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山西国有煤企“高考”在即:任期目标责任制改革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8-05-23 12:08:07
热度:

山西国有煤企“高考”在即:任期目标责任制改革5月9日,山西省国资委召开传达贯彻“5?3”山西省属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推进干部大会。会议宣布:省国资委设计了国

5月9日,山西省国资委召开传达贯彻“5?3”山西省属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推进干部大会。会议宣布:省国资委设计了国有企业一年期和三年期的转型目标,在提交省政府审议确定之后,要与省属各企业签订“军令状”。要“通过三年级转型目标的实现,倒逼国有企业煤炭在经济产业中比重明显下降,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的新兴产业明显上升,实现工业经济“结构反转”,使国有企业改革转型的雏形基本形成”。

这是山西省属国企特别是省属七大国有煤企改革,“在由量变到质变、即将获得突破性推进的爆点上”的一记“杀手锏”。

2015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行企业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明确责任、权利、义务,严格任期管理和目标考核”。

2016年,山西组成十多个专题调研组,分析研究国企特别是省属七大国有煤企存在的十几个主要矛盾和问题。除“一煤独大”、“一股独大”、“产业链条短”、“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外,还特别提出了“企业对未来发展的方向目标不清晰”、“国资监管水平亟待提升”问题。在“5?3”山西召开的省属国企深化改革转型发展推进会上,针对企业改革转型方向目标问题,山西省委书记骆惠宁强调指出:要突出目标导向、倒逼改革转型。强化目标引领,从增加值、煤炭先进产能占比、煤炭转化率、僵尸企业出清、新兴产业投资等方面确立转型指标体系,各省属国企都要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山西省副省长、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王一新在谈到提升国资监管水平时指出:用好监管导向指挥棒。基本思路是改革任期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办法。核心要点是:企业年度和领导人任期的主要经济指标,由国资委根据不同企业所处行业、资产规模、质量、参考该行业平均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报酬率、平均单位成本、人均劳动生产率等等各项重要参数,并听取企业意见后,综合研究科学确定。

新的目标体系以利润为中心,不再以收入规模论英雄,倒逼企业切实从生产型向经营型、从重规模向重效益、从粗放向精细化转变。

目标责任书制订完毕后,企业现任领导有优先选择权,接受目标责任书的就签约,不能接受的则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择签约人。

目标责任书签约仪式向社会公开,签约人当场发表履职承诺,昭告天下以引入社会监督。

目标责任书签订后,国资委授权企业经营国有资本,将能放的权全部放给该企业,包括对经营班子的选聘权、考核权、薪酬管理权,授权董事会依法选聘解聘经营班子成员,推动市场化选聘改革到位。通过简政放权,使企业充分享有经营自主权,大大缩短决策链条,激发内部改革创新活力,以全新姿态参与市场竞争。

严格考核企业年度和任期目标。企业数据必须经第三方严格审计。弄虚作假或通过资产处置、专门财务调账通过等手段做出的业绩不仅不被采信,还要追责。业绩考核实行“四个挂钩”:与企业领导人薪酬挂钩,与企业职工工资收入挂钩,与对企业管控方式挂钩,与企业领导人任免挂钩。重奖重罚,让干得好和干不好的有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倒逼企业不能得过且过。

据此,2017年2月23日,山西省国资委与改革试点单位汾酒集团签订了2017年度及2017—2019年任期经营业绩目标责任书,拉开了山西新一轮国资国企改革转型序幕。短短一年时间,汾酒集团初战告捷:企业酒类全年实现利润14.72亿元,同比增长68.04%,超出考核目标43.04个百分点,实施“央企进晋”战略投资和“混改”取得明显成效,凸显出了巨大的改革活力。与此同时,2016年底,山西焦煤集团选择一批基层单位开始实施契约化管理,通过签订合同契约,层层放权、层层分解目标,传递压力和动力,让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心中有压力,人人自觉尽责任。完不成既定目标任务,将摘下头顶乌纱帽!让强者生存,弱者走人。激发起了企业新的生机与活力。

2018年,山西国企国资改革进入全面施工期。深化改革加快转型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总结推广汾酒集团改革经验,发挥契约化管理的“牛鼻子”作用,与省属国企“一企一策”签订企业经营业绩考核目标责任书,推动企业加速转型,引领带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在长达数十年的传统计划经济、能源短缺经济时期,国家经济建设需要煤炭,提高产量一直是煤炭工业战线最大的政治任务,是煤矿矢志不移追求的“终极目标”。为此,中国煤炭人付出了巨大牺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业绩。

2005年,全国煤炭市场“黄金十年”方兴未艾之际,煤炭供大于求矛盾开始显现,山西在全国率先实行煤炭生产总量控制,出台实行了一系列“控制总量、优化布局、调整结构、提高效益”政策措施。时任山西省长于幼军曾谈到:“要自觉控制煤炭生产总量,煤炭产量要零增长。十一五期间,山西煤炭产量控制在7亿吨左右为宜,这个结论是经过对国内外市场很审慎研究、预测分析提出来的,是基于国家和山西省的最大利益考虑的。即便是保持7亿吨产量水平,也主要通过整合置换地方小煤矿和对原有煤矿的技术改造、提高回采率来实现,不要过多地寄希望与新批煤炭资源、新上大矿井。如果大家都大干快上煤矿的话,我想两三年后,这些煤矿纷纷投产12个亿都挡不住,那整个全国市场的供求关系都被我们改变了,煤炭价格一定会大幅度下跌,我们大家都没有好日子过”。但这一真知灼见,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更多的警觉,没有形成人们共同奋斗的目标和行动。

2008年,为抵御全球金融风暴侵袭,国家出台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4万亿”计划。是年,山西煤炭产量6.15亿吨。2009-2011年,山西煤炭产量以每年递增1亿吨规模高速增长,2009年6.2亿吨,2010年跃升到7.4亿吨,2011年达到8.7亿吨。此后,2012-2015年间,保持在9亿吨级水平之上,2015年高达9.7亿吨。直至2015年10月以后,党中央做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战略决策,全国煤炭行业走上“关井压产”、“去产能”之路。

这次山西国企经营目标责任制改革,强调“新的目标体系以利润为中心,不再以收入规模论英雄”,坚决反对一些企业为了“世界500强”之名头,为了做大规模、做大数字,为了增加销售收入的数字而凭空倒腾制造出的贸易收入。有的企业在那里自个儿辗转腾挪。坚决反对为了“面子”,伤了“里子”。

2014年前后,国内煤炭市场跌入低谷,山西的一些国有重点煤企囿于以量取胜惯性思维、进入行业“50强、500强”排行榜、证券上市业绩需要等多种原因,追求扩大销售规模、销售收入。一些不法分子趁“需”而入,与一些国有煤企合作销售煤炭,搞所谓的“背靠背”贸易,虚假购进的石油、黄金等货物,空转资金环开煤炭增值税发票,钻煤炭与其他货物增值税税率差的空子,骗取增值税牟取暴利。事情败露后,这些国有煤企“官司”缠身,代人受过补交巨额税款罚款,经济损失严重,图虚名得实祸的教训非常惨痛。

2017年,山西“建立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的考核导向体系,不要“面子”要“里子”,不强调投资额强调投资回报率,不强调收入规模强调利润,基本扭转了企业粗放型扩张的势头,寻求内涵式有效益发展正在回归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加速。2018年,是山西国企,更是山西国有煤企改革转型“高考”之年,是企业“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之年。

(本文作者系中国煤炭资源网特约撰稿人李辉)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