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实施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行动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

来源: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网
时间:2023-08-25 15:01:20
热度:

实施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行动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长株潭

湖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在长株潭地区实施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行动,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抓好湘江流域保护与治理,提升绿心生态价值。

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要继续抓下去,抓出更大成效”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进长株潭都市圈打造全国重要增长极,现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行动目标

加快构建错位发展、优势互补、协同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提升产业集中度和配套率;推动形成联环成网的综合交通体系和便捷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促进公共服务同城共享,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逐步推动教育、医疗等领域优质资源延伸覆盖,推进政务服务政策协同、数据共享、业务通办;强化生态环境协同治理,使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

到2025年,长株潭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5万亿元,常住人口达到1750万,城镇化率达到80%。千亿产业集群总数突破15个,基本实现“一小时通勤圈”,物流总费用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低于13%,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86.4%以上,湘江干流长株潭段水质稳定在Ⅱ类,绿心核心区域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形成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二、行动举措

(一)实施产业创新协力协同行动

1. 引导产业差异化布局。推动构建定位清晰、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格局。长沙,持续提升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国家新一代自主安全计算系统产业集群,力争产值过两千亿元;加快推动先进储能材料、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争创国家级产业集群,着力打造全国领先的音视频产业集群,积极布局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株洲,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向世界级产业集群跃升;发展壮大中小航空发动机国家级产业集群,力争产值过千亿元;积极争取先进硬质材料及工具、先进陶瓷等产业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北斗应用、电力新能源与装备制造、高分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湘潭,推动精品钢材及新材料、先进电传动及风电装备产业创建国家级产业集群,加快发展汽车及零部件、能源装备、海洋装备、军工等特色产业。加快推动其他市州优势特色产业与长株潭产业联动发展。

2. 促进产业配套协作。以产业园区为空间载体,引导构建梯次分布、链式配套、紧密协作的产业协同体系。提升长沙经开区、长沙高新区、株洲高新区、湘潭经开区等国家级园区主导产业集聚度,依托龙头企业、链主企业组建优势特色产业联盟,实施“强链补链延链”行动,增强产业带动力。支持宁乡高新区、醴陵经开区、湘潭天易经开区等园区提升对主导产业的配套能力,推广雨花经开区(韶山)智能制造产业园模式,共建一批“飞地”“托管”产业园。在长株潭周边区域布局建设一批就近配套的特色专业园区。

3. 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共建。制定实施新一轮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创建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加快构建与优势特色产业相匹配的国家创新平台体系,重点推进“四大实验室”实体化运行,按节点完成“四个重大科学装置”建设。加快建设湘江科学城,启动湖南大学科创港等首开项目。支持中车株机等创新龙头企业创建全国重点实验室,联合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到2025年,新增高水平国家级创新平台15个以上;“4+4科创工程”集聚4000人以上科研团队,累计攻克关键核心技术400项以上。

4. 构建产业协同推进机制。以“省统筹、市配合”的方式建立“八个一”推进机制:制定一本长株潭一体化产业发展指导目录;编制一张产业数字地图;出台一揽子功能性产业政策;组建一个园区联盟;建立统一的招商服务平台;组织开展统一的重大招商活动;打造一批产业共同品牌;启动实施优化长株潭一体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

(二)实施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行动

5. 推进融城干道建设。重点打通城际干道的“梗阻”“断头”部分,到2025年,完成7条共50公里融城干道建设。建成长沙湘江大道—湘潭滨江路,提升湘江东岸滨江景观,缓解芙蓉大道交通压力;建成长沙新韶山路—湘潭昭山大道,打通湘潭至长沙汽车南站的快速通道;建成长沙红旗路南延段,打通株洲至长沙高铁南站快速通道;建成湘潭白云路东延线—长沙潇湘大道,依托暮坪湘江特大桥,打通湘潭九华与长沙南部融城片区的快速通道;建成湘潭昭云大道—株洲云峰大道,打通长株潭中心区域的东西向快速通道;建成株洲新马南路—湘潭云龙东路,增加株洲高新区和湘潭天易经开区的快速通道;建成长沙白庭路—湘潭银盖路,增加湘潭与湘江新区的快速通道。

6. 加快建设轨道上的长株潭。落实长株潭都市圈多层次轨道交通规划,重点推进3条共177公里轨道交通建设。加快长株潭主城区快速轨道交通环线建设,开工建设长株城际铁路。加强主城区与周边城镇联动,开工建设长宁、长浏市域(郊)铁路。

7. 完善高速公路网。加密长株潭高速公路网,重点推进6条共418公里高速公路建设。建设许广高速茶亭互通至长沙绕城高速公路,增加至岳阳的北向通道;建设浏阳至江背高速公路,增加至江西的东向通道;建设京港澳高速长沙广福至株洲王十万(朱亭)段扩容工程,畅通南北交通大动脉。争取开工建设浏阳沙市至宁乡(长沙北横高速)、株洲至韶山(长沙南横高速)、宁韶高速南延线项目,构建长株潭“日字型”高速公路大环线。

8. 打造“零距离换乘”交通枢纽。高标准建设长沙机场综合交通换乘中心,打造民航、高铁、轨道、公交无缝衔接的门户枢纽。完善提升长沙南站、长沙西站、株洲西站、湘潭北站的换乘能力,打造高铁、轨道、公交无缝衔接的重要枢纽,重点推进长沙西站与长沙地铁2号线等顺畅换乘。强化城际铁路、地铁、汽车客运站等一般枢纽,加强与公交、停车系统接驳,重点推进城铁先锋站与长沙地铁1号线中信广场站无缝换乘,优化加密城际铁路站点公交车次。

9. 提升水运体系航运能力。畅通“一主两支”水运通道,加快建设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湘江长沙综合枢纽三线船闸工程,争取开工建设涟水、渌水航道,打通湘中水路物流通道,实现湘赣两省水运连通。加快建设长沙港、株洲港、湘潭港,完成湘阴虞公港一期工程4个泊位建设,构建长株潭岳组合港。补足重点企业港口运力需求,推进湘潭宽厚板码头二期工程、株洲大唐华银煤电项目配套码头工程等项目。

10. 构建高效联通物流网。以强基、补链、降本为目标,加快构建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长株潭现代物流体系。做强国际物流通道和国家物流枢纽,协同推进国际客货一体航空通道、中欧班列(长沙)、湘粤非铁海联运(株洲)、江海联运(联动城陵矶)、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联动怀化)五大通道建设,以长沙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为依托,联动建设陆港型、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空港型四类物流枢纽。补齐冷链物流和农村物流短板,依托长沙红星、云冷等农产品交易中心,共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构建与产业、园区、重点企业相匹配的物流集疏运体系,建设多式联运示范工程(长沙)和株洲、湘潭公铁水联运等货运系统,完善同城化配送网络体系。

11. 加快建设新型基础设施。建成“宁电入湘”特高压工程。到2025年,电网供电能力突破2000万千瓦。加快公路沿线、居民小区、公共停车场等场所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中心城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1公里。建成5G基站5万座左右,实现5G网络城乡连续覆盖。推动5G在自动驾驶、超高清视频、海量物联网等场景的融合应用,打造5G示范城市群。

(三)实施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行动

12. 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延伸覆盖。优化高校布局结构,新设、升格一批高等学校,推动独立学院稳妥有序转设;组建高校联盟,推动高水平学科共建、同层次学分互认、教学资源和设施设备开放共用。支持长沙优质高中与株洲、湘潭省级示范性高中建立跨区域学校共同体,推动教学管理、课程教学、教师培养共享发展。建立长株潭校长和教师交流培训机制,支持退休名师开展教学和教师培训。

13. 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机制。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搭建校企合作服务平台。支持企业以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为依托,通过中国特色学徒制、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订单班等方式,为职业院校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和就业机会。加快推进长沙职业教育基地和九郎山职业教育科创城建设,协同开展员工培训、教师进修。

14. 推进优质医疗资源均衡化。创建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在融城中心共同打造医学科学高地和大健康产业区。推动省中医附一院岳麓院区、省中医附二院国家中医疫病防治基地、省儿童医院西院区、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等重大项目建成投用,构建广覆盖、高水平的优质医疗一体化服务体系。组建长株潭医疗联合体,加强医务人员培训和基层医疗设施建设。全面开通医保个人账户异地消费凭医保电子凭证直接结算,逐步推进就医“一卡通”。

15. 推进政务服务“跨市通办、一网通办”。推动更多高频事项“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升级长株潭“跨域通办”网上和掌上专区,建设“湘易办”长株潭服务专区,实现100项以上政务服务事项“跨市通办”。推进就业、社保等领域常用证照电子化归集应用,实现200种以上电子证照(证明)互通互认。完善“跨域通办”线下窗口沟通协作机制,强化线下代收代办和多地联办服务能力。

(四)实施生态环境共保共治行动

16. 全面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实施长株潭及传输通道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标攻坚行动,建立区域大气污染应急信息共享与联防联控机制,常态开展秋冬季PM_2.5、夏季臭氧监测和源解析工作。协同开展对工业企业、机动车、餐饮油烟等重点领域的污染整治,完成华菱湘钢超低排放改造,公交车全部实现新能源化。

17. 持续抓好湘江流域保护与治理。协同推进“长沙一江一湖六河”“株洲一江八港”“湘潭一江两水一库一渠”综合治理,确保生产生活用水安全。持续加强重要水源地保护,协同推进第二水源及应急水源建设,基本完成浏阳河等美丽河湖建设。持续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污染区域整治,完成湘江干流长株潭段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加快推进株洲清水塘、湘潭竹埠港等区域遗留污染治理,基本消除县级城市建成区和绿心地区农村黑臭水体。

18. 提升绿心生态价值。全面启动绿心增绿复绿补绿行动,提升绿心十字生态走廊绿色化水平。到2025年,增补林地1.5平方公里以上,补植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完成林相改造20平方公里以上,完成45公里核心绿道建设。按规定程序优化调整长株潭城市群生态绿心地区总体规划。高标准建设绿心中央公园,加快建设长沙奥体中心公园、花卉园艺博览园、国际峰会中心以及神农百草园等项目。选取长沙兴马洲、株洲古桑洲、湘潭七星村等特色区块,探索生态修复、污染地块治理、生态兴村等新模式。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定不移把长株潭一体化作为全省区域协调发展重大战略持续推进,正视问题,攻坚克难,确保取得更大成效。省发展改革委(省长株潭一体化发展事务中心)要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情况的统筹协调、定期调度、跟踪督办。长株潭三市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按照行动计划要求认真组织实施。省直相关部门要主动争取国家部委支持,按照职责分工推进行动计划。

(二)加强改革创新。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研究推动将下放给长沙市和湖南湘江新区的省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扩展下放至株洲市、湘潭市,分类分批次统筹开展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放权。争取长株潭要素市场化配置国家综合改革试点。

(三)加强要素保障。通过争取国家资金支持、省级组织发行地方政府新增债券、用好各类市场化融资工具、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融城干道、轨道上的长株潭等重大项目的资金支持力度。重大项目建设用地指标由省级统筹解决,建立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

(四)加强统计考评。建立完善长株潭一体化发展统计体系,加强对行动计划重点任务的考核评估督导,开展实施情况年度评估,推动行动计划落实落地。

  1. 《河北省新能源发展促进条例(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2023-08-15
  2. 国家发改委等部门:支持适宜地区环卫、园林等公共领域新增或更新车辆原则上采购新能源汽车
    2023-07-21
  3. 生物质能多元利用!《济南市新能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
    2023-06-27
  4. 福建十部门发文:鼓励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将新能源环卫车配备比例作为评审因素
    2023-06-16
  5. 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文: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加大对环卫等领域新能源汽车应用支持力度
    2023-05-17
  6. 解读《济宁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2023-2025年)》
    2023-04-25
  7. 河南省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十四五”规划
    2023-04-18
  8. 湖南省政协委员、盈峰环境邹淑峰:践行绿色低碳理念 推动环卫行业新能源变革
    2023-03-02
  9. 2023年固废市场展望|县域垃圾焚烧处理、新能源、果蔬废弃物……热词频出 固废处置市场值得关注!
    2023-02-23
  10. 广东:持续提升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占农村能源的比重
    2023-02-22
  11. 中国华能编制的5项新能源行业技术标准发布
    2023-02-20
  12. 数据 | 2022年中国新能源投资超9万亿元 风光占比近四成
    2023-02-20
  13. 宁夏:2023年抓好11个光伏园区建设 新增新能源装机3GW
    2023-02-20
  14. 湖南:新型储能试点项目按1.5、1.3倍配置新能源容量
    2023-02-20
  15. 河南电网新能源出力首次突破2000万千瓦 光伏占比35.9%
    2023-02-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