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优秀企业到罪魁祸再到世界500强,旭化成靠锂电池隔膜站起来
从优秀企业到罪魁祸再到世界500强,旭化成靠锂电池隔膜站起来 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文丨华商韬略 吴 锐 2019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学院金碧辉煌的颁奖大厅内,71岁的日
迷途知返,善莫大焉。
文丨华商韬略 吴 锐
2019年10月10日,瑞典皇家学院金碧辉煌的颁奖大厅内,71岁的日本科学家吉野彰听到自己被颁奖嘉宾提名时,难掩激动的心情。
吉野彰从1981年开始研究可充电锂电池,一晃38年过去了。凭借在该领域的贡献,他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长年付出终于修得正果。
更为特殊的是,吉野彰是以企业研究员的身份获奖,他所在的日本企业旭化成——一家隐秘的世界500强公司,也因此获得史无前例的曝光。
【从优秀企业到罪魁祸首】
如今的旭化成,已是年营收24000亿日元(约合1341亿元人民币)、利润率不低于10%的世界500强企业,虽隐匿于公众视野,却是一家在全球产业链掌握多项核心技术的高科技化工企业。
它是世界最大的5家滤膜制造企业之一。世界上很多净水厂都在使用它的滤膜来净化水资源。它也是日本最大的医用透析器(人工肾)制造商,占据日本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同时,它还是锂电池产业的肇始者之一,为全球四大锂电池隔膜巨头之一。
凭借这些核心技术和产品,旭化成在世界化工、医药、电子等多条产业链上游都拥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1922年成立之初,它还只是一家生产人造丝的小企业。
旭化成的创始人野口遵,1873年出生于日本石川县的士族家庭。他毕业于帝国大学(现东京大学)电气工程系,年轻时就是位精力旺盛的创业者,并创立过多家公司。
1922年,野口遵创立了旭化成的前身——旭绢织株式会社,起初主要生产以天然纤维为原料的人造丝,后来陆续将业务扩展到生产化肥、炸药等产品。
到1940年,旭化成的净营收已达5600万日元,为当地优秀企业。
1944年,二战结束的前一年,野口遵因病去世。临终前,他将自己的财富几乎全都捐赠给了教育、科研领域,并解脱式地对身边的朋友说道:
“我终于从三十年的梦中醒来,见到了日出。”
野口遵的无私原本可以让他在身后留下美名,但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他声名狼藉。
50年代,日本政府认为发展中国家将凭借更廉价的劳动力,在纺织品等轻工业市场上与其竞争,于是决定推动产业转型,并鼓励企业发展重化工产业。
在这个大背景下,旭化成将自己的发展重心转向了生产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等产品,并快速转变成一家重化工企业,直到当时轰动世界的污染事件——“水俣病事件”发生。
▲电影《水俣病》剧照
日本水俣湾地区的居民,最早从1956年就开始不断出现怪病。轻者步履蹒跚、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日本政府对怪病的调查持续了10余年,直到70年代初才确定,罪魁祸首是当地化工企业向海水中排放的含汞污水。然而,直到调查结论问世,该企业都还在排放这种污水。
而水俣湾污染的肇事者——“日本氮肥株式会社”,正是由野口遵于1908年创建,也是与旭化成属于同一财团的兄弟企业。
早已去世的野口遵因此声誉遭受重创,不仅被追讨为灾难的罪魁祸首,还被描绘成黑心资本家。
同样由野口遵创建,同样污染环境的重化工企业旭化成,也迎来至暗时刻。
【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来】
巨大的舆论压力之下,旭化成开始求变,努力挽回自己和创始人日渐崩塌的形象。当时的日美贸易摩擦,让日本出口合成纤维受到限制,也进一步坚定了旭化成加快转型升级的决心。
一场“救赎”般的变革,由此开启。
旭化成的转型策略可归纳为,从问题制造者向问题解决者转变,核心是加大科技领域投入力度,努力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型,并在经营上实现180度急转弯:
从高污染的重化工,向解决污染的环保、医药健康领域进军。
一组数字可以看出这场转变之迅疾。1973年,旭化成申请的专利数量是290件,但到1974年,这一数字已迅速猛增到1183件,且其中多数是与环保、健康相关的发明专利。
这一持续转型,不但让旭化成从一家污染企业,逐渐转变成了一家关注环保和人类健康的高科技化工企业,而且持续在新型高分子材料、人工肾脏、医药试剂、合成树脂、锂电材料、工业滤膜等多个高技术领域攻坚突破,直到成为世界顶级技术企业,也依然创新不止。
旭化成破除自己污染形象的第一个重要项目是,应一些日本汽车大厂的要求,进行汽车涂料回收设备的研发工作,而这项研究,对汽车产业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有巨大贡献。
汽车涂料回收,关键是要滤掉杂质。为尽快摆脱污染事件的牵连,旭化成上下一心地投入该项目研究之中,并很好地利用自己在纤维织物领域的优势,成功研制出了能有效过滤杂质、回收电镀材料的Microza滤膜,并打破美国等外商企业在这一市场的垄断。
到80年代,该滤膜已占据日本80%的市场,并且凭借持续研发迭代升级,进一步应用到医疗用纯水、半导体用超纯水的过滤生产中。
如今,旭化成的Microza滤膜还被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再生,以及海水淡化等领域。Microza滤膜和其他五家知名企业的滤膜已垄断了全球80%的市场。
曾经,野口遵创建的氮肥企业污染了江河湖海,如今,Microza滤膜则可以通过净化工业污水,为人类带来纯净的再生水。旭化成也算是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站起。
旭化成为自己正名的努力,还包括在医药健康领域的贡献。
野口遵在70年代被认为是完全不顾民众健康,把老百姓当做牲口看待的恶魔。在进军医药领域后,旭化成则提出了“为全球大众的生命与生活做贡献”的口号。
早在1974年,旭化成就在全球率先研制出了使用铜氨人造丝制作的透析器,如今其已凭借稳定安全的特点,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占领日本30%的市场,是日本最大的透析器供应商。
当年水俣病患者所需的核心救治设备,就包括透析器。而旭化成在透析器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研发了用于输血过滤的过滤器Sepacell,已经在全球销售了3亿个;用于过滤病毒的过滤器Planova,在如今的全球新冠疫苗生产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病毒过滤器Planova 来源:旭化成官网
旭化成的锂电池故事,则从1981年开始。当年,公司决定进军电子领域,吉野彰也是从此开始了锂电池研究,并最终凭借对锂电池隔膜的创新研发名垂青史。
锂电池隔膜是锂电池四大核心材料之一,其主要功能是将电池的正负两极隔绝,防止两极接触短路,同时隔膜要能允许电解液中的载流离子通过,起到导电通容的作用。
锂电池隔膜对于锂电池产品的安全和使用寿命来说至关重要。
旭化成目前所掌握的锂电隔膜湿法生产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也是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并与美国Celgard公司、日本东燃、韩国SKI共同占据全球锂电池隔膜约45%的市场份额。
此外,旭化成在药物生产、建筑材料等领域,也都拥有大量专利。
【持续科研投入造就核心优势】
回顾旭化成的成长历史,一个核心要素对它的快速发展至关重要。
这就是在研发上的持续高强度投入,尤其是在基础研究领域,即便坐10年冷板凳,也依然不达目标不罢休。
即便成为世界500强企业,旭化成的研究经费也依然占到销售额的4%以上,而其很多科研项目所花费的时间,也都在5到10年以上。
吉野彰的锂电池研发,就是旭化成舍得下血本的一个典型例证。
吉野彰1948年1月出生于日本大阪,大学就读于诞生了多位诺贝尔奖科学家的京都大学。
当他开始锂电池研究时,市场上已经有不少锂电池产品了,但都存在致命缺陷——不能充电。因为当时的锂电池电极材料,充电时非常不稳定,极易自燃、爆炸。
全球锂电池鼻祖加拿大公司Moli,就是因为生产的锂电池时起火爆炸而最终破产。
吉野彰从一开始就明确了研究目标:找到一种新材料来充当锂电池的电极,以确保电池在充电或者各种极端情况下稳定安全。
其研究过程充满挑战,爱迪生做了6000多次试验,才找到一种不易被烧断的材料做灯丝,而吉野彰事后回顾:“试验成功的概率只有百万分之一,有如彩票中大奖。”
吉野彰的成功可分三个阶段,首先是用5年时间,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成功地研发并证明了用钴酸锂(含有锂离子的金属氧化物)做正极、碳素纤维做负极是可行的;接着再用5年,对自己发明的可充电锂电池进行技术改进,包括对锂电池隔膜技术进行改进,进而为更安全的可充电锂电池打下量产基础。
▲锂电池隔膜
但这还不算真正的成功。此后,吉野彰又再用了差不多5年,会同与他一起获得诺贝尔化学奖的美籍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以及索尼公司一起合作,对锂电池进行商业化开发。
前后15年,才见到研发的效益,而且一路上都是对锂电池产业的质疑、反对,更有此前同行失败的阴影相随,但旭化成却始终没有被外界舆论干扰,反而持续增加投入,对基础研究的执着与毅力可见一斑。
愿意承受风险,始终保持定力,甘愿长年坐冷板凳来实现技术突破,这也是很多日本企业从80年代后期开始共同的一个特点。不论经济大环境如何,日本多数企业的科研费用都是尽量保障并有所增长的,即便是90年股市大跌也是如此。
【集中力量办大事】
旭化成以及更多日本科技企业的成长与成功,也和日本政府的产业引导与扶持密不可分。
日本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对产业发展的干预作用也一直是举足轻重的。
而细究日本政府对本国科技产业的支持,强调推动企业间的协同,强调形成合力去集中力量办大事,是非常鲜明的特征,也是被证明为相当有成效的一种手段。
日本政府于1972年成立了“中小企业委员会”,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促进中小企业的研发合作,并在后来成为了帮助日本企业,特别是拉动中小企业研发与产业协同的重要平台。
1980年,日本政府正式提出“科技立国”的主导方针,并在随后相继出台了《顺利实施基础技术研究法》《促进开发高等技术工业地区法》《创造性科学技术推进制度》等法规。这些法规进一步促进了日本官、产、学各方的科研力量合作开展研发。
尤为突出的是,日本政府除了从信贷、税收、财政补贴等方面给予企业优惠,帮助企业壮大科研力量,还热衷扮演产业协同的组织者角色,推动相互竞争的本国企业形成合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攻克重大科技难题并提升本国产业的整体水平。
日本半导体行业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日本政府牵头、联合企业攻关的成果。
其中的典型案例是,组织富士通、日本电气、日立、东芝、三菱电机这五大计算机公司,分别派出研究人员与日本通产省下属研究所,共同组建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组合”,联合对抗当时世界最大的计算机公司IBM,在半导体技术上集中兵力突围。
旭化成在科技上的成就,相当程度上也是受惠于这样的大环境,尤其是产业上下游的协同。从最早期的汽车涂料研发,到后来的锂电池,都是和本国企业紧密协同的成就。
以锂电池为例,即便独家掌握了可充电锂电池的专利技术,并具备单独开发产品攻占市场的条件,旭化成也没有走单打独斗的道路,而是在坚持核心技术路线的同时,选择了与同行索尼进行合作,来推动可充锂电池的商业化。而索尼同样从事锂电池研究,并有着丰富终端产品经验。
后来的发展证明,旭化成的这一选择是明智的。它不但借助索尼强大的终端网络快速培育并壮大了锂电池市场,让自己的发明更好地商业化,而且通过专注研发关键材料,在整个锂电池材料领域持续保持领先,即使索尼的产品优势不再,旭化成的材料优势依然不断巩固和提升。
直到今天,日本也依然延续着这种集中力量科技攻关与产业拓展的道路。
2005年,日本政府出台了《新连携支援制度》,进一步以财政补贴和低息贷款的方式来支持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开展合作,并严格制定了上述企业的门槛。
比如,申请合作企业必须有至少一家是拥有专利技术的核心骨干企业,并且申报项目必须是得到经济产业局认定的具备新规性和市场性的项目。
紫园公司和高慧公司这两家日本中小企业就是成功案例之一。
它们分别拥有蓄电池活化液和蓄电池改良制造的专利技术。在新连携政策的支持下,它们同名古屋工业大学合作,开发出了把废弃铅蓄电池转化为再生蓄电池的新技术,抢占了自身在该领域的技术制高点。
对比起来,中国企业在研发合作以及合力推动研发成果的商业化等领域,无论是政府的整合协同,还是企业自发的合作精神,都依然有巨大的提升空间。
而在重大科技领域,这种集中力量办大事所产生的合力,对本国产业形成国际产业竞争力,往往是不可或缺的。
【参考资料】
[1]《“日本锂电池之父”终获诺奖》世界文化
[2]《旭化成:坚持创新理念》中国石化
[3]《基于专利信息的旭化成株式会社可视化研究》现代盐化工
[4]《战后日本科技创新能力演变及其构建机制研究》科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5]《锂电诺奖与科学精神》大学化学
——END——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
圆柱锂电池和方形锂电池的区别对比2021-11-02
-
奔驰入门级电动车型将改用磷酸锂电池,售价将大幅度下降?2021-11-02
-
长虹能源或成隐形冠军,锂电池成为行业最大黑马?2021-11-02
-
宁德时代明年将为特斯拉提供45GWh磷酸铁锂电池2021-10-29
-
特斯拉预订45GWh磷酸铁锂电池!2021-10-29
-
70%锂电池起火事故,源于软包电芯!2021-10-29
-
恩捷、中材与星源各怀绝技“激战”江湖,锂电池隔膜三巨头问谁能笑傲群雄?2021-10-29
-
韩国七成锂电池起火事故源于软包电芯2021-10-29
-
昔日全球第一发力,容量提升50%、成本降低56%的锂电池来了!2021-10-28
-
磷酸铁锂电池的拆解回收方式有哪些?2021-10-28
-
硬刚特斯拉?奔驰将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其电动汽车售价或大幅降低2021-10-28
-
豪华汽车品牌梅赛德斯-奔驰向磷酸铁锂电池抛来橄榄枝!2021-10-28
-
奔驰宣布使用磷酸铁锂电池!2021-10-27
-
锂电池龙头企业正在大规模导入天然石墨2021-10-26
-
天然石墨拉开抢夺帷幕,锂电池龙头大规模导入,年尾最强风口要来?2021-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