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惠州:阔步抢占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风口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8-08-20 12:00:08
热度:

惠州:阔步抢占粤港澳大湾区新能源产业风口正当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呼之欲出之时,今年6月底,地处惠东县港口的中广核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获发改部门核准。这个建设规模400兆瓦、总投资达81.

正当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呼之欲出之时,今年6月底,地处惠东县港口的中广核海上风电场一期项目获发改部门核准。这个建设规模400兆瓦、总投资达81.79亿元的项目投产后,将进一步优化我市能源结构,助推新能源产业发展。

此前,相距惠东县港口数十公里外的大亚湾石化区,随着中国海油惠州炼化二期1000万吨/年炼油项目、中海壳牌化工二期120万吨/年乙烯项目先后投产,一跃成为国内炼化一体化规模最大的石化产业基地。

放眼全省乃至全国,惠州能源类别齐全,背靠大亚湾石化区,风能水能太阳能地热能、抽水蓄能以及天然气发电等清洁能源、新能源正在加快发展。同时,我市能源产业存在的布局不完善、产业链不精不长、新能源产业较弱等短板,需要下大功夫补齐。“新能源产业是新一轮国际竞争的战略制高点,我们要顺应产业发展趋势,研究如何拓宽大亚湾石化区发展空间,在周边谋划建设新材料园区,同时用好稔平半岛空间大、资源丰富的优势,打造大湾区重要战略支撑点。”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为惠州能源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粤港澳大湾区即将扬帆起航,惠州能源产业唯有找准定位、发挥优势,才能在大湾区建设中站稳脚跟,占据一席之地。

巩固基础动能

“纵横”发力支撑新能源产业新发展

梳理世界知名湾区发展历史可以发现,世界级湾区的崛起离不开湾区内能源基地的加持。粤港澳大湾区要具备世界级竞争力,稳定的能源供应是基础。能源丰富的惠州具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基地的先发优势。

湾区建设,能源助力。

梳理世界知名湾区发展史,我们可以发现,世界级湾区的崛起离不开湾区内能源基地的加持。

以日本东京湾区为例,作为世界上现代制造业最密集、最发达的湾区之一,东京湾六大港口中千叶港、横滨港、川崎港、木更津港四港都有能源,其中川崎港定位为能源供给基地,以进口石油和天然气为主,并辅以铁矿和煤炭。

粤港澳大湾区要具备世界级竞争力,稳定的能源供应是基础。相比之下,能源丰富的惠州具有成为粤港澳大湾区能源基地的先发优势。

“无论是地理位置,还是从产业结构上看,东京湾的川崎市都与惠州有一定相似度。”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惠州分院副院长任志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惠州有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能源担当”,为大湾区发展提供动力支撑。

从化工能源来看,目前,大亚湾石化区已形成2200万吨/年炼油、220万吨/年乙烯的产业规模。大量成品油及石化衍生产品源源不断地从惠州输出,有力保障了粤港澳大湾区内各大城市的能源供应。

然而,在不少专家看来,随着我国从石化能源时代迈向多能源时代,惠州在能源产业方面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

“惠州绿色能源产业发展很快,但从占比来说,惠州一次性化学能源仍占大头。”任志宏认为,从纵向看,惠州可在传统能源产业方面着力,依托大亚湾石化区,发展中下游精细化工及高端新材料项目;从横向看,可在新能源产业方面下功夫,形成多元支撑的能源产业结构。

“近年来,我市以大亚湾石化区为主体,以炼油、乙烯为龙头,不断完善石化上下游产业链,预计今年全市石化及新材料产业总产值将达到1800亿元。”市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未来,随着太平岭核电项目、中洞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海上风电、LNG接收站等重大能源项目的推进,我市能源产业还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在大量产出能源的基础上,如何快捷地运输分配能源使之产生最大效益,这是湾区能源基地发挥更大作用的关键因素。

仍以日本东京湾区为例,东京经济大学教授周牧之介绍说,东京湾区能源输运的最大特点是,从港口海运进来的能源及原料直接运至临近的工厂生产,就地加工;制造出来的产品又直接从工厂运抵港口,直接利用货轮销往世界各地。

“如此一来,不仅能节省运输成本,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节省工业用地,因而能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周牧之分析道。

“惠州有空港、海港,多条高速公路和高铁也正陆续建成通车,区位交通优势很突出,特别是位居与广州、深圳、东莞‘扇形’连接处,可以很好地为三个城市现代工业、先进制造业提供能源供应服务。”任志宏认为,惠州可以借鉴川崎港的发展定位,发挥港口和交通枢纽优势,为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输送能源。

挖掘潜在动力

惠东稔平半岛新能源产业迎来大发展

清洁能源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大湾区抢占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制高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我市 “十三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建成广东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惠东县稔平半岛苏茅坪至观音山一带的山地上,一排排风车呼呼转动,每转动一圈就产生1度电,这是2015年底投入运营的惠东东山海风电场项目。

资料显示,该项目总投资4.8亿元,装机容量49.6兆瓦,每年可提供约1亿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产出的电量每年可节省标准煤3.5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9万吨,减排二氧化硫约2000吨,减排氮氧化物约1000吨。

水电、天然气发电、风电、地热发电、光伏发电……近年来,惠州清洁能源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我市“十三五”规划提出,力争到2020年,全市清洁能源产业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建成广东省重要的清洁能源生产基地。

“粤港澳大湾区集中了民用核能、海上风电、储能、氢能新能源汽车、光伏、天然气利用、分布式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清洁能源产学研用各个环节。”中国广核集团公司董事长贺禹认为,清洁能源是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转型、创新发展的重要抓手,为大湾区抢占全球清洁能源产业制高点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当今多能源时代,清洁能源只是惠州能源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惠州在新能源领域下了不少功夫。

事实上,纵观全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不仅惠州在发力新能源产业,其他地市同样是大手笔投入。

从2010年开始,深圳每年从财政资金中拿出5亿元支持新能源产业做大做强。去年,深圳新能源产业增加值676.40亿元,增长15.4%,产业规模已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具体到惠州来看,近年来,我市新能源产业快速崛起,LNG接收站、海上风电以及其他清洁能源重大项目纷纷落户,特别是惠东稔平半岛及周边区域的新能源产业开始迎来大发展。

“我市正瞄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发力。”市发展和改革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在稔平半岛加快建设中科院“两大科学装置”、省级能源实验室和能源产业园,并规划布局与之配套及成果转化的先进制造产业集聚区。

“稔平半岛距离大亚湾石化区最近距离仅约8公里。随着大亚湾石化区的发展,发展空间必定需要扩容。”任志宏表示,稔平半岛有相对独立的海岸线,可以起到天然的地理隔绝作用,非常适合发展能源产业,发展潜能巨大。

提升优势产业

攻克难点做精做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基于厚实的能源基础,惠州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本涵盖整车装配、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以及其他汽车零配件制造等领域。

“惠州能源产业不应该仅仅满足于常规的能源输出。”任志宏认为,基于厚实的能源基础,惠州在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方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将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国家战略并赋予其突出地位的国家。无论在政策支持、配套措施、产品创新方面,还是在示范运行、推广应用等方面,都堪称世界上力度最大。目前,中国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最快、产量最高、保有量最多的国家。

而在大亚湾区,比亚迪惠州产业园正在生产一种叫做“铁电池”的充电电池。这些电池生产后会被运到比亚迪位于深圳等地的汽车生产基地,并最终成为比亚迪秦、e6、k9等新能源汽车的“核心”——— 电动车动力电池的一部分。

近年来,惠州不遗余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及其关键零部件制造,全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已基本涵盖整车装配和动力电池、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制造领域。

不少惠州新能源汽车电池制造商正瞄准更高的目标。“我们的重点是发展锂离子动力电池,但我们也在关注氢能源电池,目前已成立专门团队研究攻克技术难点。”惠州亿纬锂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侯桃丽认为,新能源汽车行业要从前端材料、终端电池制造商、设备商等产业链上下游一起努力,降低电池成本,提高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

业内观察人士表示,惠州已初步形成从电池材料、动力电池、驱动电机、电控系统制造到组合动力电池产品生产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正积极推动和引进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项目,打造新能源汽车整车生产及推广较完善的产业链。

根据规划,惠州新能源汽车产业产值到2020年可突破180亿元,基本形成集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开发、生产、销售、检测、服务于一体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体系,成为全省重要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惠州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任志宏建议,惠州应充分借助这一优势产业,做精做长产业链,在全省产业布局中占据更加重要的位置。

专家观点

发挥优势提高智慧能源技术水平

根据惠州现有能源的供应和消费结构,广东省社科院财政金融研究所所长、惠州分院副院长任志宏建议,惠州应努力抓住“一带一路”+“冰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发展机遇,加大粤港澳大湾区清洁能源供应,加快推进大湾区能源结构优化。

“惠州可以从东京湾区拾得 ‘他山之石’。”任志宏提出,依托川崎港能源基地的定位,川崎主要产业为电子、通信、精密仪器、石油、化工等制造业以及信息服务业。这与惠州有着不少共同点。惠州的两大支柱产业分别为石化产业和电子信息产业。惠州应该学习川崎市科学合理的产业分工和布局,同时学习其错位发展,在大湾区中发挥独特优势。

任志宏认为,由于智能能源技术的应用水平较低,与深圳相比,惠州能源技术智能化、应用技术智能化、智慧电网等方面的发展仍有很大差距,能源技术发展空间巨大。随着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构建,惠州要进一步完善科学技术体系和人才体系,不断提高智慧能源技术水平,更有效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周边城市工业发展。

抢占制高点才能赢得先机

能源既是一座城市成长的基础,又是一个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血脉。

东京湾区、纽约湾区、旧金山湾区等世界三大湾区均具有高度开放、创新引领、宜居宜业、区域协同四大特征,相应的能源生产和供应体系也由传统的化石能源、集中式大规模生产向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和智慧能源转型,拥有更加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产业优势。

如今,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即将出台,地处大湾区腹地的惠州应该扮演怎样的角色,从而更好地参与湾区建设?能源产业是惠州需要好好利用的一张底牌。

依托大亚湾石化区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惠州当可立于不败之地,但要实现与大湾区其他城市的错位发展,从而在竞争中赢得先机,抢占新能源产业的制高点才是制胜之策。

随着中科院 “两大科学装置”落户,借助核电和风电的发展,稔平半岛已经站上新能源产业的风口。在此基础上,我们必须利用好稔平半岛空间大、资源丰富的优势,将其打造成大湾区重要战略支撑点,一举奠定惠州作为大湾区“能源担当”的地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