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江苏泰兴市“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

来源: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网
时间:2021-05-12 11:01:20
热度:

江苏泰兴市“十四五”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 智慧环卫固废网讯:“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起步的第一个五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 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 智慧环卫

固废网讯:“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局起步的第一个五年,是“扛起标杆大旗、拼进全省八强”、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泰兴的重要时期,也是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执法管理机制、提高执法管理效能、全面提升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机遇期。根据中央、省市城市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泰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本规划。

一、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是泰兴经济社会发展高歌猛进的五年,着眼于改善民生福祉和塑造城市形象,城市管理工作以体制机制改革、基础设施建设和队伍能力建设为抓手,紧紧围绕“五城同创”和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目标,大力实施新一轮“城建新提升”“城建惠民”“八大整治”“三违”整治等行动,不断提升依法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水平,城区宜居品质迈上新台阶,正加快由县城向中等城市华丽蜕变。国庆东路和国庆中路创成“江苏省城市管理示范路”,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创成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1.城市面貌整洁有序

“十三五”期间,积极开展违法广告、流动摊点、露天烧烤、小餐饮大排档、非机动车停车秩序等各类市容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户外广告整治367次,拆除各类不符合市容市貌标准广告8303个。道路路面机械化作业率从67%提升到85.47%,采取无缝隙、全覆盖、全方位清扫保洁方式,实现主干道路漂浮物落地时间不超过15分钟、主要路段清扫时间(双班制)达14小时,全面保障城区河道水面的清洁。高质量完成镇海路全线、兴泰华庭九栋楼、羽惠河沿岸亮化工程,组织实施鼓楼桥、济川桥、文江桥、延陵桥、泰兴大桥5座跨河桥梁和东三环立交桥亮化工程,实施3轮背街后巷路灯增补工程。

2.环境卫生质量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间,大力推进涵盖环卫作业车辆运行、三峰公司生活垃圾焚烧、联泰固废飞灰处置、应急填埋场监管等方面的环卫信息化管理系统建设。垃圾焚烧二期工程顺利投产,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800吨,无害化处理率100%;新建和改建垃圾中转站14座。完成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七统一”标准改装235辆,引导成立22家建筑垃圾运输企业;七里群建筑垃圾处置、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和有害垃圾归集点建成并投入使用。

3.城市执法成效进一步提高

“十三五”期间,制订并实施 “一张网格、一支队伍、一套工作标准、一个运行体系、一个监督考核机制”的“五个一”城市网格化管理模式。构建“定人、定岗、定责、包效果”的“三定一包”网格化工作新模式。取缔流动摊点42045个,建成大型摊点疏导区3个,查处新增违建6804.67平方米,治理存量违建87767.82平方米。及时办结、回复 “12345·政风行风热线”、书记市长信箱、泰兴论坛等平台举报9940件,高质量回复人大建议、政协提案主办件49件、会办件42件。

4.垃圾分类扎实推进

“十三五”期间,启动《泰兴市环境卫生专业规划(修编)》、《泰兴市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和治理专项规划》两项规划编制。出台《泰兴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90%以上,乡镇实施垃圾分类试点村完成总数50%以上。督促城区660家餐饮企业与泰州蓝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签订《餐厨废弃物收运处置协议》,签约率100%,投放餐厨垃圾收运桶1399个。城市建筑垃圾统一由七里群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中心处置,处置能力在泰州各市区排名第一。

5.城市服务快速提升

“十三五”期间,扎实开展“厕所革命”和自行车慢行系统建设。新建锦绣游园一类公厕1座,升级改造公厕62座,城区公厕全部实行24小时免费开放。完成城市公共自行车慢行系统二期工程建设,设置站点57个,投放自行车1860辆。

6.改革创新取得成效

“十三五”期间,扎实推进机构改革、综合执法体制改革,组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梳理划入住建、规划、民防、水务、市场监管等部门行政执法事项627项。建立健全行政执法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作系统,构建职责明晰、程序严密、运行公开、制约有效的行政执法阳光运行机制。推行“前置审批介入”工作机制,建立市区重大节日和重要活动氛围营造服务保障机制,城市管理力量进一步整合,制度体系更加完善。

7.依法行政能力持续强化

“十三五”期间,开展城管综合执法队伍“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有效提高了执法人员理论水平和专业素质。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为,全面提升依法行政水平。调查处理、闭环办结市容规划、住建人防等领域各类违法案件700余起。严格履行立案调查、案件审理、处罚决定“三权分离”的案件办理机制。严格执行“一案一卷”案卷评查审核制度。行政复议撤销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逐年降低。

8.党建引领作用明显

“十三五”期间,突出党建引领,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始终牢固树立“党建+城市管理”理念。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推动党建与城市管理工作的深度融合,提升基层党建引领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城市管理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城市管理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城市管理成果。深入开展党团共建“进社区”“进工地”“进商家”等特色主题党日活动,创新“书记领题”项目模式。

“十三五”时期,泰兴城市管理整体水平显著提升,但与建设幸福、美丽泰兴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足和薄弱环节。一是“大城管”格局有待完善。齐抓共管、职责明晰、有机联动、运行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尚待健全。二是长效管理机制有待强化。热点难点问题反复性和管理不平衡性依然存在,城市管理常态化、长效化水平有待提升。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大投入。公共设施用地不足、总量不足、布局不合理。四是全社会参与格局尚未形成。社会组织培育缓慢,城市管理志愿服务尚不成气候,市场主体、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城市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拓展。五是城市管理智慧化和精细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尚不适应时代发展和城市管理现代化的工作要求,信息资源整合利用和精细化管理手段支撑不足,须在“十四五”期间加以改进。六是城市管理人员配置偏低。城市管理队伍实际在编人员为152人,按照国家“市容环境卫生监察、执法人员的定员数,按城市人口的万分之三至万分之五另行配备配置”的规定,现45万城区人口需编制人员约135-225人,实际在编人员低于配置标准;考虑到“十四五”期间城区人口扩张,若以城区扩大后的55万计算,需编制人员约165-275人,以2025年城区预测人口65万计算,需编制人员约195-325人,差距逐渐拉大。

(二)发展环境

1.城区区划调整和城市等级晋升为城市管理带来新挑战

“十三五”期末审议通过的《泰兴市部分行政区划变更工作方案》明确,泰兴市城区由原济川街道调整和拓展为济川街道、延令街道、姚王街道,城市规划区新增原姚王镇和滨江镇的张庄、郭庄、向阳三个自然村,城区人口由40多万猛增至50多万,将从I型小城市晋升为中等城市。城区面积扩大和人口增加,新市民的文明素质参差不齐,给城市管理带来新挑战。泰兴城市管理要按照中等城市发展规律和要求,推进城市治理能力再提升。

2.加快融入苏南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带来新期许

建设中的常泰长江大桥和规划建设的盐泰锡常宜铁路在泰兴城区形成“十字”通道交汇点,高铁将成为泰兴融入苏南的“加速器”。融入苏南要求与苏锡常城市管理水平同标同质,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重大机遇,也对城市管理未来带来新的期待。泰兴要加速提升市容环境、交通环境、设施设备、标识标牌、安全运行等方面建设和管理水平,以更宽的视野和更高的标准,在城市管理体制、管理能力、管理规范等方面与苏南发达城市加速接轨。

3.美丽泰兴建设对完善城市管理基础设施提出新要求

美丽泰兴建设的愿景壮丽而美好。到2025年,基本建成生态良好、生活宜居、社会文明、绿色发展、文化繁荣的美丽泰兴典范。一批功能性项目的建设,将更好满足市民与品质生活的需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升城市主干道路的绿化、亮化、美化、序化水平,将使泰兴更有“颜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建设和管理城市,切实将城市管理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将使泰兴更有“气质”。“颜值”和“气质”要求泰兴在市容环境、交通环境、垃圾收集与处理等方面加速补短板、提能级,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硬件设施建设水平。

4.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提供新指引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城市综合管理改革提供指引。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完善基层民主协商制度,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作用,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泰兴要在管理机构、管理网格、管理体系等方面加强顶层设计,推进执法体制改革创新,构建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化、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新体制,争取市民、社会组织、企业等参与到城市管理当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5.数字技术发展为城市管理科技化智能化提供新支撑

5G技术的广泛应用,城市管理将加快从“设施型”到“服务型”、再到“智慧型”的转型,从强调“设施设备”到强调“服务人性化”、再到强调“高科技”渗透的科技化智能化转变。要顺应城市管理科技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利用视频监控、数据采集等技术,形成城市管理数据库平台,提升远程发现、处置、监管、评判问题的效率。推动关键数据深度应用、难点问题精准解决,实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泰兴要加大数字城管建设力度,强化整体架构和系统建设,推动内部“三网”融合,加快与市级平台融合,为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提供技术支撑。

二、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美丽江苏”和“美丽泰兴”建设的总体要求,紧扣民生需求,精准发力,补齐短板,大力推进城市管理标准化、智慧化、社会化建设,推动城市管理由运动式向常态化转变,由粗放式向精细化转变,由点状式向全域化转变,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城市管理新格局,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开好局、起好步,为加快融入苏南、高标准建设“美好泰兴”和“幸福泰兴”做出积极贡献。

(二)发展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以服务和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为中心,强化服务意识,落实惠民便民措施,更大力度地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最现实问题,突出人性化管理,文明执法,热情服务,让人民群众共享城市管理成果。

坚持依法行政,提升效能。用法治思维引领城市管理升级,严格规范行政执法,严格落实执法监督。加强执法队伍规范化建设,优化执法人员专业结构。严格依法治理,完善执法制度,改进执法方式,提高执法素养,提升城市管理执法效能。

坚持部门协同,齐抓共管。进一步完善“大城管”格局,围绕系统治理、综合治理,强化履行职能,加强行政指导。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按照职能分工,强化综合考核,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

坚持改革创新,科学管理。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深入推进城市管理改革创新、服务升级,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城市安全。遵循城市管理发展规律,借鉴先进城市管理经验,加大数字化、科技化、智能化投入力度,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智慧化。

坚持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政府在城市管理中的主导作用,强化分级负责。尊重市民对城市管理服务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推动城市管理专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形成“有为政府+有效市场”共促城市管理全面参与、共治共享新局面。

(三)发展目标

到2025年,争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实现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体制更加顺畅,城市管理服务更加便民利民,城市管理重点难点问题治理更加有效,城市管理和执法智能化程度大幅提升,城市综合管理水平跻身长三角中等城市前列,努力建设成为安全、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美丽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1.市容景观品质稳步提升,环境保障能力稳步增强

坚持“视觉美、生态美、人文美”管理理念,完善市容景观。城市公共空间管理规范,建筑物外立面整洁清爽、色彩协调,附着物规格统一。户外广告及招牌设置规范,街面公共设施有序靓丽,景观照明彰显城市品质,城市道路清洁见本色,市容秩序井然有序,“双水润城”环境风貌协调美观、富有文化气息和地方特色。重点区域景观优美靓丽,生活区域设施亲民惠民,一般区域环境整洁有序。到2025年,城区清洁度95分以上;市容环卫责任书签约率达100%;道路机械化清扫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市容环境全路段全立面整治,户外广告、店招标牌达到“规范、协调、美观”,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实现率达80%;城市道路照明亮灯率达95%。

2.环境卫生质量稳步提升,资源化利用率大幅提高

生活垃圾、餐厨垃圾、建筑垃圾、园林绿化垃圾收集处置能力大幅提升。到2025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城区居民小区“两定一撤”覆盖率达80%,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8%;城区餐厨垃圾收集率达100%;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100%;城区园林绿化垃圾生态处置率达60%。

3.综合执法水平较大提升,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

推进城市管理和执法重心下移,建成源头治理、权责明晰、服务为先、管理优先、执法规范、安全有序的城市管理体制。管理机构和队伍建设明显增强,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进一步提高,执法行为日益规范,保障机制稳步完善,人民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到2025年,行政复议撤销率和行政诉讼败诉率明显下降。

4.基础设施质量稳步提升,运行保障能力稳步增强

坚持绿色循环低碳理念,高质量新建、扩建、改建一批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快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配套齐全、运行高效的基础设施体系,实现设施建设运行一体化、运行服务专业化。到2025年,城区新建二类及以上公厕达标率达100%。

5.城市管理效能加快提升,城市治理能力扎实增强

基本建成综合管理有机协调、管理标准健全完善、“规建管”衔接顺畅、管理执法相互联动、管理格局均衡协调、基础要素保障有力、城市治理效能突出的城市综合管理体系。拓展公众参与渠道,形成全民共建共享的城市治理格局,城市管理服务效能稳步提升,现代城市治理体系初步形成。

6.智慧城管框架初步建成,现代化治理能力持续增强

市容环境、市政设施、园林绿化、交通管理、应急处置等城市综合管理公共服务大数据资源有效融合,重要政务信息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初步建成“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的“智慧城管大脑”,完成智慧停车、智慧街面管控、智慧路灯、智慧环卫等应用项目建设。到2025年,问题及时解决率达98%。

泰兴市“十四五”城市管理指标体系

三、着力推进城市管理改革创新

(一)持续完善管理机制

发挥泰兴市城市管理委员会的顶层设计、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建立例会制度,统筹协调解决制约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大问题,加强城市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管理间的衔接,实现“规建管”并重并举,体现科学发展理念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明确市、街道、社区三级的职责,形成市级部门为主导、街道为主体、社区为基础的良性城市管理格局,强化管理责任主体、实施主体、自治主体的责任,形成有效城市管理服务闭环,推动城市管理各类问题发现在基层,解决在一线。明确加大执法处罚力度和服务力度并举,借助“智慧城管大脑”,与相关部门联动,形成违法处置机制,同时在设施建设、管理服务上提高服务水平。

探索构建“两级执法、三级网格”城市管理新机制。以充实一线执法力量探索构建市、街道“两级执法”体系,形成市级以业务培训、执法、考核、监督为主,街道以一线执法为主。探索构建以市为主导、街道为基础、社区为单元,按照分级管理、分类处置、闭合运转的原则,重新组建城区网格化管理组织框架,完善市、街道、社区网格化三级管理工作体系。健全网格单元责任制,建立社区干部、社区民警、城管队员、物业公司、辖区单位“五位一体”联动机制。设置城市管理专员,专司社区城市管理工作。将“12345·政风行风热线”、书记市长信箱、泰兴论坛等相关问题反映渠道接入三级网格化管理体系。

(二)大力推进服务创新

建议调整城市管理组织架构。第一阶段探索城市综合执法大队改革,形成市、街道两级组织,即组建重点区域管理办公室,负责城区重要区域(鼓楼及市政府区域)行政执法管理工作;重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以街道为单位,重新组建市容、规划、住建人防、机动、建筑垃圾等中队,确定中队个数、明确负责区域、核定编制人数,配足办公用房、配齐装备设备。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路灯照明服务中心,按照适度原则,增加人员编制和相关配备。第二阶段探索推进市容环境卫生服务中心、路灯照明服务中心的管理权下移,形成市、街道两级管理体系。

推进城市管理执法职能事权下放,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创新社会协同治理模式。大力推进城市管理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扩大市场开放领域,鼓励和引导企事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社会资本参与城市管理,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健全监管体系,明确市场化运营项目和公共服务监管的主体责任,完善督察巡视制度;建立专业监管和行业主管的沟通反馈机制,组建专业监管队伍或委托社会第三方机构对市场化项目进行专业监管,提升市场化项目运营质量。全面提升新建城区环卫作业的社会化水平。以花钱买服务的思维,大力推进市场主体进入新建城区的道路保洁、河道保洁、公厕保洁等领域,实行作业和监管有效分开,以“智慧城管大脑”推动行业监督管理一体化。

(三)加大城市服务协同

深入推进物业管理专项整治。从整治小区环境、消除小区安全隐患、解决物业服务水平低等重点难点着手,注重长效常治,切实推动小区环境大转变,实现物业服务质量大提升,每年创成1-2个省级示范小区,3-4个泰州示范小区。坚持党建引领,采取单建、联建、派驻党建指导等方式,实现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党组织全覆盖,推动“红色物业”提档升级。

深入开展交通秩序大整治。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抓好秩序管理,弘扬文明交通理念,持续推动文明交通大提升。紧抓停车秩序,重点整治占用消防通道、盲道乱停乱放问题;紧抓行车秩序,重点整治抢道、闯红灯、不礼让斑马线等不文明行为;紧抓“三车”违法行为,重点整治摩托车、电动车、老年代步车乱停乱行问题;紧抓老年人、新市民等重点群体,重点查纠交通陋习,以文明交通整治行动,切实加强道路交通秩序管理,打造有序、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建立行人、非机动车违法数据库,运用人脸识别技术,一键核查当事人身份和交通违法频次,实施精准教育。

深入推进城区园林绿化管理。规划引领园林建设与管理,扎实推进城区三个“美化”建设,全面提升园林绿化品质。提高市民植绿护绿爱绿意识,引导市民义务植树、认养树木,开展为绿色植物浇水、洁净绿色植物活动,设立宣传提示牌、发放倡议书等多种形式宣传园林绿化知识、倡导文明行为。加大损绿毁绿行为惩戒力度,探索“一查二督三处罚”的管理方式,坚持每日上路巡查,发现问题立即下督办单,限时整改,整改不到位严格处罚,实现管理进位提升。

四、着力打造市容环境新亮点

(一)打造靓丽市容环境

大力开展沿路环境净化、户外广告美化、城市街景亮化行动,创造性抓好“街面、立面、屋面、城市天际线”的“三面一线”市容长效化治理,实现“路面干净整治、秩序整齐划一、空间清爽透亮、城市天际线美丽”的城市管理新格局。打造示范道路、示范楼宇、示范小区,点、线、面整体提升市容面貌。探索城市基础设施微小破损、缺失问题快速“双微”处置机制。

深化“标准+级差”市容管理模式。对城区重点区域、农贸市场、专业市场和干道开展靶向治理,推进集中整治向日常“级差”管理转变,实现主干道严格规范、次干道有效规范、背街后巷基本规范;加大现存户外广告整理整顿,净化城市空间;每年新增30个便民服务点;加大便民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管理,突出解决民生疏导点、夜市经济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查处严重影响城市规划的违法建设的专项治理行动,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解决违反城市规划、制约城市发展的违法建设问题。

落实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强化日常巡查监督管理,对各类违反市容和环境卫生行为依法进行查处,督促责任主体履约到位,让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以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为抓手,增强市容管理社会互动,提高公众参与积极性,推进城市管理共建共治共享。

(二)规划引领城市亮化

编制城市亮化专项规划,以提品质、惠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彰显“双水润城”夜景特色提升城市“颜值”,加快推进城市亮化顶层设计与实施。加快推进澄江路、镇海路、文昌路等进出口道路沿线两侧景观照明改造工程,实施鼓楼桥、延令桥等路灯亮化系统改造,点亮城市夜景。

提升沿路、沿河、沿街亮化水平,打造“双水润城”、羽惠河的景观化亮化样板,实现近景亮化、楼宇亮化、远景亮化协调统一。近景亮化重点完善沿河景观灯、岸线等景观照明,勾勒水岸轮廓线,形成靓丽的水光前景层;楼宇亮化重点展现历史建筑、现代建筑和地标建筑的风格交融;远景亮化重点展现泰兴城区美丽的天际线。

(三)升级改造路灯设施

编制城市路灯照明专项规划,重点结合城市发展、城市风格、城市经济,围绕市民需求、经济发展、安全运行,推进新科技、新产品在城市照明中的应用,推动路灯建设、管理、维护标准化。

提升城区夜间道路照度,有序更换市民反映强烈、光衰严重、照度低的道路路灯。建设遥控、遥测、遥信、遥调、遥视的“五遥”路灯智能化监控系统,远程监控,提高路灯运行质量和自动化管理水平。深入实施背街后巷调查,逐路逐面逐点对社区(村)路灯、线路进行补缺及改造,消除城区路灯盲区。

(四)擦亮城市管理品牌

强力推进“党建+路长制”覆盖城市建成区。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要求为标准,以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为抓手,以城区主次干道为单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和社会各界的力量,组建党建联盟、商户联盟、志愿者联盟,通过党建联盟将机关单位的作用和力量延伸至路面,发动属地社区、单位、商户等广泛参与,深入推进“路长制”,构建“三级路长”,实行“三查统揽”,形成简约高效“党建+路长制”管理体系。

探索建立城市“微修复”工作机制。依托“智慧城管大脑”和“党建+路长制”等载体,加快构建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微小破损、缺失问题的“微修复”快速响应工作机制,即“发现及时—上报准确—快速修复—结果反馈”的快速全过程响应机制。完善“自行处置”“派单处置”“执法处置”三个闭环流程,构建城市基础设施微小破损缺失快速处置、城市管理轻微违法行为快速查处、商家遇到的“疑难杂症”快速化解的“三微”机制。

全力提升城市服务品质。全面整修城区二类以下公厕,增设无障碍厕位,以及无障碍坡道、安全扶手、呼叫按钮等人性化设备,做到男女厕位比更加合理,内部布局更加科学,有条件的提供开水、应急药品、手机充电、无线网络、雨伞雨具、车辆充气等综合服务设施设备。规范设置标识、导示牌,扩容城区公厕开放联盟,弥补公厕布局盲点,打造“泰方便”公厕圈,实现“三分钟”步行到达目的地。加强公厕相关数据收集、梳理、分析,探索公厕管理、保洁数字化调度措施,推进公厕管理精细化、科学化。新增济川北路与银杏路绿地内、园林路与龙河路绿地内、枕淮路与龙河路拆迁工地内、龙河路与兴燕路拆迁工地内、根思路迎幸桥西侧、长征北路佳源小学对面等地一类标准公厕各1座。新建1-2座“智慧公厕”。

五、着力形成卫生保洁新标杆

(一)提升城区清扫保洁水平

提升环卫作业技术水平,增加洗扫车、冲洗车、洒水车、雾炮车、保洁船等设施设备,提高机械化作业频次,扩大机械化作业范围,提升环卫作业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推广精细化、标准化作业,全面推进以“机械化作业+人工作业”的作业模式,城区清扫保洁全覆盖。强化对环卫作业单位的监管,提高保洁质量和水平。

(二)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管理

出台《泰兴市生活垃圾分类五年规划及三年行动计划》,以法治为基础,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垃圾分类制度,打造“泰时尚”品牌。积极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超市”等系列宣传活动,推广“两定一撤”垃圾分类投放模式,提升垃圾分类知晓率、参与率、投放准确率。实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四分法”,创建生活垃圾分类示范达标小区。积极引入第三方企业参与垃圾分类,探索垃圾分类管理新方式。严格垃圾运输管理,零散的装潢垃圾以有偿方式推进集中储运。规范分类收运流程,减少垃圾收集和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探索园林绿化垃圾和混合垃圾的特许经营模式,采用“一次破碎+中转+二次破碎+厌氧发酵+沼气利用+好氧堆肥”工艺,提高资源化利用率。继续强化“户初分、组保洁、村收集、镇分拣、市处理”运转机制,提高乡镇垃圾分类收运能力。指导乡镇规范垃圾收运作业方式、作业流程、作业质量、作业效果等,完善乡镇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明确各职能部门垃圾分类工作职责。

(三)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环卫车辆停车场建设项目。建设容纳120个停车位,配套职工休息室、食堂、车辆冲洗、管理用房和厕所等设施的环卫综合停车场。新增东南片区和北片区垃圾中转站各1座,建成河失再生资源利用中心项目并投入使用,推进4处建筑垃圾转运场建设,实现垃圾“执法管理到位、规范运输到位、收集存放到位、处置利用到位”。推进三峰公司新上飞灰螯合装置建设,完成三峰环保能源垃圾焚烧厂500吨扩建项目。按照城区餐厨垃圾产生量和发生区域,加快推进餐厨垃圾归集点建设,解决餐厨垃圾归集问题。

六、着力提升执法管理水平

(一)提升广告治理水平

坚持“规划引领、分类处置、注重长效、协作联动”,加强对户外广告市场主体的行政指导,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提醒和纠正。加强公益广告规划设置,广告户外媒介应按照国家、省、泰州市规定,由广告设施产权人负责安排占广告发布总量(包括时间、时段、广告位等)20%以上的公益广告,建筑工地应达30%以上,且做到根据要求定期更换。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及时查处广告违法行为,跟踪督办。加大与市级相关单位职责部门联合执法, 共同治理。

(二)提升渣土管理水平

以“智慧城管大脑”推进渣土车辆综合监管。强化源头管理,利用视频监控、北斗定位、5G技术等手段对工地实行监督管理,对渣土运输作业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管。坚持车巡与步巡相结合,不定期、不定时、不定地点的抽查相关作业单位,保障渣土运输安全。展开联合执法,与交警、交运等部门合作,对渣土运输车的超限超载污染情况进行严查。

(三)提升防违控违水平

探索建立市、街道“两级”违建防控体系。坚持及时发现、严格治理、全域整治,强化多部门联动,采取即查即办机制,打造“零距离”服务体系。深化“专业+联动”违法建设治理模式,严格管控新增违法建设,积极推动“零违建”示范小区创建。开展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回头看”,问题频发小区每月巡查。加强违法建设诚信体系建设,禁止有违建的房屋进入不动产交易市场。动态监管城区小区服务机构,建立行业黑名单制度,形成防违控违长效措施。

(四)提升停车治理水平

加大人行道停车秩序治理,加大执法管理力量和社会参与度,完善“城管违停执法管理平台”,稳步推进人行道违停治理的常态化、长效化。运用物联网技术,对主干道路停车状况实时监控。对接泰兴市智慧停车项目,纳入“智慧城管大脑”服务体系。推进实施城区“停车便利化工程”,提升建筑物停车设施配建水平,加大城区路外公共停车场建设,多渠道、多方位增加机动车停车泊位供给。引入社会资本,商业化建设和运营立体停车场。进一步扩大城区机动车停放服务收费管理范围,形成“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补充”的城区停车格局,逐步缓解城区“停车难”问题。鼓励机关、学校、社区错时对外开放停车车位。

七、着力加强规范化建设

(一)强化考核监督机制

强化工作考核。根据平时考核工作实施方案,定期考核,定期发布,并纳入全年绩效考核。推进精细化管理“红黑榜”考核制度,压实主体责任。强化系统人员考核,对在编在职人员开展差别化考核,考核结果纳入个人年终绩效考核。强化目标考核,根据重点工作和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全年绩效目标,跟踪考核重点,做好目标完成情况审核和对接。

强化工作监督。严肃仪容仪表及执法风纪,依法行政,坚决杜绝不文明执法现象,做到着装整洁、行为规范、风纪良好。定期对城市执法队伍开展依法行政和队伍风纪督查,采取明察和暗访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检查时间和随机抽查对象,对行政执法卷宗进行抽查。定期组织对市容市貌和环境卫生进行现场督查,及时发现问题,推动落实整改,督促切实履职。对热点、难点和反复出现的问题,以督办函形式责令限期整改。按照重点活动要求,加大对干道、商业大街、公共广场、施工场地、农贸市场等进行巡查督导,对沿线和重要节点进行突击督查,对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

(二)建立矛盾协调机制

继续强化市领导常态化牵头协调重点事项工作机制。定时梳理“三跨”信访事项、易引发群体性矛盾及各类需要市领导协调的重大疑难复杂事项,按条线报请市领导牵头协调化解,同时明确责任主体单位、配合单位,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化解方案,细化工作措施,限期化解到位。

健全联席会商制度。充分发挥信访工作联席会办制度优势,定期会商研究信访突出问题,围绕化解矛盾、化解心结、化解困难等方面精准施策。健全一把手负总责、分管负责人具体抓、其他负责人“一岗双责”的信访工作责任体系。

以人民满意为追求做好交办工作。做好“12345·政风行风热线”、书记市长信箱、领导批示、网情快报和临时事项等各类交办件的办理和反馈,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落实”。科学界定交办件的受理时限,确保所有交办问题的回访率100%,满意98%。对职能交叉、反复投诉和上级交办的重点疑难问题,逐一现场核查,逐个情况核实,逐件沟通协调,加大跟踪督办力度,做到合法的解决到位、合理的沟通到位,不合理的解释到位,确保重点疑难问题及时高效处理。

(三)提升文明执法形象

坚持以制度管人管事,强化执法人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建设一支作风硬、纪律严、法治明、能打硬仗的城市管理执法队伍,使“红色城管、责任城管、高效城管、创新城管、清廉城管”成为“城管铁军”的闪亮招牌。优化“城管志愿者”队伍结构,建立健全招募、培训、监督等工作制度;精心设计“城管志愿”活动,搭建“城管大家议”平台,引导社会各界为城管工作提升献计献策。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提高法治宣传的覆盖面、专业性、有效性;加强与融媒体互动,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宣传城管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大力宣传城管工作先进个人以及支持城管的优秀市民,营造良好舆论氛围。

八、着力建设更高效智慧城管体系

(一)加快构建“智慧城管大脑”

以政府云平台为支撑,推进城市管理局综治网、环卫网、照明网“三网”融合,紧扣“一屏观天下、一网管全城”,建设涵盖综合考评、指挥调度、大数据分析、110联动、综合整治、门前三包等功能的“智慧城管大脑”,打造信息共享、反应快速、联勤联动的城市“管理+指挥”中心,推进城市管理信息互联互通。推进“智慧城管大脑”与城市应急管理体系对接、联动,运用科技手段,增强城市感知能力,获取城市运行、管理数据,重要监控数据实时传送相关联动部门。探索“卫星遥感普查、无人机重点巡查、人工实地核查”的“三查一体”监管机制,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人员的安全监管,科学设定应急预案,运用现代化的风险评估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智慧城管大脑”定期向城市管理委员会推送反复投诉问题、多发高发问题、超期未处置案件、重大安全问题等,定期向业务主管部门推送典型案例等。

(二)加快智能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城区智能感知设备建设力度,完善智慧执法、智慧环卫、智慧市容相关应用开发。提升济川街道和延令街道的智能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姚王街道智能基础设施补短板力度,为“智慧城管大脑”和便民服务系统的建设、运行和管理提供基础支撑。加大对综合执法、环境卫生、城区照明等科技装备的配置,形成“科技强队”。利用信息化技术推动全市城管执法人员、车辆、装备、责任区域、联动部门等执法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技术对环卫作业、转运、处置,及转运车辆、转运站实施动态监管。运用物联网技术实施路灯、户外广告智能巡查监控。

(三)加快智慧管理功能开发

加快推进便民服务系统开发与开放。整合城市管理信息公开和市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厕导厕、机动车路边停车、便民公共自行车等服务资源,通过“智慧城管大脑”、泰兴一卡通APP、智慧泰兴微信公众号等多种互联网服务平台,开发、开放“互联网+”便民服务系统,提升便民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充分利用市场化机制和社会参与的力量,为市民搭建推动社区自治、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多方参与服务体系。

九、着力推进“法治城管”建设

(一)加强执法能力建设

深化“市+街道”两级执法,加大综合执法改革步伐,强化街道执法能力建设,建立联勤联动、街道社区联系、跨部门研讨等机制,加强与公安、交通运输、生态环境等部门合作,推进联合执法,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力量互补的城市管理执法体系。规范对复杂案件专业指导、执法业务日常培训、执法力量督查考核等,实现综合执法水平同步提升。

强化科学管控。聚焦网格化,强化日常执法监督,建立专业巡查、同级互查、上级检查的“三级督查”模式;“智慧城管大脑”实时在线督查执法队员上线情况、仪容仪表、行动轨迹和行为规范。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落实执法监督工作,严格执行泰兴市行政执法公示、全过程记录和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强化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业务培训考核。采用“法条+案例解析”方式,提高乡镇综合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合理下放执法权限,推动“执法重心下移、执法力量整合”,实现执法监管全方位无死角。

(二)加强执法宣传培训

加强宣传舆论引导。建立健全市、街道两级联动新闻宣传体系与组织架构,探索建立城管新闻发言人制度。发挥融媒体作用,正面宣传城市管理、执法先进典型案例,强化网络负面舆情监管,密切推进与市民互动,营造理性、积极的舆论氛围。

畅通共治沟通渠道。充分利用“智慧城管大脑”、“12345·政风行风热线”、泰兴论坛、智慧泰兴微信公众号等,搭建互动平台。畅通与市民的沟通渠道,建立有效的市民诉求解决机制,为市民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开展“观摩执法”“城管体验日”等活动,提升市民参与度。完善城市管理重点项目、重要事项、重大决策信息公开机制,健全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三)加强法治队伍建设

严格实行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重点抓好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的学法用法培训,按照专家讲学、领导帮学、干部领学、队员互学的方式,全面开展学宪法、学政治、学法律、学业务的“四学”活动,切实把教育培训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真正做到学习培训贯穿常年、覆盖全员,保证一线行政执法人员每年学法总时长不少于80小时。组织法律知识竞赛和岗位技能练兵,将学法作为行政执法人员考核、任职、定级、晋升的重要依据。建立健全协管人员的队容风纪、教育培训、考核激励、廉政监督、责任追究等制度。

十、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建引领,推进“党建+城市管理”深度融合。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员在小区管理中骨干带头作用。建立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和党组班子成员履行全面从严治党责任清单,牢固树立“抓党建是最大的政绩”理念,切实压实主体责任。持续放大“党建+”效应,形成“动态化”党建工作使“执法清单”实时完善、“主动化”党建工作使“轻违免罚”深入人心、“制度化”党建工作使“执法清单”有效运作的“清单式”服务机制。

(二)加强资金保障

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城市管理经费与城市人口发展速度、建成区规模扩张、管理标准提升、管理技术更新相适应的资金保障机制。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和完善企业、社会等多元化投融资体系,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项目建设运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机制。加强对城市管理费用使用全过程监督检查和绩效考评。参照住建部发布的执法装备标准,配齐通讯、取证、信息处理等各类执法装备和执法车辆。

(三)加强用地保障

将城市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空间规划,严格按照城市空间规划布局与实施,优先落实设施建设用地,强化城市管理发展规划的刚性约束。在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明确划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范围,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侵占。多种途径解决城市管理局办公用房不足问题,以中等城市管理要求配置办公用房,最大限度满足办公、执勤等需求。建议以政府调剂或置换的方式,增加城市管理局办公用房;或以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修编契机,加大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配给,留足城市管理局办公用房建设用地。

(四)深化改革创新

推进内部机构改革和部门职能重置。建立“两级执法、三级网格”的城市管理新体制,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城市管理新体系。加强城市管理基础理论研究、技术创新和应用推广,充分发挥市社会治理现代化综合指挥中心(市网格化服务管理中心)的作用,高效利用、动态激活数据信息,深化管理信息“全域共享”,加快建成“智慧城管大脑”。

(五)落实人员保障

按编制配齐城市管理人员。加快实现城市管理执法人员占城市常住人口万分之五的比例配备,适度提高一线人员的比例。加强人员选拔与交流。建立健全优秀青年干部重点培养和后备干部选拔、管理机制;建立分级管理、分类管理和职务晋升机制;加大社会化招聘力度,不断优化队伍年龄和知识结构,提升专业人才比例。

(六)提升市民素质

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开展“城管六进”活动。持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实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城市文化融入城市管理服务宣传中。扎实推进“八大专项整治行动”,广泛开展“八礼四仪”养成教育,深入践行“新十不”行为规范,加大对不文明行为处罚的曝光力度,大力宣传正反两方面典型人和事。持续开展“发现城市之美、打造城市之美”活动,促进市民形成良好道德素养和社会风尚。

附件 城市管理指标说明

1.城区清洁度

该指标参考杭州市城市管理指标。到2025年,城区清洁度95分以上。

2.市容环卫责任书签约率

该指标来自《美丽泰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5年,市容环卫责任书签约率达100%。

3.道路机械化清扫率

结合美丽江苏和泰州市城市管理发展规划,到2025年,道路机械化清扫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4.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实现率

该指标参考北京市城市管理指标。到2025年,户外广告设置规划实现率达80%。

5. 城市道路照明亮灯率

到2025年,城市道路照明亮灯率达95%。

6.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该指标来自《美丽泰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5年,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

7.城区居民小区“两定一撤”覆盖率

该指标来自《美丽泰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5年,城区居民小区“两定一撤”覆盖率达80%。

8.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

该指标来自《美丽泰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5年,城区居民小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达98%。

9.城区餐厨垃圾收集率

该指标来自《美丽泰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5年,城区餐厨垃圾收集率达100%。

10.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该指标来自《美丽泰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到2025年,城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100%。

11.城区园林绿化垃圾生态处置率

该指标参考成都市城市管理指标。到2025年,城区园林绿化垃圾生态处置率达60%。

12.城区新建二类及以上公厕达标率

到2025年,城区新建二类及以上公厕达标率达10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