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1-12-24 09:01:57
热度:62

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12月22日,合肥市发布“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围绕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业集聚、产业链条、绿色制

2021年12月22日,合肥市发布“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围绕产业规模、创新能力、产业集聚、产业链条、绿色制造提出5大发展目标,到2025年,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创新能力强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制造、产品和服务全链条体系,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合肥市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规划》对照安徽省工业强基任务,立足我市现有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坚持强基、延链、补链、强链,在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4大领域中确定了15个细分领域重点突破,采用专栏方式明确40余个重点突破方向。

《规划》围绕重点领域,实施市场主体培育、创新能力提升、“双招双引”推进、强链延链补链、碳排放达峰行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试点示范、技术产品推广8大工程,推动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加速崛起、扩容倍增。

《规划》落实链长制工作要求,围绕“强基础、全链条、优布局、强产业”,创新性提出实施“443”行动计划,将“双招双引”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充分发挥我市创新平台优势和产业集聚效应,构建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规划》从强化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扶持、发展绿色金融、优化营商环境等4个方面提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合肥市“十四五”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

2021 年 12 月

发展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是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绿色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碳减排、实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落实国家、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高质量发展决策部署,深度融入长三角节能环保产业一体化发展,加速提升节能环保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稳步推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根据工信部《“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结合合肥市实际,编制本规划。

一、产业发展环境及现状

(一)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文明建设已提升到国家整体战略层面,节能环保产业随之快速发展,逐步成为提高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稳步增长的核心产业。“十三五”期间,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产值逐年稳步增长,由 2015 年的 4.5 万亿元上升到 2020 年的7.5 万亿元左右,年均增速约 10.8%,预测 2022 年将突破 10 万亿元,2023 年将达到 12.3 万亿元。

产业区域分布明显。我国节能环保产业总体分布呈现“一带一轴”发展格局,即以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三大核心区域集聚发展的“沿海发展带”和东起上海沿长江至四川等中西部省份的“沿江发展轴”。“沿海发展带”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第一梯队”,着眼全国市场需求,是技术创新“策源地”、产品标准“引领者”、服务资源“集聚地”和市场应用“示范区”;“沿江发展轴”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第二梯队”,更加突显区域特色,是细分领域的“佼佼者”、差异发展的“试验田”。

产业链条不断延伸。传统节能环保产品装备向标准化、成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大型企业经营模式由单一的设备制造、项目设计等转变为涵盖上游研发设计、中游装备制造、下游运营维护全产业链模式;拥有核心技术的中小企业趋向“专精特新”,在各细分领域差异化发展。节能环保服务业从单一环节服务逐步向一体化的综合节能环保服务发展,行业集中度有效提高,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

技术水平大幅提升。我国节能环保装备产品快速升级,技术水平大幅提高。高效燃煤锅炉、高效电机、膜生物反应器、高压压滤机等装备技术水平国际领先,燃煤机组超低排放、煤炭清洁高效加工及利用、再制造等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拥有世界一流的除尘脱硫、生活污水处理、余热余压利用、绿色照明等装备供给能力。

投融资多元格局初显。初步形成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绿色金融、产业基金等多元化投融资格局,但中小企业仍面临资金紧缺和融资困难等问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显示,从2015 年到 2020 年中国绿色发展相应投资需求约为每年 2.9 万亿元,其中政府出资比例占 10%到 15%,超过 80%的资金需要社会资本解决,绿色发展融资需求缺口巨大。

发展环境日趋向好。国家高度重视节能环保,标准规范不断升级,政策措施密集出台,资源环境约束逐步由单一的行政手段向法律、行政和经济多方位延伸。能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考核严格落实;电机、变压器能效提升行动深入开展;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机动车国六排放标准陆续实施;垃圾分类稳步推进,限塑令严格实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相继出台。日益严格的节能环保政策有效激发了节能环保市场需求,规范了节能环保市场秩序,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前景可观。

(二)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

1.产业概况

发展态势稳中向好。“十三五”以来,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截至 2020 年底,合肥市已拥有产值超 50亿元的节能环保企业 2 户,产值 10 亿到 50 亿元 13 户,产值 1亿元到 10 亿元近 60 户,产值总量中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占比约为 13:2:1。节能环保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16-2020 年,产值年均增速为 10.2%,增加值年均增速为 9.7%。2019 年产值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二位,产值增速居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15.9%,对全市工业增加值贡献率达 18%,已成长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节能环保产业受到较大冲击。

竞争实力稳步提升。我市部分节能环保技术、产品与装备在细分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节能方面,以凌达压缩机为代表的高效压缩机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以凯泉电机、明腾永磁为代表的通用电机、永磁电机技术水平行业先进,以新沪屏蔽泵、恒大江海为代表的特种泵生产研发具有先发优势,以长虹美菱、合肥海尔为代表的绿色家电占比全国领先。环保方面,以中科环境、皖仪科技为代表的光谱、色谱、质谱应用技术国际先进,以科创中光、中科华仪为代表的光学加工制造、核心算法和系统集成能力强,以中国环境谷为代表的大气环境监测装备制造产业形成集聚,以中节能国祯、东华科技为代表的装备制造能力、污水处理工艺国内先进,以节源环保为代表的环保工程建设和运维服务能力强。资源循环利用方面,以国轩高科、巡鹰新能源为代表的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具有先发优势,以弘徽科技为代表的气凝胶绝热材料技术国内领先,一般工业固废消纳能力强。另外绿色照明方面的芯瑞达科技,固废处理方面的通源环境,资源循环利用方面的融捷金属、广源科技等企业正快速发展。

示范带动效应凸显。“十三五”以来,通过深入实施示范项目引领工程,成功创建了一大批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示范试点。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 14 户、省级绿色工厂 39 户,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3 户,培育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3 户、绿色设计产品 169 款,经开区获评国家级绿色园区,5 户企业入选工信部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84 款产品列入工信部“能效之星”产品目录。拥有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 6户、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 3 户,先后获批国家低碳城市和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国家级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通过绿色制造示范带动和节能环保项目的实施,2020 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较 2015 年下降 29.5%,降幅明显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

产业园区初具规模。围绕环境产业、节能装备制造等领域,合肥市已初步形成一批有行业影响力的特色园区。蜀山区倾力打造中国环境谷,制定了加快环境产业发展实施意见和配套政策,截止目前,中国环境谷入谷企业 130 余户,实现营收超 100亿元,集聚了启迪数字环卫、中化学环境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牵头的环境研究院正在筹建。高新区面向科技化、国际化,升级打造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制定促进环境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和 18 项政策措施,引导环境产业加速向高新区集聚,入园企业已有 35 户,涵盖技术研发、设备制造、环境治理、环境技术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长丰县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发展基地获批市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基地,目前已在高效节能装备制造领域形成集聚,拥有恒大江海、明腾永磁等龙头企业。经开区围绕节能家电产业,集聚了节能家电、节能电机、高效变压器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拥有长虹美菱、华凌股份、合肥海尔等龙头企业。

2.主要问题

政策支持体系有待完善,“融资难”“融资贵”限制中小企业发展。“十三五”期间,安徽省和合肥市均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推进,但截至 2020 年底,尚未出台产业发展专项扶持政策,节能环保企业仅能享受普惠性政策支持。对于产业链缺失环节和技术薄弱领域,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受限于资金壁垒、品牌影响力弱、政策扶持不足等因素,导致抗打击能力较弱,面临较大的发展风险。绿色金融和产业基金尚未建立,节能环保产业主要融资渠道仍为银行贷款,项目资金来源主要依靠自筹或公共财政,资金来源均较为单一,导致节能环保企业尤其是资信能力较低的小微企业融资压力普遍较大,新技术进入市场“第一步”便寸步难行。

产业基础能力有待突破,“卡脖子”“牵鼻子”制约核心技术突破。节能环保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但却陷入基础技术储备、技术力量不足的窘境。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基础研究领域长期滞后,企业整体科研实力偏低。产业链上游硅钢片、磁石、膜材料等基础材料,高端轴承、高精度仪器仪表等核心零部件和元器件进口依赖性大,国内配套产业基础薄弱,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整体处于追赶状态。如疫情期间,受上游国外企业停工停产,加之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严峻,对我市节能环保产业产生较大冲击。另外,环境生物气溶胶污染探测、水体污染激光遥测雷达探测等已突破的技术由于缺乏及时有效的合作渠道、资金支持和成果转化,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

协同集聚效应有待加强,“大分散”“小集聚”影响产业互促共进。节能环保企业主要分布在各个园区内,园区企业数量少、规模小、影响力弱,且园区内耦合共生、相融相长的上下游配套与协同的产业网络尚未形成,园区间同质化现象较为严重。各领域龙头企业较为分散,使得园区在产业带动、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方面受到一定限制,相比先发地区产业集聚度有较大差距。同时与长三角一体化联动发展不够,错位融入不深,“同室操戈”的尴尬困境难以摆脱。

企业竞争优势有待赶超,“领头羊”“排头雁”带动作用尚未形成。我市节能环保企业虽占据一定市场,但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规模普遍偏小,目前全市入统的节能环保规上企业仅 148户,去除家电整机企业,产值 5 亿元以上的企业仅有不到 20户。各主要细分领域缺乏大型龙头企业带动,小、散、弱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新技术开发、技术集成和设备成套化能力弱,且主要市场集中于省内,缺乏市场竞争力,难以拉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3.面临的发展机遇

宏观发展环境利好。随着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深入,国家、省、市均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鼓励企业提升产业技术装备水平,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大力助推产业发展。合肥作为全国最大的家电制造基地和重要的汽车装备制造基地,既为节能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市场需求,也为资源循环利用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

区位发展优势明显。长三角地区作为节能环保产业先发地区,也是中国最大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科研实力、创新水平均全国领先。合肥作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也是“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双节点城市,位于节能环保产业“一带一轴”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可在一体化进程中有效利用自身优势错位发展。同时随着合肥正式加入自贸区,可享受相关政策叠加。

科教创新资源丰富。合肥是全国四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之一,拥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 60 所高等院校,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研究院、能源研究院等 200 多家科研院所,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创新平台,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创新能力强。

资源环境约束倒逼。我国是资源、能源大国,但石油、天然气、淡水等人均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能源压力倒逼一系列节能环保相关政策(如能耗“双控”考核、生态文明评价考核)出台并加大资金投入,有效带动了节能环保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合肥市坐拥以巢湖为核心的“一湖、两库、六河、多区”水生态体系,积极推进河(湖)长制工作,加快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设立专项资金,每年投入近百亿,大力促进了污水处理、污泥处置、蓝藻治理等环保产业的发展,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链长制”强力助推。合肥市创新实施“链长制”,将节能环保产业链确定为 15 个重点产业链之一,从市级层面确立重点发展方向,优化产业政策措施,建立统筹调度机制,协调推进重点项目,合力解决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重点围绕先进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关键元器件国产化替代、细分领域做大做强和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等环节开展强链、延链、补链,确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双碳”目标促进升级。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为节能环保产业、传统制造业绿色转型带来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全新的发展机遇。“十四五”是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合肥市正大力发展绿色低碳新技术、新产业和新业态,全面打造绿色低碳技术产业支撑体系,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迈进。

4.面临的挑战

国际环境复杂。一些西方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思想抬头,利用节能环保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国际贸易中制造技术壁垒和贸易壁垒。受其影响,外部环境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日趋增强。

国内竞争激烈。一大批国内先发城市将节能环保产业确定为重点发展产业,起步早、规模大、实力强,同时利用一系列优惠政策和区位优势,吸引了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等市场资源,合肥市在区域竞争中处于劣势。

头部企业跨界。近年来,节能环保日益得到全社会重视,拥有技术、资金、人才优势的国际大企业正大举进军开拓中国等新兴经济体节能环保市场,越来越多的央企和华为、万达等头部企业跨界进军节能环保装备制造、环境污染治理系统解决方案供应、智慧环保大数据等领域,产业竞争更加激烈。

二、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力强化“双招双引”和项目建设两大支撑,不断完善政策措施,激发创新驱动内生动力,运用市场机制引导发展要素向节能环保产业集聚,培育具有核心技术的领军企业、骨干企业,实现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快速、优质、创新发展,为夯实长三角地区绿色发展基础,助力我市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为加快实现“五高”、聚力建设“七城”提供强力支撑。

(二)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多方参与。充分发挥市场在节能环保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加大节能环保产业投入。更好发挥政府引导作用,积极发挥第三方服务机构、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的支撑作用,共同形成产业发展合力。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注重基础创新,打造协同创新平台,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加快形成具有影响力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

突出重点,错位融合。依托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建设,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技术水平优、发展潜力大、上下游关联度高的细分领域错位发展。鼓励支持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差异化发展。

发挥优势,集聚发展。加快打造中国环境谷、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等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形成若干特色鲜明、相对集中的产业基地,积极引导节能环保企业、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优势区域集聚,促进节能环保产业规模化、集群化、专业化发展。

(三)发展目标

到 2025 年,构建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创新能力强的节能环保技术研发、制造、产品和服务全链条体系。产业规模显著提升,产业生态持续优化,创新能力大幅增强,产业集聚加速形成,产业链条不断完善,绿色制造全面推进,节能环保产业成为合肥市主要经济增长点之一。

产业规模显著提升。“十四五”期间,力争培育产值 100 亿元以上的企业 2-4 户,50 到 100 亿元的企业 6-8 户,10 到 50亿元的企业 20-30 户,节能环保产业产值年均增长 23%以上,到 2025 年形成国内领先的两千亿级节能环保产业集群,成为合肥市支柱产业之一。

创新能力大幅增强。到 2025 年,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的共性技术和关键装备,装备成套化、核心零部件国产化和本地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建立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较强的自主研发能力,节能环保装备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

产业集聚加速形成。到 2025 年,逐步形成以中国环境谷、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为核心的环境产业集聚区,以经开区、长丰县为核心的节能装备制造产业集聚区,以安巢经开区、庐江县、肥东县为核心的资源循环利用产业集聚区,形成配套齐全、特色鲜明的产业链和产业集群。

产业链条不断完善。抓住长三角地区节能环保产业先发机遇,瞄准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中高端环节、供应链薄弱环节,开展强基、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全面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协同发展,不断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推动部分重点领域进入全国第一梯队。

绿色制造全面推进。到 2025 年,绿色产业比重显著提升,绿色工厂—绿色设计产品—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四位一体”的绿色制造体系全面构建,基础设施绿色化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明显降低,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力争培育绿色工厂 50 户,开发绿色设计产品100 款,打造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 3 户,创建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 5 户。
三、重点领域

(一)高效节能领域

节能电机电泵:围绕电机电泵产品能效提升,推进机电装备产品整体化设计,加大新型绝缘材料、高端轴承、变频器等关键材料和零部件研发,提升稀土永磁电机、高中低压变频调速器装置、石油化工泵、潜水电机电泵等装备制造能力,重点突破沸腾泵等特种应用领域电机的差异化设计和智能化水平;鼓励机电产品生产企业积极向下游延伸,联合整机装备企业合作开发一体化设备,支持企业进行机泵节能与管控系统的开发和示范应用。

节能输配电设备:重点围绕高低压智能节电系统、节能变压器、低损耗配变技术、无功补偿技术等,推进智能配电、用电技术研发。推进智能微电网及分布式新能源接入系统技术、储能系统技术、轨道交通能量回馈系统等技术的示范应用,推广电网动态无功补偿成套系统、静止同步无功补偿成套系统、无源/有源电力滤波器、非晶合金变压器等输配电设备,加速电网节能优化与大数据服务的整合,提升电网节能的智慧化。

节能压缩机与节能电器:围绕压缩机能效提升,加大高效换热器和替代制冷剂的研发力度,加大磁悬浮离心压缩机、螺杆式单机双级压缩机、变频涡旋压缩机、直线压缩机、数据中心和 5G 通信基站专用制冷压缩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等节能高效压缩机及系统供给,推广冰(水)蓄冷、空冷机组高效节能、空气源热泵、热电联产及热电冷三联供等技术应用。

支持电器生产企业应用先进节能技术,开发“能效领跑者”“能效之星”“绿色设计产品”等高效节能产品,鼓励企业优化设计,加强电器功耗管控,降低待机功耗。

绿色照明与绿色建材:加大 LED、Micro-LED、Mini-LED显示技术的研发力度,积极探索 LED 高效驱动和智能化控制技术,LED 光源模块化、标准化、系列化关键技术,发展深紫外及超高光效产品的研发与示范应用,支持 LED 照明产品在智慧城市建设领域的应用。围绕节能玻璃、外墙保温材料、新型墙体材料等,加大绿色建材研发力度,大力推广保温装饰板外墙外保温系统、隔热铝合金型材、复合保温砌块、轻质防火保温材料、节能门窗、节能镀膜玻璃、消纳固废的混凝土及干混砂浆等绿色建材,支持光伏一体化建筑用外墙玻璃等绿色建材的研发与应用。

专栏 1:高效节能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1)依托合肥市“家电之都”产业基地优势,力争引进1-2户国际知名特种压缩机生产企业落户合肥,发挥压缩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压缩机技术安徽省实验室核心技术研发优势,加速形成高效压缩机生产集聚区;引培高效换热器生产企业,强化关键零部件配套;拓宽节能压缩机市场应用,鼓励家电企业应用高效压缩机生产节能绿色家电,支持超大型跨临界二氧化碳冷热联供机组等成套系统的推广应用。

(2)鼓励电泵生产企业加大工业泵节能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发,重点突破化工流体机械重载装备节能优化、智能管控和可靠安全性等关键技术,引导企业加快进口设备的国产化替代;鼓励电机生产企业加大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高压变频调速、永磁涡流柔性传动等技术研发力度,提升电机成套设备的制造能力。

(3)支持合肥市智慧能源平台等能源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汇集政府相关部门、能源行业企业以及重点用能单位数据信息,为能源生产、供应、消费、储存、服务等各环节提供智慧化服务。鼓励智慧能源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的研发,提升能源整体利用效率。

(4)鼓励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在本行业关键技术、核心领域等方面积极参与相关国际、国家、地方及行业能效标准、能耗限额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修订,提高产业标准化水平。

(二)先进环保领域

水污染防治:围绕生活污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水环境生态修复、巢湖流域治理等重点领域,加大水污染防治技术和装备的研发力度,重点突破水污染防治新型试剂、膜材料、高效曝气设备、过滤膜组件等关键材料与元器件,加快推广磁微滤净水、好氧生物流化床污水处理、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高效脱氮除磷表曝型氧化沟工艺、污泥脱水处理、水体富营养化防治、蓝藻治理与资源化及地表水体生态修复等技术应用,重点突破高盐工业废水、含氟废水、垃圾渗滤液等高效处理技术。

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围绕工业废气处置、汽车尾气达标排放、餐饮烟气治理、室内空气净化、高效除尘、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治理、臭氧污染防治、碳减排等领域,加大大气污染防治材料、技术、工艺、产品和装备的研发。鼓励开发挥发性有机物过程控制与末端治理、矿热炉等非电行业烟气脱硫脱硝、基于生物/吸附/催化等方式的恶臭净化技术和国六机动车尾气排放用高效催化剂规模化生产等技术,加快推广冷凝/吸收/生物技术、活性炭/分子筛吸附浓缩技术、RTO/RCO 氧化技术、高效干法(半干法)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及飞灰固化(稳定化)系统工艺等。突破碳捕集、碳利用、碳封存技术并示范应用。

土壤污染防治与固废处置:围绕土壤污染监测、风险评估和治理修复等,加大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设备的研发力度,推广低毒低残留农药、化肥和可降解农用薄膜等产品应用,重点突破土壤污染快速检测、污染地块高效修复技术设备的研发。围绕污泥无害化处置、生活垃圾处置、医疗废弃物处置等领域,重点发展污泥磁化热解处理、污泥干化和清洁焚烧、一体化污泥高干脱水等技术,鼓励 PLA 等可降解材料制品替代传统塑料制品,推广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和飞灰、垃圾焚烧发电,研发智能移动式垃圾压缩成套设备、医疗废物清洁焚烧装置、污泥半干法处理或炭化成套设备等。

环境监测:重点围绕工业废气在线监测、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大气环境监测、工业污水在线监测、自然水体水质监测等领域,加大环境监测关键元器件、技术、产品和装备的研发力度,重点突破激光诱导探测、大气环境可视化精准溯源与预警预报、臭氧激光雷达、便携式尾气检测等技术装备研发,加快推进大气环境监测激光雷达、水质连续快速检测等设备产业化进程,推广大气、水监测系统应用。智慧环境:重点围绕大气环境数据、水环境数据、生活垃圾处置等领域,加速环境监测、治理、保护与“互联网+”深度融合,重点突破环境数据收集、传输、整理、分析技术和软件开发,推进污水处理厂网一体化、生活垃圾分类系统及生态环境综合治理“1+N”管理平台建设,探索大数据驱动的智慧环保新模式。

“双碳”行动:围绕工业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大力推动工业领域节能减排,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快推进工业领域低碳工艺革新和数字化转型,提升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准入标准,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围绕清洁能源体系,探索建立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加强能耗及二氧化碳排放控制目标分析预警体系建设,加大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推进可再生能源制氢、高效率太阳能电池等低碳前沿技术攻关,推广园区能源梯级利用等节能低碳技术。

专栏 2:先进环保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1)依托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监测技术与装备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环境保护环境光学监测技术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支持企业加大研发力度,重点突破大气环境监测关键技术,加速成果转化,推动大气环境监测装备产业化。

(2)鼓励污水处理设备生产企业加大污水处置、污泥热解等成套设备研发,鼓励“制造+服务”模式转型,实现信息化、智慧化运营;鼓励加大垃圾渗滤液全量化处理、高硬度工业污水软化处理、养殖沼液、造纸黑液等特种废水处理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3)支持环境监测设备生产企业依托光谱和质谱技术研究平台重点研发碳排放监测、水环境监测以及应急监测(便携式)技术和产品;支持开展PM2.5和O3污染协同防控“一市一策”跟踪研究,提出综合解决方案;推动工业(化工)园区智慧环保建设。

(4)引导固废处理设备生产企业开发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分类收集与成套化装置技术和设备;加快厨余垃圾处理设备、村镇低成本小型垃圾处理成套设备开发,研制标准化、系列化、智能化生活垃圾处理设备。

(5)引导废气治理设备生产企业进一步巩固电石炉烟气治理优势,提升铁合金炉烟气治理技术,设计开发成套化高端设备,扩大市场份额;加快与国内机动车排气净化设备供应商配套工作,加速推进国六机动车尾气排放用高效催化剂规模化生产。鼓励企业通过自身研发及外延式发展,整合上下游资源,加速成长为专业烟气治理解决方案供应商。

(三)资源循环利用领域

大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重点突破粉煤灰、尾矿、工业副产石膏、冶炼渣、工业污泥、工业废渣(如炉渣、矿渣)等传统大宗工业固废的深度利用,加快工业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装备研发,开发资源高效化、高值化利用技术与工艺。推广粉煤灰提取矿物、粉煤灰碳回收,尾矿再选、尾矿制建筑材料、尾矿制陶瓷,煤矸石发电、煤矸石砌块,石膏制改良土壤剂、磷石膏制硫酸联产发电等工艺技术。

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围绕退役动力蓄电池、废旧家电、废旧电机、报废汽车、废塑料、废旧轮胎、玻璃纤维、建筑垃圾等资源循环利用,加快推进破碎分选技术装备的研发,重点突破动力蓄电池余能快速检测和柔性拆解、废旧家电柔性拆解、稀贵金属精细分离提纯、玻璃纤维制气凝胶、塑料改性和混合废塑料高效分拣、废塑料裂解等技术,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企业规范发展,加快资源综合利用产品推广。加强中水回用、雨水收集利用,开展污水再生水全流程技术、经济高效污水回用技术研究,提升水资源循环利用率。

再制造:重点围绕盾构机、铲车、叉车整机及关键件再制造、机电产品再制造等,推进高端机电产品再制造关键工艺与技术研发,重点突破智能检测、远程检测、增材制造等再制造关键技术,加快研发再制造智能设计与分析、智能损伤检测与寿命评估、质量性能检测及智能运行监测系统。规范再制造市场秩序,探索再制造行业二手交易税费改革,引导再制造企业健康发展。重点培育关键件再制造龙头企业,大力引进再制造关键零部件企业,完善再制造产业链。支持企业开发再制造产品,加快推动形成旧件回收、关键件配套、整机再制造、再制造产品销售及售后服务的产业链条。

专栏 3:资源循环利用领域重点发展方向

(1)鼓励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加快动力蓄电池自动拆解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的研发、试制和建设,推动自动拆解生产线建设进程,加大梯次利用研究,加快推动电池材料回收等工作,鼓励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电池生产企业、回收利用企业共建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站),加快构建技术领先、模式成熟、权责清晰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推动建立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检测分类标准,规范回收利用市场,力争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退役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基地。

(2)鼓励机电产品再制造企业加大高端再制造研究,加快再制造产品标准和检测标准制定,开发再制造产品检测平台。鼓励企业加强与国内高校合作,研究开发国外高端品牌泵阀再制造的核心技术,着力推动高温宽压风扇泵及高温宽压风扇马达再制造研发,拓展再制造产品范围。

(3)鼓励加大纤维毡保温基材、玻璃纤维制气凝胶绝热材料、玻璃纤维制真空节能材料等保温材料研发,加快产品中试和产业化基地建设,形成完备的保温节能材料产业链。

(4)鼓励开展废旧轮胎热解工艺的研究,回收高附加值的炭黑;开展废活性炭的活化再生研究。

(四)节能环保服务领域

节能节水服务:以合同能源管理、电力需求侧管理、能耗在线监测、节能咨询、节能诊断、水平衡测试、水效评估为重点,支持节能节水服务业发展。鼓励节能装备生产企业积极开展服务化转型,为用能单位提供前期设计、中期施工、后期运维等系列服务。鼓励节能服务公司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用能单位提供诊断、设计、建设、运维等“一站式”节能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鼓励节水服务公司为企业提供节水诊断、节水型载体创建技术服务。

环境服务:以污染源监测、环境损害评估监测、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第三方治理为重点,支持环保服务业发展。鼓励环保服务机构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特许经营(BOT)、委托运营等方式提供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服务。探索环境绩效合同服务模式。支持环保服务机构整合上下游资源,推行环境治理整体式设计、模块化建设、一体化运营。

绿色制造服务:积极培育绿色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支持相关科研院所、节能环保装备制造企业、第三方服务机构积极为工业企业提供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制造评价咨询、绿色标准制定、绿色化改造等服务。鼓励相关企业和机构在中小企业中推广绿色制造技术成果,开展相关公益性活动,助力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

四、重点工程

(一)市场主体培育工程

做大做强领军企业、培育壮大骨干企业、扶持引导中小企业,促进大中小企业协同发展,推动形成“大而全、中而强、小而精”的发展格局。

支持领军企业做大做强。瞄准世界一流水平,遴选一批创新能力强、具有规模优势和全产业链制造服务能力的节能环保领军企业,鼓励企业通过上市、兼并、联合、重组等形式壮大产业规模。支持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拓宽市场、延伸产业链,优先支持企业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研究项目。力争到 2025 年打造 2-3 个具有行业影响力的节能环保产业集团。

引导骨干企业加速发展。遴选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细分领域市场占比领先、具有较好发展前景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在项目扶持、资金融通、财税补贴、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支持,助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力争到 2025 年培育 6-8 户在国内细分领域具有行业话语权的节能环保骨干企业。

鼓励中小企业做细做精。引导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差异化、专业化、精细化发展,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精特新”企业。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研发、项目融资、知识产权保护等专业服务,降低中小企业研发创新成本。鼓励中小企业瞄准市场空白,为终端用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的高性能产品或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强化资源要素支撑,充分发挥我市“1+13+X”公共服务平台功能作用,着力破解融资、技术、人才等发展瓶颈问题,助力中小企业快速成长。

(二)创新能力提升工程

依托合肥丰富的科教资源,开展节能环保前沿技术、共性技术研究。完善技术创新体系,支持节能环保领域国家实验室、工程实验室、技术中心、产业研究院等创新平台建设。激发企业创新能力,加快推进节能环保领域产学研转化,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

大力建设创新平台。依托中国环境谷、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和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合肥科创中心,建设环境研究院,大气、水、湖泊、农田土壤、烟气污染监测及治理领域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构造产业生态圈,加快打造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环境领域高技术工程化平台、环境产业化基地。不断健全优化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建设节能环保领域国家、省、市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突破一批节能环保基础技术、共性技术,研发一批关键材料。

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积极开展产业化关键技术攻关,加快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主导产品。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充实研发队伍,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能力。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提出重大科技需求和项目建议,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政策奖补力度。支持开展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鼓励企业主导制定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团体标准。

加速产学研成果转化。搭建区域节能环保技术与产业对接平台,畅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沟通交流渠道,推进节能环保先进技术应用成果的产品化与推广。加大对节能环保产学研平台建设的支持力度,落实对节能环保领域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政策支持。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市场反应、企业运作等方面灵活性优势,支持率先应用先进节能环保技术,加快开发节能环保效果明显、市场潜力大的新型产品;发挥大型企业的人才、资金、规模优势,加快推进节能环保技术产品的产业化。

加强科研人才队伍建设。鼓励高校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相关学科专业,壮大高素质技能人才队伍。在领军和骨干企业中建立一批培训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工作,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完善人才流动机制,畅通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创新人才培养“绿色通道”,组织节能环保企业开展校园招聘,引导职业院校瞄准产业发展需求侧,改革人才培养供给侧,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效衔接。

(三)“双招双引”推进工程

充分把握国家、省、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机遇,依托“链长制”工作体系,立足现有产业优势,紧盯薄弱环节,加强招引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制定招商方案,明确目标企业,培引重点人才,为产业发展提供新的增长点。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对标省十大新兴产业推进组,高标准成立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双招双引”推进组和节能环保产业链工作专班,建立产业链链长牵头、市直相关部门参与、县区联动的“双招双引”工作推进机制。依托省市“双招双引”平台,结合我市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方向,灵活运用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平台招商、总部招商等多种方式,编制重点目标企业名单,绘制项目推进“路线图”,开通审批“绿色通道”,打通“中梗阻”,提高招商质量和效率。

强化产业配套招商。充分借助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契机,围绕合肥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重点和培育方向,细化招商目录和产业地图,建立重大项目信息库,完善配套招商政策。重点在高效换热器、膜组件、先进光学仪器等市场前景好、带动性强的项目开展国内外招商,大力引进国际知名企业、跨国公司特别是世界 500 强节能环保企业在肥投资,支持龙头企业在合肥设立地区总部、研发设计中心等。针对产业链关键缺失环节,重点在挥发性有机物治理、臭氧治理、土壤污染修复等领域引进先进技术企业。支持在肥节能环保企业新建现代化产品装备生产线,或采取以商招商形式引进关键零部件配套企业来肥投资。积极发挥产业协会、行业联盟的资源优势,依托招商招展等方式常态化开展“双招双引”。

突出人才招引培育。围绕节能环保产业链布局,以完善“人才链”,保障“产业链”,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深度融合,在招引项目同时吸引节能环保技术、人才向合肥集聚。针对领军人才存量不足、增量缓慢的短板,充分发挥政府、用人单位、专业人才机构、社会组织的主体作用,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采取顾问指导、退休返聘、技术入股等方式,快速壮大专家队伍;针对技能人才短缺、企业招工难的问题,用好用活我市《关于进一步吸引优秀人才支持重点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建立吸引产业一线技工、高素质青年人才稳岗安居机制。

(四)强链延链补链工程

围绕“强基础、全链条、优布局、强产业”,重点实施“443”行动计划,即紧抓高效节能、先进环保、资源循环利用、节能环保服务 4 个重点领域,通过“创新+推广”“领军+中小”“补链+集聚”“制造+服务”4 条发展路径,力争到 2025 年,实现产业创新能力突出、重点领域优势明显、行业企业协同发展 3 个目标,构建完善的节能环保产业体系。

实施产业基础能力再造行动。推进节能环保创新平台建设,强化产业技术基础,发挥现有创新平台在节能环保领域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优势,建立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强化产业技术基础支持能力,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基础材料,发展一批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转化推广一批先进基础技术,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能力。

实施产业链现代化升级行动。把握节能环保企业服务化转型关键期,大力推行“制造+服务”模式,鼓励节能环保装备生产企业整合上下游资源,为用户提供诊断、设计、融资、建设、运营等服务。加大节能环保服务专业供应商培育力度,促进“互联网+”与节能环保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构建“一站式”智慧能源、智慧环保等现代化服务体系。鼓励节能环保企业从全生命周期出发,通过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化改造,为生产企业和终端用户提供绿色设计产品和绿色服务。
(五)碳排放达峰行动工程

从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生产过程、产品供给等方面,制定我市重点工业行业碳达峰行动方案和路线图,明确工业降碳实施路径,围绕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工业产业低碳零碳负碳等领域,加快形成一批重大战略技术,从源头加大减排减碳力度。

推进产业结构高端化转型。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严格落实产能置换相关政策,加快推广先进适用的低碳环保装备和技术,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推进“两高”行业减污降碳协同控制。加快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促使一批能耗、环保、质量、安全、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实施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能效提升行动,提升终端用能产品能效水平,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促进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

加快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加快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工业领域化石能源消费,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提升清洁能源消费比重,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快发展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和新能源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地热能等新能源,完善能源管理和服务机制,加快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逐渐形成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引导产品供给绿色化转型。大力推行绿色设计,将绿色设计理念和要求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规划,开展产品生命周期评价,鼓励企业参与制定绿色设计产品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或政策。增加绿色低碳产品、节能环保装备供给,为各领域全面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实保障。完善绿色制造支撑体系,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为重点行业企业开展碳核查和绿色诊断,贯通绿色供应链管理,完善工业绿色低碳转型长效机制。

(六)产业集聚发展工程

坚持节能环保产业集聚、集约发展,以建设中国环境谷、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为契机,加快引导环境监测、水和土壤污染防治、智慧环保等环境产业向蜀山区、高新区集聚;依托中国家电之都优势,引导节能家电、节能电机、高效变压器等节能产品装备生产企业加快向经开区、长丰县集聚;围绕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建设,加快引导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废旧电子电器回收利用、固废制新型建筑材料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向庐江县、肥东县、安巢经开区集聚。推动集聚区内产业链关联企业协同发展,深化分工合作,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发挥集聚效应和带动作用,提高整体竞争优势。

中国环境谷要加快“工投·蜀山慧谷环境科技园”“城投·环境经济产业园”“天瑞金 MAX 科技园”建设,立足运河新城打造“环境科技小镇”,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利用长三角 G60 科创走廊环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牵头优势,借鉴长三角节能环保先发城市成熟经验,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推动产业发展,努力提升自身影响力。

合肥高新国际环保科技园要注重打造湖泊水体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碳达峰及碳中和研究实验室、土壤调查评估及治理修复实验室、生态环境理论与政策前瞻研究中心、资源循环利用技术服务平台、智慧环保大数据融合研究平台等 6 个国家级创新研发平台,建设国际环保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和零碳科技产业园,构建完善保障体系,争取建成全国环境领域创新技术策源地和环保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七)产业试点示范工程

城市试点示范。充分发挥国家低碳城市和国家气候适应型城市建设“双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应用试点城市、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基地和机电产品再制造产业集聚区等试点示范作用,努力争取国家、省相关政策支持,积极申报国家无废城市,打造节能环保国家级战新产业集群,助推我市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节能环保企业示范。加快培育节能环保领域示范企业,引导企业积极争创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大力推行工业绿色设计,鼓励节能环保企业规范发展,力争到 2025年,打造环保装备制造业规范条件企业 10 户。

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在工业固体废弃物传统综合利用基础上,加快资源高效化、高值化利用研究,重点支持动力蓄电池、农作物秸秆、废旧家电、玻璃纤维等资源循环利用。探索建立再制造产品交易中心,重点围绕盾构机、挖掘机、叉车等大型机电产品及其核心零部件再制造打造合肥的再制造品牌。力争到 2025 年打造发展优势明显、行业带动能力强的再生资源综合利用行业规范企业 10 户。

节能环保服务示范。积极推进节能环保服务模式创新,利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等现代化信息手段,深度融合“互联网+”、PPP、EPC 等新兴服务模式,激发服务市场活力,提高服务水平。提升企业节能环保总承包能力,力争到 2025 年培育5-10 家规模大、综合服务能力强的节能环保服务供应商。

清洁生产示范。针对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臭氧等主要污染物,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应用先进适用技术产品,通过源头减量替代、过程控制和工艺优化等方式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逐步建立基于技术进步的高效清洁生产模式。力争到 2025 年,组织实施重点清洁生产改造项目不少于 50 个,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水平明显提升。

(八)技术产品推广工程

通过示范目录、专业展会、诊断应用等方式,加快节能环保先进适用技术产品推广,促进先进技术产品应用落地,扩大节能环保市场需求,提升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做好先进技术产品推介。在全市范围内每年遴选一批节能节水环保先进技术、产品,编制合肥市工业领域节能节水环保产品、技术暨生产企业、服务机构推荐应用导向目录,并向社会公开发布。组织编制合肥市工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集,为企业提供参考。鼓励企业开展省工业领域节能环保“五个一百”推介目录、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目录和国家级绿色技术申报,在全省、全国开拓市场。

创新技术产品推广方式。鼓励节能环保企业积极参加国内外大型专业会展,推广节能环保技术产品,提升企业知名度。

围绕空压系统、电机系统、工业锅炉等关键用能设备以及源头替代、过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清洁生产重点环节,在全市范围内每年组织 1-2 场节能环保技术产品装备专项推介会;根据企业技术需求,强化供需对接,进行针对性推介,促进技术产品应用落地。依托节能绿色诊断,鼓励工业企业应用节能环保先进技术产品,开展节能绿色改造。

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通过宣传推广绿色认证标识等方式,引导消费者和企业选购高效绿色产品和设备。落实政府绿色产品采购和优先采购制度,及时发布政府采购绿色产品清单,扩大政府采购节能环保产品范围,不断提高节能环保产品采购比例,全面推行绿色办公。鼓励企业采购节能高效产品,实行绿色产品规模化生产和经营,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绿色家电、绿色建材、资源综合利用产品、环境标志产品等绿色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统筹协调。充分发挥节能环保产业链长制作用,加强对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统筹项目、土地、园区、招商和政策资源,协调解决发展中重大问题,推进落实重大项目和重点平台建设,督促全市各有关部门、相关县(市)区和开发区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形成纵向联动、横向协同的推进合力,加强产业调度,促进节能环保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二)加大政策扶持。在促进自主创新、培育壮大企业、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重大装备制造、应用示范工程、打造产业基地和产业集聚区、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拓展融资渠道、开拓市场等方面予以扶持,研究制定合肥市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专项政策,逐步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三)发展绿色金融。建立多元化的节能环保产业投融资体制,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引导产业投资基金、大型企业集团、银行等社会资本进入节能环保产业,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方参与的投资格局。大力发展绿色信贷,鼓励金融机构探索开展绿色金融相关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金融机构将碳排放权、排污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特许经营收费权等纳入贷款质押担保范围,推广融资租赁等新型融资方式。

(四)优化营商环境。完善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环境,增强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软实力。简化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对新改扩建的节能环保产业项目,在规划、环评、能评、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等方面优先办理,简化审批流程。优化创新创业服务,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为节能环保企业投资创业提供更便捷的条件。鼓励成立合肥市节能环保行业相关产业联盟,推进节能环保领域创新载体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和举办高水平、大影响力的节能环保行业展览会。

六、环境影响分析

本次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规划充分考虑资源与环境承载能力,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坚持产业升级与技术创新并重,统筹节能、环保以及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协调发展、集聚发展。

(一)规划实施的环境影响分析

“十四五”期间,将大力发展节能电机电泵、江南娱乐app下载地址 、绿色照明、节能电器、水污染治理装备、大气污染治理装备、退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再制造产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坚持集约发展原则,形成平台带动、集聚成园的组织发展结构,为节能环保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支撑产业发展。

在对规划的目标、指标、总体方案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识别规划目标和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的影响。产业发展对环境资源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对水资源、能源和各种原材料的消耗上,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各类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的变化上。

1.对土地环境的影响。本规划区域的影响范围主要为工业区,规划改造不涉及用地性质改变,对本地的土地利用和陆域生态环境不会产生影响。规划区域的覆盖范围主要为工业区,规划空间布局的优化也不会对自然景观造成影响。部分项目施工建设阶段,因土地平整、区内道路建设及项目施工,将导致开挖面裸露、地表覆盖物改变,一定程度上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同时,本规划涉及的产业包括垃圾焚烧企业、再制造产业、尾矿尾砂资源综合利用等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将会改善区域内主要固体废物的回收利用环境,对土地环境带来正面影响。

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根据区域内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排放污水的主要污染指标包括 cod、BOD、氨氮、总磷以及重金属和一些有机化合物。本次规划涉及产业包括城市水环境治理、农村水环境治理以及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和装备。这些产业的发展将推动区域内水体环境的改善,对纳污水域和地下水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根据规划区域内的发展定位和产业结构,区域主要大气污染源包括燃料燃烧和电力发电产生的硫化物、氮氧化物、烟尘以及粉尘和工艺过程产生的挥发性有机物等其他污染物。本次规划涉及产业包括烟气脱硫脱硝、高效除尘和餐饮油烟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监测、治理等技术和装备,这些产业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区域内空气环境的改善,对大气环境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

4.对噪声环境的影响。本规划影响区域内的主要噪声源为工业区域企业生产过程中设备运转噪声,区域内社会活动产生的噪声和交通噪声也将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的噪声环境。

5.对社会环境的影响。本规划所涉节能环保产业发展,能有效推动节能环保技术进步,加速培育低能耗、低污染、低投入、高附加值的产业集群,推动形成绿色化生产模式。产业发展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对提高本地区居民收入将起到积极影响。

能源、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是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节能环保产业属于绿色产业,项目实施过程中通过增加生产除尘环保设施、实行污水零排放、固体废弃物合理处置利用等措

施,可预防和减少对环境的不良影响。本规划的实施对全市生态环境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将产生可观的社会、经济、环境效益。

(二)规划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

强化规划环评工作保障措施,严格落实规划环评制度,准确把握规划环评重点,规范规划环评审查程序,强化规划环评约束作用,实现规划与项目环评有效联动。

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和合肥市“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统筹规划环评、项目环评和排污许可工作,做好“三废”防治和噪声控制,避免引起环境风险和污染。废水排放要符合《污水综合排放 标 准 》 ( GB8978-1996 ) 、 《 地 表 水 环 境 质 量 标 准 》(GB3838-2002)、《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的相 关 要 求 。 废 气 排 放 要 符 合 《 环 境 空 气 质 量 标 准 》(GB3095-201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的相关要求。固体废物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相关要求管理和处置,一般工业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20),危 险 废 物 贮 存 执 行 《 危 险 废 物 贮 存 污 染 控 制 标 准 》(GB18597-2001),不能自行利用处置的委托有资质单位处理处置。噪声要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 , 施 工 期 应 执 行 《 建 筑 施 工 场 界 环 境 噪 声 排 放 标 准 》(GB12523-2011)的相关要求。

建立健全规范的节能环保产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强化落实节能环保产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加大环境违法处罚力度,修复环境影响,促进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