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合资车节节败退,中国合资车时代真要终结了吗?

来源:江南全站appapp最新版
时间:2024-09-25 17:00:26
热度:

2024年09月25日关于合资车节节败退,中国合资车时代真要终结了吗?的最新消息: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在之前的那个时代合资车风头无两,是中国汽车市场绝对的执牛耳者,各大榜单几乎都被合资车霸榜,国产汽车只能敬陪末席,但是最近几年汽车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合资车可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名词,在之前的那个时代合资车风头无两,是中国汽车市场绝对的执牛耳者,各大榜单几乎都被合资车霸榜,国产汽车只能敬陪末席,但是最近几年汽车市场风云突变,合资车节节败退,让人不禁想问中国合资车时代真要终结了吗?

一、节节败退的合资车

据Donews的报道,深圳腾势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腾势新能源)发生股权与工商变更,比亚迪汽车工业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由90%上升至100%,原本持股10%的梅赛德斯—奔驰(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退出;原董事Hans Georg Engel退出;腾势新能源正式从外资公司变更为公司。腾势汽车也由比亚迪与奔驰的合资车企变为自主品牌车企。

然而,无独有偶这已经不是唯一的案例,据界面新闻的报道,2024年上半年,主流合资品牌在大力降价促销的背景下,市场份额继续萎缩至不到三成;上汽、东风、广汽三家汽车集团的五家合资品牌出现不同幅度的利润下滑,共计少赚了56.4亿元。

量价齐失的合资品牌裁员闭厂,跟随其发展的经销商亏损退网。本田、日产、通用等合资车企的减产规模或已达百万级别,因价格战退网的经销商数量超过2500家。

今年8月,中国市场每卖出100辆乘用车,就有53.6辆是新能源汽车。曾经步履蹒跚的中国自主品牌成为可以制造成本廉价、设计先锋且性能优越的智能电动汽车领头羊。而合资品牌至今没能拿出真正畅销的新能源产品。

而就在今年7月,据中国经营报的报道,7月26日,本田中国发布信息称,目前其在中国拥有7条汽车整车生产线,合计年产能为149万辆。东风本田计划2024年11月将年产能为24万辆的第二工厂生产线停产休业。

“为了满足电动化转型需求,第二工厂生产线将于今年11月暂停生产,今年9月全新新能源工厂正式运营,以减少燃油车产量,提高新能源车产量。”东风本田方面如此回复记者。

“2023年中国新富豪用户已购产品最多的仍是德系,占比高达38%,不过中国品牌占比快速逼近30%,对德系份额虎视眈眈。从预购看,中国品牌占比快速升至45.83%,完全碾压了德系的27.20%,成为中国富豪用户的首选。”易车研究院认为,“如按该比例推演,未来两三年,一旦BBA产品依旧跟不上新消费节奏,一定会面临严峻挑战。”

二、中国合资车的时代真要终结了吗?

着新能源汽车浪潮的汹涌而至,传统合资车企似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市场份额被迅速崛起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蚕食,一时间,“合资车时代终结”的论调甚嚣尘上,合资车真的彻底没落了吗?我们该怎么看合资车当前的困局呢?

首先,传统合资车模式是中国前几十年的主流。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汽车工业刚刚起步,面临着诸多挑战。无论是生产技术、管理经验还是市场营销策略,都与国际汽车巨头存在着巨大差距。为了快速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水平,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中国车企采取了中外双方以 50% 对 50% 股权合资的模式。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安福特、北京奔驰等为代表的合资品牌应运而生。这些合资品牌的出现,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全新的气象。全球主流的汽车企业几乎都在中国与中方企业成立了合资公司,使得中国汽车市场迅速与国际接轨。

在这个以市场换技术为主要特征的合资时代,合资外方凭借其先进的技术、成熟的管理经验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在合资公司中长期占据主动权。合资车也凭借其可靠的品质、先进的技术和良好的品牌形象,长期占据中国市场的主导地位。

合资车的成功,不仅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合资车的发展也带动了中国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提升。

其次,合资车颓势出现,自主品牌兴起。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合资车逐渐显出颓势。一方面,原有的合资车企转型升级动作缓慢,甚至出现无力感。在新能源汽车技术研发方面,合资车企往往受制于外方的决策和技术路线,难以快速响应中国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合资车在市场拓展模式上也显得落后。传统的经销商模式在新能源汽车时代面临着诸多挑战,如高成本、低效率、用户体验不佳等。

与此同时,大量的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逐渐抓住了这个风口快速崛起。以比亚迪、问界等为代表的自主品牌汽车,凭借其先进的电池技术、智能化的产品设计和创新的营销模式,快速占据了市场的头部。这些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不仅在技术上不断创新,推出了续航里程更长、充电速度更快、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产品,而且在市场拓展方面也积极探索新的模式,如直营模式、线上线下融合模式等,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购车和用车体验。

合资车的节节败退,根源在于技术创新缓慢和市场拓展模式落后。在新能源汽车时代,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更加注重环保、智能、便捷等因素。而合资车在这些方面的表现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相比之下,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更加贴近市场需求,能够快速推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

第三,合资车的困局并不意味着终结。对于当前的市场来说,传统模式的合资车衰退几乎是不争的事实。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合资车时代真的要终结了。国际汽车巨头在汽车工业设计、汽车市场发展等众多领域依然优势显著。

一方面,国际汽车巨头在汽车工业设计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底蕴。他们在汽车外观设计、内饰设计、人机工程学等方面的研究和创新,为汽车行业树立了标杆。这些设计理念和技术,对于提升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设计水平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国际汽车巨头在汽车市场发展方面也有着丰富的经验。他们在全球市场的布局、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的策略和方法,对于中国车企拓展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虽然目前国际汽车巨头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困难状态,但是其自身实力依然需要重视。而且,与传统合资模式不同,一种全新的反向合资模式开始兴起。大众汽车入股小鹏汽车,Stellantis 集团与零跑汽车达成战略合作,世界汽车巨头反向加入国产汽车品牌特别是新能源造车新势力已经成为趋势。在这种模式中,中方的力量全面主导,控制权也会更大。

这种反向合资模式的出现,为合资车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对于外资方而言,国际汽车巨头可以通过与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合作,快速进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享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红利。对于中方而言,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可以借助国际汽车巨头的技术、品牌和市场资源,提升自身的竞争力,拓展国际市场。

第四,合资车的未来该咋看?对于当前的市场来说,合资模式的优势我们不能忽视。合资模式不仅为中国汽车产业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为中国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同时,合资模式也促进了中国汽车产业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了中国汽车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

然而,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大人时代已经变了。中国车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快速崛起,使得中国车企的市场话语权将会越来越大。未来,以中国车企为主导的新型合资模式将会越来越多。在这种新型合资模式中,中国车企将充分发挥自身的技术、市场和资源优势,与国际汽车巨头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发展。

合资与自主不是天然对立的关系,市场之上合则两利依然是市场的大势所趋。在新能源汽车时代,中国车企和国际汽车巨头可以通过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市场。中国车企可以学习国际汽车巨头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国际汽车巨头可以借助中国车企的市场和资源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

因此,当前的合资车市场正在发生一场巨大的变革,这场变革不是你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为一个更新模式的出现与普及提供机会,这种变革大家看懂了吗?

原文标题:合资车节节败退,中国合资车时代真要终结了吗?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