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资讯

买家增多供应过剩长协气江湖生存不易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7-11-07 17:35:40
热度:

买家增多供应过剩长协气江湖生存不易几年前,作为中国仅有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商,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签署了大规模的长期液化天然气合同,以确保未来的供应。然而,随着液化天然气全球产量和需

几年前,作为中国仅有的液化天然气进口商,中石油、中海油和中石化签署了大规模的长期液化天然气合同,以确保未来的供应。然而,随着液化天然气全球产量和需求的变化,市场也正在发生变化。全球液化天然气供应的竞争正在加剧,这意味着几年前签订的合同在今天看来十分昂贵,现货液化天然气价格如今和长协价格相比更低。

同时,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已放开。新兴的买家,如九丰、新奥集团和北京燃气,正在充分利用较低的液化天然气的价格进入买方市场。长协的高价、低于预期的需求,新买手的入市,将使石油央企的商业模式面临挑战。不过,石油央企所签的液化天然气合同不一样,市场份额也不一样。因此,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来应对其面临的独特挑战。

中海油:稀释高价资源池

中海油在浙江省和广东省的液化天然气进口业务都面临新买家的激烈竞争。新奥能源已经签署了三份合约共计每年143万吨,其在浙江的接收站将于2018年投入运营。同样,九丰签署了两份合约,共计每年110万吨,也已经在争夺广东市场。这些新买家所签约的合同可以向终端用户提供较低价格的天然气。

价格差异促使中海油依赖现货市场,用低价现货来稀释其高价的资源池。2016年,中海油只从其持股的上游项目中进口了两船现货。但在2017年,公司开始积极执行该策略,并于今年5月底之前进口了20船现货。购买低价的现货液化天然气来稀释高价资源池的策略也非常有效。根据测算,中海油通过采取该策略能够将进口液化天然气月平均成本降低近10%。

中石油:冬季依赖现货气

中石油是三大石油央企中唯一一家没有合约气过剩的。其2016年实际进口量已超出其年度合约量,它的现货液化天然气购买量占其液化天然气进口总量的近30%。

中石油拥有的接收站中有2/3位于华北,其市场需求的季节性非常强。冬季,该公司进口大量现货液化天然气。也许是卡塔尔天然气公司不愿意在不涨价的前提下提供额外的冬季供应,所以尽管冬季现货价格高,中石油也需要在冬季购买现货液化天然气,来满足市场需求。

除此之外,中石油陕京四线将在今年10月投入运营,进入该地区的管道气输送能力将新增250亿立方米,中石油将能够在华北加大管道气输送量。此外,计划新增的存储能力开始进行建设,连接俄罗斯的天然气管道也将于2019年底开始运行,这意味着中石油和北京燃气对冬季现货液化天然气的依赖可能是暂时的。中石油也可能因此不再签约新的长期液化天然气合约。

中石化:面临市场销售困难

2016年,中石化是三桶油中合约气过剩最严重的公司。中石化目前拥有两个长协,分别是跟APLNG和PNG。它采取的策略是转卖或者跟供应商谈判降低澳大利亚液化天然气项目的供应量。尽管与其他两家石油央企相比,中石化的合约总量较低,但其接收站的位置使得它在中国市场销售液化天然气较为困难。

中石化的接收站所在的市场规模较小,特别是在广西区,天然气市场总体规模小于20亿立方米;天然气在该区居民和商业部门的渗透率也几乎处于全国垫底。相比之下,青岛接收站则处于一个更有机会的市场。山东省现在就有9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求,当地政府还计划到2020年底需求翻三倍。

由于青岛接收站的接收能力接近饱和,广西接收站所处市场消费量较小,因而中石化无法销售其全部合同量。2016年,中石化转卖了大多数的APLNG合同气,合同量为400万吨,但仅仅进口了160万吨。

未来:合约气面临挑战

2017年以来,我国液化天然气需求有一定增长。国家发改委最新消息称,1~9月国内天然气消费量同比增长18.4%。但到2018年年底,中国仍需消化新增的1500万吨的液化天然气长协量。这个新增量相当于2016年全年进口量的55%。随着液化天然气现货价格预期仍低于与油价挂钩的长协价格,估计石油央企仍将继续增加液化天然气的现货购买,以降低总体成本。由于新买家能够获得更廉价的液化天然气供应,石油央企所面临的挑战也将日渐严峻。

务实的卖家可能会对合同量里照付不议以上的量选择以打折的方式(接近当前现货价格)出售给石油央企。如果来自昂贵合同量的压力减小,石油央企就可以将重心放在增加销量,从而减缓利润下跌。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