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召开,水环境问题被再三强调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2-01-24 16:00:24
热度:100

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召开,水环境问题被再三强调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22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会议总结了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

1月24日,生态环境部召开2022年首场例行新闻发布会。
  会议总结了2021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了2022年重点任务。
  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
  会议表示,自2021年7月16日启动上线交易以来,全国碳市场整体运行平稳,市场活跃度稳步提高。截至2021年12月31日,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9亿吨,累计成交额76.61亿元,成交均价42.85元/吨,履约完成率99.5%(按履约量计),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顺利收官。总体来看,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价格发现机制作用初步显现,企业减排意识和能力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
  中国完成《斯德哥尔摩公约》全面淘汰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履约任务
  会议表示,2021年是我国签署《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20周年。20年来,我国加速淘汰和削减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生产、使用和排放,取得积极进展。
  一是建立国家履约协调机制。生态环境部牵头成立国家履行斯德哥尔摩公约工作协调组,建立国家履约专家委员会,强化属地责任,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全面协调开展履约工作。
  二是强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淘汰和削减。淘汰六溴环十二烷等20种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清理处置历史遗留的上百个点位10万余吨POPs废物,提前7年完成含多氯联苯电力设备下线和处置的履约目标。全国主要行业二恶英排放强度大幅下降。
  三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强化POPs替代品和替代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助力钢铁、化工、造纸、建材等十余个行业绿色转型升级。履约行动每年减少数十万吨POPs的生产和环境排放。我国环境和生物样品中有机氯类POPs含量水平总体呈下降趋势。
  会议表示,“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开局良好。
  2021年,1064家工业园区全部建成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累计建成6.62万公里污水管网。29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不含州、盟)黑臭水体基本消除,人居环境明显改善,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将12000多座污水集中处理设施纳入环境监管,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效能明显提升。紧盯长江警示片问题整改,披露的484个问题,已完成整改437个。加强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监管,长江经济带11省市自然保护区发现整改问题点位2654个,已完成整改2374个。开展尾矿库污染治理“回头看”,初步排查发现2100多个环境问题,正在推动边排查边整改。不断强化饮用水水源保护,累计划定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9132个。
  2021年,全国水质优良水体比例为84.9%,丧失使用功能的水体比例为1.2%。顺利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水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了持续改善的势头。2021年长江流域水质优良的国控断面比例为97.1%,同比增加1.2个百分点,长江干流水质2020年第一次全线年均值达到了II类,连续保持了两年。黄河干流全线达到了III类水质,值得一提的是去年黄河流域干线有90%以上的断面是达到了II类以上的水质,所以黄河的水质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
  此外,会议就各媒体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就“十四五”深入打好碧水保卫战当中的政策举措等方面,会议强调,要防止单兵突击的局面在水上出现。“十四五”时期优良水体比例的目标定为85%,比2020年83.4%的好III比例上升了1.6个百分点,5年才上升1.6个百分点,这跟“十三五”的改善幅度相比相当的稳了。每年的目标也是按照时序进度来设置的。实际上就发出了一个清晰的信号,我们不鼓励各地去追求过高的优良水体比例,而希望大家把工作重心放在夯实工作基础,补齐工作短板,提高工作质效上。
  就黑臭水体的成效,会议表示,黑臭水体治理这三年,据不完全统计直接投入超过了1.5万亿,一定程度上拉动了经济增长。但是这项工作进展的不平衡,有一些地方黑臭水体,原来没有怎么解决,或者解决了治标不治本,一场雨之后就现了原形。并强调黑臭水体治理是一场硬仗,治的是黑臭水体,比的是各地干部高质量发展的理念、能力和作风。作风漂浮、作风不实,在这场硬仗面前一定要吃败仗,打不赢的。建议当前黑臭水体治理落后的地区要向先进地区学习和取经。
  就长江流域水生态考核办法及其实施细则,并开展考核试点这项工作,会议要求,不能单兵突进,畸重畸轻,必须要突破水生态保护修复难题。2022年生态环保工作会议提出,探索建立长江流域的水生态保护机制,这是我们的突破方向。“十四五”期间在长江流域开展水生态试点,有利于落实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的科学理念,聚焦流域突出的问题,精准传导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通过解决流域的突出问题,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通过长江流域的重点突破来带动全国的水生态保护修复,这是总的考虑。分别通过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问题导向、突出重点;简便易行,逐步完善;加强协同,形成合力这四个方面来考虑。
  关于如何解决多地污水处理设施严重不足的问题,会议表示,首先,要高度重视、勇于担当。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包括管网、污水处理厂;其次,精准科学、力戒虚功。解决这些问题,一定要从当地实际出发,精准分析问题在哪里、症结在哪里,科学谋划对策、推动落实;再者,要完善机制、加强监督。
  同时,会议针对冬奥会赛事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也作出提示。当预测到可能出现重污染天气时,各地将依照大气污染防治法相关规定,及时启动应急预案,根据预警等级,在绩效分级的基础上,对不同排放源采取差异化的应急减排措施,降低污染物排放强度。各项减排措施要做到精准、科学,做好信息公开,尽可能减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尤其对涉及民生、能源供应、居民取暖、疫情防控等运行给予充分保障。
  最后,环境问题中的重中之重,水环境问题被再次强调。提到水环境,避不开的就是黄河流域的水环境治理。会议强调,黄河流域现在看来污染最重的就是中游部分地区,上游因为人类活动很少,所以污染并不是很突出,主要是水生态方面的问题;下游要关注入海口湿地生态保护等问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工业园区污染治理要补欠账,工业企业要进园区,园区要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要稳定达标排放,相关设施要跟生态环境部门联网,做好基础工作。二是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短板要加快补齐。三是一些地方城市环境卫生管理粗放。下一步,通过加强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和黑臭水体治理,引导和推动黄河流域尤其是中游地区加快补齐环境基础设施短板。
  会议表示,目前,“十四五”重点流域水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目前已编制完成,正在按照程序推进会签报批等工作,不久后会予以公示。
  (后附全文实录)相关资料下载:

2022年生态环境部1月例行新闻发布会全文实录.docx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