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的答卷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4-06-16 12:10:09
热度:
同煤的答卷编者按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今年一季度,最令人担忧的同煤集团面对经济下滑、市场低迷的严峻形势,却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逆势
编者按市场竞争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今年一季度,最令人担忧的同煤集团面对经济下滑、市场低迷的严峻形势,却交出了一份精彩的答卷,实现了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环比逆势增长。同煤赢在哪儿?是偶然因素还是厚积薄发?曾经的同煤,职工人数多,企业包袱重。如今的同煤,面目一新,已非传统意义上的煤炭企业:煤炭产业高产高效,煤电一体化渐入佳境,煤化工项目蓄势待发,新兴产业亮点频闪。与同类企业相比,同煤赢在转型升级看得准、拿得稳、走得快,赢在提质增效抓得早、做得好。从这个意义上说,同煤这一案例,既有传统煤炭企业自我完善、逆势发展的宝贵启示,也为山西乃至国内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做出了积极探索。今年一季度,受需求不旺、市场低迷、价格下跌、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我省煤炭企业遭遇前所未有的运营困难。而同煤,却在逆势之下实现了破解困局、平稳发展。同煤是如何做到的?一组精彩的数据令人惊叹: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35亿元,同比增加119.2亿元、增幅28.6%,环比去年四季度增加26亿元、增幅5.1%;完成利润1.2亿元,同比增加5191万元、增幅71.8%,环比去年四季度增加548万元、增幅4.6%,工资持平。数字的背后,是同煤人紧扣转型主题、打破发展瓶颈、实现逆势增长的生动实践。这既让同行们刮目相看,也给转型中的山西带来信心、力量和启示。如何做“大”又做“强”?【启示一】产业升级是煤炭产业必由之路。只有安全集约、高产高效,才能将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优势,进而转变为发展强势了解同煤的人都知道,同煤有“两大包袱”:一是口泉沟等10个老矿资源枯竭、人员无法安置,每年亏损超过30亿元;二是企业办社会,每年补贴也超过30亿元。对同煤来说,“两大包袱”形成由来已久,不能简单地一推了之,必须背负并妥善解决。但连续低迷的煤炭形势,无疑让同煤雪上加霜。煤炭主业是煤炭企业赖以生存的根本。同煤打出的第一张牌,是打造煤炭产业升级版。先抓“大”。2011年以来,同煤领导班子提出,重点推进11个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建设,目标是每座矿井1000人、1000万吨产量、10亿元利润。在塔山、同忻2座千万吨矿井已达产的基础上,麻家梁、东周窑、马道头、色连等8个年设计能力1000万吨以上的矿井陆续进入试生产、基建或拟建状态。目前,同忻矿按照一井一面1000人的模式正式运营。该矿2013年实现利润达15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利润3.8亿元,是真正意义上的集约高效现代化矿井。更重要的是,千万吨矿井人员少、工效高,大大摊薄了整个企业的平均成本。2013年,千万吨矿井吨煤平均成本是云冈沟5座矿井的46%,是口泉沟10座矿井的29%——现代化矿井高产高效的集群效益凸显无疑。再抓“细”。同煤将塔山、同忻矿等千万吨大矿作为首批试点,大力推行流程再造,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流程再造不仅投资小、效益大,而且见效快。同煤计划在3年内投资34亿元,通过超前衔接、优化设备、完善系统、改造配套等途径,对塔山、同忻、麻家梁、金庄4座千万吨矿井实施流程再造,预计挖掘煤炭生产潜力可达2700万吨。以同忻矿为例,投资5.9亿元,短期内即可挖掘煤炭生产潜力400万吨。如果新建一个400万吨矿井,不仅投资要增至20多亿元,还要花费8至10年的筹备建设期。此外,在满足安全、通风、设备稳装需要的前提下,该矿通过优化系统设计,仅将巷道宽度由原先的5.8米变为5.3米,就节支掘进综合费用1600多万元……在新矿井保盈、挖潜的同时,同煤双管齐下对老矿井进行了“消肿”减亏。一方面矿井资源接续按照盈亏平衡点确定延深能力,一方面采取人员分流等 “消肿”措施,保证投产即减亏、达产能持平或盈利。随着煤炭产业的全面升级、由大变强,同煤不仅迅速夯实了发展的基石,而且增强了市场话语权和抗风险能力,同时将亏损一点点“拗”回来,最终实现了整体盈利。2013年,同煤千万吨矿井实现利润35.8亿元,弥补了口泉沟等资源枯竭矿36亿元的亏损。今年一季度,新建矿井原煤产量同比增加124万吨、实现利润8.7亿元,再次实现以量增效。如何“看得准”还要“抓得稳”?【启示二】煤电联营是能源发展大势。顺势而为、把握机遇,煤电两家不但“紧攥拳头”,还产生了“1+1>2”的聚合效应同煤所产煤种为优质动力煤,具有低灰、低硫、低水和高热量、高灰熔点、中挥发分“三低、两高、一中”的显著特点,素有“工业精粉”之称。从化学成分上来看,这一煤种是最理想的电煤。同煤抓住机遇,打出了发展企业第二张牌——进军下游产业、发展电力产业。2006年4月,同煤首座电厂投产运行,结束了企业有煤无电的历史。随后,从塔山、轩岗电厂到王坪电厂,同煤的电力发展之路快马加鞭。到2011年底,同煤总装机容量达到314万千瓦。2012年重组漳泽电力,是同煤精准把握市场机遇、大胆进行煤电重组的一次创造性尝试。是时,国内电力行业全行业亏损,但煤炭行业的日子也不容乐观。“煤”吃“电”,无异于敢为天下先的“吃螃蟹”。但同煤胸有成竹。重组漳泽电力,一是市场机遇千载难逢。2010年、2011年漳泽电力连续两年亏损超过15亿元,面临退市风险。而导致漳泽电力业绩不佳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动力煤煤源。二是同煤的自身优势可与漳泽电力形成互补。同煤是国内最大的动力煤生产基地,生产矿井遍布大同、朔州、忻州、临汾、运城等全省各地,同煤重组漳泽电力既能合理配置资源、节省双方运营成本,又能实现煤电优势互补。重组后,煤电互补成效很快显现:漳泽电力迅速扭转颓势,2012年即减亏2.6亿元。2013年上半年同比增利2.7亿元,成功摘掉ST,恢复了正常交易。市值升值,保护了中小股东的利益,股票的投资价值明显增强。同煤收获“一举三得”:一是实现了低成本快速扩张;二是形成了一边新建坑口电厂、一边兼并重组电厂的“两条腿走路”发展模式;三是为自身电力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管理、技术、人才和融资平台。这次煤电重组,抓得早、做得快、走得稳,不仅将同煤电力产业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高度,而且标志着我省以资本市场为纽带、以资源优势为互补、推动煤电联营和煤电一体化取得了重大突破。自此,同煤电力产业发展一日千里。2013年,同煤加快建设运城、长治、大同三大煤电基地,电力装机容量达到了1110万千瓦,一跃成为全省第一大电力企业;全年消化原煤1500万吨,发电323亿千瓦时,实现利润8.8亿元。今年一季度,电力产业在煤市低迷的情况下挺身而出,增加利润占到同比利润增加额的27.7%。同煤苦心追求多年的煤电两大产业双轮驱动、优势互促、共同支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如何求“特”又求“优”?【启示三】拉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是转型关键。只有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转型项目示范带动作用,才能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严峻的经济形势使同煤人又一次深刻地警醒:单靠挖煤、卖煤已经不可能实现经济的长期增长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依托资源优势,加快就地转化、提高产品附加值是同煤因地制宜打出的又一张转型牌。在同煤集团公司60万吨甲醇项目建设现场,雄伟壮观的主机房,高耸入云的气化炉,一座现代化的煤化工企业初具规模。这是目前世界上单机最大的甲醇项目之一,也是我省在建最大的煤化工项目。要搞煤化工项目,需要一手抓原料,即煤源供应;一手抓效益,即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中间还得抓技术,现代煤化工产品链可以延伸很长,关键是需要技术支撑。同煤搞煤化工有什么优势呢?一是资源优势,同煤所产的优质动力煤,除了用于发电以外,还是煤化工产品的重要原料和燃料。二是成本优势,在煤化工产品中原料用煤成本较大,同煤年产原煤1.5亿吨以上,煤源充足;在煤源地搞煤化工,还可有效减少原料供应环节,降低运输和交易费用。三是资金优势,煤化工产业资金密集,同煤拥有强大的融资能力,可确保资金及时跟进。正是综合考虑了煤种适应性、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环境等支撑条件,同煤打出了转型发展的 “组合拳”。目前,60万吨甲醇项目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增长”的效益已经显现。总经理张俊龙介绍,从煤到气化,再到合成甲醇,流程虽不复杂,但链条一拉长、效益即翻番。年生产60万吨甲醇可就地消耗130万吨煤炭,实现了煤炭资源的就地转化。按目前吨煤320元煤价计算,销售130万吨煤炭的收入4亿多元,转化为每吨2500元的甲醇后收入可升至15亿元。依托甲醇项目,同煤还将延长产业链,生产附加值更高的产品。年内,同煤将开工40亿立方米煤制气项目和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到“十三五”中期,同煤煤化工板块将形成规模,可就地转化煤炭超过700万吨,实现效益翻番,成为与煤、电并重的第三主业。在塔山循环经济园区,煤炭这种原料被综合利用到了极致。从开采源头、转化过程直至终端利用的各个环节,煤炭将 “两矿十厂一条路”13个项目 “串”在一起,各项目首尾相接、环环相扣,上一个单位的废料,正好是下一个单位的原料。目前,塔山园区已形成 “煤-电” “煤-化工”“煤-建材”三条完整的产业链,真正实现了煤炭的 “有限资源、无限利用”。利润只有98元,经过整个园区循环延伸后,吨煤利润增加了13元;再加上坑口电厂节约的运费、矸石及粉煤灰的治理费用,吨煤又创造间接利润23元。2013年,塔山和“王坪-小峪”两个园区共实现产值258亿元、上缴税费43亿元。今年一季度,塔山园区实现产值38.5亿元、利润6.97亿元。循环经济不仅成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而且真正实现了煤炭的清洁、安全、高效、低碳利用。如何既“渡难关”又“求发展”?【启示四】市场倒逼是改革良机。只有勇闯市场、苦练内功,才能在破解难题中轻身快跑,实现企业综合竞争力不断攀升一边是煤炭市场低迷,一边是煤企间竞争白热化,是偃旗息鼓、主动退缩,还是奋发有为、放手一搏?同煤的答案只有一个字:搏!同煤的董事长、总经理身先士卒,带队跑市场、访用户、促销量。销售关口前移到秦皇岛,成立了区域销售公司;推行销售承包制,实行量、价、回款与工资挂钩;根据用户需要调整优化入洗量、发热量等级等参数,多销效益煤……“过去我们的销售好比麻袋里装土豆,现在是装满土豆塞花生,花生缝里塞豆子,豆子缝里灌小米,把这一麻袋装得实实在在。”这就是同煤立说立行的“销售经”。过去,同煤只抓下水煤沿海用户,如同抓土豆。现在,先把沿海用户的二级用户又开发了一遍,就是抓了花生;再通过沿海进江销售煤炭,就是抓了豆子。下一步,豆子、小米延伸到哪里?就是要深入到每一个厂点。多一点积极、多一点主动的销售,保证了企业的收入、保证了企业的发展。今年一季度,同煤完成销量3534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455万吨。煤炭产业进入理性发展时期,同煤还做好了长期过“紧”日子的准备。每月6日,同煤董事长和总经理都会主持召开经营分析例会,一笔一笔算成本,一项一项定措施,一件一件抓落实;将成本压缩指标与负责人的“帽子”和“票子”挂钩;今年采购计划将再降10%,生产成本再降10元,各项费用再压缩10%。曾经,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掩盖了机制体制的问题。如今,随着市场需求的退潮,问题水落石出,改革势在必行。同煤先从资金抓起。2013年2月,同煤财务公司挂牌。尽管这是省属5大煤炭企业里最后一家投入运营的财务公司,但对同煤而言意义非同一般。长期以来,同煤在资金使用上存在高闲置的资金沉淀在商业银行、借入高额的贷款、产生高额的财务费用等问题。财务公司成立后的第一项工作,迅速清理了“三高”历史遗留问题,并积极开展相关业务,通过调节财务杠杆降低了企业的投资风险。2013年,在银监会的年度考核中,同煤财务公司监管指标全部达标,净资产收益率、资产收益率排名均进入全国前三名。宝贵的资金被用活用足了!2013年,同煤存量资金提速增效,增量资金规模降低,财务杠杆趋于合理。节约财务费用高达5.1亿元,实现利润2.55亿元,创造直接效益7.6亿元。今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利润1.1亿元。稳定充足的资金,为同煤推进千万吨级项目建设、煤电一体化战略提供了可靠的保障;还有效控制了资产负债率,企业实现了血脉畅通、轻身快跑。“干毛巾里也要拧出水来!”同煤还将2014年确立为管理创新和科技进步年,大力推行21项改革和18项管理创新,实行改革生产承包机制、销售总承包和考核机制、机电设备内部模拟市场化租赁等多项创新措施……丰厚独特的资源禀赋,让山西享受着不菲的煤炭红利,也付出了沉重的发展代价。令人欣慰的是,当前全省调产、转型、改革和创新已经步入了快车道。其中,一个同煤只是 “星星之火”。但随着更多“同煤”的竞相涌现,一部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传奇将在山西精彩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