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绍兴求解工业垃圾之困 创建“无废城市”

来源: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网
时间:2019-07-25 09:09:08
热度:

绍兴求解工业垃圾之困 创建“无废城市”固废网讯:厂区里发出的嗡鸣声、工人上下舞动的手臂、往来穿梭的运输车……在绍兴各大工业园区的企业主眼中,这些忙碌而有序的场景是让人愉悦的,它意味

固废网讯:厂区里发出的嗡鸣声、工人上下舞动的手臂、往来穿梭的运输车……在绍兴各大工业园区的企业主眼中,这些忙碌而有序的场景是让人愉悦的,它意味着稳定的订单、产能、企业的健康运转。然而5月份以来,他们却多了一分焦虑,这源于其背后不断产生却又无处安放的工业垃圾。

QQ截图20190724114424.png

绍兴循环生态产业园(一期) 记者 郑培庚 摄

从今年4月开始,绍兴市综合环境执法局开展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整治行动,严禁工业垃圾进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随之而来的是柯桥区、越城区的工业园区中,纷纷出现厂区内外工业垃圾堆积如山的现象。一时间,工业垃圾问题成为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全国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公布时,绍兴名列其中,而且是浙江省唯一入选试点。当工业固废处置的“老大难”遇上“无废”的美好愿景,绍兴何去何从?这一困局如何破解?记者日前前往调查。

工业园区

一度“垃圾围城”

一堆堆垃圾在工厂门口堆成小山。一个个透明包裹内,隐约可见白色棉絮、黄色塑料胶带和彩色布头,在暴晒之下与各色生活垃圾一起散发出阵阵异味。几天内,垃圾“小山”迅速长大,从厂区蔓延至主干道和绿化带,逐渐形成“垃圾围城”之势,而往日定点出现的清运车却迟迟未至……虽然时隔两个月,再回忆起当时的画面,兰亭街道环卫处负责人邵志龙仍然会被焦虑感笼罩。

“垃圾围城”之困的罪魁祸首是工业垃圾。今年4月,一纸通知下发至绍兴越城区、柯桥区,禁止工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每辆垃圾清运车进入焚烧厂前都要经过层层检查,如被发现混有布条、废丝等工业垃圾,车辆就会面临15个工作日的扣押整改。这一度导致多地正常的垃圾清运都难以维持。

近日,记者走进兰亭工业园区,道路两旁整洁干净,工厂门口的垃圾箱多数未满。但看似平静的外表下,工业垃圾这枚定时炸弹并未解除。一名正在作业的环卫工人告诉记者,路面的垃圾已要求企业自行清理,但大部分厂区内仍堆放着半个月甚至一个月前待处理的工业垃圾。

在越城区皋埠镇的主流家具集团,记者亲眼目睹了厂区内的垃圾一景。制作家具剩下的边角料,如碎布、海绵、碎木条等,堆放在厂区角落,这些被称为企业产生的一般性工业垃圾。在董事长马国军眼中,这些如今的“老大难”曾一度是“香饽饽”。“我们产生的废料,以前是一些下游作坊式企业的原料。”马国军解释说,碎木条打成粉末可卖给冬笋种植户用于冬笋保暖,碎布可做拖把和塑料颗粒,最抢手时这些废料甚至要经过拍卖来确定买主,一年至少可补贴企业五六万元。

而如今,这些作坊式企业因环境整治等原因陆续停产,废料不仅卖不了钱,还成了企业的一大隐患。工业垃圾中尤其是木料堆放久了很容易自燃,眼看天气越来越热,企业最担心的就是安全问题。由于缺少正规处置途径,堆放的垃圾偶尔会有收废旧物品的人挑走一部分,周边也有企业私下找第三方公司高价运出,这已经成为园区里公开的秘密。

在皋埠镇独树工贸园区,由于一些企业工业垃圾与生活垃圾混装,导致禁收工业垃圾被进一步曲解为“从工业园区出来的就是工业垃圾”。在园区中央的交叉路口,记者看到触目惊心的一幕,一个占地约10平方米左右的垃圾堆蚊蝇乱飞,其中不仅有来自周边3家企业的硬纸箱、布条和棉絮等垃圾,而且员工吃剩的外卖和一些厨余垃圾也夹杂其中,这样的堆放点几乎每走20米就能看到一个。一位负责人称,独树工贸园区共有18家企业,一天产生的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总量约为半吨,听起来不多,但长期积累下来数量也很可观。

垃圾产生超过处置能力

工业垃圾为何无处安放?走访中,企业和乡镇多次提到的“禁混令”是问题爆发的导火索,由于处理能力受限,柯桥、越城两地成为工业垃圾问题的首要爆发地。

在位于柯桥滨海工业区的绍兴循环生态产业园一期,每天都能见到各色清运车穿梭其间。它们运送的除越城、柯桥产生的生活垃圾外,还囊括了两地的一般性工业垃圾。据了解,2018年参照国内其他地区较普遍的生活垃圾掺杂工业垃圾焚烧的情况,绍兴工业垃圾基本都进入生活垃圾处理体系进行处置。今年3月,当地处理设施的垃圾进厂量达到了日均2508.59吨,远超设计标准的2250吨。4月出台的“禁混令”正是在此背景下发出的。

“处置设施的限值决定了处理能力,生活垃圾的处置应当优先保障。”绍兴市环境卫生管理处主任何茂泉说。与垃圾打交道多年,他明显感觉到近两年工业垃圾进厂量在增多。

这次爆发并非偶然。根据绍兴市城市管理局提供的数据,越城区和柯桥区共有工业企业约17880家,日产生一般工业垃圾约950吨,这些企业的环评批复要求大多数为“回收利用”。而近几年,随着环境整治、产业升级,一些不符合要求的综合利用企业陆续关停、淘汰,工业垃圾的综合利用率随之降低,导致进入生活垃圾处置体系的数量逐渐增大。

工业垃圾的产生与回收,正在受到各方高度关注,与此同时,一对矛盾逐步凸显出来。今年4月,绍兴被确定为全国11个“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之一,作为一种先进的城市管理理念,“无废城市”最终要实现城市固废产生量最小、资源化利用充分、处置安全的远景目标。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速,工业垃圾的产生量也在日益增多。能否处理好这对矛盾,对治理方式提出了挑战,更对工业垃圾的产生者带来了巨大影响。

在绍兴,有人发现,企业工业垃圾回收渠道不畅,待处置量大大增加,但处理途径却并未增多,除焚烧发电外,传统的填埋渠道已在早前退为紧急备用。似乎无路可走的现状背后,隐藏的是绍兴工业垃圾回收利用处置体系不完善、工业固废处置渠道单一、处置能力存在缺口等问题。

在省生态环境厅土壤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负责人戴巍看来,创建过程中暴露出问题,对于绍兴而言是挑战更是机遇。据悉,绍兴已在规划建设新的工业垃圾处置设施,计划在2020年底建成循环生态产业园(二期),包括1000吨/日生活垃圾和500吨/日工业垃圾处置项目。此次工业垃圾问题爆发后,当地市府办联合各部门迅速召开协调会,明确了在二期项目建成前,利用现有循环生态产业园一期的处理能力余量对一般工业固废实施焚烧应急处置,目前按照235吨/日的工业垃圾量调配给越城区和柯桥区,收运处置费用实行市场价调节。

过渡期的方案释放了一个信号,原先全盘接收一般工业固废的传统将被打破,企业作为垃圾产出的主体需承担起更多责任。“扩大末端出口只是其中一环,如果不全面树立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理念,我们要面对的仍是源源不断增长的工业垃圾。” 绍兴市生态环境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专员钱进认为,借助“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契机,绍兴要建立的是从源头减量、规范储存、分类运收、回收利用到末端无害化处置的工业垃圾处置全产业链。站在“无废城市”创建的十字路口,这次事件正是一次警示和督促。

精细分类提升利用效率

绍兴不是第一个被工业垃圾“困”住的城市。

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显示,浙江每年产生的一般工业固废(一般工业垃圾)约4000万吨,95%能实现综合利用,其中建材、冶金、焚烧发电等为主要利用方式。“一般工业垃圾依托生活垃圾处理体系处置的方式在全省较为普遍,但近3年来,混合处置产生的矛盾在各地愈发明显。”戴巍说,除绍兴外,嘉兴海宁、湖州吴兴区、桐乡市等箱包边角料、废碎布料产生量较大的地区,都爆发过一般工业垃圾处理难问题。“这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难题,绍兴等地正在探索的是一条新路。”

在嘉兴海宁,一座新的垃圾焚烧厂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该厂一期设计产能1500吨/日,预计明年6月建成。“原先因为设备和处置量都无法满足工业垃圾进厂后的需求而爆发过一些矛盾。” 海宁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卜志强说,新厂在设计时就把工业垃圾的进量考虑在内,做了新的环保评估,并升级了烟气处理系统,确保混烧排放的烟气符合国内和欧盟标准。

而无论是海宁在建的焚烧厂,还是绍兴的过渡期处置方案以及规划新建的特色垃圾处置项目,都提到一般工业垃圾收运处置费用将实行市场调节价。这意味着工业固废的免费时代终结了。

“以前不用操心这部分垃圾问题,现在要算成本了,确实压力挺大。”马国军说,以往在企业的观念里,垃圾处置属于公共服务,只要不乱扔总是有人会来收。而从免费清运变成收费清运后,对企业而言,分类就意味着省钱。

马国军已经把垃圾精细化分类定为下一步的应对方向。他发现工业垃圾分类后有助于减少焚烧费用。如果把厂里所有的工业垃圾看作1,分类后有回收价值的占0.5,危废有0.2,剩下要交钱焚烧处置的就只剩0.3。“我们现在的生产原则就是把原料‘吃干榨净’,边边角角能用的都不放过。”

兰亭街道的绍兴大江特种纤维科技公司是国际运动品牌耐克的上游合作企业,耐克每100件衣服中有5件都标有“recycle”标志,这些衣服的原料都是废布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后制成的。为了物尽其用,大江已经联合园区内其他4家企业,与绍兴滨海区的一家专业回收企公司达成合作意向,由他们定期免费上门收购并进行二次利用。“这对我们来说是双赢的,以前怕麻烦一直没做,这次事件促使了我们下决心改变。”大江公司总经理陈大钢说。

为了省下垃圾处理费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尝试通过加强内部管理和工艺改造,减少源头产生量,从而降低成本。这与一些现存回收利用企业的期待不谋而合。

位于越城区的浙江佳人新材料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为数不多的掌握再生纤维化学处理尖端技术的企业,每年能消化3.3万吨废旧涤纶纺织品。“我们回收的原料很大一部分都出自当地的纺织企业,但却很少直接向他们回收,只能高价从废料收购商处采购。”一位公司负责人解释说,回收的原料要求涤纶含量较高,如果纺织企业能做好垃圾分类,甚至将分类精细到不同的废料种类,两方就可以跳过中间环节,实现互利的高效合作。

加强分类后的企业也在盼望回收利用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比如,“吃”进可回收垃圾的资源再生企业能否建设提升到位?政府能否搭好平台对接两方需求?布局再生资源行业,进行产业培育、产业转型已成为绍兴“无废城市”建设试点的新课题。

“无论是垃圾处理设施的兴建还是其他‘无废’相关的配套建设,都要与绍兴产业发展方向一致。”钱进介绍,根据各区、县工业垃圾的特点,绍兴正在培育和引进新的资源化利用项目。嵊州市拟规划引进造纸废渣的资源化利用项目,柯桥区、越城区和诸暨市计划培育引进废布料、废丝的资源化利用项目,食品加工行业下脚料等工业垃圾的处理均在规划内。未来,那些不被看好的边角料或可重新恢复“身价”。

“无废城市”的创建难以一蹴而就。针对一般工业固废问题,企业能否抗住成本压力真正转变观念,各相关部门能否统筹协调形成合力,新的政策能否切实落地,每一环节的缺失都可能导致“无废”的愿景变成空中楼阁。这些问题,都等待着绍兴用时间去解答。


原标题:绍兴求解工业垃圾之困 创建“无废城市”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