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城市工作组研究大气重污染成因,将制定治污方案
“2+26”城市工作组研究大气重污染成因,将制定治污方案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2+26”城市“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交流会近日在
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2+26”城市“一市一策”跟踪研究工作交流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8个工作组代表就驻点工作进展及成效和11月4~7日重污染天气分析结果等进行了汇报讨论。
会议首先传达了环境保护部部长李干杰和副部长赵英民的批示,要求各工作组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认真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国务院决策部署,注意长远结合,既要为地方制定科学合理的大气污染防治长期改善方案,更要注重参与重污染天气科学会商、成因分析和快速应对,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建议。
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简称“攻关中心”)成立之后,28个驻点工作组根据“包产到户”的工作研究机制立即分赴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在一线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工作开展以来,驻点科研团队与地方政府在重污染天气应对和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工作形成了良性互动,发挥了其对地方环境管理的科技支撑作用。
截至目前,28个城市已经初步完成了2016年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工作,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当中,攻关中心将持续推进该项工作,使排放清单为各城市大气污染防控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按照要求,工作组将分析28个城市的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工作组根据《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细颗粒物膜采样技术方案》已编制相关采样、实验室分析及数据编码技术规定,10月15日已开始布点采样,并搭建手工监测平台及源解析业务化技术支持平台,已建成17个组分站和11个在线源解析站,升级38个组分站,共109个采样点。
针对11月4~7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污染过程,攻关中心及驻点工作组进行的分析评估认为:“2+26”城市采取应急措施后,主要污染物排放比例下降约20%~30%,其中工业限产减排贡献最大,工业源SO2减排比例达到50%左右。峰值浓度相比以往较低,体现了应急联动效果。硝酸盐在PM2.5中占比最高,说明了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区域内工业、柴油车及部分地区采暖等是主要原因。
下一步,驻点工作组将继续加强科技攻关,研究大气重污染成因,制定有针对性的治理大气污染成套方案,为政府科学施策、精准施策提供技术支撑。
上一篇:短期内动力煤价格继续承压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