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江苏省沛县 | 垃圾分类处置“六化”新模式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20-04-20 20:04:26
热度:62

江苏省沛县 | 垃圾分类处置“六化”新模式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实践过程中,江苏省沛县五段镇高庄村创新实践了具有简易化、长效化、实用化、生态化、资源化、经济化(低成本)的&ldquo

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的实践过程中,江苏省沛县五段镇高庄村创新实践了具有简易化、长效化、实用化、生态化、资源化、经济化(低成本)的“六化”新模式。五段镇高庄行政村下辖西高庄、东高庄、林庄、权场、后场、历场6个自然村,常住人口1000余人,2017年7月在西高庄建设了两座25立方米的厌氧发酵池作为可堆肥垃圾集中处置的硬件设施,9月首先在西高庄进行垃圾分类试点,2018年扩展到其它5个自然村,即高庄所辖6个自然村全部实施了垃圾分类及可堆肥垃圾的就地处置。

一、做法与成效

1、分类方法简便易行——简易化

依据农村实际,高庄村扬弃了目前流行的"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垃圾四分法,创新应用了通俗易懂、简便易行的“可堆肥垃圾、其他垃圾”二分法。居民每户两桶,绿色桶盛放”可堆肥垃圾”,灰色桶盛放"其它垃圾”,颜色鲜明,容易区分。桶之所以选用绿色、灰色,容易让人们想象到垃圾的去处:“可堆肥垃圾"变成肥料进入土壤、生产"绿"色食品,“其它垃圾”焚烧发电,所产灰渣生产"灰”砖。用词和色彩相符且达意。

高庄村没有把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列入“日常"生活垃圾的序列,符合实际。可回收物,用老百姓的话说,叫可卖钱废品,可卖钱废品由居民直接出售,不列入垃圾的序列,这是老百姓公认的常识。废电池、农药瓶、农药袋、废灯泡灯管、废温度计等有毒有害垃圾,数量很少,一家人一个月也未必能积攒一小桶,所以老百姓认为,在老百姓家中设置有毒有害垃圾桶太占地方、太碍眼,根本不必要与可堆肥垃圾桶、其它垃圾桶天天放在一起,也就是说,有毒有害垃圾没有必要被列入“日常"生活垃圾的序列。镇村干部动员农户将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投放,放置在小孩抓不到的隐蔽地方,下一步,待沛县有毒有害垃圾处理厂建成后,五段镇将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由专门的服务公司一个月上门收购一次。包括高庄在内的沛县多个村垃圾分类的实践证明,二分法是切合实际的简易方法,适合在大部分农村推广运用。

2、分类收集长效管理——长效化

居民源头二分类,将分好类的两个垃圾桶放置院子门外,保洁员到每家每户上门分类收集。对保洁员多收多奖,保洁员每收集1公斤可堆肥垃圾,得到五段镇政府奖励0.16元。上门收集不称重、不记录,摒弃繁琐的积分制,采取物质上奖励保洁员、精神上表扬农户(“光荣榜”、“星级户”等形式)的激励机制。垃圾分类的各主体——居民、保洁员、厌氧发酵池管理员、村环卫专干、镇环卫所人员的责任明确,各负其责,有效监督。形成了“分为两类、上门收集、多收多奖、各负其责、互相监督”的分类收集长效管理运行机制。

垃圾分类收集的整个过程责任明确。责任不明是垃圾分类的重要难点,因为涉及多环节人员。五段镇政府与镇环卫所人员、村干部、厌氧发酵池管理员、保洁员分别签订垃圾分类责任书,每个群体都负有明确的职责,使得垃圾分类能够有条不紊地运行。垃圾产生者是农户,其责任是源头户分类。垃圾收集者是保洁员,其责任是上门分类收集并监督,高庄村三位60多岁的保洁员对于不分类或者分类不规范的户直接劝说,劝说的过程也是监督的过程。乡村一户一院一门的院落式居住环境和乡村的熟人社会环境,具备了当场监督、当场追溯的自然条件,容易形成低成本的责任机制和监督机制。厌氧发酵池管理员的责任是,对保洁员运来的可堆肥垃圾称重记录,并检验垃圾的纯度,其过程也是监督保洁员的过程。镇环卫所人员和村环卫专干负责监督。

3、处置方法简便实用——实用化

高庄村采用厌氧发酵法对可堆肥垃圾不出村就地处置,建造了两座单体容量25立方米的地下湿式厌氧发酵池(双池循环发酵)。厌氧发酵池管理员把保洁员收集来的可堆肥垃圾经机器粉碎后直接进入厌氧发酵池,填满第一座,再填第二座;第二座填满时,第一座已经完成发酵进而可以清料(沼渣、沼液),清料后再填第一座;如此循环往复。出料很省事,由购买方(农业公司或家庭农场)直接用抽罐车运送到农田施用。处置的整个过程容易操作,简便实用。

有效解决厕所粪污问题。在旱厕改水厕的农村,农户化粪池粪污平均每8个月清理一次(用抽粪车抽走),农户需付费给抽粪车车主40元。抽粪车车主愁的是粪污往哪儿倒。2018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开展厕所粪污治理。而厌氧发酵池恰恰可以解决这个污染难题。将每家每户的化粪池粪污与可堆肥垃圾在沼气池混合、协同处置,非常有助于提高厌氧发酵速度,产生大量沼气和沼渣。高庄村在做好可堆肥垃圾处置的同时,利用厌氧发酵池又解决了粪污乱倒的污染难题。

4、厌氧发酵处置技术生态环保——生态化、资源化

可堆肥垃圾经厌氧发酵后,产生沼气、沼渣、沼液“三沼”新资源,沼气供附近农户做饭或燃气热水器洗澡使用,沼渣、沼液作为特等有机肥施用于农作物,生产有机农产品。这样“三沼”全部实现资源化,其处置的过程为微生物厌氧发酵的自然过程,无需电力加热,无臭气、无苍蝇、无污水产生,整个过程生态、低碳、环保。

关于机械化出料后沼渣、沼液的生态化、资源化利用,主要有如下途径:①渣液不必分离,用抽罐车直接抽进罐内,运送至果园,在果树间开沟,直接施肥。这是渣液混合物最简便、最直接的利用方式。②将渣液分离。用电泵将渣液混合物抽至厌氧发酵池一旁的“渣液分离、晾晒干化房"进行自然分离。经多层过滤(底层支架——高强度纱网——多孔板——石子——高强度细纱网——最上两层为过滤细格纱布)后,将沼液单独收集,用作滴灌农业,这是极好的液态有机肥;也可将达到一定浓度的沼液制作成生物杀虫剂(防治蔬菜蚜虫、果树红蜘蛛的特好生物杀虫剂)和叶面喷施肥(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植物激素),可取得治虫、施肥的双重效果。如果沼液过多,来不及利用,则可直接回流至厌氧发酵池,作为厌氧发酵池的正常补水。沼渣是苗床育苗的极好基质,是农作物特别优质的上等有机肥;若制作成颗粒有机肥,销往城市供居民养花或在阳台花盆中种菜,价值倍增。

五段镇与附近家庭农场合作,包括高庄村在内,全镇6个垃圾分类行政村的沼液、沼渣,供应给家庭农场,形成生态化的产业链条。厌氧发酵技术让产自于田地的可堆肥垃圾最后回归到田地,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循环。

5、厌氧发酵处置技术节省开支、创造价值——经济化(低成本)

节省开支。与运往垃圾焚烧发电厂处理相比较,高庄村的厌氧发酵法就地处置,节省如下三项开支:①节省运输费用。从高庄村到五段镇垃圾压缩中转站,再到沛县垃圾焚烧发电厂,按照吨公里2元计算,运输费用平均每吨70元,即节省运输开支70元/吨。②节省镇垃圾中转站的压缩和渗滤液处理费用为20元/吨。③节省焚烧费用。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垃圾进厂价格全国平均65元/吨,加上电价补贴、底灰处理补贴、税收优惠、建设补贴、土地费用补贴、渗沥液处理补贴,焚烧一吨垃圾的费用折合210元(这是在县城的焚烧费用,在大城市的费用更高),即节省焚烧开支210元/吨。如上①②③合计,采用厌氧发酵法就地处置可堆肥垃圾,给国家节省开支总计300元/吨。

厌氧发酵池的使用、运行成本较低。高庄村两座25立方米的厌氧发酵池,一年的运转、维护和管理费用不到0.5万元,远远小于“三沼”产生的经济价值4.161万元。钢筋混凝土地下湿式厌氧发酵池的使用寿命可达35年,相当经济。

二、经验启示与相关建议

1、高庄“六化”新模式具有以小见大、普遍推广的示范意义

高庄村探索实践的二分类方法、收集机制、激励机制、责任监督机制,是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从简便操作、运行成本、环保效果、后续产物利用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考量,再与国内农村可堆肥垃圾处置的各种设施化方法技术作对比,高庄村的厌氧发酵法,应该是低成本、生态化、资源化三项绿色指标结合得最好的处置方法,是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高庄“六化”新模式尝试将行之有效的制度创新与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相结合,尝试将垃圾前端分类与后端生态化处置、资源化利用相结合,形成了一条完整闭合可循环的生态链条,使整个垃圾分类处置系统成为相得益彰的有机体。因此,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典型性和示范性,具有以小见大、普遍推广的重要意义。

截至目前,高庄村的“六化”新模式正在沛县形成示范效应。沛县五段镇的高庄、许口、余庄、后五段、前六段、龙塘6个行政村,安国镇的袁庄、苇园行政村,鹿楼镇的八堡、何庄、鹿楼、任董庄4个行政村,河口镇的河申行政村,张寨镇的陈油坊行政村,魏庙镇的小楼行政村,杨屯镇的东姚桥行政村,总计7个镇的16个行政村都正在采用和实行该模式。高庄"六化”新模式的星星之火,在沛县渐成燎原之势。

2017年6月,沛县被国家住建部列入“全国首批100个农村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示范县”,也是苏北地区唯一的示范县。2018年11月30日,江苏全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沛县召开。沛县五段镇高庄村垃圾分类的实践和探索,绝不照抄照搬,而是在参考借鉴国内众多垃圾分类处置案例基础上的一种升华和创新。该村取长补短、去伪存真,摒弃弊端,吸纳精华。高庄"六化"新模式做到了经济实用、生态环保、长效可持续绿色发展的最佳结合,截至目前,在见诸报端的国内垃圾分类处置案例中,高庄"六化”新模式应该居|于全国先进行列。

2、相关建议

(1)根据常住人口,建设相应容量的厌氧发酵池

根据实践,农村每人每天平均产生可堆肥垃圾0.21公斤,户厕的尿液(0.6公斤)和粪便(0.5公斤)每人每天平均产生1.1公斤,合计1.31公斤,即每人每月产生可堆肥垃圾和粪尿的量总计39.3公斤。一个1000人的村,月产可堆肥垃圾和户厕粪尿的量总计39.3吨。消纳39.3吨则需要建设5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池两座(两座循环消纳,每一座的出料周期为两个月)。得出的结论是,一个常住人口1000人的村,需要建设两座50立方米的厌氧发酵池(总计100立方米),才能够正常消纳产生的可堆肥垃圾和户厕粪尿。常住人口的多少,决定所建设厌氧发酵池容量的大小。

(2)组建专业公司,进行市场化经营管理

厌氧发酵池的进料、日常维护和出料,需要专业人员进行管理。建议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思路,利用PPP合作模式,以县或镇为单位组建公司,对所在区域分类处置进行市场化经营和管理,不仅管理垃圾分类收集的环节,而且管理厌氧发酵处置的环节。同时,对“三沼”进行充分资源化利用。在专业化公司运营下,将会大大提高垃圾分类处置的能力与效率。

(3)给予资金扶持,建设厌氧发酵池等硬件设施

厌氧发酵池等硬件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一次性投资,费用较大。农村的财力很有限,作为公益性的事业,而且作为具有创新性的、环保生态的举措,需要上级部门资金大力支持。关于农村厌氧发酵池建设的扶持资金问题,目前归口为农业农村及财政部门管理,扶持资金的申请范围,主要是用于处置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申请主体主要面向种养型合作社和种养大户。这里面恰恰没有针对处置农村可堆肥垃圾和厕所粪污的厌氧发酵池建设项目。处置农村可堆肥垃圾和厕所粪污属于住建(城管)、卫健部门主管的范畴,然而住建(城管)、卫健部门没有厌氧发酵池的扶持资金。这导致在县域层面上,向上级申请农村厌氧发酵池处置可堆肥垃圾及厕所粪污的扶持资金出现困难。因此,建议由发改委牵头,协调住建、农业农村、卫健、财政、环保等部门,将农村厌氧发酵池建设的申请资金范围,由原来的处置畜禽粪便和农业废弃物,扩大为处置农村的可堆肥垃圾和及厕所粪污。同时建议设立垃圾分类及处置专项资金,制订《垃圾分类及处置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鼓励各地开展可持续的垃圾分类处置工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