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双重稳定机制推动原油市场进入新阶段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7-12-05 11:33:49
热度:

双重稳定机制推动原油市场进入新阶段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总体上保持上涨趋势。除了受到欧佩克延长限产期限以及美国因台风导致产量减少外,需求逐步恢复是重要原因。美国石油库存连续下降、我国

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总体上保持上涨趋势。除了受到欧佩克延长限产期限以及美国因台风导致产量减少外,需求逐步恢复是重要原因。美国石油库存连续下降、我国原油进口保持旺盛都对油价上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今年年初以来,国际油价经历V形走势,上半年震荡下行,下半年总体保持上涨,布伦特原油期货均价约为54美元/桶,WTI原油期货均价约为50美元/桶,较2016年均值分别上涨了约20%和15%,原油市场得到有效恢复。从2016年年初低点逐步恢复以来,国际油价窄幅震荡成为显著特点。从2016年4月开始,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则基本在45至65美元/桶之间波动,WTI原油期货价格基本在40至60美元/桶间波动,没有出现大幅上涨和下跌。截至目前,这一趋势已经保持了20个月,可以认为全球原油市场进入了新的稳定发展阶段。

在期货市场,投资者预期是影响价格走势的关键,一致性预期通过金融工具放大,极易造成价格的大幅波动,对原油价格来说同样如此。特别是近20年来,大量投机资金的涌入导致原油市场暴涨暴跌次数更加频繁。因此,原油市场需要稳定机制。长期以来,欧佩克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原油生产者,扮演着稳定全球原油市场的重要角色,这也是欧佩克成立的初衷,尤其是曾经全球最大的原油生产国沙特,更是原油市场的“机动生产国”。他们通过产量增减有效影响油价波动,使全球原油市场维持相对稳定。尽管如此,从生产国本身利益而言欧佩克更加希望油价保持相对高位,在供需偏紧的市场格局下,国际油价从本世纪初开始持续上涨并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100美元/桶以上。

由于高油价的刺激和技术革命的推动,美国非常规油气大规模发展并成为全球原油新的供应源。供应过剩取代供需偏紧,导致国际油价在2014年中开始暴跌。面对“搅局者”,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因担心失去市场份额,同时也希望通过低油价驱赶这些成本相对较高的非常规原油供应而拒绝减产,实际上是放弃了“机动生产国”的地位,削弱了全球原油市场的稳定机制,导致原油供应愈加泛滥和油价的持续下跌,到2016年年初国际油价一度跌至2009年1月以来的最低值。尽管美国非常规油气规模化生产是引发全球供应充裕的重要原因,但低油价使美国原油产量从2015年中的约960万桶/天的峰值水平下降至2016年中约850万桶/天,美国产量大幅下降对油价形成了有效支撑,避免了国际油价的进一步下跌,实际上扮演了“机动生产国”的角色。然而,与沙特不同的是,美国原油产量减少完全是市场行为,而非政府主动行为,因此发挥效用也相对缓慢。全球原油市场的稳定机制由沙特的主动作为转换成美国市场的缓慢出清,稳定过程相对缓慢。

然而,低油价并没有击垮美国非常规油气,技术突破使其成本持续下降并得以顽强生存。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不减产策略不但未能奏效,反而还使自身的财政压力骤增。在2016年12月初,欧佩克终于做出减产120万桶/天的承诺,俄罗斯等一些非欧佩克产油国也加入减产行列,减产60万桶/天。当市场对美国油气产量保持高位逐渐习以为常时,减产策略有效提振了投资者对原油市场加速再平衡的信心,刺激了油价上涨。从2016年11月中旬市场形成减产预期到12月初欧佩克年度会议正式宣布实施减产,布伦特油价上涨了约20%。实施减产意味着沙特重新回归“机动生产国”行列。尽管减产带来国际油价的回升,但也会刺激美国非常规原油产量上涨,导致供应增加,EIA预计2018年美国原油产量将超过1000万桶/日,从而抑制油价的上升幅度。从沙特为“机动生产国”到美国成为实际意义上的“机动生产国”,再到当前欧佩克产量和美国产量的相互制约,全球原油市场的稳定机制从单一变成双重。不同利益主体间的相互制约令全球原油市场的稳定基础更具保障,从而避免国际油价大幅波动,这是近20个月以来国际油价窄幅波动的根本原因,也表明全球原油市场进入新的稳定发展阶段。

今年下半年,国际油价总体上保持上涨趋势。除了受到欧佩克延长限产期限以及美国因台风导致产量减少外,需求逐步恢复是重要原因。美国石油库存连续下降、我国原油进口保持旺盛都对油价上涨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作为原油消费大国,一直以来美国石油库存都是影响油价波动的重要先行指标;现在,由于油气供给侧革命,美国原油产量甚至出口也成为投资者和市场预期油价波动的重要判断因素。可见,通过掌握供需两侧,美国对全球原油市场的影响在加强,欧佩克的影响因此而减弱。与此同时,美元作为计价货币对油价波动的影响却在降低,今年以来美元指数与油价走势的相关性仅为25%。因此,企图通过改变计价货币规避油价波动和美国影响看来很难行得通。

对我国来说,应该看到我国的原油进口和原油储备也逐渐成为影响油价波动的重要因素。作为全球最大的原油进口国和第二大原油消费国,我国仍然缺少在全球原油定价体系中的影响力,而通过定期发布原油进口和原油储备数据可以成为逐步建立合理影响力的关键步骤。同时,我国也可以利用与美国深化能源合作的历史机遇,在全球原油市场仍处于买方市场的有利时机下,加快健全区域性能源金融交易中心,丰富能源金融产品,不断提升风险规避和价格发现能力。

上周,欧佩克会议决定再次延长减产协议。首次减产带来了约20%的油价增幅,而欧佩克减产幅度仅为3%,减产实际上提高了欧佩克的收益,效果显著。由此来看,延长减产协议是意料之中的事情。然而,随着美国原油产量的持续攀升,以及石油消费旺季的结束,减产效应可能会有所减弱。在双重稳定机制作用下,国际油价很难因为欧佩克延续减产协议而持续攀升。

(作者为泛海研究院能源高级研究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