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环保20强只剩2家民企!混改之后,“他们”过得怎么样?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12-25 14:05:20
热度:82

环保20强只剩2家民企!混改之后,“他们”过得怎么样?最近三年,环保产业正在经历动荡期。2018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PPP“踩刹车”,金融“

最近三年,环保产业正在经历动荡期。

2018年,受国家宏观政策影响,PPP“踩刹车”,金融“去杠杆”,民营环保企业遭遇融资贵、融资难,以“东方园林发债事件”为转折点,民企纷纷爆发债务危机。

2019年,陷入危机的环保企业纷纷“卖身”求生,东方园林投靠朝阳国资委,碧水源卖给中交,清新环境与川发展合作,锦江环境则被浙能入股,环保产业发生了一波“混改潮”。

2020年,“混改潮”仍在继续。国祯、铁汉相继易主中节能,富春环保实控人变成了南昌市国资委,雪浪环境则被常州新北区政府入股,还有混改“未遂”的博天环境和巴安水务。

这一波混改潮过后,已经接受国资驰援的企业回血明显。以碧水源为例,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6亿,同比增长311.31%。

我们希望总结出混改给环保行业带来的改变,让行业格局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革?这些变革,又将为未来的产业发展奠定什么基调?

希望我们的文章,能够给业内带来一些启示。

一、“多米诺效应”:环保行业20强只剩2家民企

“一旦有一张牌倒下,后面的牌倒下就是迟早的事情。”

我们将这种牌称作“多米诺骨牌”,将这种效应称之为“多米诺效应”。

两年前,2018年5月,“史上最凉发债”撕开了环保行业债务危机的一角,随后发生的裂变犹如“多米诺效应”一般,不少看起来发展还不错的上市民企相继爆雷,违约,裁员······

那时候,就有专家预测,我国环保行业即将迎来一场“生死战”。业内也不断热议,这场债务危机引起的“多米诺效应”到底有多强?环保上市民企易主、“国资抄底”会不会成为大势所趋?

进入2020年,随着国祯、铁汉生态先后易主中节能,博天环境拥抱广东国资等消息传来,环保行业的整合趋势愈发明显了,民企作为曾经的参与主体,退市的退市、出局的出局,合并的合并,很多都被央企“招安”了。

这场突如其来的洗牌可谓战况惨烈,据界面新闻的统计,截至3月底,在全国工商联环境商会公布的2019年中国环境企业榜单前20强中,只剩盈峰环境(000967.SZ)、岭南股份(002717.SZ)两家无国资入股的民营企业了。

而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止2020年12月,除博天环境、巴安水务2家企业“卖身”失败之外,已有碧水源、东方园林、锦江环境、三聚环保等在内的13家环保上市民企成功引入国资或战略投资人,找到买家,完成了逆向混改之路。

二、混改之前:要么活不下去,要么活得很难受

说起民企易主、国资入侵的原因,业内已经讨论过太多,媒体报道解读也不少。

最直观的原因就是,民企要么活不下去了,要么活得很难受,当然也不排除个别企业,如业绩不错的国祯环保、富春环保等,想要活得更好,借助地方国资的资源、融资和平台优势,分食更多的红利。

但是细数下来,这波引入国资的上市民企,大多数都是由于资金链出现问题,财务暴雷、缺钱所致。

东方园林原实控人何巧女2018年跟央行行长易纲的对话,就被认为是民企困境的一个代表。

她说:“现在民营企业太难了,如果易行长给我批准一个银行,我一定拯救那些企业于血泊之中,一个一个地救。”

碧水源创始人文剑平也曾表示:“我自己在那里扛着,感觉就像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前后左右都是航空母舰。在这种情况下,必须要引入国资,改善公司的生存情况。”

那么,这些曾经风光无限、发展很快的上市民企,为何接连出现债务危机?

虽说各家企业跌倒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性原因无非是金融风险意识不够,加杠杆程度太高,之前承接了过多的PPP项目,尤其是资金投入大、回款周期长、付费模式不清晰的PFI项目。

再加上突然遭遇前几年国家金融降杠杆、PPP项目风险管控、股市萎靡不振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使得大水漫灌的金融渠道开始收紧,传统的“借新债还旧债”运作模式行不通了,企业现金流告急,于是引发财务危机,甚至资金链断裂。

 «上一页   1   2   …   3   下一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