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来源: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网
时间:2021-06-24 13:03:05
热度: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生态文明建设 污染防治攻坚战 吉林大气网讯: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印发《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吉

生态文明建设 污染防治攻坚战 吉林

大气网讯: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印发《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如下:

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

吉林省发展和改革委

二〇二一年六月

前 言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开展了一系列根本性、开创性、长远性工作,系统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导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认识到实践都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

“十三五”时期,我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全面实施,长白山、东辽河、查干湖治理保护等标志性战役取得重大成果,生态文明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吉林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

“十四五”时期是吉林在高质量发展新路上砥砺前行、厚积成势的关键五年,是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实现新突破、开辟新局的关键五年。“十四五”时期我省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进一步强化生态屏障功能,努力开创生态文明新局面,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打造美丽中国的“吉林样板”。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和《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主要确定“十四五”时期(2021—2025年)我省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经济、生态空间、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各方面建设的总体要求,是指导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和纲领性文件。

第一章 立足生态文明建设基础,迎面新阶段新形势

一、建设基础

(一)国家北方的重要生态屏障

吉林省生态资源丰富、类型多样,天然林生态系统、天然林与人工林混合型生态系统、农田防护林生态系统、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荒漠化生态系统,由东向西呈地带性分布,在国家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具有十分突出的地位和作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格局和总体布局,吉林省位于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的关键节点,承担着保护森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加强防护林建设、草原保护和防风固沙等重点任务。东部长白山区是东北亚地区生态安全的“压舱石”,中西部农防林、科尔沁草原和重要河湖湿地是我国防沙治沙的关键性地带,发挥着东北平原和“三北”地区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作用。吉林省也是我国重要的碳汇区,2019年全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亿元,森林碳汇总储量*亿吨,在全国居于前列。

(二)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持续优化

中东西“三大板块”格局建设基本形成,建设中部创新转型核心区,建设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建设西部生态经济区。基本构建合理的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绿色城镇化格局方面,白城市被评为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城市,敦化市、临江市、通化县、东丰县、镇赉县被评为生态城镇化试点县,辽源市、四平市、榆树市等被评为国家智慧城市,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二道白河镇等被评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城市。农业发展格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中部平原、中东部半山区、西部平原农业主体格局基本形成,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保持不减少,不减质。生态安全格局方面,初步划定禁止开发区、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等生态保护红线,全省新建晋升保护地*个,其中晋升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个、地质公园*个、森林公园*个,新建省级森林公园*个。

(三)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持续推进

科技创新战略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生物医药、光电信息等重点领域关键技术成果斐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实施汽车、石化、农产品加工三大支柱产业和医药健康、装备制造、建筑、旅游四大优势产业稳步发展。生物质产业发展迅速,实施秸秆制糖、聚乳酸、纤维素乙醇等十大工程,长春经开、松原经开等生物质产业示范园区建立,秸秆制糖、生物柴油、秸秆造纸、颗粒燃料/电/热分布式生物质多联产项目建设完工。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不断壮大,2020年,产值规模预计达到*亿元,同比增长*,比2015年增长*,年均增长*,增幅明显高于传统产业。服务业攻坚战取得成效,打造现代物流、金融等十大业态,东北亚区域金融服务中心建设完成。绿色产业实现了新突破,实施一批节能潜力大、市场应用广的节能锅炉窑炉、电机、变压器等节能技术产品产业化示范项目建设,节能环保服务业实施*个重大合同能源管理示范项目,新能源汽车研发和产业化进程加快。

(四)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增进

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广泛应用,以西部地区为重点的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和百万千瓦级光伏发电基地落成。实施“气化吉林”工程,梅河-桦甸、吉林-延吉、长岭-长春等省内支线管道及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吉林段干线)相继建设完成。节能减排取得成效,对水泥、钢铁、火电等5000吨以上高耗能企业实施节能监察和能效“对标”,推进节能技术改造、节能产品惠民、节能技术产业化等六大节能工程、*个重大示范项目建设完成。绿色建筑进一步推广,全省县级以上城市政府投资新建的公益性建筑及大型公共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不断扩大。循环经济深入实施,秸秆肥料、造纸、酒精及生物天然气等*个秸秆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完成,延吉市、通榆县等*个地膜综合利用完成试点建设,实现新增地膜回收面积*万亩。资源利用逐步实现集约化,火电、化工、造纸、冶金等高耗水行业实现循环用水、串联用水等高效节水方式运营,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得到推广。对建设用地实行总量控制,实现建设项目用地标准化管控。

(五)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水平逐步提升

蓝天、碧水、青山、黑土地、草原湿地“五大保卫战”全面实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全省县级城市建成区燃煤小锅炉全部淘汰,20蒸吨以上大型燃煤锅炉实施达标改造并安装污染源在线监控设备,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接近*;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实施水源地保护、黑臭水体等三年攻坚战,全面完成地级饮用水水源地*个环境问题、县级*个环境问题整治,完成比例为*,地表水国家考核断面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超过*;黑土地保卫战全面启动,相继开展尾矿库环境安全、煤矿矸石山灾害防范、危险化学品安全、重金属污染防控等专项治理;青山、草原湿地保卫战深入开展,组织开展“绿盾”自然保护地监督检查专项行动,对保护区内生态环境问题进行再排查、再梳理,指导督促保护区建立问题整改台账,加快问题整改,严格落实销号制度,森林覆盖率达到*,河湖连通工程恢复湿地*平方公里。

(六)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逐步建立

政策法规体系方面,贯彻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加快“禁塑令”上升为地方性法规立法进程,扩大立法范围和“禁塑”内容,制定“禁塑”目录;标准体系方面,制修订一批能耗、水耗、地耗、环境保护、生态红线等方面的地方标准。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方面,按照国家部署,对土地、房屋、草原、林地、水域、滩涂等不动产进行统一登记,明确各类国土空间开发、利用、保护边界,实现能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按质量分级、综合利用;生态环境监管制度方面,基本完成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落实排污许可证制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推进环评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方面,建立森林、草原、湿地、水流和耕地五大生态保护补偿体系,完善各级政府对生态保护补偿资金投入机制、生态保护补偿市场化机制、生态保护补偿部门协作机制、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和产业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生态保护补偿与精准脱贫融合机制五大政策机制。

(七)特色生态文化逐步显现

黑土地生态绿色产业稳步发展。我省自然禀赋良好,土地资源丰富,土质肥沃,呈现人均耕地多,后备土地多等特征,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全省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总量达到*余个,以大米类绿色食品数量最多,达到*余个,其次为蔬菜类、鲜果类、杂粮类和杂粮加工品,培育了大荒地、北显、查干湖、天一、保利祥、二马泡、万昌等一批国内知名的绿色食品品牌,绿色食品抽检合格率一直保持在*以上。冰雪生态产业蓬勃发展。长春冰雪大世界、长春“冰雪梦工厂”、松原查干湖冬捕、吉林国际雾凇冰雪节等一些冰雪品牌项目落成。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为契机大力发展冰雪运动和冰雪经济的实施意见》,直指2030年构建完善的冰雪产业体系,成为我省新的支柱产业。

二、面临形势

(一)国际形势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经济重心、世界政治格局、全球化进程、全球治理、世界秩序等面临前所未有大变革。新冠肺炎在全球蔓延,将对全球政治经济版图、国际力量格局、世界产业布局产生深远影响。但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的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经济在动荡中曲折发展。当前,全球环境治理体系发展呈现新态势。一方面,治理机制碎片化、合作和协作缺乏、合规与执法能力不足、执行效率低下、主权国家与其他治理主体间权力关系发生变化、环境承诺受国内政治影响执行不力,各类新挑战不断涌现;另一方面,清洁技术创新与应用,全球层面污染控制,大数据时代环境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精细化,绿色城镇化与智慧交通,可持续土地利用,国别环境与发展战略与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对接等环境与发展新兴议题显示度不断上升,要求全球环境治理体系重新审视并界定优先政策领域,为实现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更高效有力的制度保障和支撑。

(二)国内形势

面对纷繁复杂、深刻变革的世界局势,我国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党的十八大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党的十九大提出加快生态文明体质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从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到将“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写入党章,再到将生态文明写入宪法,中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2021年,“碳达峰、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我国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保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贡献了中国力量。我国不仅重视加强传统意义上的生态建设,更强调包括人类与自然环境在内的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近年来,中国在生态建设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也取得了丰硕成果。城市空气质量有了较大改善,水体更加清洁,大规模的绿化和植树造林工程让越来越多荒漠变成绿洲。中国在风能、太阳能以及电动汽车等环保科技领域也取得重大突破,环保工业生产水平已居全球领先地位。

三、机遇与挑战

(一)建设机遇

1.“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提供良好政策环境。我国率先发布《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实施《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规划(2014—2020年)》,向联合国交存《巴黎协定》批准文书。国家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制定了*多项涉及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方案,从总体目标、基本理念、主要原则、重点任务、制度保障等方面对生态文明建设进行全面系统部署安排,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提供了政策环境和指引。

2.“开创美丽中国建设新局面”释放政策红利。打好环境污染攻坚战、绿色城镇化、人居环境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构建绿色屏障、推动绿色发展等一系列举措和政策,为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政策红利,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热切期盼加快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需求提供了更好的绿色满足,为推动我省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打造美丽中国“吉林样板”提供了契机。

3.“吉林省东部绿色转型发展区”注入发展新动力。进一步优化保护长白山生态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森林、河湖、湿地等丰富的生态资源优势,培育一批特色产品品牌,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加大生态保护力度,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镇带,夯实生态环境建设基础,探索转型发展模式,创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

(二)面临挑战

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有待完善。目前,我省生态补偿、环境治理、国土空间开发等制度相继印发,但是,距离构建由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空间规划体系、资源总量管理和全面节约制度、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制度、环境治理体系、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市场体系、生态文明绩效评价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等八项制度构成的产权清晰、多元参与、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还具有一定的差距。

2.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压力有待突破。水环境质量改善成效还不稳定,部分断面仍然存在超标问题。空气质量改善还不均衡,中部城市空气质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部分城市空气质量尚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秸秆焚烧污染问题没有彻底解决,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侵占破坏生态环境问题尚未全面完成整改。

3.产业绿色转型发展有待提速。城市竞争力不强,大部分林区、矿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转型艰难。产业结构不够优化,长期以来,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国有经济比重大民营经济比重小,同时受体制机制制约,转型升级难度较大。产业竞争力不强,科技创新能力有待提高,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数字吉林建设刚刚起步,传统产业释放新动能不明显。绿色农业品牌竞争力不强,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占比较高,特色产业同质化竞争较严重,长白山、查干湖、延边州等区域品牌优势没有充分有效发挥。资源粗放式经营引发的环境问题依然存在,矿区长年开采造成的沉陷和污染,需要投入更多的生态保护成本。

4.生态文明建设氛围有待提升。近年来,在生态文明观念引领下,全省人民群众的环保观念日益增强,环保认知度不断提升,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所提高,但与发达省份相比,我省公众的生态意识仍较为薄弱。各级党政机关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有待提升,实施方案、目标要求、考核机制等地区体系有待建立。全民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有待提升,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化知识、生态伦理道德、环境法律法规、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基础知识有待深入推进,绿色生活行动、绿色消费观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章 贯彻新时代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吉林样板”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为宗旨,以全面推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积极构建国土空间可持续发展格局、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目标,坚持系统观念,积极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统筹,生态保护修复同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相协调,加快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实现生态文明建设新进步,为建设美丽吉林添砖加瓦,为保障全省经济社会持续高质量发展、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保驾护航。

二、基本原则

——促进可持续发展。牢固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以节约、循环、高效为重点,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气候友好、绿色化程度高的产业结构、发展方式和消费模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高质量发展。

——体现以人为本。坚持“生态为民、生态利民、生态惠民”理念,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对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为目标,增加绿色投入,创造绿色资本,积累绿色财富,持续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保障人民的生态权利,维护人民的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实现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原则,综合性、系统性地建设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积极协调经济、社会、环境三者关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逐步“脱钩”,建设美丽吉林。

——实施创新驱动。坚持以科技创新为支撑引领,把理念创新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先导,把制度创新作为巩固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把法治创新作为维护生态文明建设的手段,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强化制度保障。坚持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保障,从建立生态文明价值观入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法治手段、制度建设提高治理能力,探索制定更加严格、公平、包容和面向长远的社会规范,使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制度化、有序化的轨道,让绿色发展指挥棒真正发挥作用。

三、建设思路及目标

“十四五”期间,初步构建“五大体系”,积极推进“五化”建设,基本完成“六大目标”,力争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吉林样板”。

“五大体系”:加快建立健全以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的生态文化体系,以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为主体的生态经济体系,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的目标责任体系,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保障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以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环境风险有效防控为重点的生态安全体系。

“五化”建设: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将在生态文化指引下,积极发展生态产业,逐步实现产业生态化;大力促进生态消费,加快实现消费绿色化;统筹开发生态资源和能源,着力实现资源能源集约化;持续建设生态环境,全面实现环境友好化;系统优化整体布局,聚焦实现发展体系低碳化。

“六大目标”:

——生态文明制度不断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点,推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建设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到2025年,建立健全绿色发展产业机制,深化生态文明社会参与监管制度,建立完善自然资源管理制度、生态保护红线制度,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以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为着力点,持续降低碳排放强度,持续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空气质量巩固提升,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国考断面基本消除劣Ⅴ类水体;土壤环境质量稳定向好;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巩固提升;环境风险防控能力明显增强。

——生态空间格局全面形成。以“人地和谐”原则为基本点,深入中东西“三大板块”发展格局,推动产业、人口均衡布局,建设形成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高品质国土空间。全省森林、湿地、草原等生态要素与城乡发展高度融合;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不减量,黑土地不减质,农田生态安全得到有力保障。

——绿色生态经济模式全面建立。以提高经济绿色化水平为根本点,推动形成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生态价值实现、绿色发展成果共享的生态经济模式,加快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生态影响小的产业结构。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明显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能源消耗强度、用水总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等约束指标,实现各类资源节约高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基本建立,国民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向绿色化转型。

——生态文明生活方式持续推广。以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为出发点,普遍推广绿色、环保、节约的健康文明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到2025年,新能源公交深入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基本完备,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明显提升,城镇新建绿色建筑比例*,城乡综合治理能力明显增强。

——特色生态文化理念深植人心。以丰富生态文化内涵为核心点,加强生态文化理论研究,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与培育现代生态理念紧密结合,构建吉林特色的生态文化体系,把生态文化纳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多种方式培育具有本地特色、时代特征的生态文化宣传教育体系,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观念、生态文化观念深入人心。

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主要指标表

第三章 统筹生态布局,构建国土开发保护新格局

在全省主体功能区和国土生态安全战略框架下,围绕中东西三大板块和“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着力构建“一核、两屏、三区、多轴带”的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一核”,即以长春为主,推进长吉、长平一体化协同发展,辐射带动环长四辽吉松工业走廊、长辽梅通白敦医药走廊,建设长春都市圈省域发展核心;“两屏”,即践行“两山理论”,厚植生态资源本底,支撑长通白延吉长避暑冰雪生态旅游大环线、长松大白通长河湖草原湿地旅游大环线建设,稳固东北森林带、北方防风固沙带两大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三区”,即依托中东西自然地理格局,建设中部黑土地粮食主产区、东部山地特色农业、西部草原湿地农牧片区;“多轴带”,即落实沿图们江鸭绿江开发开放经济带、沿中蒙俄开发开放经济带,长白通(丹)大通道、长吉珲大通道等空间布局,强化哈大、珲乌两个集聚发展主轴,培育通白敦东部城镇、集双南部城镇两个集聚发展辅轴,总体形成双十字发展轴线。

一、 守住生态安全底线

(一)构建网络化生态安全格局

构建“三区四屏三廊一网”的生态格局,打造中部环长生态协同防护区、东部高功能生态屏障区和西部重要生态恢复区三大生态功能区,巩固中部黑土地保护、东部长白山森林、西部科尔沁防风固沙和松嫩湿地保护修复四大生态屏障,构建沿重要铁路、重要公路和重大江河流域三大系统生态防护廊道,完善多点支撑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网络。

吉林省生态空间布局规划图

(二)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按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连通性,将东部长白山、甄峰岭等水源涵养区,东中部张广才岭、威虎岭、哈尔巴岭、牡丹岭等生物多样性功能区,中部的松花江中游、辽河流域等水土保持区,西部松嫩平原防风固沙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到2025年,适度提升林地、湿地、草原等生态用地比例。

(三)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

整合优化各类自然保护地,建立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类型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功能相对完善的自然保护地体系,面积32035平方公里,占吉林省总面积的*%。

(四)严格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

严格实施占用林地总量定额管理制度,严格实施草原统一用途管制、占用征收总额控制制度,加强草原生态空间向其他自然生态空间用途转用管理。严格实施湿地用途管理制度,限制湿地矿泉水资源进一步开发,逐步停止泥炭资源商业性掂掘利用。

二、筑牢国家商品粮基地

(一)打造农业发展格局

以“中部平原、中东部半山区、西部平原”等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强化农业科技园区引领示范作用,打造“三带、三区、多点”农业格局。“三带”是中部黄金玉米和畜产品发展带,以松花江、辽河为主体的沿江沿河优质水稻种植带,西部杂粮杂豆和畜产品发展带;“三区”是中部粮食主产区,东部山地特色片区,西部生态农牧片区;“多点”是长春市和公主岭、梨树、梅河口、敦化等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以及城市周边现代农业建设示范点。

吉林省农业空间布局规划图

(二)落实耕地保护责任

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严防耕地“非农化、非粮化”,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统筹考虑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耕地实施占补平衡等,有序推进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保护区、陡坡耕地、沙地、重要江河源头汇水区和辽河流域重点治理区等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域生态退耕。落实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在保护耕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引导农用地之间的内部结构调整,合理保障乡村产业发展用地。严格落实占补平衡,在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科学确定重点区域、开发规模和使用方向,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西部地区宜耕后备土地资源利用。

(三)严格保护永久基本农田

按照“数量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生态有改善、布局有优化”的原则,确保2025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万亩,新增高标准农田不少于*万亩。结合耕地资源质量分类成果,将典型黑土区、高标准农田等高等别耕地优先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将质量较好的非永久基本农田耕地划入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

(四)有序推进设施农用地使用

科学合理确定畜禽饲养(规模养殖)用地、设施农业用地和养殖水面用地和养殖水面用地规模,保障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在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的前提下,尽量利用未利用地和低效闲置的土地,不占或少占耕地。确需占用耕地的,应尽量占用劣质耕地,避免滥占优质耕地,同时通过工程、技术等措施,尽量减少对耕作层的破坏。

(五)推进全域土地整治

以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区域,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实施,以耕地面积不减少和质量有提高、乡村建设用地不增加、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开展农用地整理、农村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修复,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用地空间布局,形成农田连片与村庄集聚的土地保护新格局、生态宜居与集约高效的农村土地利用空间结构,保障我省粮食生产能力,从而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三、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

(一)优化水资源配置格局

东部地区借助丰富水资源条件聚纳水源,构建完善输水通道,打造“东水中引西调”格局,加快推进吉林省大水网工程、引浑入松工程、八里哨水利枢纽工程等项目的前期论证,接照“确有必要、生态安全、可以持续“的要求,适时开工建设,为统筹解决中西部水资源短缺提供支撑和保障。中部地区加快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大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节水改造等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已建引松入长工程、引松入榆工程、石头口门水库、新立城水库等水资源配置工程,满足以长春为核心的长春都市圈生活、生产、农业用水需求,逐步完善现代水基础设施网络。西部地区加强河湖水系连通,科学蓄水,着力解决白城市、松原市地下水超采问题;推进乾安县花敖泡蓄水调蓄工程建设,充分发挥已建引嫩入白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工程、大安灌区工程、引松入扶工程等水资源配置工程效益,结合规划实施的吉林省大水网工程、引嫩入白供水扩建工程等引调水工程,保障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需求。

(二)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

综合考虑国家商品粮基地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到2025年,全省用水总量接制在*亿立方米以内,地下水开发利用得到有效管控,地下水超采区超采量得到有效退减。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大水资源利用管控,到2025年万元GDP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

(三)提升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促进农业节水增效,实施永舒榆灌区、白沙滩灌区、梨树灌区等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以及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强化工业节水减排,积极落实《国家鼓励的工业节水工艺、技术和装备目录》和《高耗水工艺、技术和装备淘汰目录》,推动高耗水行业节水增效,结合主体功能区划定,依据水资源条件,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推进城镇节水降损,全面推动城市节水建设,提高城市节水工作系统性,有效降低供水管网漏损,将节水落实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等环节,实现优水优用、循环循序利用;削减超采地区地下水开采量,加快推进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采取强化节水、置换水源、禁采限采、关井压田等综合治理措施,压减地下水开采量。

四、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与节约利用

(一)大力推进矿产资源绿色勘查工作

坚持绿色勘查理念,加强环境保护和探矿工程恢复治理,将绿色勘查理念贯穿于勘查项目全过程。中西部平原区是我省油气资源核心区,规划期内加强对石油、天然气、煤炭、煤层气及地热的调查评价工作,摸清资源家底,形成以油气、煤炭、地热等能源矿产为主的资源产业基地。东部山区是我省矿业发展重点区域,以地热、煤炭、铜、铅、锌、镍、金、银、含钾岩石、石墨、硅藻土、膨润土、矿泉水等吉林省重要和优势矿产资源为重点,进一步加快勘查进度,提高勘查程度,加强重要成矿区带的找矿力度,优先在成矿地质条件好和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地区安排战略性矿产和省内紧缺矿产勘查项目,进一步推进全省矿产资源勘查工作绿色高质量发展。

(二)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以石墨、硅藻土、硅灰石、矿泉水等优势矿产资源为重点,强化矿产资源合理开发与保护,完善矿产资源总量调控机制。建立健全矿业节约集约技术规范标准体系,加强低品位、共伴生、难选冶矿产资源的综合评价和综合利用,加快安全高效先进的采选技术设备研发与推广。坚持节约优先与生态保护优先,不断提升矿产资源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和综合利用率整体水平,以资源利用效率、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矿山开发利用方案审查标准,为资源开发利用划定边界和底线,全面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效率。

(三)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加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最大限度避免因矿产开发而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环境保护与社区和谱作为绿色矿山建设的工作核心,创新资源节约集约和循环利用,加快绿色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升级换代,加大矿山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大力推进矿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加快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五、建设安全高效的设施支撑网络

(一)构建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

以北京至哈尔滨、长春至深圳、双辽至嫩江、鹤岗至大连为纵线,以珲春至乌兰浩特、长白山至白城、集安至双辽为横线,强化重要组团内部直连,构建“四纵三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高效通达的公路网络,构建“五纵四射三横两环十联络”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建设多元便捷的铁路网络,形成以珲乌、集双为横轴,哈力、齐通、沈牡、为纵轴的“两横四纵”铁路运输骨架通道。加强航空网络建设,构建“一主多辅”的机场网络格局。

(二)建设清洁低碳的能源保障体系

以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为核心,以能源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调整和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源体制机制创新,推动能源供应多元化,加快形成煤、油、气、和、核、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协调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打造国家级清浩能源基地。2025年吉林省能源消耗总量为控制在单位GDP**万吨标准煤以内,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消费比重不低于**%,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低于**%。

(三)建设高效泛在的信息网络体系

1.加快信息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建成面向东北区域合作中心的国际信息交换中心、辐射中心和区域性国际通信枢纽。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积极争取建设国际互联网骨干直联点和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试点,建设国际互联网直达数据通信专用通道,加快推进跨境光缆建设,构建国家新的直通东北亚各国的战略性国际通信大通道。不断提升信息通信业服务水平及安全保障能力,全面部署全光网,建设高速移动宽带网络。持续优化4G网络,重点发展5G网络,并为6G太赫兹(THz)时代打好网络基础,实现“数字吉林“,全面构建新一代信息通信基础设施。

2.构建广覆盖的设施布局体系。持续推进互联网骨干网和城域网结构优化和关键环节扩容,积极构建高速传送、灵活调度和智能适配的骨干传输网络,全面向IPv6演进升级,大幅提升流量疏通能力和业务承载能力。加快全光网络和高速光纤接入技术部署进程,深入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扩大光纤宽带网络提速在农村地区的有效覆盖。“统筹大型和超大型数据中心部署,积极推进行业云计算平台建设,支持各类行业信息系统和信息化应用平台向云平台迁移。扩大内容分发网络(CDN)容量和覆盖范围,推动各行各业采用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提升企业业务支撑、网绕管理等系统服务能力。

(四)建设协调持续的水利设施体系

1.现代供水水网体系建设。分期推进以松花江自然水系和拟建的大水网核心工程为“两纵”,以已建引嫩入白及拟扩建工程、哈达山水利枢纽及拟建配套工程,在建中部城市引松供水及二期工程,以及拟建其它重大调水工程为“四横”的全省“两纵四横”大水网建设,逐步构建“河湖互济、纵横交错、丰枯调蓄、全域统筹”的吉林全域现代化水网体系。

2.现代高效节水体系建设。开展全省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重点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

(五)建设安全韧性的防灾减灾体系

全面开展全省范围内重点流域、交通干线、地质公园与风景名胜区、重点生态区位、重点水利工程以及重要城镇(开发区)的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洪涝灾害和工业灾害的详查,基于自然灾害风险形成理论,对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洪涝灾害、森林草原生物灾害和工业灾害进行风险评价,全面掌握风险大小,结合吉林省经济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吉林省防灾减灾规划路线,最大限度的减少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好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基于全省灾害重点分区结果加强灾害监测地面网站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和完善省、市、县三级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以及建设各级突发灾害应急决策和远程指挥系统。强化灾害工程防御和应急体系建设,实施地质灾害、地震灾害、洪涝灾害、森林草原生物灾害和工业灾害等防灾减灾基础工程,升级省级灾害应急指挥系统,逐步扩展建成省、市、县三级灾害应急平台,并实现互联互通。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