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南app地址官方计划

造车新势力涉足商用车 各界对此有话说

来源:新能源汽车网
时间:2018-11-09 11:00:06
热度:

造车新势力涉足商用车 各界对此有话说 电车资源讯: 电车资源(http://www.evpartner.com/

电车资源讯:

电车资源(http://www.evpartner.com/)讯:前一段时间,业内陆续传出造车新势力进军商用车市场的消息。在发布了消息以后,这些企业或许在忙着具体规划落地生产的事,或许在公布信息之后又有新的项目计划。在“全民造车”时代,对于新势力想要涉足商用车生产这件事,商用车圈也出现了各种声音。

曾经在乘用车领域上演的造车传奇也正向商用车转移,一大批来自物流企业、互联网科技公司、零部件企业以及电商平台都欲分食商用车市场这块蛋糕。

有网友曾对造车新势力作出如下评价:“开网店的马云、做聊天的马化腾、搞物流的刘强东、卖手机的雷军,就连那个开学校的俞敏洪,都开始造车了。做了上百年汽车的奔驰、宝马、福特,可能不会想到,未来它们真正的劲敌,却是一群八竿子打不着关系的人。”虽然听起来像是调侃,但认真推敲,这些造车新势力的举动是否被看好?它们的计划是否会成为现实?这都是未知的谜。

♦质疑派

没有基础的造车之路不会好 走未来存活不足5%

也不少业内人士对造车新势力的举动表示不看好。他们认为,不管是零部件企业还是物流企业、电商企业,造车新势力的行业性质与整车制造是两码事,虽然跨界造车在乘用车领域案例比较多,但目前看来,其中不乏处于进展困难或已宣告失败的例子,没有任何基础的造车新势力造车之路不会好走。

甚者还有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很多造车新势力并不是在认真造车,而是在造势。正如原机械工业部部长何光远告诫的,汽车工业发展不能盲目跟风,要结合自己的条件和现有基础。吉利汽车集团董事长李书福也曾表示,做汽车产业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不能借投资汽车工业的名义变相捞钱。

“新造车的企业既没有技术,也没有沉淀,我认为成功几率不大,历史经验告诉我们,生产车辆不是只有钱就能办成事儿的。如果这些新的造车企业没有长期的规划和打算,只是单纯搞融资、炒概念,那么将一事无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在接受《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并不反对跨界投资,也不反对资本参与到一些热门的行业和领域。前提是必须要对市场前景以及自身条件进行充分评估,而不是头脑发热。

“造车是在做实体,如果没有足够的技术支持,纵然能够进入,也很难生产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杜芳慈进一步说。

“造车新势力未来能存活下来的将不超过10家。”上汽依维柯红岩总经理楼建平此前也曾表示,一些造车新势力未必都是在真心造车,也未必都能成功,大浪淘沙之后新生代表还能站在市场的有可能不到5%。

“新兴领域的跨界生产无非是为了降低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对于跨界造车企业来讲,没有标准的生产线、先进的设备以及研发人才和技术经验,造车如同天方夜谭,即便真的生产出来车,如何推向市场保障盈利也是个挑战。”在中铁物流有限公司副总裁高维志看来,如果一年没有两、三万辆的销量,那么造车前期所付出的成本与后期的收益将会失衡,这与造车新势力的出发点是相违背的。

同样,对市场的终端用户来说,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什么背景下的造车新品牌,首先产品的质量问题要有保证。河北邢台的货车司机焦玉虎对此表示:“我们怎么相信它们生产的车辆好?这些造车新势力如何能够保证其产品的可靠性?在后期的维修保养、售后服务等环节规划、布局好了吗?”


♦谨慎派

不要存侥幸心理 造车没有那么简单

“汽车制造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专业化程度极高的行业,需要深厚的工业基础,对于缺乏制造背景的造车新势力来说,它们凭什么进入汽车生产这个产业?与传统车辆生产企业相比有什么优势和机会?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在《中国汽车报》记者采访中,一家传统车辆制造企业的技术人员表示,一辆普通车辆有上万个汽车零部件,每个零部件之间的相互关系都要完美衔接,尤其是发动机、变速器、车桥等核心零部件,如果没有良好的匹配性,那么即便是相同的零部件也生产不出品质过关的车辆。更何况是在新领域零基础的情况下去造车,这谈何容易?

在该技术人员看来,生产一款车不是儿戏,不是随便说说、拼拼凑凑就能成功下线,完善的生产设备、生产资质以及丰富的生产经验、技术和规模是必备的条件之一。而且,一款传统车辆的生产从立项到落地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从时间成本来推断也需要耐得住性子、经得起磨练,别总想着一口吃个胖子,存在侥幸心理。

“造车没有那么简单。”在接受记者电话采访时,中国重汽集团成都王牌商用车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石建利表达了他对造车新势力的看法。他表示,车辆的研发、生产是非常复杂的工程,其间涉及成千上万个零部件的相互匹配和验证,如果没有厂房建设、产品规划、技术、设备等具体内容落地,而只限于“纸上谈兵”、“PPT造车”的话,最后推出产品也将面临很大的挑战。

♦支持派

欢迎“新鲜血液”注入 刺激传统车企改进、创新

当然,事物都有两面性。新事物的发展往往在质疑中渡过,有人支持也有人质疑,同样造车新势力也是如此。

“虽然对造车新势力的前景并不看好,但对于它们的创新思想和理念我们不应反对。只要它们符合国家法规、政策标准,就不能限制其发展。”杜芳慈表示,对于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要持开放的心态欢迎更多的人进来,尤其是在创新方面,新势力车企将商业模式创新的关注点放在用户体验和销售渠道创新上,着重关心用户的用车感受和服务,这将刺激传统生产企业进行改进和创新。同时,随着“新鲜血液”的注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传统车企的危机感,或将为用户带来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进一步助推我国汽车工业进步。

“尤其是在用车感受和服务方面,这些造车新势力将会更加注重我们的用车需求,进行车辆定制化生产,将我们的应用场景更多地融合在造车的过程中。”不少物流用户表示,当前很多车辆生产企业对车型的设计制造,仍停留在传统的拉货工具范畴,其设计与制造也主要满足载重、续驶里程、排放标准等市场需求。对终端用户来说,他们更希望根据装卸、搬运等特殊需求进行个性定制,生产更多用户想要的车。

正如这些造车新势力所言,传统车企定制化不足,能够满足多场景运用的车辆很少。基于此,它们新的造车计划,将充分围绕市场、用户的需求升级,从全新的角度来定义新车,打造更多场景化的车辆,开启商用车市场新局面。


Baidu
map