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环保设备网

下一步怎么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新规释放重磅信号

来源:环保设备网
时间:2019-11-27 14:03:38
热度:69

下一步怎么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新规释放重磅信号覆盖排查识别、制定方案、治理工程、效果评估、长效管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有了新一轮“路线图”。日前,生态环境部办

覆盖排查识别、制定方案、治理工程、效果评估、长效管理,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有了新一轮“路线图”。日前,生态环境部办公厅正式发布《关于印发<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指南(试行)>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9〕826号)。
  更早之前,2019年7月《关于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正式落地的同时,吹响了农村黑臭水体的治理号角。紧接着,九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自此,备受关注的黑臭水体治理,不仅于城市而言。
  既要集中力量精准攻坚,又要奔着“长制久清”,《工作指南》又将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带来怎样的新气象?
  查“家底”
  治理农村黑臭水体,首先要组织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识别工作。
  尽管近年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愈发强劲、整治效果逐步体现,但农村黑臭水体难题依然严峻。当前,我国农村黑臭水体底数不清,分布面广,相对城市黑臭水体集中、连片分布,农村黑臭水体则比较分散。对于黑臭水体的定义,《工作指南》明确如果某水体存在异味、颜色明显异常任意一种情况,即视为黑臭水体。
  具体来看,当开展公众评议有困难时,通过水质监测判定是否黑臭。水质监测指标包括透明度、溶解氧、氨氮3 项指标。具体数值为透明度低于25cm、溶解氧低于2mg/L、氨氮大于15mg/L。对西北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等区域含泥沙量较大的水体,当只有透明度指标不达标时,不判定为黑臭水体。
  在实地调查和环境监测基础上,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状况。污染源排查方面兼顾点源和面源,前者强化包括排污口情况,以及相应指标的时间、空间变化特征。后者则将根据区域和季节性变化特征,覆盖土地利用类型及面积、施肥量、畜禽养殖类型及其污染治理情况、河面及岸边垃圾堆放情况等。
  治“顽疾”
  治理农村黑臭水体问题需要从整体规划,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进行顶层设计和规划。按照“控源截污、内源治理、水体净化”的基本技术路线具体实施,其中,控源截污和内源治理是选择其他技术类型的基础与前提。并在综合分析黑臭水体污染成因的基础上,采取控源截污、清淤疏浚、水体净化等措施,对农村黑臭水体进行综合治理。但一个愈发明显的特征就是,合理选择适用的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技术和设施设备,注重实效,不搞一刀切。
  在控源截污方面,农村生活污水要全面截污进入污水管,不能直接排入周边河道沟渠。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黑臭水体为重点,狠抓污水垃圾、畜禽粪污、农业面源和内源污染治理。离城镇生活污水管网较远、人口密集且不具备利用条件的村庄,可建设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人口较少、地形地势复杂的村庄,以卫生厕所改造为重点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而在工业废水治理方面,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止“高耗水、高污染”项目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引导企业适当集中入园区,完善工业园区污水集中处理设施。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排查,明确黑臭水体名称、地理位置、污染成因和治理范围等,建立名册台账。对于黑臭已基本消除,但生态自净能力相对较弱的农村水体,酌情开展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确保治理工程长效运行。
  未来1年内,根据各地农村自然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污染成因、前期工作基础等方面,筛选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试点示范县30—50个。业界预测,《工作指南》对我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提出了基本原则以及保障措施等,有利于推动全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需求的加速释放。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