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全国碳市场“开张” 地方金融机构如何参与其中

来源: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网
时间:2021-07-29 13:00:23
热度:

全国碳市场“开张” 地方金融机构如何参与其中碳市场 碳排放配额 绿色金融大气网讯:全国碳市场“开张”后的第一周成交数据已出炉。2021年7月19日至2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

碳市场 碳排放配额 绿色金融

大气网讯:全国碳市场“开张”后的第一周成交数据已出炉。

2021年7月19日至2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总成交量72.9万吨,总成交额3946.67万元,周五收盘价为56.97元/吨,较开市首日上涨11.2%。随着我国碳市场从分割试点走向全国统一,且对纳入市场的主体实施强制减排制度,部分银行已于近期开始探索碳配额相关的金融创新产品。其中,浙江恒信农商银行在本月初发放了省内首笔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据《金融时报》记者了解,该笔业务贷后管理会重点关注全国碳市场的运行情况和价格,该行也期待未来围绕碳排放交易进行更多的业务拓展和产品创新。

强制减排机制 平衡区域可持续发展

对于全国碳市场形成的交易价格,安永大中华区金融服务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服务合伙人李菁表示,其已超过了地方试点的交易均价,这有效反映出我国现如今的碳交易状况,也体现出较大的碳减排和交易空间。

我国的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2011年,国家发改委批准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及深圳7省市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之后福建也成了试点地区。由于并未形成强制减排机制且8省市有其不同的试点任务,因此并不能简单地以交易量和价格来评估试点情况。不少专家提醒,流动性和价格与“双碳”目标路线图相匹配,仍是碳市场建设过程中贯穿始终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尽管我国早已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不少地区和市场主体仍难以在财务绩效和社会绩效之间求得平衡。除发展路径和技术上的难度外,过去也确实缺乏克服外部效应的市场机制,无法倒逼产业和企业完成转型。而强制碳减排市场就能够将外部效应“内部化”,通过价值转移实现对碳减排的激励和约束。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理论上看,强制减排市场的交易效率、流动性都会更高,其价格发现功能也就更强;同时因为配额约束,市场内企业更有动力进行减排和碳交易,以尽可能降低其履约成本。

一方面是绿色发展中的外部性困境,另一方面,我国“双碳”目标下区域发展的公平性问题也较为突出。不同地区资源禀赋、生产优势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造成了不同区域低碳发展成本差异显著,碳中和的实现过程可能对不同地区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记者在之前的采访中还发现,部分生态涵养区因缺少制造业作为基础,其二、三产业发展也就相对缓慢。

对此,业内专家普遍认为,全国碳市场的建设可以缓解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把更多主体纳入强制减排市场中来,通过调整区域和主体之间的配额分配方式,可以实现资金从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的需要,进而引导欠发达地区转型或发展路径的调整。”除了曾刚谈到的碳排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外,安吉农商银行绿色金融部负责人金芳还提出,银行机构转型,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信贷资产的绿色化转型,随着地方政府和市场主体对碳减排认知的加深,碳交易、产业和金融资产之间也将产生更强的价值关联。

统一衡量标准 激发绿色金融创新

不过,全国碳市场对金融的意义还不止于引导。

恒信农商银行业务负责人向记者透露了碳排放配额质押贷款设计中的细节。由于当时全国碳市场还未开市,该行将当时的北京碳市场价格作为衡量贷款额度的标准,再结合所支持企业的配额数量和一定的质押率,贷款额度最终定为6000万元。当然,随着碳市场运行和相关金融创新的推动,这类产品的质押率和贷后管理方式仍有待考量和优化,但全国碳市场的运行确实给金融创新以相对明确的参照和衡量标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因为没有衡量标准,金融机构在之前的绿色金融产品创新过程中往往缺乏相应的依据。以信贷产品为例,其一是仍难以突破信用、担保、抵押等传统方式,其二是贷款额度难有提高,较低则难以支持转型,较高又担忧风险暴露。包括在绿色金融试验区,能够真正实现金融有效支持绿色转型的案例也相对有限。而全国碳市场形成的价格和市场主体的碳配额则给了金融创新一把“标尺”,真正完成碳减排履约的市场主体更容易被社会资本发掘到,在符合基本要求的情况下,金融机构也更有支持转型企业的意愿和动力。

除上述产品之外,碳市场相关的金融创新方式还有很多。安永就曾为金融机构做过相关的创新方案,李菁告诉记者,碳配额质押贷款是在单一交易标的物的现货市场中开展的。作为衡量工具,机构支持力度也可以与企业的碳减排履约情况相挂钩,企业在业务可持续的情况下履约了,就证明其本身的生产能力和转型方式是受到市场认可的,银行就可以通过提额或降息的方式给予进一步支持。曾刚提出,碳配额作为一种底层资产,还可以进行证券化并开发与碳挂钩的各种衍生产品,这将为碳市场带来更大的交易和投资空间,随着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更加活跃、碳资产本身价值更稳定,市场投资意愿也会更强。

不过,金芳也从实践层面提出了对碳配额质押贷款流程的担忧——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平台可以完成质押登记及其后续的资产处置问题,金融机构也就无法查询到碳配额的质押情况。

碳市场仍待优化

针对质押登记问题,恒信农商银行的处理方式是在其所在的越城区生态环境局完成登记;此外,一旦出现风险,企业自行在碳市场交易或拍卖配额并完成还款。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全国碳市场后续将开通碳配额冻结手续,这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解决碳配额质押过程中的登记、查询和配额拍卖等环节的问题,更有助于相关金融产品的创新与推广。

不止于此,要从全国碳市场建设过渡到有效市场,实现“双碳”目标、区域间平衡发展以及相关金融服务的推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业内专家较一致的看法是要在立法、量化和定价三方面进一步完善。

首先立法是基石,能够在保障参与各方权益的情况下进行碳配额交易,也是后两者的基础。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于近日表示,《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将尽快出台,以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和管理体系。

在此基础上,李菁强调,一切交易的前提是数据的准确,投资人可以及时、精确获得市场交易信息,否则可能导致体系上的崩塌。实际上,电力产业先行被纳入全国碳市场,也是考虑到这一产业的碳排放测量技术相对成熟且推广度较高。后续进入市场的产业和主体,其排放量和减排信息也应做到准确和及时。

价格则是被谈及最多的判断市场有效性的因素。从国际经验看,碳价过低、过高或波动过于频繁,都无法有效发挥激励碳减排的效果。碳价过低,无法体现出减碳行为的经济效益;过高,则可能过度影响企业盈利和宏观经济水平。原则上,在明确的“双碳”目标和路线图指引下,碳价总体趋势一定是越来越高的,随着碳中和目标的临近,碳市场配额存量则会减少。因此,碳市场要充分活跃且价格有增长性,但其目的是引导碳减排。中金研究院执行总经理谢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这也是未来开设衍生品市场的重要意义之一,可以更好地发现碳配额的预期价格,熨平碳价过度波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