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长安、吉利、长城和比亚迪,自主“四强”在发展中裂变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10-18 11:13:43
热度:

长安、吉利、长城和比亚迪,自主“四强”在发展中裂变导语Introduction隐患与机遇同在。作者丨曹佳东责编丨杨 晶编辑丨朱锦斌在产业转型的快节奏中,中国车企终于不用再看外

导语

Introduction

隐患与机遇同在。

作者丨曹佳东

责编丨杨    晶

编辑丨朱锦斌

在产业转型的快节奏中,中国车企终于不用再看外人的脸色了。如过往那般在边缘地带小心试探的境遇,终于在新时代大幕徐徐拉开之际,一点一点被抹除。

都说,2022年是中国车企进入全盛发展的元年。疯狂的比亚迪一边在摧毁由旧人建立的产业秩序,另一边将自己的触手从中国市场伸长至全球;“蔚小理”以特斯拉为标靶,想尽一切办法要与之贴身肉搏;华为、小米、小牛等一批跨界新势力,个个都选择与时代对赌……

但身在其中,中国的传统车企又该如何应对?长安、吉利、长城所构建的工事,究竟能否如比亚迪那样自带锋芒?

带着这样的话题,汽车公社在国庆期间再次携手大众侃车、天天汽车、汽研社,采取4城连线直播的方式,展开了一场激辩,洞见着几大中国顶流车企从当下向未来跨越的实力,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或将遇到的纷争与分化。

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无法判断出谁能以自身的技术背书为整个行业树立起新的标准,可市场的反复变化会告诉我们,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中国四大自主品牌中,理应出现一个行业领衔者。带着中国人最深厚的血性站上世界舞台。

过去,大众、丰田们把握了中国车市变迁的节奏,将自己的那套逻辑灌输进了这片热土。那往后,对于长安、吉利、长城和比亚迪来说,机会总会多于挑战。无论谁能脱颖而出,中国汽车产业都将迎来一个最好的时代。

没有人能尽善尽美

根据乘联会数据,9月自主品牌的零售销量增加至89万辆,同比增长28%,份额增加至47.0%,同比增加2.7个百分点,1月至9月的累计份额也达到47.0%,同比增加7.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9月自主品牌在批发市场中的份额却再次突破50%大关,达到50.4%,同比增加2.6个百分点,前9个月的总份额也继续保持在48.0%的高位。

“国产汽车一定会走向世界,这也是我们的使命。”

十年前,当一众中国车企的高管向未来立誓,谁都不会想到,中国车企仅用十年时间就能达成一次见证历史的跃迁。而眼下,当这一切就着“电动化”的步伐完成得八九不离十,不管外界怎样看待此事,以数据为支撑,自主品牌即将进入全盛时代,已是命中注定。而自主四强之间的纷争,将就此展开。

在常人眼里,受新能源产业激增的势能影响最大的比亚迪,就是中国车企未来发展的榜样。从月销10万辆奔向月销20万辆,若一切按照既定节奏向下走,比亚迪没有理由会落后于任何一个人。

但回顾整个行业的发展史,不可否认的是,中国车市的发展太过剧烈,技术路径的演变也好,或是消费趋势的改变,谁又能给比亚迪打包票,在吉利、长城和长安的围堵中探出头来?

一直以来,中国民营车企都有着过度畅想未来的弊端。每每在短时间内尝到市场红利,应对变化的动作总会不自觉地变形。规划化、体系化并不强的企业构型,配上现有资源,要想将比亚迪托举至一个远超对手的高度,谈何容易。

同样的道理,放在长城身上就是,从品类营销的后劲不足到多品牌推出的内耗与反噬,亦将成为这家专注SUV市场的品牌未来发展的桎梏。

自2019年以来,围绕哈弗、欧拉、坦克、炮等子品牌近乎革命性的营销区隔,让长城在纷乱中独辟蹊径。短短两年间,每一个细分市场中,长城旗下一系列新车都能牢牢把握住特定人群的需求。

直到今年,新鲜感已经慢慢不能为长城带去增量。当哈弗H6在对手包夹中陷落,当欧拉对赌女性经济落了个寂寞,当魏牌失去坦克后再无后继之力,为了能在产销端紧跟比亚迪、吉利等同一阵营的对手,长城需要一些新的思维来帮衬。

即便在现阶段,长城依旧能以自身在海外市场的影响力,构建出新的战局。在俄罗斯、在澳洲、在东南诸国,长城借着一些极具特色的产品,风光无量。那些由体系内生的弊端,并不会就此消失。

相比之下,是否就意味着,拥有强大体系力和合理品牌矩阵的吉利与长安可以在竞争中砥砺前行?有沃尔沃技术加持的吉利,必然可以再借东风完成品牌形象的提升;作为国有企业中的翘楚,长安亦将成为中国车企走上全球市场的代表。

然而,对于各个身处业内的行业大咖,答案看似很明确,实则也隐患与机遇同在。

为发展,走出去

相比单凭新能源市场发力的吉利和偏科严重的长城,吉利的确是进入了一个健康的发展阶段。在刚刚过去的9月,吉利汽车单月销量达到130,528辆,同比增长25.58%,持续突破单月销量纪录。这一市场表现,从近几年吉利汽车月度销量走势可以轻易推出。

取得这样的市场表现,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方面是新能源上市场和消费的持续爆发,推动吉利汽车新能源销量不断走高,9月吉利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已经达到30%,超过了新能源市场的整体渗透率水平。另一方面则是吉利旗下各大品牌的全力输出,带来了不错的销量增长。领克、极氪、吉利和几何皆是如此。

只是说,因沃尔沃未能在中国豪华车市场树立优势、极星和路特斯尚未借电动化在与蔚小理的竞争中建起屏障,吉利还是在构筑品牌护城河上缺乏了一点手段。

与此同时,过于冗余和略显紊乱的产品矩阵,还在时不时地为吉利接下来的发展埋下隐忧。

也许对于很多从业者们来说,中国汽车市场这十年的故事是从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蛇吞象开始的。而这以被视为中国汽车“学会造车”的拐点,也在一步步地令中国汽车产业从懵懂中走向成熟。耐何,历史车轮轰轰向前的声响中,现实带给人的拉扯感和撕裂感,怎会轻易消失。

吉利有着自己的难度,作为自主四强中唯一的国有企业,长安汽车又缘何能独善其身?

当旗下合资公司接连被中国车市中伤,或沉沦,或挣扎,或索性退出中国,凭借自身过硬的人才实力和位于英国、意大利、日本和美国的技术研发资源,今天的长安还是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特色发展之路。以长安品牌为核心,欧尚、长安深蓝和阿维塔都在各自领域暗暗发力。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显然,练就一身本领的长安,现已将国有企业在汽车行业内的形象扭转了过来。但恰是这样,在所有人看来,不论其营销如何受思维牵绊,一届又一届国企领导班子是否具有绝对的前瞻性,就是长安持续活跃下去的关键。

中国车企发展至今,诞生出了有如这四强的车企不胜枚举。而未来,包括奇瑞、广汽、上汽等企业在内总能为中华之崛起而前进不已。至于核心发力点,必将从中国延伸至海外,特别是当下汽车消费需求暴增的东盟市场。

过去十年,包括四强在内的中国车企曾以非洲、中亚等欠发达地区为据点进行市场拓宽。面对丰田、现代等难缠的国际巨头,以中国车企利用价格优势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可行至当下,如果中国车企想成为主流,打通通向发达地区的通道,急不可待。

乘着新能源发展的浪潮,中国企业已经有了与强者掰手腕的底气。尽管自主四强避免不了两两互搏,对于它们而言,从源头向世界秀肌肉,将不再如往日战战兢兢。

       原文标题 : 自主“四强”,在发展中裂变 | 直播说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