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特斯拉近百万的年销量,是如何取得的?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22-01-17 17:10:11
热度:

特斯拉近百万的年销量,是如何取得的?日前,特斯拉公布2021年Q4以及2021全年的交付成绩,远超各路分析师预期。虽然没有达到100万这个临界值,但一个新的巨头已然崛起。这是一个足

日前,特斯拉公布2021年Q4以及2021全年的交付成绩,远超各路分析师预期。

2021特斯拉年销近百万,用的是传统车企看不懂的方式?

虽然没有达到100万这个临界值,但一个新的巨头已然崛起。这是一个足够让传统阵营心惊肉跳的数据,用的还是传统车企看不懂的方式,这才是特斯拉最恐怖的地方。

下面来分析一下这个数据有多“顶”。

首先,这是在芯片大缺货的情况之下取得的销量。如果按照部分行业人士的说法,传统品牌在供应链上较之特斯拉有天然优势,那后者做到的将近百万产销量就是在打脸,也说明特斯拉的供应链建设更加先进。

事实上也是如此,在芯片短缺车企选择减产的大环境下,特斯拉仍能保持增长基于其灵活的应对策略。这无外乎于特斯拉从FSD3.0开始,就在自研芯片并和三星紧密合作投产,而同样自研的12核Soc,则来自三星的德州Autin工厂生产。并且会通过切换使用更易获得的芯片、重新编写程序来匹配芯片等方法应对短缺问题。而传统车企则更多依靠硬件,相较特斯拉以软件驱动的模式,则难以实现这种转换。

其次,屡次的降价,已经让现阶段的特斯拉在消费者眼中出现了廉价的感觉,但实际上,特斯拉目前最便宜的车,即此前未涨价的标续Model 3,单价也在23万以上,超过了“下沉”的BBA,比如奥迪A3、宝马1系、奔驰A级等车型。

2021特斯拉年销近百万,用的是传统车企看不懂的方式?

而且关键是,从特斯拉2021的财报来看,依然能保持高达30%的整车毛利率,其中车辆毛利率达到27%,这一点让大部分传统车企可望而不可及。此前传统车企中毛利率控制最佳的丰田,回溯四个季度的毛利率为18.6%。

当然,由于业务模式的差异,特斯拉和传统车企的毛利计算的口径上存在某些不同。比如传统车企丰田通过批发给经销商销售,特斯拉则是开辟了直销模式,所以Top line比丰田要高一些,此外直销也会有额外的房租和销售人员的费用,这些都不必计入成本。但长期来看特斯拉在制造方面的效率不断提升,毛利也会持续提升。

卖的又多,利润又丰厚。从走量车型Model3发布开始,不到四年的时间,特斯拉成就了年销将近百万的业绩。而且若按上海工厂五万的月销辆来计算,特斯拉至少全球产销量有超过60%来自于中国贡献。

这对于本土的传统车企来说,又是一个无形的压力。因为特斯拉在中国这个基建狂魔的国度教所有本土品牌做人。在2年多的时间里创造年产60万的纯电汽车工厂,中国没有一个品牌能做到,哪怕算上合资,更不用说特斯拉还全部卖光了,甚至供不应求。

尝到甜头的特斯拉,还在积极推进上海超级工厂的扩产计划,正在对上海超级工厂第二阶段的产线优化项目进行了环评公示,将投入12亿元,预计2022年4月份完工。

2021特斯拉年销近百万,用的是传统车企看不懂的方式?

按网友们打趣的玩笑话来说,就是以为引进的是一条鲶鱼,结果进来一条大白鲨。

而销量上来之后,特别是达到百万门槛之后,也会反哺特斯拉的其他方面。

比如规模化能够进一步降低生产制造的成本,产品定价空间更加从容。

又如百万年销,意味着特斯拉作为辅助驾驶第一人的位置无可动摇。当然,这里指的并不是特斯拉的纯视觉算法有多前卫高妙。而是每年都有百万辆汽车用来回收数据,这个数据量已经超过了所有竞争对手之和,数据才是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有价无市的命脉。

只不过长期摆烂的特斯拉的中国区,再加上一些法规限制,完整版FSD迟迟进不了中国,特斯拉中国区的辅助驾驶,已经落后特斯拉美国区两年以上,用户还要为软件服务包过于昂贵的费用,大大降低了购买意愿。而这也为国产新势力品牌留下了追赶的空档,有足够的时间拉近与特斯拉重要技术节点的距离。

但如果特斯拉突然开窍,开始重视中国区的“智能体验”,包括跟上美区自动驾驶版本,以及智能座舱的本土化改良了呢?国内那些标榜科技先锋的新势力玩家,恐怕又会迎来一次降维打击。

更可怕的是,特斯拉经常负面缠身,目前还存在不少硬件质量问题待解决,但在绝对体量、多数车主口碑面前,负面声量犹如蚍蜉撼树,特斯拉的销量从未刹车……如果换另外一个新能源企业,早就被干趴下了。

去年最后一天,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宣布特斯拉汽车(北京)召回1.97万辆进口Model S、3.58万辆进口Model 3;特斯拉(上海)召回14.42万辆Model 3。前一天的12月30日,美国道路安全监管机构称,由于后视摄像头和前引擎盖存在的可能增加安全风险的问题,特斯拉正在召回超过47.5万辆Model 3和Model S。

思来想去,消费者对特斯拉的“包容度”如此之高,恐怕只能用 “事实标准制定者”的优势来解释。

特斯拉凭一己之力定义了一辆先进的纯电汽车应该拥有的智能化、长续航、高性能,这些对行业的指导性战略优势,为其建立了巨大的专属特权和标签。换句话说,消费者和行业人士往往对于追赶者更加苛刻,而对于“事实标准制定者”则更加有包容性。

特斯拉为世界贡献了独特的产品,如果没有特斯拉,其他所有品牌都不知道纯电车可以这样设计,其他品牌也不知道汽车制造还能这样优化制造流程,甚至爆产能。特斯拉已经深刻的改变了汽车行业。

而达者为师,国内的新能源车企和传统车企,真的要沉下心来分析下自己的不足,多参考、吸收下别人的长处和优点了。

新的一年刚刚启程,在笔者看来这预计仍将是特斯拉爆发的一年,德克萨斯和柏林超级工厂的相继投产,产能将会大幅提升,年过百万产量应该是轻轻松松的事情。

上海超级工厂释放出的产能,还会优先供应给中国消费者,再加上新能源市场渗透率的逐步提高,可想而知,2022年特斯拉国内的销量按照现在的趋势,极有可能会进一步增长。

如今,当我们评价特斯拉的潜力,很像当年苹果的估值和增长曲线。而这还仅仅只是个开始。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