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为何锂电原材料大战集中爆发?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8-03-13 13:52:01
热度:

为何锂电原材料大战集中爆发?随着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靴子落地,市场焦点和痛点重回锂电原材料领域。毫无疑问,占新能源整车制造成本35%-45%的动力电池不仅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

  随着2018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靴子落地,市场焦点和痛点重回锂电原材料领域。毫无疑问,占新能源整车制造成本35%-45%的动力电池不仅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更具高度依赖稀缺资源的特殊属性。

  近期,多家巨头纷纷重拳出手,一时间,锂电原材料领域“硝烟弥漫”。

  那么,锂电原材料大战为何会集中爆发?其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商业逻辑?是资本游戏还是抢占先机的前瞻布局?

  锂电原材料为何成为香饽饽?

  2017年以来,锂电企业一直背负着补贴退坡、整车厂压价和原材料价格上浮波动 的“三座大山”,利润缩水或亏损成为行业新常态。而高度依赖上游资源的属性,又加剧了这种“被动挨打”的程度。

  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的原料,碳酸锂受新能源汽车产销爆发的推动,需求量不断攀升,供需紧张促使价格水涨船高。数据显示,2016-2017年锂电池碳酸锂价格一路走高,最高价位达到18万/吨。

  有专家表示,正是由于碳酸锂等原材料供给不足、价格波动等因素,引发了电池企业争相布局上游锂矿的热潮。

  事实上,从2017年12月至2018年1月,已经有永兴特钢(002756)、蓝晓科技(300487)、智慧能源(600869)、美都能源(600175)、盐湖股份(000792)、贤丰控股(002141)等众多上市公司强势“宣战”碳酸锂。

  永兴特钢2018年1月17日晚间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审议并通过议案,同意控股子公司永兴新能源,以自有资金或自筹资金投资建设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及上游配套项目年产120万吨锂瓷石高效综合利用选矿厂项目。据悉,该项目投资总额为8.91亿元。其中,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投资总额为5.12亿元。项目达产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2.58亿元,净利润3.15亿元;项目投资回收期(不含建设期)2.37 年,预计2019年四季度投产。年产120万吨锂瓷石高效综合利用选矿厂项目总投资3.8亿元。永兴特钢表示,公司已完整地掌握了锂云母提锂技术和工艺,形成了自建锂电项目的良好基础。公司规划了年产能3万吨锂电新能源材料项目,同时按照快速投资、快速建设、快速投产的要求,先行建设年产1万吨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及上游配套项目,力争及早实现效益。

  蓝晓科技2018年1月14日晚公告称,公司与陕西省膜分离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的青海冷湖100t/a碳酸锂项目完成生产线调试,进入常规运行阶段,已产出高纯碳酸锂。该项目所属盐湖矿区属于典型的贫矿卤水(卤水锂含量为0.075g/l,镁锂比超过1300:1),经过吸附法富集处理后,锂浓度提高到0.8g/l以上,镁锂比达到2:1以下,吸附后外排卤水中锂含量低于0.01g/l。蓝晓科技指,该项目的成功标志着公司实现了盐湖卤水提锂吸附剂、工艺和系统装置核心技术的工业化转化。二级市场上,蓝晓科技获得资本的高度关注。该股从1月8日的低点16.71元开始上升,10个交易日当中,最近5个交易日皆为涨停,最高涨幅超过74%,并且后市还有上升空间。

  2018年1月11日晚,智慧能源(600869)发布公告,公司子公司远东智投拟出资2亿元增资南氏锂电新材料,交易完成后远东智投持有南氏锂电新材料10%股权。此外,公司与南氏实业拟分别出资4000 万元、5000 万元对公司全资子公司远东宜春进行增资,交易完成后,公司与南氏实业各自持有远东宜春50%股权。资料显示,南氏锂电新材料主营锂矿石综合开发利用提取碳酸锂、氢氧化锂及其铷、铯、钾等高附加值产品的研究、生产和销售等。南氏锂电新材料未来战略规划为年产4万吨碳酸锂、1万吨氢氧化锂。

  2018年1月11日晚间,美都能源(600175)发布公告回应媒体质疑,称瑞福锂业2万吨碳酸锂生产客户稳定。美都能源指,瑞福锂业年产5000吨的碳酸锂生产线于2016年产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年产2万吨的碳酸锂生产线于2017年6月开始试生产,2017年8月正式投产。目前,瑞福锂业各项生产工作均正常进行。

  2017年12月26日晚间,盐湖股份(000792)发布公告,公司拟筹划启动5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已取得青海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备案通知书,分别由盐湖比亚迪新建年产3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项目总投资484911.8万元;在蓝科锂业现有1万吨/年碳酸锂装置基础上,扩建2万吨/年电池级碳酸锂项目,项目总投资313232万元,扩产后蓝科锂业碳酸锂装置规模将达到3万吨/年碳酸锂。

  2017年12月25日,贤丰控股(002141)发布公告称,公司将联手青海盐湖资源巨头打造3万吨的碳酸锂提取项目,若项目顺利达产,贤丰控股将成功跻身行业前列。

  资源决定胜局 矿战成为持久战

  “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人们对农夫山泉的这句广告语早已耳熟能详。但其传递出的信息却无意间透露出一个产业或企业做大作强的基本的经济规律:即掌握上游资源绝对是产业链企业发展壮大的关键点。

  事实上,据新能源汽车网观察分析,以碳酸锂为例,单纯做碳酸锂的企业,其营收和利润率的表现普遍不高,如雅化集团2017年上半年的营收为10.28亿元,其净利润为1.27亿元,净利润率仅为12%;融汇锂业2017年上半年营收为3.77亿元,其净利润为0.92亿元,净利润率为24.4%。

  而天齐锂业和赣锋锂业的营收及毛利率之所以远高于其他碳酸锂企业,皆因这两家公司手里掌握着丰富的上游锂矿资源,在上游锂矿领域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利于对成本和价格进行控制。

  毫无疑问,产业链对于镍、钴、锂等矿产资源的依赖性将持续增强,但是,镍、钴、锂等矿产资源多集中在海外,这三种矿产资源超过50%均需要依赖进口,尤其是2017年菲律宾多个镍矿被关,产量减少,加剧了市场缺口。与此同时,国内锂矿资源丰富但提锂技术裹足不前,没有重大突破,现有产能也无法填补动力电池市场缺口。总之,国内镍、钴、锂矿产资源在技术、成本、品位等方面还略逊于海外产品。

  因此,海外“矿战”已不可避免。

  2017年7月初,有消息指出,矿业巨头Glencore与宁德时代已经签署一项重大协议,前者将向后者出售2万吨钴产品。由于2016年10月,Glencore就曾和宁德时代签署一份长达四年的供货协议。也有业内人士认为,Glencore、大众和宁德时代将形成一个三角形交易,Glencore向宁德时代出售2万吨钴产品,而大众会从宁德时代采购电池。

  2017年8月30日,当升科技与澳大利亚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CleanTeQHoldingsLimited(下称“CleanTeQ”)的全资子公司Scandium21PtyLtd签署《产品承购协议》。根据协议约定,双方将在Syerston项目上展开产品承购合作。

  2017年6月20日,天齐锂业公告宣布,公司拟再次扩建电池级氢氧化锂产能,启动第二期年产2.4万吨电池级单水氢氧化锂项目,预计投资总额不超过3.17亿澳元(约合人民币16.26亿元),建设周期22个月。目前,天齐锂业则有包括泰利森格林布什矿(51%股权)、Salares盐湖、日喀则扎布耶、措拉锂辉石矿四大矿产资源,资源量为国内第一。

  而赣锋锂业目前拥有国内的河源锂辉石矿、阿根廷Mariana卤水矿、爱尔兰Blackstairs和澳大利亚Mont Marion四大矿源,在2017年5月同意向PilbaraMinerals的锂矿开发项目投资。同时,赣锋锂业海外投资的锂矿项目还布局了美国。

  当升科技公告披露,Syerston项目是世界上钴品位较高的镍钴矿之一,同时该矿拥有丰富的钪、锰资源。该项目位于澳大利亚悉尼以西,已获得资源开发、环境、用水等许可批文。CleanTeQ持有Syerston项目100%权益。

  综上所述,新能源汽车网分析认为:延伸产业链,掌控稳定优质的上游资源,突破产能和原材料限制,增强核心竞争优势,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链企业扩大规模、降本提质、制胜市场、掌握话语权的必然途径。

  “资源决定胜局”无疑是锂电行业颠扑不破的商业逻辑,并且将日益被越来越多的事实所佐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