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网

AI时代 我们到底需要哪种“大脑”?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19-05-28 20:56:21
热度:167

AI时代 我们到底需要哪种“大脑”?随着AI技术的一步步普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XX大脑”正在进入量贩式时代。AI作为一个范围较大的代指,其中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结构。

随着AI技术的一步步普及,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XX大脑”正在进入量贩式时代。

AI作为一个范围较大的代指,其中包含着一系列复杂的结构。从大类上可以分出算法工具、数据资源和软硬件算力支持三个角度。其中又包含着图像识别、数据挖掘、云计算大量细分技术。如此看来,AI确实很像一颗大脑,各个部件有着不同功能。正因为AI结构复杂,科技企业在进行输出时,非常喜欢将一系列技术、工具以及其他资源整合成通俗易懂的“大脑”概念,整体向开发者、生态合作伙伴以及应用者开放。

于是,我们可以看见自从2017年以来,各式“大脑”井喷式出现,有阿里的阿里云ET城市大脑、百度的百度大脑、腾讯的腾讯超级大脑,BAT集体下场之后,其他专注于各自领域的科技企业也开始加入,360推出了安全大脑、浪潮推出了浪潮元脑、新华三推出了新华三数字大脑等等。

在这种“百脑齐放”的情景之下,AI大脑们面临着怎样的竞争状况,何种类型的AI大脑更容易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已经成为了一个有趣的命题。

为量贩大脑们重新分类

“XX大脑”虽然数量巨大,可各自的定义和功能定位却不甚相同。在探索AI大脑的产业竞争状况之前,我们可以大致将AI大脑从定位上分为以下几个类别。

产品整合型。代表产品:阿里云ET城市大脑

对于阿里云ET城市大脑这类产品来说,他们所锚定的领域更加细分化,不断深入到医疗、环境以及各个城市中去。场景越深入,这些产品与应用者之间的距离就更加接近。这也意味着阿里云ET城市大脑这类产品正在越来越多越过开发者环节,将算法、计算力甚至数据资源打包整合,向应用者提供零门槛、高整合度的解决方案,让应用者可以即拿即用。

平台输出型。代表产品:百度大脑

比起直接面对应用层面的产品整合型,也有很多产品选择介入中间层甚至更底层。百度大脑就是如此,将深度学习框架、自动机器学习开发工具、语音图像技术等等AI落地中不同流程所需要的工具开放在平台之中,方便不同规模、不同领域的开发者将其利用起来。换句话说,平台输出型AI大脑如同一条高速公路,赋能开发者让AI技术更快到达终点站。

垂直功能型。代表产品:360安全大脑

产品整合型和平台输出型的AI大脑,大多兼顾着全领域的AI场景。但目前逐渐出现了一些与之不同的产品,只专注于安全、计算或云服务等等某一垂直功能。360的360安全大脑就是其中一个典型案例。自从2018年首次提出360安全大脑的概念以来,迄今为止已经推出了一系列相关的策略和产品,规划出了家庭安全大脑-城市安全大脑-国家安全大脑的“安全大脑生态”。通过软件算法和智能硬件的组合,来专注解决一切与安全相关的问题。

轨迹交叠:AI大脑们的前途都是一片光明吗?

这几类产品看似有着明晰的区分,但在当今的技术产业发展大背景下,各自的发展轨迹也会有交互重叠,甚至彼此之间产生竞争。

首先,整个技术产业所面临的一个共有问题,就是开发人才的紧缺。

在第二十届的AI人才高交会上,AI专业应届生已经从50万年薪拔高到了80万。在“大脑多开发者少”的前提之下,平台开放型大脑扶持开发者的成本正在逐渐增高,大脑们不得不打造更加低门槛的工具与碰撞低技术基础的开发者,同时不断给开发生态予补贴。如今我们可以看到百度、腾讯等等企业都在推出诸如“AI训练营”等等孵化计划,以便在开发生态中跑马圈地。

其次,产业应用场景中的竞争也会愈演愈烈。

目前看来,阿里ET城市大脑将目标直接放在了应用场景之上,而平台开放型大脑则更多关注开发者。可实际上,开发者们的最终目标同样也是应用场景。即使绕行,这两种类型的大脑在应用场景层面也有不少重叠,恐怕最后终有一战。

而这两者会产生竞争的原因,其实还在于变现途径之上。

在目前的趋势中,大多数AI大脑选择的变现方式是通过图像、语音等等技术的API接口调用和云服务进行收费。可随着AI技术门槛不断降低,算法技术本身的价值只会愈发低廉。AI大脑们仅仅依靠云计算资源进行变现是绝不足够的,恐怕还要对AI大脑背后的企业生态加以更多依赖。

从未来发展前景看来,平台输出型和产品整合型大脑无疑站在了一条更加拥挤的赛道之上,长远来看并不乐观。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