、谨遵产业发展规律。CATL,起于宁德,是否能缔造时代?这个答案,由它自己的步伐去在历史的考卷上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