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河北省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来源:节能环保网
时间:2024-08-26 09:30:01
热度:

2024年08月26日关于《河北省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最新消息:为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规范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污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河北省司法厅8鳄鱼23日发布《河北省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

为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规范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污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河北省司法厅8鳄鱼23日发布《河北省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详情如下:

河北省司法厅关于《河北省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告

为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规范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污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现就《河北省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欢迎社会各界积极参与讨论研究,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有关单位和人士可以在2024年9月23日前,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录河北省司法厅网站(网址://sft.hebei.gov.cn/),点击首页上方“立法意见征集”栏目提出意见。

2.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hbsftlfyc@163.com

3.通过传真方式将意见发送至:0311-66037601

4.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邮寄至:石家庄市桥西区城角街611号河北省司法厅立法一处(邮编:050081),并请在信封上注明“省政府规章反馈意见”字样。

河北省司法厅

2024年8月23日

河北省排污许可管理办法(草案)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加强排污许可管理,规范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排污行为,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排污许可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审批、执行以及与排污许可相关的监督管理等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根据污染物的产生量、排放量、对环境的影响程度等因素,依法对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和登记管理。

依法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和简化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单位),应当依照有关规定取得排污许可证;未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不得排放污染物。

依法实行排污登记管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以下称排污登记单位),应当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进行排污登记。

实行排污许可重点管理、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具体范围,依照固定污染源排污许可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执行。实行排污登记管理的排污登记单位具体范围,依照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条本省依法对排污单位排放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噪声等实行综合许可管理。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排污许可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省、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排污许可审批权限的部门(以下称审批部门)负责排污许可证的审批工作。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排污许可省级、市级分级审批管理目录。

第七条排污单位应当在排污行为发生之前,向其生产经营场所所在地审批部门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

海洋工程排污单位的排污许可管理,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八条审批部门收到排污单位提交的申请材料后,应当按照规定审查和现场核查。

对于首次申请或者因涉及改(扩)建建设项目、污染物排放去向变化、排放口数量增加而重新申请排污许可证时,审批部门开展现场核查的,应当重点核查生产设施、污染防治设施以及排放口等信息与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的一致性。

审批部门可以组织技术机构对排污许可证申请材料进行技术评估,并承担相应费用。

第九条审批部门应当在法定审批期限内作出审批决定,对符合条件的颁发排污许可证;对不符合条件的应当出具不予许可决定书,并书面告知排污单位不予许可的理由。

第十条审批部门应当优化服务,公开办事指南,加强直接面向排污单位的法律法规政策等信息推送、发布和解读,强化排污许可证的申请辅导,及时为排污单位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

第十一条排污许可证由正本和副本构成,依法记载排污单位应当遵守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要求。

法律法规规定的排污单位应当遵守的大气污染物、水污染物、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噪声等控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重污染天气等特殊时段禁止或者限制污染物排放的要求,以及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的控制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土壤污染隐患排查、自行监测等要求,应当在排污许可证副本中记载。

第十二条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届满需要继续排放污染物的,或者在排污许可证有效期内存在重新申请、变更、调整排污许可证情形的,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向审批部门提出申请。

排污单位适用的污染物排放标准、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要求发生变化,需要对排污许可证进行变更的,审批部门应当在标准生效之前和总量控制指标变化后依法对排污许可证相应事项进行变更。

排污单位因排污权交易变更排污权的,应当向审批部门报告排污权出让、受让情况,申请变更排污许可证相应事项。

第十三条排污登记单位应当在实际排污行为发生之前,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填报排污登记表,生成的登记编号和回执由排污登记单位自行留存。

排污登记表应当记载排污登记单位基本信息、污染物排放去向、执行的污染物排放标准以及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信息。

排污登记信息发生变动的,排污登记单位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变更登记。

第十四条符合应当注销排污许可证情形的,由审批部门依法办理注销手续;符合可以依法撤销排污许可证情形的,由审批部门撤销排污许可证。注销或者撤销排污许可证,由审批部门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告。

排污登记单位因关闭等原因不再排污的,或者因生产和排污情况发生变化等原因不再适用排污登记管理的,应当及时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注销排污登记表。

第十五条排污许可证的申请、受理、审查、审批决定、变更、调整、延续、注销、撤销、信息公开等事项,应当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办理。排污单位申请取得排污许可证的,也可以通过信函等方式提交书面申请。

排污登记表的登记、变更、注销等事项应当通过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办理。

第十六条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经批准后依法申请排污许可。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采用的生产工艺或者防治污染、防止生态破坏的措施发生重大变动的,排污单位应当依法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并经批准后,再依据新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申请排污许可;建设项目有变化且未发生重大变动的,将实际变化情况纳入排污许可管理。

建设项目实施分期建设但未发生重大变动且符合产业准入政策的,可以依据实际建设进度申请排污许可证。

第十七条排污单位应当遵守排污许可证规定,严格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健全环境管理制度,按照生态环境管理要求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

排污单位应当依法开展自行监测、记录并保存环境管理台账、向审批部门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如实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公开污染物排放信息,并对相关数据、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负责。

排污登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有关规定运行和维护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规范化排放口,落实排污主体责任,控制污染物排放。

第十八条排污单位应当自取得排污许可证之日起六个月内,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设置污染物排放口二维码标志牌。

第十九条审批部门应当加强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管理。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对排污许可证审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制定排污许可证发证质量核查计划,依托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按照相关技术规范要求对排污许可证记载内容的完整性、规范性及与实际情况的一致性等开展排污许可证质量核查。

省人民政府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对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部门核发的排污许可证进行复核,发现存在重大质量问题的,给予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部门通报,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审批部门应当及时整改。

第二十条排污单位应当按照排污许可证规定的内容、频次和时间要求,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上填报、提交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如实报告污染物排放行为、排放浓度、排放量等。

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中报告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可以作为开展年度生态环境统计、重点污染物排放总量考核、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等工作的依据。

排污许可证执行情况应当作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一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排污许可日常管理、环境监测、执法监管联动机制,健全排污单位违法线索发现、问题反馈、督促整改的管理机制,加强与排污许可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共享、线索移交和通报反馈。

第二十二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排污许可的事中事后监管,将排污许可证和排污登记信息纳入执法监管数据库,将排污许可执法检查纳入生态环境执法年度计划,加强对排污许可证记载事项的清单式执法检查,重点检查排放口规范化建设、污染物排放浓度和排放量、污染防治设施运行和维护、无组织排放控制等落实情况。监督检查情况应当记入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

对未取得排污许可证排放污染物、不按照排污许可证要求排放污染物、未按规定填报排污登记表等违反排污许可管理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第二十三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定期组织开展排污许可证执行报告的检查,重点检查排污单位提交执行报告的及时性、报告内容的完整性、排污行为的合规性以及各项管理要求的落实等情况。

第二十四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组织对排污单位自行监测落实情况的技术检查、年度重点污染物实际排放量核算的技术核查,根据工作需要可以开展执法监测。

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排污单位存在自行监测各项要求落实不到位、超过许可排放浓度或者许可排放量排放污染物、篡改或者伪造监测数据等违法行为的,依法进行处理。

第二十五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或者行政审批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技术机构承担排污许可证核发、质量核查等工作提供技术服务。

接受委托的技术机构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标准规范,科学、独立、客观、公正开展相关工作并对其结论负责。

技术机构不得向排污单位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六条鼓励社会公众、新闻媒体等依法对排污单位和排污登记单位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督。任何单位和个人对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均有权向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举报。接受举报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依法调查处理,按照有关规定反馈调查结果,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二十七条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排污许可管理标杆指标体系,树立排污许可管理标杆企业,并按照有关规定纳入生态环境监管执法正面清单。

第二十八条在排污许可审批或者监督管理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应当实施重点管理或者简化管理的排污单位,擅自降低为登记管理的,生态环境主管部门应当注销排污登记表,责令其改正,并依法进行处理。

第三十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法律法规对法律责任已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一条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生产经营者涉及国家秘密的,其排污许可、监督管理等应当遵守保密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二条本办法自年月日起施行。

  1.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公布2024年度山东省绿色制造单位名单
    2024-08-23
  2. 事关“3060”目标,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发表重要讲话
    2024-08-22
  3.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汽修行业污染防治手册》
    2024-08-22
  4. 生态环境部公示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公示稿)
    2024-08-22
  5. 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征求《清查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指南》意见!
    2024-08-22
  6. 江苏省2023年度生态环境科技成果助力绿色低碳环保产业十大典型案例及提名表扬案例
    2024-08-22
  7. 生态环境部发布2023年《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固体废物和土壤污染防治领域)》!
    2024-08-22
  8. 湖南省发布2023年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评选结果
    2024-08-22
  9. 《2024年武汉市生态环境保护先进适用技术指导目录》公示
    2024-08-22
  10. 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火电(二次征求意见稿)》!
    2024-08-22
  11. 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钢铁工业(征求意见稿)》!
    2024-08-22
  12. 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汽车制造业(征求意见稿)》!
    2024-08-22
  13. 生态环境部发布《固定污染源废气 一氧化碳和氯化氢连续监测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
    2024-08-22
  14. 生态环境部发布《排污许可证申请与核发技术规范 锅炉(征求意见稿))》!
    2024-08-22
  15. 生态环境部发布《水质 水温的测定 传感器法(征求意见稿)》!
    2024-08-22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