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陕西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来源:江南app下载平台666 网
时间:2018-12-18 09:03:33
热度:

陕西省《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固废网讯:关中平原城市群以西安为核心,横跨陕西、山西、甘肃三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起点,在国家现代化建

固废网讯:关中平原城市群以西安为核心,横跨陕西、山西、甘肃三省,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起点,在国家现代化建设大局和全方位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战略地位。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的通知》(发改规划〔2018〕220号)(以下简称《规划》)的发布,标志着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我省加快新时代追赶超越、落实“五新”战略、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为贯彻落实《规划》,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进“五新”战略实施,以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创新驱动发展、军民融合发展为动力,以延续中华文脉、体现中国元素的风貌塑造为特色,以发展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为引领,着力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推动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辐射带动陕北、陕南发展,提升对西北地区发展的核心引领作用和向西开放的战略支撑作用,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二)主要目标。

到2035年,城市群质量得到实质性提升,西安国家中心城市和功能完备的城镇体系全面建成,宝鸡、咸阳、铜川、渭南、商洛、杨凌、韩城等城市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中小城市和特色镇加快发育;创新型产业体系和基础设施支撑体系日趋健全,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连通城市群内外的多层次交通运输网络全面形成,生态安全格局全面建立;对内对外开放新格局有效构建,向西开放战略支点作用进一步显现;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建成经济充满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优美、彰显中华文化、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级城市群。

(三)基本原则。

——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围绕《规划》提出的总体定位和目标,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先导,以重大产业项目为支撑,分阶段落实各项任务,多措并举,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坚持改革创新。把改革创新贯穿于关中平原城市群建设的全过程,充分释放改革红利、激活创新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增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区域联动。健全协同发展机制,加强与山西、甘肃两省城市间合作,建立各类资源开放和共享平台,完善利益共享机制,推进关中平原城市群12市2区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加强省级层面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环保联防联控、体制机制协同创新等重要领域的统筹协调,大力推进城市群一体化建设。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西安国家中心城市。

强化大西安龙头引领作用,全面提升综合服务、产业集聚、文化高地、科技创新、国际交往等功能,“多轴线、多中心、多组团”推进城市建设,加快西咸、富阎一体化进程,培育发展大西安都市圈,建设代表国家形象、带动大关中、引领大西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

1.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以硬科技为主攻方向,重点推动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航空航天、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智能化改造,设立硬科技产业发展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建设国家增材制造、分子医学转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光电子超导材料、铝镁合金材料等创新平台。积极开展西安—西咸新区云计算服务创新试点示范,加快推进落地的知名电商区域总部建设。支持国家级开发区和发展水平较高的省级开发区代管托管其他开发区,实现一体化发展。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广“两国双园”国际产业合作新模式。(西安市政府、咸阳市政府、西咸新区管委会等负责)

2.打造对外交往中心。加快西安浐灞领事馆区建设,争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西安设立领事馆、签证中心。强化丝绸之路工商领导人峰会、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合作圆桌会、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世界西商大会等载体功能,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国际国内交流交往。对标杭州G20峰会,高标准、高起点加快推进西安丝绸之路国际会展中心等大型场馆建设,积极申办2021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持续优化软环境,积极引进世界500强企业,吸引各类国际组织地区总部和分支机构落户西安。积极用好外交外事资源,深化国际友城合作。充分发挥丝绸之路农商银行联盟作用,着力打造“丝绸之路金融品牌”。支持陕汽集团等骨干企业和长安银行、秦农银行、西安银行等地方性金融机构向丝绸之路沿线布局。(西安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委外事办、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西安分行、陕西银保监局等负责)

3.形成丝绸之路科创中心。对标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吸引海内外顶尖实验室、研究所入驻西安。进一步完善“户籍新政”,出台海外高层次领军人才医疗、住房、子女就学等一揽子解决方案,吸引高层次人才定居西安。引导产业链骨干企业与高校院所开展联合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核心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支持中国科学院西安科学园、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陕西空天动力研究院、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制定西安市军工大型设备设施开放共享目录和管理办法,利用西安科技资源大市场进行开放共享试点。〔西安市政府、省科技厅、省委军民融合办(省国防科工办)、省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4.建设丝绸之路文化高地。推进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加强遗产保护利用的国际间交流合作,打造历史文化和特色文化街区,讲好西安故事,建设东亚文化之都。借鉴国际一流博物馆建设标准,改造提升现有博物馆,建设“丝绸之路之光”联合博物馆等,打造“博物馆之城”。全面有序开放公共图书馆资源,建立便捷的流通借阅平台,打造书香之城。开展系列名家文化讲坛,复兴一批知名度高的西安老牌文化品牌,营造城市现代文化氛围。建设西安文化产业创投中心、文创产业智库,探索文化金融市场的西安模式,健全要素支撑体系,形成以影视传媒、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等为支撑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深化与热点地区合作,推动成立“一带一路”国际旅游联盟,共同制定行动准则,建设陕西(西安)国际旅游枢纽。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建立“一带一路”旅游资源信息数据库。(西安市政府、省文化和旅游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文物局等负责)

5.打造内陆开放新高地。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探索国际铁路联运和海铁联运“一单制”,争取将中欧班列(西安)纳入“安智贸”计划。建设运营好中国(西安)跨境贸易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探索飞机租赁保税试点,积极申报综合口岸试验区。深化与美、欧、日、韩等国在高新技术领域、与新加坡及港澳台地区在现代服务业领域的合作。进一步扩大外商投资市场准入和对外开放范围,全面实施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外资管理制度,开展提升企业跨境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行动。推进陕西电子口岸和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推动口岸通关一体化建设。逐步提升西安陆港、空港、海关特殊监管区、口岸等四大平台功能,加快形成“三港三网”联动发展格局。依托航空枢纽和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集聚发展航空运输业、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建设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西安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省委外事办、西安海关等负责)

6.建设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发展“枢纽联通、洲际覆盖、特色鲜明、量质并举”的国际航线网络,尽快开通西安至马德里、洛杉矶等世界主要城市的直航航线,到2020年国际航线数量达到100条,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在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探索实行部分国家人员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推进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加快建设西安城际南环线等,规划建设西安东站、新西安南站等综合客运枢纽。加快西安地铁5号、6号、9号和1号线二期建设,启动大西安城市轨道交通新一轮建设规划报批工作,尽快开工西安地铁8号、14号和1号线三期等。推进西安外环高速公路(南段)、京昆高速涝峪口至蒲城段等高速公路建设。加快与西咸新区交通融合发展,加强富平和阎良的交通联系与路网布局,强化与周边城市互联互通。完善公铁联运功能,建设运营新筑铁路综合物流中心,推动中欧班列加密频次和扩展区域,向西加强国际班列干线网络建设,向东常态化开行联通青岛港等港口的“五定”班列,向南主动融入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形成面向欧亚的国际陆路物流枢纽。加快开展中国—中亚跨境路缆建设,搭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畅通全球的信息枢纽。(西安市政府、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委网信办、省通信管理局、省公安厅、中铁西安局集团等负责)

(二)优化城市群空间格局和规模结构。

进一步优化关中平原城市群规模等级和结构,促进大中小城市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加快培育发展轴带和增长极点,形成“单核带多极”的发展格局,提高各类空间发展效能。

7.构建“一圈一轴三带”的空间格局。“一圈”即大西安都市圈,合理调整行政区划,理顺开发区职能,完善阎良、临潼、兴平等外围组团功能,推动西咸一体化发展,支持西铜、西渭、西商融合互补发展,打造带动西北、服务国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都市圈。充分发挥西咸新区作为国家创新城市发展方式试验区的综合功能,深化代管托管,实施城市发展理念、城市规划布局等“十大创新行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开放型经济等国家试点任务深入开展,建设“大西安新中心”。“一轴”即陇海—连霍主轴,强化西安枢纽地位和宝鸡、渭南、杨凌等聚集吸附能力,加强各沿线城市分工协作,形成现代化产业和城镇带,向西连接甘肃、青海、新疆等省区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地区),向东加强与中原地区和沿海地区联系,提升陆海双向开放水平,强化对新亚欧大陆桥国际经济走廊战略支撑作用。“三带”即包茂、京昆、福银三大发展带,促进铜川融入大西安都市圈,带动延安、汉中、榆林、安康等地发展,引导商洛等节点城市绿色发展,形成包茂联通西南西北、京昆对接京津冀、福银对接长江经济带和宁夏等省区的发展格局。(各有关市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西咸新区管委会、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民政厅等负责)

8.做大做强重要节点城市。深化“一市一策”,编制好新一轮省域城镇体系规划,进一步增强铜川、渭南、商洛、韩城、杨凌等城市综合承载能力,扩大人口规模,提升综合服务功能和管理水平,增加对城市群发展的支撑作用。支持宝鸡建成关中平原城市群副中心城市,推进各市依托各自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和科教人才优势,优化先进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布局。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强化经济协作,推动杨凌—武功—周至、韩城—合阳—黄龙一体化发展,加强彬州—旬邑—长武—泾川、韩城—河津—万荣跨区域协同发展,打造次区域增长极。(各有关市政府、杨凌示范区管委会、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等负责)

9.培育发展新增长极。落实好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结合县域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主导产业,加快县域工业集中区和产业园区建设,大幅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支持依托国家(省)级园(开发)区或大型企业集团对县域产业园区实施托管运营。提升兴平、华阴、彬州等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水平,增强人口聚集能力。积极推进行政区划调整,加快具备条件的县有序设市改区,增加中小城市数量。持续推进沿黄生态城镇带规划建设,统筹移民搬迁、产业园区、风景名胜区等项目建设,带动区域脱贫攻坚。用好省县域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发挥省新型城镇化发展基金作用,创新县域城镇化投融资机制。(各有关市政府,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等负责)

10.加快发展特色小(城)镇。加大对蔡家坡、庄里等小城市培育试点支持力度,深入推进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动特大镇扩权赋能和设市工作。持续推进省级重点示范镇和文化旅游名镇建设,打造县域副中心和宜居宜游特色镇。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按照“产业支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的思路,重点在科技创新、文化旅游、新兴产业、现代农业等方面打造一批富有地域特色和创新力强的特色小镇。(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科技厅、省自然资源厅、省生态环境厅、省民政厅、省委编办、省文化和旅游厅等负责)

11.促进乡村振兴与城乡融合。贯彻落实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抓好特色产业设施化推进、现代农业要素聚集、产业扶贫精准脱贫攻坚等“七大行动”,编制好陕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规划。依托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教优势,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支持大荔县、蓝田县开展国家试点。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推进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加快“气化农村”“宽带乡村”等工程,推进产业路、旅游路等道路建设,提升道路桥梁安全防护能力和服务保障水平。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进“厕所革命”,完善污水治理设施及运行机制,加强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大力提升农村建筑风貌,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建设绿色生态村庄。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积极探索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管理制度、就业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体系、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开展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集体成员身份认证,实施“三变”改革千村试点行动。根据国家农村三项土地制度改革要求,系统总结推广西安市高陵区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省农业农村厅、省发展改革委、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交通运输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民政厅、省电力公司、省地电公司等负责)

   首页   下一页   上一页   尾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